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堯臣

關燈


    往年公贈兩大軸,于今愛惜不辄開。

    是時有詩述本末,值公再入居蘭台。

    崇文庫書作總目,未暇綴韻酬草萊。

    前者京師競分買,罄竭舊府歸鄒、枚。

    自慚把筆粗成字,安可遠與鐘、王陪。

    文高墨妙公第一,宜用此紙傳将來。

    (同上) 劉敞《去年得澄心堂紙,甚惜之,輙為白,邀永叔諸君各賦一篇,仍各自書,藏以為玩,故先以七言題其首》:六朝文物江南多,江南君臣《玉樹歌》。

    擘箋弄翰春風裡,斫冰析玉作宮紙。

    當時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萬軸。

    摛辭欲卷東海波,乘興未盡南山竹。

    樓船夜濟降幡出,龍骧将軍數軍實。

    舳舻銜尾獻天子,流落人間萬無一。

    我從故府得百枚,憶昔繁麗今塵埃。

    秘藏箧笥自矜玩,亦恐歲久空成灰。

    後人聞名甯複得,就令得之當不識。

    君能賦此《哀江南》,寫示千秋永無極。

    (《公是集》十七) 冬雷 上帝設号令,隐其南山下②。

     震發固有時,曷常事憑怒③。

     春以動含生,夏以奮風雨。

     冬其息不用,藏在黃厚土。

     我今來江南,歲曆惟建午。

     如何小雪前,向曉疑鳴釜。

     蛟蛇龜蟲厄,鱗裂口塊吐。

     蝦蟆不食月④,深窟僵兩股。

     天公豈物欺,若此汩時序。

     或言非天公,實乃陰怪主。

     嘗觀古祠畫,牛首椎連鼓。

     黑雲雜狂飙,相與為肺腑。

    【所謂“以俗為雅”】 是不由昊穹,安能順寒暑。

     吾因考厥事,複以驗莽鹵。

    【莽鹵見《莊子》,司馬雲:“謂淺耕稀種。

    ”韓愈贈劉師服詩:“隻今年才四十五,後日懸知漸莽鹵。

    ”】 市井欺量衡,定知不活汝。

     元惡逆大倫,弗加霹靂斧。

     此豈曰無私,故予未所取。

     必恐竊天威,似将文法侮。

     焉顧五行錯,讵畏萬物睹。

     欲扣九門陳,恨身無鳥羽。

     ① 詩作于慶曆二年壬午(1042),是年三月,聖俞監湖州稅。

    年四十一。

     ② 《詩·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陽。

    《傳》:殷,雷聲也。

    山南曰陽。

    雷出地奮,震驚百裡。

    山出雲雨,以潤天下。

    《箋》:雷以喻号令。

    于南山之陽,又喻其在外也。

    《召南》大夫以王命施号令于四方,猶雷殷殷然發聲于山之陽。

     ③ 《左傳·昭公五年》:今君奮焉,震電憑怒。

    (注:憑,盛也。

    )《方言》:憑,怒也。

    楚曰憑。

    注:恚甚貌。

     ④ 《春秋演孔圖》:蝦蟆,月精。

    《史記·龜策傳》:蟾蜍食月。

    《易·乾·文言》:聖人作而萬物睹。

     悼亡三首 結發為夫婦,于今十七年。

     相看猶不足,何況是長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甯久全。

     終當與同穴,未死淚漣漣。

     每出身如夢,逢人強意多。

     歸來仍寂寞,欲語向誰何。

     窗冷孤螢入,宵長一雁過。

    【首六句串說,五、六賦而比也。

    】 世間無最苦,精爽此銷磨。

    【“此”字所指甚廣。

    】 從來有修短,豈敢問蒼天。

     見盡人間婦,無如美且賢。

     譬今愚者壽,何不假其年②。

     忍此連城寶,【“忍此”句串說。

    】沉埋向九泉。

     ① 張《譜》:慶曆四年四月,解官歸宛陵。

    (聖俞年四十三)未久,赴京師。

    七月七日,次高郵三溝。

    謝夫人殁于舟中。

    後葬于潤山,歐公為墓志。

     ②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無假之年。

    ”謂晉文公也。

     翁方綱《石洲詩話》謂《宋詩鈔》所錄,皆粗犷之作。

    作說不免一偏之見。

    然吳、呂所鈔近體,雖不乏切至之篇,究嫌風華太少。

    石遣老人有《宋詩菁華錄》足以彌此缺憾。

