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

關燈
登上鄂渚我回頭眺望啊, 唉,絲絲寒風凄苦悲涼。

     讓我的馬兒在山邊漫步, 把我的車兒停放在林旁。

     我駕一葉扁舟上溯沅水啊, 齊力搖起船槳,拍水擊浪。

     船兒随波起伏不肯前進啊, 陷入旋渦打轉波蕩。

     早晨,從枉渚出發, 晚上,投宿在辰陽。

     如果我的心是正直的啊, 雖處窮鄉僻壤又有何傷! 行到溆浦我有些打不定主意啊, 心中迷惘不知該去何方。

     茂密的山林一片陰暗啊, 那本是猿猴住的地方。

     高峻的大山遮天蔽日啊, 山下婬雨霏霏迷迷茫茫。

     無邊無際的雪花啊飛飛揚揚, 布滿天空的濃雲陰沉無光。

     可憐我一生無歡樂啊, 孤獨地生活在這高山老林中。

     我不能改變心志去随波逐流啊, 當然就要窮愁潦倒終生。

     接輿憤世剃去自己的頭發, 桑扈窮得倮體而行。

     忠心的人啊,不被重用, 賢明的人求進身也難成功。

     伍子胥終遭禍殃啊, 比幹被剖心不得善終。

     縱觀曆史都是這樣啊, 我又何苦抱怨今人的行徑! 但我要堅持正道而毫不猶豫, 當然那将使我一生遭難不見光明! 尾聲:鸾鳥和鳳凰啊, 一天比一天遠了。

     燕雀和烏鵲啊, 卻把窩築在廟堂上面。

     瑞香和辛夷啊, 都死在林叢草間。

     腥的臊的都被重用啊。

     芳的香的卻不得靠前。

     陰陽錯位都颠倒了位置, 這世道真是失常大變。

     懷抱忠心的人反失意, 我還是趕快遠走别遲疑! 【賞析】 本篇是屈原晚年流放江南時的作品。

    篇中叙述了詩人流放江南、飄泊沅湘、西入溆浦的行程和心情。

    他自陵陽出發,經鄂渚、枉陪、辰陽,一路自東北向西南,直到溆浦。

    這一路經過的都是極其僻遠荒涼、瘴疠毒氣迷漫的深山老林,環境十分險惡;但詩人仍不變心從俗,始終堅持理想,保持着高遠的志向,充分表現了詩人絕不向惡勢力屈服的戰鬥精神。

    全詩感情起伏,回旋激蕩,塑造了一個光明正大、堅貞不屈的完美抒情的主人公形象。

     詩中具體叙述了詩人流放江南的路線、地點,具有史料價值。

     哀郢 【原文】 皇天之不純命兮①, 何百姓之震愆②? 民離散而相失兮。

     方仲春而東遷③。

     去故鄉而就遠兮, 遵江夏以流亡④。

     出國門而轸懷兮, 甲之鼌吾以行⑤。

     發郢都而去闾兮⑥, 荒忽其焉極⑦。

     楫齊揚以容與兮, 哀見君而不再得。

     望長楸而太息兮, 涕婬婬其若霰。

     過夏首而西浮兮⑧, 顧龍門而不見⑨。

     心婵媛而傷懷兮, 眇不知其所跖⑩。

     順風波以從流兮, 焉洋洋而為客。

     淩陽侯之泛濫兮, 忽翺翔之焉薄。

     心絓結而不解兮, 思蹇産而不釋。

     将運舟而下浮兮, 上洞庭而下江。

     去終古之所居兮, 今逍遙而來東。

     羌靈魂之欲歸兮, 何須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 哀故都之日遠。

     登大墳以遠望兮, 聊以舒吾憂心。

     哀州土之平樂兮, 悲江介之遺風。

     當陵陽之焉至兮, 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為丘兮, 孰兩東門之可蕪? 心不怡之長久兮, 憂與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遼遠兮, 江與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 至今九年而不複。

     慘郁郁而不通兮, 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歡之溝約兮, 谌荏弱而難持。

     忠湛湛而願進兮, 妒被離而鄣之。

     堯舜之抗行兮, 瞭杳杳而薄天。

     衆讒人之嫉妒兮, 被以不慈之僞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 好夫人之忼慨。

     衆踥蹀而日進兮, 美超遠而逾邁。

     亂曰:曼餘目以流觀兮, 冀壹反之何時? 鳥飛反故鄉兮, 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棄逐兮, 何日夜而忘之? 【注釋】 ①皇:大。

