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天高萬物肅。
弱條不重結,芳蕤豈再馥。
人生瀛海内,忽如鳥過目。
'意也。
左太沖《招隐詩》:‘白雲停陰岡,丹葩耀陽林。
石泉潄瓊瑤[114],纖鱗或浮沉。
'高也[115]。
又:‘峭茜青蔥間,竹柏得其真。
'高也。
潘正叔《贈河陽》:‘逸骥騰夷路,潛龍躍洪波。
弱冠步鼎铉,既立宰三河。
'意也。
陸士衡《塘上行》:‘江蓠生幽渚,微芳不足宣。
被蒙風雲會,移居華池邊'雲雲。
‘不惜微軀退,但懼蒼蠅前。
願君廣末光,照妾薄暮年。
'意也。
左太沖《詠史》:‘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
落落窮巷士,抱影守空廬。
'志也。
張茂先《情詩》:‘佳人處遐遠,蘭室無容光。
'思也。
陸士衡《贈弟士龍》:‘指塗悲有餘,臨觞歡不足[116]。
'情也[117]。
又《于承明作與弟士龍》[118]:‘伫眄要遐景[119],傾耳玩餘聲。
'情也。
‘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積雪' 評曰:客有問予,謝公此二句優劣奚若[120]?餘因引梁征遠将軍記室鐘嵘[121]評為‘隐秀'之語[122]。
且鐘生既非詩人,安可辄議?徒欲聾瞽後來耳目。
且如‘池塘生春草',情在言外;‘明月照積雪',旨冥句中。
風力雖齊,取興各别。
古今詩中,或一句見意,或多句顯情。
王昌齡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謂一句見意為上。
'事殊不爾。
夫詩人作用,勢有通塞,意有盤礴。
勢有通塞者,謂一篇之中,後勢特起,前勢似斷,如驚鴻背飛,卻顧俦侶。
即曹植詩雲:‘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願因西南風[123],長逝入君懷'是也。
意有盤礴者,謂一篇之中,雖詞歸一旨,而興乃多端,用識與才,蹂踐理窟。
如卞子采玉,徘徊荊岑,恐有遺璞。
其有二義:一情,一事。
事者如劉越石詩曰:‘鄧生何感激,千裡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
重耳用五賢,小白相射鈎。
苟能隆二伯,安問黨與仇'是也。
情者如康樂公‘池塘生春草'是也。
抑由情在言外,故其辭似淡而無味,常手覽之,何異文侯聽古樂哉!《謝氏傳》曰:‘吾嘗在永嘉西堂作詩,夢見惠連,因得"池塘生春草",豈非神助乎[124]?' 謝靈運《登池上樓》:‘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岖嵚。
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意也。
謝惠連《七夕》:‘雲漢有靈匹,彌年阙相從。
遐川阻昵愛,修渚曠清容。
'怨也。
又《樓上望月》:‘亭亭映江月,浏浏出谷飊。
'靜也。
陶潛《飲酒》:‘青松在東園,衆草沒其姿。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意也。
謝靈運《還舊園作呈顔、範二中書》:‘辭滿豈多秩,謝病不待年。
偶與張、邴合,久欲歸東山。
'‘盛明蕩氛昏,貞休康屯邅。
殊方鹹成貸,微物預采甄。
感深操不固,弱質易扳纏。
'意也[125]。
謝宣遠《詠張子房》:‘婉婉幕中畫,輝輝天業昌'雲雲,‘爵仇建蕭宰,定都護儲皇'雲雲,‘惠心奮千祀,清埃播無疆。
'意也。
謝靈運《詠魏太子》:‘天地中橫潰,家王拯生民[126]。
區宇既蕩滌,群英畢來臻。
'意也。
陶潛《拟古》:‘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
饑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
'‘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士難重得[127],吾行欲何求?'誡也。
又《詠荊轲》:‘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悲擊築,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雲雲。
‘惜哉劍術疎,奇功遂不成。
其人久已沒,千載有餘情。
'氣也。
謝靈運《從遊京口北固應诏》[128]:‘玉玺誡誠信,黃屋示崇高。
事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
昔聞汾水遊,今見塵外镳。
鳴笳發春渚,稅銮登山椒。
張組眺倒景,列筵矚歸潮。
'高也。
陶潛《挽歌》:‘向來相送人,各已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達也。
又《讀山海經》:‘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
衆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意也。
情也[129]。
又《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130]:‘望雲慚高鳥,臨水愧遊魚。
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迹拘?'達也。
意也。
又《雜詩》:‘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高也。
又《飲酒》:‘羲農去已久,舉世少複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雲雲。
‘若複不快飲,恐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高也。
謝靈運《南樓中望所遲客》:‘杳杳日西頹,漫漫路長迫。
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情也。
又《石壁精舍還湖中作》:‘慮淡物自輕,