    《宋詩菁華錄》評第一首雲:與放翁之“此身行作稽山土”皆從《毛詩》來。

    評次首雲:末韻即荀奉倩神傷之意。

    評三首雲:情之所鐘,不免質言,雖過當,無傷也。

    (荀粲,三國魏人。

    謂婦人以色為重,才德不足論。

    娶曹洪女。

    女卒,粲為之神傷。

    逾年,亦卒。

    見《世說·惑溺篇》,及注引粲《别傳》。

    )又按雲:潘安仁詩,以《悼亡》三首為最。

    然除“望廬”二句、“流芳”二句、“長簟”二句外,無沉痛語。

    蓋熏心富貴,朝命刻不去懷,人品不可與都官同日語也。

     此三詩當與潘嶽、元稹之作并觀。

     書哀 天既喪我妻,又複喪我子。

     兩眼雖未枯②,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見珠,掘地可見水。

     唯人歸泉下,萬古知已矣。

     拊膺當問誰,憔悴鑒中鬼。

     ① 湖州後作。

     ② 《禮記·檐弓》: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

     潘嶽《哀詩》:漼如葉落樹,邈若雨絕天。

    雨絕有歸雲,葉落何時連。

    陳沆《詩比興箋》以為亦悼亡之作。

     《宋詩菁華錄》:此首與前二首“精爽”十字,最為沉痛。

     送蘇子美 勇為江海行,風波曾不懼。

     但欲尋名山,扁舟無定處。

     南有鵬若鸮,嶮有石若鋸。

     毒草見人搖,短狐【短狐一名蜮,狀如鼈,三足,在水中含沙射人。

    《詩》:“為鬼為蜮。

    ”】逢影怒。

     不遐尚苦乖,更遠饒瘴霧。

     東土乃濱海,蜃鼉仍可怖。

     殼物怪瑣屑,蠃蚬固無數。

     醎【俗“鹹”字。

    】腥損齒牙,日月複易饫。

     二方既若此,往矣無久駐。

     竟當西北來,醉酎炙肥羜。

    【未成羊曰“羜”。

    】 夏不厭漿酪,冬不厭雉兔。

     勿言專口腹,口腹人所務。

     天台信奇偉,石橋非坦步。

     廬嶽趣最幽,饑腸看瀑布。

     此緻雖為高,實亦難久慕。

     君行聽我言,不聽到應悟。

     ① 湖州後作,時聖俞在京師。

     蘇舜欽,字子美,梓州銅山人,官至湖州長史。

    與聖俞齊名。

    時稱蘇、梅《宋詩鈔》有《滄浪集鈔》。

    詩用《招魂》、《大招》格。

    《大招》雲:東有大海,溺水澈澈隻。

    又雲:魂乎無南,蜮傷躬隻。

     《滄浪集鈔》:(蘇舜欽)以範仲淹薦,召試集賢校理。

    監進奏院。

    舜欽所論侵權貴。

    而婦父杜衍,與仲淹、富弼在政府,為時忌。

    會進奏院祠神,宴會不與者,銜劾舜欽,用鬻故紙公錢召妓樂醉歌,狂悖。

    固欲搖動衍等。

    舜欽坐除名。

    (《宋詩鈔》) 蘇舜欽有《答梅聖俞見贈》詩雲:“低摧朝市聞,所向觸謗怒。

    ……士貴知者稀,流俗豈足顧。

    ”略可見其懷抱。

     依韻和原甫月夜獨酌 月下馬蹄休擾擾,夜涼蟲響競嚣嚣。

     一杯獨飲愁何有②,孤榻無人膝自搖。

    【孤與無人複。

    獨字亦複。

    】 北鬥柄高天漸轉,小冠簪冷發微凋。

     誰知靜對頹然影,竟夕幽懷豈易聊。

    【是說一夜情事。

    】 ① 劉敞,字原甫,新喻人,慶曆進士。

    長于《春秋》。

     《三劉集》原作雲: 涼月破雲涵碧霄,暫憐塵宇斷塵嚣。

     露飛高樹光明滅,風度疏星影亂搖。

     驚鵲似投人處息,暗蟲無恨歲華凋。

     短歌薄酒精清輝裡,百感先秋不自聊。

     ②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卻看妻子愁何在? 依韻和晏相公 微生守貧賤,文字出肝膽。

     一為清颍行②,物象頗所覽。

     泊舟寒潭陰,野興入秋菼。

    【良辰入奇懷之“入”字略同。

    菼,荻也。

    】 因吟适情性,稍欲到平淡③。

     苦辭未圓熟,刺口劇菱芡。

     方将挹溟海,器小已潋滟④。

     廣流不拒細⑤,愧抱獨慊慊。

    【意不滿也。

    】 疲馬【鮑照《東武吟》:“疲馬戀君軒”,用田子方事,見《韓詩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