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評曰:古人于上格分三品等,有上上逸品。

    今不同此評,但以格情并高,可稱上上品,不合分三。

    又雖有事非用事,若論其功,合入上格。

    又有三字物名之句,仗語而成,用功殊少。

    如襄陽孟浩然雲:‘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自天地二氣初分,即有此六字。

    假孟生之才,加其四字,何功可伐,即欲索入上流邪?若情格極高,則不可屈;若稍下,吾請降之于高等之外,以懲後濫。

    如此,則詩人堂奧,非好手安可扪其樞哉?又宮阙之句,或壯觀可嘉,雖有功而情少,謂無含蓄之情也。

    宜入‘直用事'中,不入第二格,無作用故也。

    今所評不論時代近遠,從國朝以降,其中無爵命有幽芳可采者,拔出于九泉之中,與兩漢諸公并列,使攻言之子體變道喪之談,于茲絕矣。

     作用事第二格亦見前評。

    有不用事而措意不高,黜入第二格。

     燕太子送荊轲雲:‘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氣也。

     漢高祖《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内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氣也。

     李少卿詩[101]:‘長當從此别,且複立斯須。

    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

    '‘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

    臨河濯長纓,念子怅悠悠。

    '情也。

     蘇子卿詩:‘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

    '思也。

     張平子《四愁詩》:‘美人贈我貉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

    '意也。

     蔡伯喈詩:‘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怨也。

     古詩:‘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

    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

    '思也[102]。

     古詩:‘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情也。

     古詩:‘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達也。

     古詩:‘願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

    '‘眄睐以适意,引領遙相睎。

    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情也。

     古詩:‘鬥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驅車策驽馬,遊戲宛與洛。

    '達也。

     三良詩 評曰:陳王詩雲:‘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殘。

    '王粲雲:‘秦穆殺三良,惜哉空爾為。

    '蓋以陳王徙國[103],任城被害已後,常有憂生之慮。

    故其詞婉娩[104],存幾谏也[105];王粲顯責穆公,正言其過,存直谏也。

    二詩體格高逸,才藻相鄰。

    至如‘臨穴呼蒼天,淚下如绠縻[106]',斯乃迥出情表,未知陳王将何以敵。

     王仲宣《詠史》:‘臨穴呼蒼天,淚下如绠縻[107]。

    '悲也。

     曹子建《三良詩》:‘功名不可為,忠義我所安。

    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殘。

    '悲也。

     《又贈丁儀王粲》:‘山岑高無極,泾渭揚濁清。

    '貞也。

     ‘西北有浮雲' 評曰:魏文帝有吞東南之意,軍至揚子江口,觀其洪濤洶湧,乃歎曰:‘此天地之所以限南北也。

    '遂賦詩而還。

    檢魏文集,且無此詩,不知史臣憑何編錄?且魏文雄才智略,本非庸主,如何有此一篇示弱于孫權、取笑于劉備?夫詩者,志之所之也。

    魏文志氣如此,何以缵定鴻業、顯緻太平邪?足明此詩非魏文所作,陳壽史筆訛謬矣[108]。

    鐘嵘所評‘華美體贍',鐘子一節至此,其餘不足觀矣。

     魏文帝詩:‘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

    惜哉時不遇,适與飄風會。

    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

    '意也。

     陸士衡《日出東南隅行》[109]:‘扶桑升朝晖,照此高堂端'雲雲。

    ‘美目揚玉澤,蛾眉象翠翰。

    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

    '高也。

    德也。

     又《從梁陳作》:‘在昔蒙嘉運,矯迹入崇賢。

    假翼鳴鳳條,濯足升龍淵。

    '意也。

     又《園葵》:‘幸蒙高墉德,玄景蔭素蕤。

    '意也[110]。

     阮嗣宗《詠懷》:‘三楚多秀士,朝雲進荒淫。

    朱華振芬芳,高蔡相追尋。

    一為黃雀哀,涕下誰能禁?'意也。

    又:‘灼灼西頹日,餘光照我衣。

    回風吹四壁,寒鳥相因依。

    '情也。

     嵇叔夜《幽憤》:‘煌煌靈芝,一年三秀。

    予獨何為,有志不就。

    '怨也。

     潘安仁《悼亡》:‘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悲也[111]。

    意也。

     傅長虞《贈何劭王濟》:‘日月光太清,列宿耀紫微。

    赫赫大晉朝,明明辟皇闱。

    '德也。

     嵇叔夜《贈秀才入軍》[112]:‘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俯仰自得,遊心太玄。

    '高也。

     王康琚《反招隐》:‘凝霜雕朱顔,寒泉傷玉趾。

    '‘推分得天和,矯性失至理。

    '誡也。

     郭景純《遊仙》:‘左挹浮邱袂,右拍洪崖肩。

    '逸也。

    又:‘姮娥揚妙音,洪崖颔其頤。

    '高也。

    逸也。

     傅休奕《雜詩》:‘清風何飄飖,微月出西方'雲雲。

    ‘落葉随風摧,一絕如流光。

    '意也。

     張景陽《雜詩》[113]:‘飛雨灑朝蘭,輕露栖叢菊。

    龍蟄暄氣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