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

關燈
東皇太一 【原文】 吉日兮辰良, 東皇太一穆将愉兮上皇①。

     撫長劍兮玉珥②, 缪锵鳴兮琳琅。

     瑤席兮玉瑱, 盍将把兮瓊芳③。

     蕙肴蒸兮蘭藉, 奠桂酒兮椒漿④。

     揚枹兮拊鼓, 疏緩節兮安歌⑤, 陳竽瑟兮浩倡⑥。

     靈偃蹇兮姣服, 芳菲菲兮滿堂⑦。

     五音紛兮繁會⑧, 君欣欣兮樂康。

     【注釋】 ①辰良:即良辰的倒文。

    穆:肅穆恭敬的樣子。

     ②撫:撫摸。

    珥:耳飾,此指古代劍柄的頂端部分,又稱劍镡、劍鼻子。

     ③瑤:美玉名,這裡形容坐席質地精美。

    一說“瑤”,“營”的假借字,香草名。

    “營席”,用營草編織的坐席。

    玉瑱(zhèn):壓席的玉器。

    瑱:通“鎮”。

    盍(hé):發語詞。

    将:舉。

    把:持。

    将把:指擺設的動作。

    瓊:美玉名。

    瓊芳:形容花色鮮美如玉。

     ④肴蒸:祭祀用的肉。

    藉:襯墊。

    奠:祭奠。

    “桂酒”、“椒漿”,指浸泡香料的美酒。

     ⑤枹(fú):鼓槌。

    拊:擊。

    節:音樂的節拍。

    安歌:安詳地歌唱。

     ⑥陳:列。

    竽:笙類吹奏樂器,有三十六簧。

    瑟:琴類彈奏樂器,有二十五弦。

     ⑦靈:楚辭中“靈”或指神,或指巫。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說:“謂巫曰靈,謂神亦曰靈。

