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源卷一

關燈
氏繇 《左傳》,陳大夫懿氏蔔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詞曰: 鳳凰于飛,和鳴锵锵。

    有妫之後,将育于姜。

    五世其昌,并于正卿。

    八世之後,莫之與京。

     鼎銘 《左傳》,宋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滋益恭,其鼎銘雲: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循牆而走。

    亦莫餘敢侮,饘于是,鬻于是。

    以糊餘口。

    【人有卑屈而召侮者,莫餘敢侮,方是主敬之驗,孔子亦雲恭近于禮,遠恥辱也。

    】 虞箴 《左傳》,魏莊子謂晉侯曰:“昔辛甲之為太史,命百官箴王之阙。

    ”于虞人之箴曰: 芒芒禹迹,畫為九州。

    經啟九道,民有寝廟。

    獸有茂草,各有攸處。

    德用不擾,在帝夷羿。

    冒于原獸,忘其國恤。

    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

    用不恢于夏家。

    【葉姑。

    】獸臣司原,敢告仆夫。

    【起第三句入韻。

    】 飯牛歌 《淮南子》:“甯戚欲幹齊桓公。

    困窮無以自達,于是為商旅,将任車以商于齊。

    暮宿于郭門外,桓公迎郊客,夜開門辟。

    任車爝火甚衆,戚飯牛車下,擊牛角而疾商歌。

    桓公聞之曰:‘異哉!非常人也。

    ’命後車載之,因授以政。

    ” 南山矸,【音岸。

    】白石爛。

    生不逢堯與舜禅,短布單衣适至骭。

    【音幹。

    】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長夜句感慨。

     滄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鯉魚長尺半。

    敝布單衣裁至骭,清朝飯牛至夜半。

    黃犢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齊國。

     出東門兮厲石班,上有松柏青且闌。

    粗布衣兮縕縷,時不遇兮堯舜主。

    牛兮努力食細草,大臣在爾側。

    吾當與汝适楚國。

    【自命大臣,何等自負。

    适楚國,即後世北走胡南走越意,戰國策士之習,已萌于此。

    】 琴歌 《風俗通》:“百裡奚為秦相,堂上樂作,所賃浣婦自言知音,因撫弦而歌,問之,乃故妻也。

    ” 百裡奚,五羊皮,憶别時,烹伏雌。

    炊扊扅,今日富貴忘我為? 暇豫歌 《國語》:晉優施通于骊姬,姬欲害申生而難裡克,乃飲裡克酒,中飲,優施起舞曰: 暇豫之吾吾,不如鳥烏。

    人皆集于菀,己獨集于枯。

     宋城者讴 《左傳》:“鄭公子受命于楚,伐宋。

    宋師敗績,囚華元。

    宋人以兵車百乘,文馬四驷,贖華元于鄭。

    半入,華元逃歸。

    後宋城,華元為植,巡功。

    城者讴以譏之,華元使骖乘者答之,役人又複歌之。

    ” 睅其目,皤其腹,棄甲而複。

    于思【讀腮。

    】于思,棄甲複來! 骖乘答歌 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那猶言何害也。

    】 役人又歌 從其有皮,丹漆若何?【答語亦滑稽,而役人之歌,滑稽更甚。

    】 鸜鹆歌 《左傳》:魯文公之世童謠也。

    至昭公時,有鸜鹆來巢,公攻季氏,敗。

    出奔齊外野,次乾侯。

    八年,死于外,歸葬,昭公名稠,公子宋立,是為定公。

     鸜之鹆之,公出辱之。

    鸜鹆之羽,公在外野。

    往饋之馬,鸜鹆跦跦。

    公在乾侯,征褰與襦。

    鸜鹆之巢,遠哉遙遙。

    稠父喪勞,宋父以驕。

    鸜鹆鸜鹆,往歌來哭。

    【數十年後事,一一皆驗。

    跦跦,跳行貌。

    褰,褲也。

    襦,在外短衣也。

    】 澤門之皙讴 《左傳》,宋皇國父為太宰,為平公築台于門。

    妨于農收,子罕請俟農功之畢,公弗許,築者讴曰。

     澤門之皙,實興我役。

    邑中之黔,實慰我心。

     忼慷歌 歌見孫叔敖碑。

    與《史記·滑稽傳》所載相類,附錄《史記》于此。

    楚相孫叔敖死,其子窮困負薪。

    優孟憐之,即為孫叔敖衣冠,抵掌談語。

    歲餘,像孫叔敖。

    楚王置酒,優孟前為壽。

    王大驚,以為孫叔敖複生也,欲以為相。

    優孟曰:“楚相不足為也。

    孫叔敖為相,盡忠為廉,王得以伯。

    今死,其子貧負薪。

    必如孫叔敖,不如自殺。

    ”因歌雲雲,王乃召孫叔敖子,封之寝丘。

     貪吏而不可為而可為,廉吏而可為而不可為。

    貪吏而不可為者,當時有污名。

    而可為者,子孫以家成。

    廉吏而可為者,當時有清名。

    而不可為者,子孫困窮被褐而負薪。

    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貧。

    獨不見楚相孫叔敖,廉潔不受錢。

    【将廉吏之不可為說透,而主意于末一語綴出。

    情深語竭,楚王聽之,不覺自入。

    】 子産誦二章《左傳》: 子産從政一年,輿人誦之雲雲。

    及三年,又誦之雲雲。

     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

    孰殺子産,吾其與之。

     我有子弟,子産誨之。

    我有田疇,子産殖【音治。

    】之。

    子産而死,誰其嗣之。

     孔子誦二章 《家語》:“孔子始用于魯,魯人驚誦之雲雲。

    及三月,政成,化既行,又誦之雲雲。

    ” 麛裘而鞸,投之無戾。

    鞸之麛裘,投之無郵。

     衮衣章甫,實獲我所。

    章甫衮衣,惠我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