●卷三

關燈


    島有詩雲:“不如牛與羊,猶得日暮歸。

    ”韓愈惜其才,俾反俗應舉,贻其詩曰:“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頓覺閑。

    天恐文章中斷絕,再生賈島在人間。

    ”由是振名。

    (或曰,非退之詩。

    ) 《題杜司戶亭子》雲:“床頭枕是溪邊石,井底泉通竹下池。

    宿客未眠過夜半,獨聞山雨到來時。

    ” 《題李款幽居》雲:“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村。

    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 《哭孟郊》雲:“身死聲名在,多應萬古傳。

    寡妻無子息,破宅帶林泉。

    冢近登山道,詩随過海船。

    故人相吊處,斜日下寒天。

    ” “夜半長安雨,燈前越客吟。

    ”(《贈吳處士》句。

    )“島嶼夏起,汀洲芳草深。

    ”(句。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句。

    )“山鐘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樓。

    ”(句。

    )“舊國别多日,故人無少年。

    ”(句。

    ) ○李正封 唐文宗好詩,太和中,賞牡丹。

    上謂陳修己曰:“今京邑人傳牡丹詩,誰為首?”修己對曰:“中書舍人李正封詩:‘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

    ’”時楊妃侍,上曰:“妝台前宜飲以一紫金盞酒,則正封之詩見矣。

    ” 退之正封從軍,有《晚秋郾城聯句詩》。

    正封雲“從軍古雲樂,談笑青油幕。

    燈明夜觀棋,月暗秋城柝。

    ”遂為警策。

     正封,字中護,終監察禦史。

     ○崔護 護,字殷功。

    貞元十二年登第,終嶺南節度使。

    沈存中雲:“唐人以詩主人物,故雖小詩,莫不極工而後已,所謂旬鍛月煉者,信非虛言。

    小說護《題城南詩》,其始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後以其意未全,語未工,改第三句曰:‘人面今何處去。

    ’至今所傳有此兩本,惟《本事詩》作‘今何處在’。

    唐人作詩,大率如此,雖有兩今字,不恤也,取語意為主耳。

    後人以其有兩今字,故多行前篇。

    ”(《筆談》。

    ) ○張又新 又新,字孔昭,薦之子。

    附逢吉,罷貶汀州刺史。

    又附李訓,訓死,複坐貶,終左司郎中。

     時号又新張三頭,謂進士狀頭、宏詞敕頭、京兆解頭。

     又新嘗作廣陵從事,有佐酒妓,每緻情焉。

    後二十年,罷江南郡,舟道廣陵,李紳鎮淮南,又新方懼其雠已,而又遇風,漂沒二子。

    紳憫然,複書曰:“端溪不讓之詞,愚罔懷怨;荊浦沈淪之事,鄙實憫然。

    ”宴遇殊厚。

    前所謂酒妓者猶在席,又新以指染酒,即席為詞曰:“雨分飛二十年,當時求夢不曾眠。

    今來頭白重相見,還上襄王玳瑁筵。

    ”李即命妓歌以送酒。

     ○柳公權 公權,武宗朝在内庭。

    上嘗怒一宮嫔久之,既而複召,謂公權曰:“朕怪此人,若得學士一篇,當釋然矣。

    ”目禦前蜀箋數十幅授之。

    公權略不伫思而成一絕曰:“不分前時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長門。

    今朝卻得君王顧,重入椒房拭淚痕。

    ”上大悅,令宮人上前拜謝之。

     文宗時,充翰林學士,從幸永安宮,苑中駐骅,謂公權曰:“我有一喜事,邊上衣賜,久不及時,今年二月給春衣訖。

    ”公權前奉賀。

    上曰:“可賀我以詩。

    ”宮人迫其口進,公權應聲曰:“去歲雖無戰,今年未得歸。

    皇恩何以報,春日得春衣。

    ”上悅,激賞之。

     文宗夏日與諸學士聯句,曰:“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公權續曰:“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諸學士屬和,帝獨諷公權兩句,詞清意足,不可多得。

    乃令公權題于壁上,字方圓五寸。

    帝觀之,歎曰:“鐘王複生,無以加矣。

    ” 公權,字誠懸,卒于太子太保。

     ○陸鴻漸 太子文學陸鴻漸,名羽,其先不知何許人。

    竟陵龍蓋寺僧姓陸,于堤上得初生兒,收育之,遂以陸為氏。

    及長,聰俊多聞,學贍詞逸,诙諧辯捷。

    性嗜茶,始創煎茶法,至今鬻茶之家,陶為其像,置于湯器之間,雲宜茶足利。

    至太和中,複州有一老僧,雲是陸僧弟子,常諷其歌雲:“不羨黃金,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台。