    蓋群巫之中必有像神之衣服形貌動作者,而視為神之所憑依,故謂之靈,或謂之靈保。

    ”這裡指女巫。

    偃蹇(yǎnjiǎn):舞貌,謂舞姿袅娜。

    姣服:美麗的衣服。

    芳菲菲:香氣濃郁。

     ⑧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種音階。

    繁會:音調繁多,交響合奏。

     【譯文】 吉祥的日子,良好的時光, 恭恭敬敬娛樂天神東皇。

     手撫着鑲玉的長劍劍柄, 身上的佩玉和鳴響叮當。

     精美的瑤席玉瑱壓四方, 擺設好祭品鮮花散芳香。

     蕙草包祭肉蘭葉做襯墊, 獻上桂椒釀制的美酒漿。

     舉鼓槌敲得鼓聲咚咚響, 疏節奏緩拍節聲調安詳, 又吹竽又鼓瑟放聲歌唱。

     巫女舞姿美服裝更漂亮, 芬芳的香氣溢滿大廳堂。

     宮商角徵羽五音齊合奏, 衷心祝神君快樂又健康。

     【賞析】 《東皇太一》是《九歌》中的首篇。

    是楚人祭祀天神中最尊貴的神即上帝的樂歌。

    “皇”是天神的尊稱,楚人立神祠于東方,故稱東皇。

    “太一”,是說神道廣大無邊。

    《莊子·天地篇》:“主之以太一。

    ”成玄英注:“太者廣大之名。

    一以不二為名,言大道曠蕩,無不制圉,囊括萬有,通而為一,故謂之太一。

    ”全詩分三節,首寫選擇吉日良辰,懷着恭敬的心情祭祀天神;次寫祭祀場面,着重寫祭品的豐盛,歌舞的歡快;最後寫對天神的祝願。

    全詩對于東皇太一的形象并沒有具體地描寫,隻是着力渲染了祭神的熱烈場面,從而表達出對天神的虔誠和尊敬。

     雲中君 【原文】 浴蘭湯兮沐芳, 華采衣兮若英①。

     靈連蜷兮既留, 爛昭昭兮未央②。

     蹇将憺兮壽宮, 與日月兮齊光③。

     龍駕兮帝服, 聊翺遊兮周章④。

     靈皇皇兮既降, 雲中君猋遠舉兮雲中⑤。

     覽冀州兮有餘, 橫四海兮焉窮⑥。

     思夫君兮太息, 極勞心兮忡忡⑦。

     【注釋】 ①浴:洗身體。

    沐:洗頭發。

    古人祭神之前,必先齋戒,用蘭草沐浴。

     ②靈:指雲中君。

    連蜷(quán):回環宛曲的樣子。

    爛昭昭:光明燦爛的樣子。

    未央:未盡。

     ③蹇(jiǎn):發語詞。

    憺(dàn):安。

    壽宮:寝堂。

    此指雲神在天上的宮阙。

     ④龍駕:龍車,此指駕龍車。

    帝服:指五方帝之服,言服有青黃赤白黑之五彩(用郭沫若說)。

     ⑤靈:指雲中君。

    皇皇:同煌煌,光明燦爛的樣子。

    猋(biāo):疾速。

    舉:高飛。

     ⑥覽:看。

    冀州:古代中國分為冀、兖、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冀州為九州之首,因以代指全中國。

     ⑦君:指雲中君。

    太息:即歎息。

    忡忡(chōnɡ):心神不定的樣子。

     【譯文】 我沐浴蘭湯滿身飄香, 穿上彩衣像鮮花一樣。

     看雲神宛曲停留雲端, 神光燦爛氣宇軒昂。

     你安居在雲間殿堂, 功德廣大與日月齊光。

     你駕龍車穿五彩衣裳, 翺翔空中遊覽四方。

     神光閃閃你從天而降, 又疾速高飛重返天上。

     高瞻遠矚超越九州, 恩被四海功德無量。

     思念神君長長歎息, 憂心忡忡黯然神傷。

     【賞析】 這是祭祀雲神的樂歌。

    王逸《章句》:“雲神,豐隆也,一曰屏翳。

    ”在中國古代神話裡,雲神和雨師,往往合二而一,成為一體。

    郭璞《山海經·海夕蔔東經》注:“雨師謂屏翳也。

    ”雲行雨施,因此祭雲也就是求雨。

    本篇從巫女的角度寫人對雲神的愛慕企盼。

    首寫巫女沐浴更衣,虔誠地等待雲神的降臨;接着寫雲神降臨,由衷地贊頌雲神“與日月兮齊光”的功德;最後寫雲神來去匆匆,返回天上,巫女的憂心忡忡。

    詩中生動地描寫了群巫扮雲神出現時的場面和祭者的贊頌、景慕以及對神的依戀之情。

    對雲神的刻畫都是根據雲的自然特點加以想象、誇張、增飾來完成的,其中既有對自然美的捕捉,又包含着人們對光明、自由等美好事物的追求。

    描寫曲折細膩,委婉動人。

     湘君 【原文】 君不行兮夷猶, 蹇誰留兮中洲①? 美要眇兮宜修, 沛吾乘兮桂舟②。

     令沅湘兮無波, 使江水兮安流③。

     望夫君兮未來, 吹參差兮誰思④? 駕飛龍兮兆征, 邅吾道兮洞庭⑤。

     薜荔柏兮蕙綢⑥, 荪桡兮蘭旌。

     望涔陽兮極浦⑦, 橫大江兮揚靈。

     揚靈兮未極⑧, 女婵媛兮為餘太息。

     橫流涕兮潺湲, 隐思君兮陫側⑨。

     桂棹兮蘭枻, 斫冰兮積雪。

     采薜荔兮水中, 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勞, 恩不甚兮輕絕。

     石濑兮淺淺, 飛龍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長, 期不信兮告餘以不閑。

     鼍騁骛兮江臯, 夕弭節兮北渚。

     鳥次兮屋上, 水周兮堂下。

     捐餘玦兮江中, 遺餘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 将以遺兮下女。

     時不可兮再得, 聊逍遙兮容與。

     【注釋】 ①夷猶:猶豫不前的樣子。

     ②要眇(yāomiǎo):美好的樣子。

     ③沅湘:沅江、湘江。

    江水:指長江。

     ④參差(cēncī):即排箫,相傳為舜所造,其狀如鳳翼之參差不齊,故名參差。

     ⑤飛龍:指刻畫着龍的快船。

    邅(zhān):楚方言,轉彎,改變方向。

     ⑥薜荔(bìlì):一種蔓生的常綠灌木。

     ⑦涔(cén)陽:地名,在涔水北岸,今湖南省醴縣有涔陽浦。

     ⑧極:終極,引申為到達。

     ⑨潺湲(chányuán):水不停流動的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