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堂劇品

關燈
津津道盡,但一味填詞,覺詞溢于格。

     神仙會南北四折楊誠齋 純陽之度蟠桃仙子,卽在“韋曲”之中,故諸調更多佳句。

    北調中間用南調,調必用四,或兩之,此創格也。

    《山花客》,《南曲譜》無此調。

    卽數南調,亦斷非近日詞人之筆。

     沽酒遊春卽《曲江春》北四折王九思 王太史作此痛罵李林甫,蓋以識剌時相李文正者,卒以此終身不得柄用。

    一肚皮不合時宜,故其牢騷之詞,雄宕不可一世。

     醉寫赤壁賦北四折 北劇每就谑語、俗語取天然融合之緻,故北調以運筆為第一義。

    運掉未靈,便不能以我用古,不免堆積泛濫之病矣。

    此劇設色于濃淡之間,遣調在深淺之,固佳矣;惜赤壁之遊,詞中寫景而不寫情,遂覺神色少削。

     單刀會北四折 其意緻自與常調迥别,此必是元人所作。

    “大江東”一折,可以正今日歌者之訛。

     豫讓吞炭北四折 忠臣、義士之曲,不難于激烈,難于婉轉,蓋有心人決不作鹵莽語。

    此劇極肖口吻,遂使神情逼現。

     猿聽經北四折 微有緻趣,但于禅宗尚未透徹,故頓悟處未覺快心。

     鎖魔鏡北四折 二郎神醉中射破鎖魔鏡,緻逸兩魔,後同哪咤收縛。

    此等意想,大有元人之韻;但詞氣少欠振拔,用韻亦有雜者。

     藍采和北四折 度脫藍采和,境界平常。

    詞于淡中着色,有不衫不屐之趣。

     中山狼北四折康海 中山狼一事,而對山,禺陽、昌朝三演之,良繇世上負心者多耳。

    曲有渾灏之氣,白多醒豁之語,位置于元劇,在《朱砂擔》、《喬踏碓》間。

    三劇中,以此為最。

     玉殿傳胪卽《不伏老》北五折馮惟敏 偶閱俗演《梁太素》曲,神為之昏。

    得此劇,大為擊節。

    近有《題塔記》,能暢寫其坎坷之狀,而曲之精工,遠不及此。

     洞天玄記一名證有為太平仙記北四折楊慎 所陳者吐納之道。

    詞局宏敞,識者猶以咬文嚼字譏之。

    王鳳洲《曲藻》雲:“升庵詞流脍炙人口,頗不為當家所許,蓋楊本蜀人,故多川調,不甚諧南北本腔也。

    ” 高唐夢南一折汪道昆 名公巨筆,偶作小技,自是莊雅不羣。

    他人記夢以曲盡為妙,不知高唐一夢,正以不盡為玅耳。

     五湖遊南北一折汪道昆 五湖之遊,是英雄退步,正不可作寂寞無聊之語。

    此劇以冷眼寫出熟心,自是俗腸針砭。

     遠山戲南一折汪道昆 他人傳張夫人,不免妩媚,此則轉覺貞靜。

    所以遠山一畫,樂而不淫。

     洛水悲南一折汪道昆 陳思王■{亶見}面晤言,卻有一水相望之意,正乃巧于傳情處,隻此朗朗數語,擺脫多少濃鹽赤醬之病。

     紅線北四折梁辰魚 秀婉猶不及梅叔《昆侖》劇,而工美之至,已幾于金相玉質矣。

     無雙傳補南一折梁辰魚 伯龍心遜天池《明珠》之作,而獨于王之會采蘋也,以為詳略未當,增五百餘言,仍是《浣紗》整麗之筆。

     正本扶餘國北四折淩蒙初 淩初成旣一傳紅拂,再傳衛公矣,茲複傳虬髯翁,豈非才思郁勃,故一傳、再傳至三而始暢乎?豐骨自在,精神少減,然鼓其餘勇,猶足敵詞場百人。

     祢正平北一折淩蒙初 《漁陽弄》之傳正平也以怒罵,此劇之傳正平也以嘻笑,蓋正平所處之地、之時不同耳。

     劉伯倫北一折淩蒙初 初成自号酒人,欲與伯倫為爾汝交。

    醒眼、醉眼,俱橫絕千古,故能作如是語。

     淮陰侯南北四折陳與郊 曲第四折,已悉淮陰生平大概,可以補《千金》之未盡者矣。

    詞近自然,若無意為詞,而詞愈佳。

     王昭君南北一折陳與郊 明妃從來無南曲。

    此劇僅一出,便覺無限低回。

    内有一二語,取之元人《漢宮秋》劇。

     蔡文姬南一折陳與郊 略具小境。

    以此入塞,配昭君出塞耳。

    《胡笳十八拍》,何不一倂演之? 義犬記南北五折陳與郊 先生林居時,大不得意,作此以愧門牆之負心者。

    《葫蘆先生》一段,窮極世态,乃王辰玉所作,先生第引入之耳。