    純:厚。

    不純命:不施厚命之意。

     ②百姓:指貴族、官僚集團。

    震:震動不安。

    愆(qiān):罪過。

     ③方:正當。

    仲春:夏曆二月。

     ④遵:循、沿。

    江夏:長江、夏水。

    夏水,長江的支流,因冬涸夏水而得名。

     ⑤甲之鼌:古時以幹支記日,甲之鼌即甲日的早晨。

    鼌:同“朝”。

     ⑥闾:裡門。

     ⑦荒忽:恍惚。

    焉極:哪裡是盡頭。

    一本“荒”前有“怊”字,是,譯文從之。

    怊:痛苦。

     ⑧夏首:長江與夏水的彙合處。

    西浮:屈原的行程本是順江一路向東,此言“西浮”頗費解。

    現在一般解釋說,過夏首後,有一段水路折向西流,故言“西浮”。

    然下句的“顧”字又無着落了,因郢在夏首西,既然掉船西浮,望龍門何須回頭?郭在贻《楚辭解诂》:“西字當讀做迅,迅從翩聲,西、翩古雙聲,《說文》:‘訊,古文從鹵’,鹵即古文西,是西、孔聲近可通用之證。

    《說文》:‘翩,疾飛也。

    ’‘迅,疾也。

    ’然則所謂‘西浮’者,殆即迅浮,亦即疾浮,謂船行甚疾速也。

    ”(《文史》第十四輯)郭說意長,譯文從之。

     ⑨龍門:指郢都的東城門。

     ⑩眇:同“渺”,遙遠。

    跖(zhí):腳踏。

    所跖:駐足的地方。

     焉薄:止于何處。

    薄:止。

     蹇産:曲折糾纏。

     江介:江邊。

    遺風:古代遺留下來的淳樸風俗。

     夏:同“廈”,高大的房屋。

    丘:丘墟。

     忽:速。

    不信:不被任用。

     蹇:發語詞。

    戚:憂傷。

     谌(chén):實。

    荏弱:軟弱。

     被離:同“披離”,分散的樣子。

    鄣:同“障”。

     瞭:眼明。

     夫人:那些人,指群小。

    忼慨:同“慷慨”,此指巧言令色,能說會道。

     【譯文】 上天不再保佑我家邦啊, 為什麼讓人們這樣凄凄惶惶? 他們颠沛流離,親人失散啊, 正當仲春二月逃向東方。

     離開故鄉郢都走向遠處啊, 沿着長江夏水流亡。

     一走出城門我心不禁一陣疼痛啊, 甲日的早晨我動身向東方。

     從郢都出發離開家鄉啊, 我心中恍惚,前途渺茫。

     舉起船槳讓船兒随水飄蕩啊, 可憐我再也見不到君王。

     遠望那高大的梓樹我不禁長歎啊, 眼淚就像雪珠般簌簌流淌。

     過了夏首一路飛流直下啊, 回頭已看不見郢都城門在何方。

     牽腸挂肚心悲傷啊, 前途渺茫不知何處是我停腳的地方。

     随着風波任其漂泊吧, 從此我就是一個無家的浪子到處飄蕩。

     航行在洶湧的波濤上啊, 就像飛了起來不知把我抛向何方。

     情思郁結難排解啊, 愁腸百曲不舒暢。

     我将讓我的船兒順流東下啊, 先南入洞庭再北上長江。

     離開了世世代代居住的故土啊, 而今漂泊來東方! 我的心一直想回去啊, 何曾一時一刻把它忘記。

     船背夏首向東行啊,心兒卻飛向西, 悲傷啊郢都一天比一天遠離。

     登上水邊高地縱目遠望啊, 想借此暫且舒散一下我的愁緒。

     可一見這片安樂的土地悲心又起啊, 可憐大江兩岸還保存着古樸的風氣。

     面對着洪波巨浪往哪兒去啊, 煙波浩渺南渡又将到何處? 想不到高屋大廈變成廢墟啊, 兩座東門怎麼能荒草簇簇? 心中不快這樣久啊, 舊憂未去又添新愁。

     想郢都的道路是多麼遙遠啊, 長江夏水怎麼能回頭再渡! 忽然間被疏遠不再被任用啊, 至今已整整過了九個年頭。

     滿懷悲苦心不暢啊, 失意潦倒真憂愁。

     那群小為邀君歡一副媚态啊, 實際内心空虛毫無操守。

     我一片忠心希望為國獻身啊, 反被小人嫉妒使我們君臣離分。

     堯舜的德行多麼高尚啊, 光明遠燭直達天庭。

     衆小人把他們嫉妒诽謗, 給他們加上“不慈”的惡名。

     忠誠有德的人被君王厭惡憎恨啊, 反喜歡那巧嘴滑舌誇誇其談的人。

     衆群小奔走鑽營一天天高升啊, 賢臣良士被冷落日益疏遠不親近。

     尾聲:我放眼眺望四方啊, 何時能回一次故鄉? 飛鳥還要飛回自己的巢窩啊, 狐狸死了還把頭朝向生他養他的山岡。

     我真是無罪啊而被抛棄流放, 日日夜夜我怎能把它忘! 【賞析】 本篇是屈原諸篇中寫得最為悲苦哀切的一篇。

