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誓
關燈
小
中
大
之氣充腸療饑。
命令朱鳥高飛前面導引, 乘坐太一象車穩穩行移。
左蒼龍行蜿蜒駕為左骖, 右白虎奔馳騁駕在右翼。
讓圓圓的日月且做車蓋, 叫婀娜的玉女車後随移。
在曠遠幽暗的空中奔馳, 在高峻的昆侖山上休息。
歡樂達到極點毫不厭倦, 願意伴随神仙從容遊戲。
渡過丹水繼續向前馳騁, 觀看右邊大夏遺風古迹。
黃鹄展翅高高飛在天上, 方知高山大河纡曲回腸。
黃鹄直上雲霄淩空飛翔, 這才看清了天圓與地方。
俯視中原大地芸芸衆生, 騰駕旋風空中徘徊遊蕩。
到達了少原的荒郊野外, 看到赤松王喬在少原旁。
二位仙人擁瑟調理絲弦, 令我贊歎一曲清商悠揚。
心神安适自得終日快樂, 吸飲天地六氣自由翺翔。
想那長生不老永為神仙, 還不如回到久别的故鄉。
【原文】 黃鹄後時而寄處兮, 鸱枭群而制之①。
神龍失水而陸居兮, 為蝼蟻之所裁②。
夫黃鹄神龍猶如此兮, 況賢者之逢亂世哉③! 壽冉冉而日衰兮。
固儃回而不息④。
俗流從而不止兮, 衆枉聚而矯直⑤。
或偷合而苟進兮, 或隐居而深藏⑥。
苦稱量之不審兮, 同權概而就衡⑦。
或推移而苟容兮, 或直言之谔谔⑧。
傷誠是之不察兮, 并紉茅絲以為索⑨。
方世俗之幽昏兮, 眩白黑之美惡⑩。
放山淵之龜玉兮, 相與貴夫礫石。
梅伯數谏而緻醢兮, 來革順志而用國。
悲仁人之盡節兮, 反為小人之所賊。
比幹忠谏而剖心兮, 箕子被發而佯狂。
水背流而源竭兮, 木去根而不長。
非重軀以慮難兮, 惜傷身之無功。
已矣哉! 獨不見夫鸾鳳之高翔兮, 乃集大皇之野。
循四極而回周兮, 見盛德而後下。
彼聖人之神德兮, 遠濁世而自藏。
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 又何以異乎犬羊! 【注釋】 ①後時:不适時早去。
王夫之《楚辭通釋》:“知遠遊之樂,而依依故國,不能早去,為讒佞所制,所為可惜者,此也。
”鸱枭:怪鳥,今俗謂貓頭鷹。
枭,通作“鸮”。
枭與鸮雖非一物,但音相近,故亦通用。
②裁:制,侵害。
王逸《章句》:“言賢者不居廟堂,則為俗人所侵害也。
” ③賢者:指屈原。
④冉冉:漸漸。
儃(chān)回:運轉。
⑤枉:邪曲。
矯:矯正。
此言俗人流從讒佞不可禁止,衆邪群聚反要改變正直為邪曲。
⑥偷合:苟且聚合。
苟進:不擇手段追求爵祿。
⑦稱:指稱物之輕重。
量:指量物之多少。
審:明察。
權:稱秤。
概:鬥概,平鬥之器。
衡:平。
王逸《章句》:“言患苦衆人稱物量谷不知審其多少,同其稱平,以失情實,則使衆人怨也。
以言君不稱量士之賢愚而同用之,則使智者恨也。
” ⑧推移:随順君意,可推可移,無固定之說。
谔谔(è):朱熹《楚辭集注》:“直言貌。
語曰:‘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谔谔。
’周武谔谔以昌,殷纣諾諾以亡。
” ⑨紉:合絲為繩曰紉。
并紉茅絲以為索,是說把茅草和絲線合在一起搓成繩索。