    惟羨西江水,長向竟陵城下來。

    ”鴻漸又撰《茶經》三卷,行于代。

    今為鴻漸形,因目為茶神,有售則祭之,無則以釜湯沃之。

     ○章孝标 孝标,元和十三年下第,時輩多為詩以刺主司,獨孝标為《歸燕詩》留獻。

    侍郎庾承宣得詩,展轉吟諷。

    庾重典禮曹,孝标來年登第。

    詩雲:“舊壘危巢泥已落,今年故向社前歸。

    連大夏無栖處,更向誰家門戶飛?” 孝标及第,除正字,東歸《題杭州樟亭驿》雲:“樟亭驿上題詩客,一半尋為山下塵。

    世事日随流水去,紅花還似白頭人。

    ”初成落句雲:“紅花直笑白頭人”,改為“還似”,且曰:“我将老成名,似我芳豔,讵能久乎?”及還鄉而逝。

    或曰:前有八元,後有孝标,皆桐廬人,複同姓而皆不達。

     李紳鎮揚州,請孝标賦《春雪詩》,命題于台盤上。

    孝标唯然,索筆一揮雲:“六出飛花處處飄,黏窗拂砌上寒條。

    朱門到晚難盈尺,盡是三軍喜氣消。

    ” 《長安秋日》雲:“田家無五行,水旱蔔蛙聲。

    牛犢乘春放,兒孫候暖耕。

    池塘煙未起,桑柘雨初晴。

    歲晚香醪熟,村村自送迎。

    ”(右二詩韋莊《又玄集》取之。

    ) ○施肩吾 肩吾,洪州人。

    元和十年登第,以洪州西山羽化之地,慕其真風,高蹈于此。

    為詩奇麗,著《百韻山居詩》,才情富贍。

    如“荷翻紫蓋搖波面,蒲映青刀插水湄。

    ”又“煙黏薜荔龍須軟,雨壓芭蕉鳳翅垂。

    ” 隋曲有《疏勒鹽》,唐曲有《突厥鹽阿鵲鹽》。

    或雲:關中人謂好為鹽,故肩吾詩雲:“颠狂楚客歌成雪,媚妩吳娘笑是鹽。

    ”蓋當時語也。

    今杖鼓譜中尚有鹽杖聲。

     ○孟簡 元和中,簡将試,詣日者蔔之,曰:“近東門坐,即得之矣。

    ”既入,即坐西廊。

    迫晚,忽得疾,鄰坐請與終篇,見其姓,即東門也,乃擢上第。

     簡,字幾道,德州人。

    元和中,為戶部侍郎,以贓貶。

    後以太子賓客分司卒。

    尤工詩,尚節義。

     ○張蕭遠 《觀燈》雲:“十萬人家火燭光,門門開處見紅妝。

    歌鐘喧夜更漏暗,羅绮滿街塵土香。

    星宿别從天畔出,蓮花不向水中芳。

    寶钗驟馬多遺落,依舊明朝在路傍。

    ” 蕭遠,元和進士登第,與舒元輿聲價俱美。

    (出《廣摭言》。

    ) “秦寂寂僧還定,盡日無人鹿繞床。

    ”(句。

    )“日暮風吹官渡柳,白鴉飛出石頭牆。

    ”(《廢城》句。

    )“雙雙白燕入祠堂。

    ”(乳石洞玉女祠句。

    )右張為取作《主客圖》。

     ○許康佐 元稹《酬許五康佐詩》雲:“猿啼三峽雨,蟬報兩京秋。

    珠玉慚新贈,芝蘭忝舊遊。

    他年問狂客,須向老農求。

    ” 康佐以中書舍人為翰林侍講學士,與王起皆為文宗寵禮。

    帝讀《春秋》,至阍弑吳子馀祭,問:“阍何人耶?”康佐以中官方強,不敢對。

    帝嬉笑。

    後問李訓,訓曰:“國君不近刑人,以為輕死之道。

    ”帝曰:“朕近刑人多矣,得不慮哉!”訓曰:“列聖知而不能遠,惡而不能去,陛下念之,宗廟福也。

    ”于是内謀剪除矣。

    康佐終禮部尚書。

     ○張南史 《陸滕宅秋雨中探韻》雲:“同人永日自相将,深竹閑園偶辟疆。

    已被秋風教憶,更聞寒雨勸飛觞。

    歸心莫問三江水,旅服徒沾九月霜。

    醉裡欲尋騎馬路,蕭條幾處有垂楊。

    ” 南史,字季直,幽州人。

    以試參軍,避亂居揚州。

    再召,未赴而卒。

     ○徐凝 範摅言:樂天為杭州刺史,令訪牡丹,獨開元寺僧惠澄近于京師得之,植于庭。

    時春景方深,惠澄設油幕覆其上。

    會凝自富春來,未識白,先題詩曰:“此花南地知難種,慚愧僧閑用意栽。

    海燕解憐頻睥睨,胡蜂未識更徘徊。

    虛生芍藥徒勞妒,羞殺玫瑰不敢開。

    惟有數苞紅萼在,含芳直待舍人來。

    ”白尋到寺看花,乃命徐同醉而歸。

    時張祜榜舟而至,二生各希首薦,白曰:“二君論文,若廉蔺之鬥鼠穴,勝負在此一戰也。

    ”遂試《長劍倚天外賦》、《馀霞散成绮詩》。

    試訖解送,凝為元,祜次耳。

    祜曰:“祜詩有‘地勢遙尊嶽,河流側讓關’,又《題金山寺詩》曰:‘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

    ’雖綦毋潛雲:‘塔影挂青漢,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