弱條不重結,芳蕤豈再馥。
人生瀛海内,忽如鳥過目。
'意也。
左太沖《招隐詩》:‘白雲停陰岡,丹葩耀陽林。
石泉潄瓊瑤[114],纖鱗或浮沉。
'高也[115]。
又:‘峭茜青蔥間,竹柏得其真。
'高也。
潘正叔《贈河陽》:‘逸骥騰夷路,潛龍躍洪波。
弱冠步鼎铉,既立宰三河。
'意也。
陸士衡《塘上行》:‘江蓠生幽渚,微芳不足宣。
被蒙風雲會,移居華池邊'雲雲。
‘不惜微軀退,但懼蒼蠅前。
願君廣末光,照妾薄暮年。
'意也。
左太沖《詠史》:‘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
落落窮巷士,抱影守空廬。
'志也。
張茂先《情詩》:‘佳人處遐遠,蘭室無容光。
'思也。
陸士衡《贈弟士龍》:‘指塗悲有餘,臨觞歡不足[116]。
'情也[117]。
又《于承明作與弟士龍》[118]:‘伫眄要遐景[119],傾耳玩餘聲。
'情也。
‘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積雪' 評曰:客有問予,謝公此二句優劣奚若[120]?餘因引梁征遠将軍記室鐘嵘[121]評為‘隐秀'之語[122]。
且鐘生既非詩人,安可辄議?徒欲聾瞽後來耳目。
且如‘池塘生春草',情在言外;‘明月照積雪',旨冥句中。
風力雖齊,取興各别。
古今詩中,或一句見意,或多句顯情。
王昌齡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謂一句見意為上。
'事殊不爾。
夫詩人作用,勢有通塞,意有盤礴。
勢有通塞者,謂一篇之中,後勢特起,前勢似斷,如驚鴻背飛,卻顧俦侶。
即曹植詩雲:‘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願因西南風[123],長逝入君懷'是也。
意有盤礴者,謂一篇之中,雖詞歸一旨,而興乃多端,用識與才,蹂踐理窟。
如卞子采玉,徘徊荊岑,恐有遺璞。
其有二義:一情,一事。
事者如劉越石詩曰:‘鄧生何感激,千裡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
重耳用五賢,小白相射鈎。
苟能隆二伯,安問黨與仇'是也。
情者如康樂公‘池塘生春草'是也。
抑由情在言外,故其辭似淡而無味,常手覽之,何異文侯聽古樂哉!《謝氏傳》曰:‘吾嘗在永嘉西堂作詩,夢見惠連,因得"池塘生春草",豈非神助乎[124]?' 謝靈運《登池上樓》:‘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岖嵚。
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意也。
謝惠連《七夕》:‘雲漢有靈匹,彌年阙相從。
遐川阻昵愛,修渚曠清容。
'怨也。
又《樓上望月》:‘亭亭映江月,浏浏出谷飊。
'靜也。
陶潛《飲酒》:‘青松在東園,衆草沒其姿。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意也。
謝靈運《還舊園作呈顔、範二中書》:‘辭滿豈多秩,謝病不待年。
偶與張、邴合,久欲歸東山。
'‘盛明蕩氛昏,貞休康屯邅。
殊方鹹成貸,微物預采甄。
感深操不固,弱質易扳纏。
'意也[125]。
謝宣遠《詠張子房》:‘婉婉幕中畫,輝輝天業昌'雲雲,‘爵仇建蕭宰,定都護儲皇'雲雲,‘惠心奮千祀,清埃播無疆。
'意也。
謝靈運《詠魏太子》:‘天地中橫潰,家王拯生民[126]。
區宇既蕩滌,群英畢來臻。
'意也。
陶潛《拟古》:‘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
饑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
'‘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士難重得[127],吾行欲何求?'誡也。
又《詠荊轲》:‘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悲擊築,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雲雲。
‘惜哉劍術疎,奇功遂不成。
其人久已沒,千載有餘情。
'氣也。
謝靈運《從遊京口北固應诏》[128]:‘玉玺誡誠信,黃屋示崇高。
事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
昔聞汾水遊,今見塵外镳。
鳴笳發春渚,稅銮登山椒。
張組眺倒景,列筵矚歸潮。
'高也。
陶潛《挽歌》:‘向來相送人,各已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達也。
又《讀山海經》:‘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
衆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意也。
情也[129]。
又《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130]:‘望雲慚高鳥,臨水愧遊魚。
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迹拘?'達也。
意也。
又《雜詩》:‘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高也。
又《飲酒》:‘羲農去已久,舉世少複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雲雲。
‘若複不快飲,恐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高也。
謝靈運《南樓中望所遲客》:‘杳杳日西頹,漫漫路長迫。
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情也。
又《石壁精舍還湖中作》:‘慮淡物自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