     中山狼南北五折陳與郊 借中山狼唾罵世人,說得透快。

    當為醒世一編,勿複作詞曲觀也。

     北邙說法南北一折葉憲祖 實地說法,不作空虛語。

    合律之曲,正以不露才情為玅。

     團花鳳南北四折葉憲祖 其事彷佛《鴛衾》,而符女之認鳳钗,關目更玅。

    讀三《寄生草曲》,如聞遙天鶴唳。

     罵座記北四折葉憲祖 灌仲孺感憤不平之語,槲園居士以純雅之詞發之,其婉剌處有更甚于快罵者。

    此槲園得意筆也。

    第四折前後兩調,各出一宮,可分為二折,第三折止可作楔子耳。

     寒衣記北四折葉憲祖 傳兒女離怨之情。

    深情以淺調寫之,故能宛宛逼肖。

    槲園精工音律,于此劇北調,尤見其長。

     易水離情卽《易水寒》南北四折葉憲祖 荊卿挾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卽事敗身死,猶足為千古快事。

    桐栢于死者生之,敗者成之,荊卿今日得知已矣。

     渭塘夢南四折葉憲祖 桐栢之詞以自然取勝,不肯镌琢。

    如此劇,乃其镌琢處漸近自然,則選和練玅,别有大冶矣。

    夢中得物極奇,王伯彭已演為《異夢記》。

     會香衫北二劇共八折葉憲祖 此卽《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傳也。

    上劇止奸尼賺衫一節事耳,未盡者以次劇繼之。

    元人原有此體,如《西廂》之分為五劇是也。

    桐栢迩來之詞,信手拈出,俱證無礙維摩矣。

     碧玉钗南四折葉憲祖 為《團花鳳》翻一重境界。

    後之歡遇也,與彼劇絕不相肖,而繁簡短長,各有佳處。

     玳瑁梳南八折葉憲祖 郁藍生何所見,而謂嫡之妬妾也可解,妾之妬妾也不可解?乃摭為傳,寄槲園度以清歌。

    纖纖團扇之怨,固自取之,卽蕣華亦終覺不快。

    惟靜妹以後進奪寵,大解人意。

     鴛鴦寺冥勘陳玄禮南北四折葉憲祖 馬嵬埋玉,此是千秋幽恨。

    槲園欲為千古洩恨耶?然古??生之腐亦自不可少。

    北詞一折,幾于行雲流水,盡是文章矣。

     芙蓉屏南四折葉憲祖 今已有譜為全記者矣,乃槲園以四折盡之,不覺情景之局促,則繇其宛轉融暢,詞意具足耳。

     琴心雅調南八折葉憲祖 翫其局段,是全記體,非劇體,故必八折,而長卿之事,乃陳其概。

     三義成姻南北四折葉憲祖 詞律嚴整。

    再得詞情纡宛,則兼善矣。

    豈弄丸之手不以繪琢為工乎?近黃履之已演為《雙燕記》,王伯彭已演為《題燕記》。

     桃花源南北四折葉憲祖 傳之飄灑有緻。

    桃源一徑,宛在目前。

    覺許時泉之一折,不免淺促。

     龍華夢南北四折葉憲祖 白娟娟之夢,至獨孤生于龍華寺目擊之;及獨孤歸,而娟娟之夢未已也。

    異哉!《南柯》、《邯鄲》之外,又辟一境界矣。

     賀季真北一折葉憲祖 同一超世者也,不遇時,則為淵明之三徑、五柳;遇時,則為季真之一曲鑒湖。

    故傳季眞之詞,有閑适意而絕無感慨。

     死生緣北四折葉憲祖 此卽小說中《金明池吳倩逢愛愛》也。

    頭緒甚繁,約之于一劇而不覺其促,乃其情語婉轉,言盡而态有餘。

     巧配閻越娘南北二劇共八折葉憲祖 郭、史為五代間霸主能臣,槲園主人傳以新聲,滿紙是英雄俠烈之概。

    八折分二劇,如《會香衫》式,而此更雜以南曲一折。

     福先碑北三折車遠之 以皇甫生之狂,因宜寫以豪爽之調,如萬斛泉源,滾滾不竭,眞才人語也。

     男王後北四折王骥德 取境亦奇。

    詞甚工美,有大雅韻度。

    但此等曲,玩之不厭,過眼亦不令人思。

    以此配《女狀元》,未免有天巧人工之别。

     棄官救友南北四折王骥德 石中郎以忠緻其君,穆考功以義全其友,鄭夫人以節報其夫:此等事,在眼前已邈焉若千古矣。

    方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