王夫之《楚辭通釋》:“茅絲并紉,茅必傷
命令朱鳥高飛前面導引, 乘坐太一象車穩穩行移。
左蒼龍行蜿蜒駕為左骖, 右白虎奔馳騁駕在右翼。
讓圓圓的日月且做車蓋, 叫婀娜的玉女車後随移。
在曠遠幽暗的空中奔馳, 在高峻的昆侖山上休息。
歡樂達到極點毫不厭倦, 願意伴随神仙從容遊戲。
渡過丹水繼續向前馳騁, 觀看右邊大夏遺風古迹。
黃鹄展翅高高飛在天上, 方知高山大河纡曲回腸。
黃鹄直上雲霄淩空飛翔, 這才看清了天圓與地方。
俯視中原大地芸芸衆生, 騰駕旋風空中徘徊遊蕩。
到達了少原的荒郊野外, 看到赤松王喬在少原旁。
二位仙人擁瑟調理絲弦, 令我贊歎一曲清商悠揚。
心神安适自得終日快樂, 吸飲天地六氣自由翺翔。
想那長生不老永為神仙, 還不如回到久别的故鄉。
【原文】 黃鹄後時而寄處兮, 鸱枭群而制之①。
神龍失水而陸居兮, 為蝼蟻之所裁②。
夫黃鹄神龍猶如此兮, 況賢者之逢亂世哉③! 壽冉冉而日衰兮。
固儃回而不息④。
俗流從而不止兮, 衆枉聚而矯直⑤。
或偷合而苟進兮, 或隐居而深藏⑥。
苦稱量之不審兮, 同權概而就衡⑦。
或推移而苟容兮, 或直言之谔谔⑧。
傷誠是之不察兮, 并紉茅絲以為索⑨。
方世俗之幽昏兮, 眩白黑之美惡⑩。
放山淵之龜玉兮, 相與貴夫礫石。
梅伯數谏而緻醢兮, 來革順志而用國。
悲仁人之盡節兮, 反為小人之所賊。
比幹忠谏而剖心兮, 箕子被發而佯狂。
水背流而源竭兮, 木去根而不長。
非重軀以慮難兮, 惜傷身之無功。
已矣哉! 獨不見夫鸾鳳之高翔兮, 乃集大皇之野。
循四極而回周兮, 見盛德而後下。
彼聖人之神德兮, 遠濁世而自藏。
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 又何以異乎犬羊! 【注釋】 ①後時:不适時早去。
王夫之《楚辭通釋》:“知遠遊之樂,而依依故國,不能早去,為讒佞所制,所為可惜者,此也。
”鸱枭:怪鳥,今俗謂貓頭鷹。
枭,通作“鸮”。
枭與鸮雖非一物,但音相近,故亦通用。
②裁:制,侵害。
王逸《章句》:“言賢者不居廟堂,則為俗人所侵害也。
” ③賢者:指屈原。
④冉冉:漸漸。
儃(chān)回:運轉。
⑤枉:邪曲。
矯:矯正。
此言俗人流從讒佞不可禁止,衆邪群聚反要改變正直為邪曲。
⑥偷合:苟且聚合。
苟進:不擇手段追求爵祿。
⑦稱:指稱物之輕重。
量:指量物之多少。
審:明察。
權:稱秤。
概:鬥概,平鬥之器。
衡:平。
王逸《章句》:“言患苦衆人稱物量谷不知審其多少,同其稱平,以失情實,則使衆人怨也。
以言君不稱量士之賢愚而同用之,則使智者恨也。
” ⑧推移:随順君意,可推可移,無固定之說。
谔谔(è):朱熹《楚辭集注》:“直言貌。
語曰:‘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谔谔。
’周武谔谔以昌,殷纣諾諾以亡。
” ⑨紉:合絲為繩曰紉。
并紉茅絲以為索,是說把茅草和絲線合在一起搓成繩索。
王夫之《楚辭通釋》:“茅絲并紉,茅必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