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窮途末路 風中豎琴

關燈
當時在紐約城裡有不少慈善事業,性質上和那位上尉搞的差不多,赫斯渥現在就以同樣不幸的方式經常光顧這些慈善機構.其中有一個是在十五街上的天主教慈惠會修道院的慈善所.這是一排紅磚的家庭住宅,門前挂着一隻普通木制捐款箱,箱上貼着對每天中午前來求助的所有人免費供應午餐的布告.這個簡單的布告寫得極不起眼,但實際上卻包含着一個範圍極廣的慈善事業.類似這樣的事業,在紐約這個有着那麼大.那麼多的慈善機構和事業的地方,是不大會引起那些境況比較舒适的人的注意的.但是對于一個有心于這種事情的人,這樣的事業卻越來越顯得非常重要,值得細細觀察.除非是特别留意這種事情,否則一個人可以在中午時分,在第六大道和十五街的拐角處站上好幾天,也不會注意到,在這繁忙的大街上蜂擁的人群中,每隔幾秒鐘就會出現一個飽經風霜.步履沉重.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人.然而,這卻是個千真萬确的事實,而且天氣越冷越明顯.慈善所因地方狹窄,廚房也不夠用,不得不安排分批吃飯,每次隻能容許二十五至三十人就餐,所以就得在外面排隊并按順序進去,這就使得每天都出現這麼一個奇觀,但幾年來日複一日,人們對此已司空見慣,如今也就不以為奇了.這些人在嚴寒的天氣裡耐心地等待着,像牲口一樣,要等幾個鐘頭才能進去.沒有人向他們提問,也沒有人為他們服務.他們吃完就走,其中有些人整個冬天每天都按時來這裡. 在整個布施期間,一個身材高大.慈眉善目的女人總是守在門口,清點可以進去的人數.這些人秩序井然地向前移動.他們并不争先,也不焦急.幾乎像是一隊啞巴.在最冷的天氣裡,也能在這裡看見這支隊伍.在刺骨的寒風中,他們使勁地拍手跺腳.他們的手指和臉部各處看上去似乎都有嚴重的凍傷.在光天花日之下仔細地看一下這些人,就可以發現他們差不多都是同一類型的人.他們屬于那種在天氣還可以忍受的白天坐在公園的長椅上,而在夏天的夜晚就睡在上面的人.他們常去波威裡街和那些破爛不堪的東區街道,在那裡褴褛的衣衫和枯槁的形容是不足為奇的.他們是在陰冷的天氣裡蜷縮在寄宿處的起居室裡的那種人他們是蜂擁在一些東區南部街道上更為便宜的可以過夜的地方的那種人,這些地方要到6點鐘才開門.粗劣的食物,吃得不定時,而且吃起來又是狼吞虎咽,嚴重地損害了他們骨骼和肌肉.他們全都面色蒼白.皮肉松弛,眼眶凹陷.胸脯扁平,但眼睛卻閃閃發亮,而且相形之下,嘴唇紅得像是在發燒.他們的頭發不大梳理,耳朵缺少血色,皮鞋已經穿破,前露腳趾,後露腳跟.他們屬于漂泊無助的那種人,每湧起一次人潮就沖上來一個,就像海浪把浮木沖上風暴襲擊的海灘一般. 差不多1/4個世紀以來,在紐約的另一個地方,面包鋪老闆弗萊施曼,對凡是在半夜裡到百老彙大街和十街的拐角上他的那家飯店的門口要求救濟的人,都施舍一隻面包.二十年中,每天夜裡都有大約三百人排好隊,在指定的時間走過門口,從門外的一隻大箱子裡拿取面包.然後又消失在夜色之中.從開始直到現在,這些人的性質或數量都沒怎麼變化.那些年年在這裡看到這支小隊伍的人,對其中的兩三個人都已經看熟了.其中有兩個人十五年來幾乎沒有錯過一次.有四十個左右是這裡的常客.隊伍中其餘的人則是陌生人.在經濟恐慌和特别困難的時期,也難得超過三百人.在很少聽說有人失業的經濟繁榮時期,也不大會有什麼減少.不論是嚴冬還是酷夏,不論是狂風暴雨還是風和日麗,也不論是太平盛世還是艱難歲月,這個數量不變的人群都會在半夜裡凄慘地聚集在弗萊施曼的面包箱前. 眼下正值嚴冬,赫斯渥就成為上述兩個慈善機構的常客.有一天特别寒冷,沿街乞讨實在不是滋味,于是他等到中午才去尋找給窮人的這種布施.這天上午11點鐘時,就已經有幾個像他一樣的人蹒跚地從第六大道走過去,他們單薄的衣衫随風飄動.他們早早就來了,想先進去.這時他們都靠在第九團軍械庫圍牆外的鐵欄杆上,這地方面對着十五街的那一段.因為還要等一個鐘頭,他們起初拘束地在距離遠些的地方徘徊,但又來了其他的人,他們就走近一些,以保持他們先到的優先權.赫斯渥從西面第七大道走過來加入這支隊伍,在離門很近的地方停了下來,比其他的人都更接近門口.那些先來的但是等在遠處的人,這時都走攏來,而且,雖然一聲不吭,但卻用一種堅決的态度表明他們來得比他早. 他發現自己的行動遭到了反對,便不快地看了看隊伍,然後走出來,排到隊伍的最後.等到恢複了秩序,獸性的反感也就緩和了. "快到中午了吧,"一個人壯起膽子說. "是快到了,"另一個說,"我已經等了差不多一個鐘頭了." "哎呀,可是這天真冷啊!" 他們焦急地盯着門看,他們全都得從那裡進去.一個食品店的夥計用車拉來幾籃子食物送了進去,這引起了一陣有關食品商和食品價格的議論. "我看到肉價漲了,"一個人說,"如果爆發戰争的話,對這個國家會大有好處." 隊伍在迅速擴大,已經有了五十多人.排在頭上的人,他們的行動明顯地表示出他們在慶幸自己可以比排在後面的人少等一些時間.常常有人伸出頭來,望望後面的隊伍. "能排多前無關緊要,隻要是在最前面的二十五個人裡就行,"在最前面的二十五個人裡的一個說道."大家都是一起進去的." "哼!"赫斯渥忍不住喊了一聲,他是被他們硬擠出來的. "這個單一稅是個好辦法,"另一個說,"沒有它之前根本就無章可循." 大部分時間都沒人說話,形容憔悴的人們挪動着雙腳,張望着,拍打着自己的手臂. 門終于打開了,出來了那位慈眉善目的修女.她隻是用眼色來示意.隊伍慢慢地向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