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

關燈
【原文】 屈原既放, 遊于江潭, 行吟澤畔①。

     顔色憔悴, 形容枯槁②。

     漁父見而問之, 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至于斯③?” 屈原曰: “舉世皆濁我獨清, 衆人皆醉我獨醒, 是以見放④。

    ” 漁父曰: “聖人不凝滞于物, 而能與世推移⑤。

     世人皆濁,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⑥? 衆人皆醉, 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⑦? 何故深思高舉, 自令放為⑧?” 屈原曰: “吾聞之: 新沐者必彈冠, 新浴者必振衣⑨。

     安能以身之察察⑩, 受物之汶汶者乎? 甯赴湘流, 葬身于江魚之腹中。

    ,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 鼓枻而去。

     歌曰: “滄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吾足。

    ” 遂去, 不複與言。

     【注釋】 ①既放:指屈原被楚襄王放逐。

    遊于江潭:指在江邊漫遊。

    潭:原指深淵,這裡指江邊。

    行吟澤畔:指在大澤邊上一邊行走,一邊吟詩。

     ②顔色:指臉色。

    形容:指體态容貌。

    枯槁:枯瘦。

     ③三闾大夫:楚國官名,掌管楚國貴族屈、景、昭三姓貴族譜牒等事物。

     ④見放:被放逐。

     ⑤凝滞于物:凝固停滞受外物的束縛。

    與世推移:随從世俗不斷改變自己。

    王逸注為“随俗方圓”,即随波逐流。

     ⑥淈(ɡǔ)其泥:攪動泥沙。

    淈:攪亂。

    揚其波:揚起水波。

    此句意為推波助瀾,随波逐流。

     ⑦餔其糟:吃酒糟。

    啜其醨:喝薄酒。

    此句亦随波逐流,變本加厲之意。

     ⑧深思:指思慮深遠。

    五臣注:“謂憂君與民也。

    ”高舉:行為高尚,不同于一般世人。

    深思高舉,正是屈原獨醒獨清的具體表現。

    自令放為:讓自己遭放逐呢?為:疑問語助詞。

     ⑨新沐者:剛剛洗過頭發的人。

    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

    新浴者:剛剛洗過澡的人。

    振衣:抖落掉衣服上的灰塵。

     ⑩察察:潔白的樣子。

     汶(mén)汶:污濁的樣子。

     湘流:湘水,流經今湖南省。

    赴湘流:指投江自殺。

     皓皓之白:指純潔高尚的品格。

     莞(wǎn)爾:微笑的樣子。

    鼓枻(yì):敲擊船槳。

     滄浪:水名,在今湖南省境内。

    蔣骥以為“本滄浪二山發源,合流為滄浪二水。

    ”濯: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