    王夫之《楚辭通釋》定此篇作于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

    這年春天秦将白起攻破郢都,楚國君臣倉皇東遷于陳;但細審全篇,覺其内容與此說并不相符。

    如此篇當真作于白起拔郢之時,那麼詩人怎能對秦的破郢之恨不著一筆、不着一字呢?此詩當作于詩人被疏離郢都、南浮江湘時,時當頃襄王初年。

    篇中叙寫了自己遭讒被疏、忠不見用的苦痛,痛斥了奸佞小人的誤國敗政,傾訴了自己對故國戀戀不舍的纏綿情懷。

     郢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西北。

    哀郢,就是哀傷離開郢都。

     抽思 【原文】 心郁郁之憂思兮, 獨永歎乎增傷。

     思蹇産之不釋兮, 曼遭夜之方長①。

     悲秋風之動容兮②, 何回極之浮浮! 數惟荪之多怒兮③, 傷餘心之憂憂④! 願搖起而橫奔兮⑤, 覽民尤以自鎮。

     結微情以陳詞兮⑥, 矯以遺夫美人⑦。

     昔君與我成言兮⑧, 曰:“黃昏以為期⑨。

    ” 羌中道而回畔兮⑩, 反既有此他志。

     憍吾以其美好兮, 覽餘以其修姱。

     與餘言而不信兮, 蓋為餘而造怒? 願承閑而自察兮, 心震悼而不敢。

     悲夷猶而冀進兮, 心怛傷之憺憺。

     茲曆情以陳辭兮, 荪詳聾而不聞。

     固切人之不媚兮, 衆果以我為患。

     初吾所陳之耿著兮, 豈至今其庸亡? 何獨樂斯之謇謇兮, 願荪美之可光。

     望三五以為像兮, 指彭鹹以為儀。

     夫何極而不至兮, 故遠聞而難虧。

     善不由外來兮, 名不可以虛作。

     孰無施而有報兮, 孰不實而有獲? 【注釋】 ①蹇産:曲折糾纏的樣子。

    曼:長。

     ②動容:改變容顔。

    此句謂秋風使草木變色。

    一說“容”借為“榕”,動也,謂秋風起草木為之搖動,亦通。

     ③荪:香草名,意喻楚懷王。

    多怒:善怒。

     ④憂憂:憂傷的樣子。

     ⑤搖起:王念孫《讀書雜志》:“搖起,疾起也。

    ”《方言》:“搖,疾也。

    ”一說“搖起”應作“遙赴”,“搖”同“遙”,“起”為“赴”之誤。

    橫奔:狂奔,此謂兼程飛奔也。

     ⑥微情:内心之情。

    陳詞:陳述,此指作《抽思》辭。

     ⑦矯:舉。

    美人:比喻楚懷王。

     ⑧誠:一本作“成”,譯文從之。

     ⑨古時于黃昏時舉行婚禮,此句借以比喻君臣相遇合。

     ⑩畔:古同“叛”,回畔,翻悔。

     憍:同“驕”。

     蓋:同“盍”,為何。

    造怒:發怒。

     承閑:趁閑。

    朱熹:“閑,閑暇也。

    ” 震悼:驚懼。

    悼:懼也。

     怛:悲慘。

    憺憺:安靜的樣子。

    此句言心中憂傷而靜默不敢言。

     茲曆情:一本作“曆茲情”,譯文從之。

    曆:列舉。

    茲:此。

     切人:正直的人。

     謇謇:直言的樣子。

     三五:王逸《章句》:“三王五伯,可修法也。

    ”三王:指夏禹、商湯、周文王。

    五伯:指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譯文】 心頭悶悶一團憂思啊, 獨自長歎倍增憂傷。

     愁思如麻難理難剪啊, 夜啊偏偏又這樣漫長。

     秋風使草木改變了顔色啊, 為什麼天地也在秋風中浮蕩? 我常常想起您是那麼愛動怒, 真傷透了我的心痛苦難當。

     有時我真想立刻離您遠去啊, 見人們動辄得咎又打消此想。

     還是把心中的話寫成詩篇吧, 把它進獻給您,我的君王。

     先前你曾和我約定啊, 說:“黃昏就是我們的佳期。

    ” 誰料想你半路又翻悔啊, 違背前言又打别的主意。

     你對我誇耀你的美貌麗容啊, 你對我炫示你的媚态嬌姿。

     和我說過的話你全不算數啊, 為什麼還對我大發脾氣? 我本想找空閑向你解釋明白啊, 可一直心裡害怕不敢傾吐。

     我悲傷猶豫,可仍想對你說啊, 真是苦啊,滿腹悲傷不能訴。

     我把這情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