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意惬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誡也。

     又《過始甯墅》:‘束發懷耿介,逐物遂推遷。

    違志似如昨,二紀及茲年。

    '意也。

     又《七裡濑》:‘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靜也。

     鮑明遠《拟古》:‘獸肥春草短,飛鞚越平陸。

    '‘漢虜方未和,邊城屢翻覆。

    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高也。

     又《出自薊北門行》[131]:‘馬毛縮如猬,角弓不可張。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殇。

    '節也。

     又《升天行》:‘冠霞登彩閣,解玉飲椒庭。

    暫遊越萬裡,近别數千齡。

    鳳台無還駕,箫管有遺聲。

    何時與爾曹,啄腐共吞腥。

    '高也。

     又《代君子有所思行》:‘西出登雀台,東下望雲阙。

    層門肅天居,馳道直如發。

    繡甍結飛霞,璇題納行月。

    築山拟蓬壺,穿池類溟渤。

    '‘蟻壤漏山河[132],絲淚毀金骨。

    器惡含滿欹,物忌厚生沒。

    '誡也。

     又《學劉公幹體》:‘胡風吹朔雪,千裡度龍山。

    集君瑤台裡,飛舞兩楹前。

    '遠也。

    意也。

     又《結客少年場行》:‘失意杯酒間,白刃起相仇。

    '‘日中市朝滿,車馬若川流。

    '氣也。

     又《白頭吟》:‘直如朱絲繩[133],清如玉壺冰。

    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節也。

     又《西城廨中望月》:‘夜移衡漢路,徘徊入戶中。

    歸華先委露,别葉早辭風。

    '意也。

    情也。

    此詩體俚而意在言外。

     又《東門行》:‘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單。

    絲竹徒滿坐,憂人不解顔。

    長歌欲自慰,彌起長恨端。

    '思也。

     又《代京洛篇》:‘寶帳三十萬,為爾一朝容[134]。

    '情也。

     謝朓《發新林贈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關山近,終知返路長。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

    '‘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章。

    驅車鼎門外,思見昭邱陽。

    '意也。

     又《别範零陵》:‘洞庭張樂地,潇湘帝子遊。

    雲去蒼梧野,水還江漢流。

    '遠也。

    情也。

     又《晚登三山還望京邑》[135]:‘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

    餘霞散成绮,澄江靜如練。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靜也。

     又《銅望台》:‘繐帷飄井幹,尊酒若平生。

    郁郁西陵樹,讵聞歌吹聲?'怨也。

     又《直中書省》:‘紫殿肅陰陰,彤庭赫弘敞。

    風動萬年枝,日華承露掌。

    '‘紅藥當階翩,蒼苔依砌上。

    '靜也。

     又《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136]:‘炎靈遺劍玺,當塗駭龍戰。

    聖期缺中壤,霸功興?縣。

    '‘三光厭分景,書軌欲同薦。

    '‘舞館識餘基,歌梁想餘啭。

    '意也。

     又《遊東田》:‘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

    '靜也。

     又《和王著作八公山》:‘戎州昔亂華,素景淪伊谷。

    阽危賴宗衮,微管寄明牧[137]。

    '意也。

     又《酬王晉安》:‘梢梢枝早勁[138],塗塗露晚晞。

    南中榮橘柚,甯知鴻雁飛?'情也。

     又《懷故人》:‘芳洲有杜若,可以贈佳期。

    望望忽超遠,何由見所思?'情也。

     又《和人省中》:‘落日飛鳥還,憂來不可極。

    竹樹澄遠陰,雲霞成異色。

    '思也。

     江文通《登廬山香罏峰》:‘不尋遐怪極,則知耳目驚。

    日落長沙渚,曾陰萬裡生。

    藉蘭素多意,臨風默含情。

    '遠也。

    情也。

     又《拟袁太尉從駕》:‘雲旆象漢徙,宸網拟星懸。

    '‘羽衛藹流景,彩吹震沉淵。

    '‘氓謠響玉律,邑頌被丹弦。

    文轸薄桂海,聲教燭冰天。

    '達也。

    氣也。

     又《拟潘黃門述哀》[139]:‘明月入绮窗,仿佛想蕙質。

    '思也。

     又《拟魏文帝遊宴》:‘月出照園中,冠佩相追随。

    客從南楚來,為我吹參差。

    '情也。

     何遜《銅雀台》:‘秋風木葉下,蕭瑟管弦清。

    '‘曲終相顧起,日暮松柏聲。

    '怨也。

    情也。

     又《與親友夜别》:‘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

    '靜也。

     又《新安夜别》:‘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離恨[140],獨守故園秋。

    '靜也。

    意也。

     又《見征人》:‘凄凄薄暮時,親賓皆伫立。

    征人拔斂起,兒女牽衣泣。

    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

    且當橫行去,誰論裹屍入。

    '氣也。

     劉孝威《行行遊且獵》[141]:‘高罝掩月兔,勁矢射天狼[142]。

    '氣也。

     又《詠竹》[143]:‘無人重高節,徒自抱貞心。

    '‘誰能制長笛[144],當為吐龍吟。

    '志也。

     吳均《贈别新林》:‘仆本幽并兒,抱劍事邊陲。

    風亂青絲絡,霧染黃金羁。

    '又:‘氣為故交盡,心為新知開[145]。

    但令寸心是,何須銅雀台。

    '志也。

     又《重贈周承》:‘甘泉無竹實[146],鹓雛欲還海。

    '意也。

     又《酬周參軍》:‘日暮憂人起,倚戶怅無歡[147]。

    水傳洞庭葉,風送雁門寒[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