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

    江南霜雪重,相如衣服單。

    '思也。

     又《胡無人行》:‘劍頭利如铓,常持照眼光。

    '‘男兒不惜死,破膽與君嘗[149]。

    '氣也。

     又《主人池前鶴》:‘顧主未忍去,非無江海心。

    '情也。

     又《入關詠》:‘羽檄起邊庭,烽火亂如螢。

    是時張博望,夜赴交河城。

    馬頭邀落日,劍尾掣流星。

    '氣也。

     朱超《贈王僧辯》:‘故人摠連帥[150],方舟下漢池。

    玉節交橫映,金铙前後吹。

    聚徒匡漢業,傾産救韓危。

    '節也。

     江文通《拟古别離》[151]:‘願一見顔色,不異瓊樹枝[152]。

    兔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

    '節也。

     又《望荊山》:‘寒郊無留影,秋日縣清光。

    '靜也。

     又《拟謝臨川遊山》[153]:‘南中氣候暖[154],朱華淩白雪。

    '意也[155]。

     又《拟顔特進侍宴》[156]:‘桂棟留夏飇,蘭橑停冬霰。

    青林結冥蒙,丹巘披蔥茜。

    '閑也。

     又《拟陳思王贈友》:‘褰裳摘明珠,徙倚拾蕙若。

    '情也。

     又《拟劉文學感遇》:‘橘柚在南園[157],因君為羽翼。

    謬蒙聖主私,托身文墨職。

    '意也。

     柳渾《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日暮江南春[158]。

    '情也。

     又《橫吹曲》:‘霜凍弓弦斷,風鼓旌竿折。

    獨有孤雄劍,龍泉字不滅。

    '氣也。

    又:‘太液滄波起,長楊高樹秋。

    '又:‘亭臯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思也。

     陳徐陵《登古城南應令》:‘聖教調三象,神州貢五都。

    山川浮紫塞,城阙應皇圖。

    業定商周鼎,功包天地爐。

    甯唯戰涿鹿,讵啻斷飛狐。

    '德也。

     隋炀帝《飲馬長城窟行》[159]:‘鏦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萬騎動[160],飲馬長城窟。

    '氣也。

     又《冬日幹陽殿受朝》[161]:‘北陸隆冬盛,南移晷漏長。

    端拱朝萬國,守文繼百王。

    '德也。

     律詩 評曰:樓煩射雕,百發百中,如詩人正律破題之作,亦以取中為高手。

    洎有唐以來,宋員外之問、沈給事佺期,蓋有律詩之龜鑒也。

    但在矢不虛發,情多、興遠、語麗為上,不問用事格之高下。

    宋詩曰:‘象溟看落景,燒劫辨沈灰。

    '沈詩曰:‘詠歌《麟趾》合,箫管《鳳雛》來。

    '凡此之流,盡是詩家射雕之手。

    假使曹、劉降格來作律詩,與二子并驅[162],未知孰勝。

     宋之問《晦日幸昆明池應制》:‘舟淩石鲸度[163],槎拂鬥牛回。

    '‘象溟看落景,燒劫辨沈灰。

    '‘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意也。

    閑也。

     又《入崖口寄李适》:‘路極意謂盡[164],勢回趣轉綿。

    人遠草木秀,山深雲景鮮。

    '‘時扳乳窦憩,屢薄天窗眠。

    夜弦響松月,朝楫弄苔泉。

    '靜也。

     又《大薦福寺應制》:‘乘龍太子去[165],駕象法王歸。

    '‘水入禅心定,雲從寶思飛。

    欲知皇劫遠[166],初降六铢衣。

    '德也。

     又《早發韶州》:‘綠樹秦京道,青雲洛水橋。

    故園常在目,魂夢不須招。

    '思也。

     又《梁王挽歌》:‘隴日寒無影,郊雲重不飛。

    君王留此地,驷馬欲何歸。

    '悲也。

     沈佺期《樂安郡主滿月侍宴應制》:‘除夜子星回,天孫滿月杯。

    詠歌《麟趾》合,箫管《鳳雛》來'德也。

    意也。

     又《答甯處州書》[167]:‘書報天中赦,人從海上聞。

    九泉開白日,六翮奮青雲[168]。

    ' 又《歡州作》:‘山空聞鬭象,江靜見遊犀。

    '靜也。

    意也[169]。

     又《從幸故青門應制》:‘漢皇建都邑,渭水對青門。

    朝市俱東逝,墳陵共北原。

    荒涼蕭相宅,蕪沒邵平園。

    '悲也。

     李峤《奉和皇帝上禮撫事述懷》:‘垂旒滄海晏,解網法星空[170]。

    雲散天五色,春還日再中。

    '德也。

     又《登州城南樓寄遠》:‘四氣分寒少,三光置日偏。

    '意也。

     楊師道《詠雨贈上官侍郎》:‘雲暗蒼龍阙,沉沉殊未開。

    窗臨鳳凰沼,飒飒雨聲來。

    '靜也。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盧山》[171]:‘中流見匡阜,勢壓九州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當曙空。

    罏峰日初上,瀑布噴成虹。

    '氣也。

    力也。

     又《登鹿門山懷古》:‘隐迹今尚存,高風邈已遠。

    白雲何時去,丹桂空偃蹇。

    '靜也。

     杜審言《送李大夫撫巡河東途臨汾晉》:‘六位乾坤動,三微曆數遷。

    讴歌移火德,圖谶在金天。

    '雲雲。

    ‘舜耕餘草木,禹鑿舊山川。

    '‘飛霜遙渡海,殘月迥臨邊。

    '意也。

    遠也。

     閻朝隐《奉和送金城公主》[172]:‘鹵簿山川暗[173],琵琶道路長。

    回瞻父母國,日出在東方。

    '悲也。

     王維《送晁監還日本》:‘向國唯看日,歸帆但信風。

    鳌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

    '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