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

關燈
寬恕自己卻猜疑别人啊, 一個個鈎心鬥角滿心嫉妒。

     到處鑽營奔走争權奪利啊, 這一切我都不屑一顧。

     眼見垂老之年漸漸來臨啊, 我深怕美名不能樹立。

     早上我啜飲木蘭花上的露滴啊, 晚上我采初開的秋菊花充饑。

     隻要我情操真正美好精誠專一啊, 就是長受清貧又有什麼可悲泣? 拿起木根系上棵棵白芷啊, 再穿一串初開的薜荔。

     舉起菌桂拴上棵棵蕙草啊, 把胡繩編成繩又長又美麗。

     啊,我效法那前代的賢人啊, 可這并不是世俗人們的服飾。

     雖然這不合今人的習慣啊, 那麼我甯願像彭鹹清白而死! 【原文】 長太息以掩涕兮①, 哀民生之多艱②。

     餘雖好修姱以鞿羁兮③, 謇朝谇而夕替④。

     既替餘以蕙纕兮⑤, 又申之以攬茝⑥。

     亦餘心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猶未悔⑦。

     怨靈修之浩蕩兮⑧, 終不察夫民心⑨。

     衆女嫉餘之蛾眉兮⑩, 謠诼謂餘以善婬。

     固時俗之工巧兮, 偭規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 競周容以為度。

     忳郁邑餘侘傺兮, 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甯溘死以流亡兮, 餘不忍為此态也。

     鸷鳥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聖之所厚。

     【注釋】 ①太息:歎氣。

     ②民:人。

    民生:即人生,作者自謂。

     ③好:喜歡。

    一說為衍文(見姜亮珍《屈原賦校注》引臧庸《拜經日記》)。

     ④谇(suì):谏。

     ⑤蕙纕(xiānɡ):以蕙草編綴的帶子。

     ⑥申:加上。

     ⑦九死:極言其後果嚴重。

     ⑧浩蕩:本義是大水橫流的樣子,比喻懷王驕橫放縱。

     ⑨民心:人心。

     ⑩蛾眉:喻指美好的品德。

     謠诼(zhuó):楚方言,造謠诽謗。

     規矩:木匠使用的工具。

    規,用以定圓,矩,用以定方,這裡指法度。

     繩墨:工匠用以取直的工具,這裡比喻法度。

     競:争相。

    周容:苟合取容。

    度:法則。

     忳(tún):憂愁、煩悶,副詞,作“郁邑”的狀語。

     溘死:忽然死去。

     鸷鳥:鷹隼一類性情剛猛的鳥。

     圜:同“圓”。

     攘诟:遭到恥辱。

     伏:通“服”,保持。

     【譯文】 止不住的歎息擦不幹的淚水啊, 可憐人生道路多麼艱難不順利。

     我雖然愛好高潔又嚴于律己啊, 但早上進獻忠言晚上就被廢棄。

     既然因為我佩戴美蕙而遭斥退啊, 但我還要加上芳香的白芷。

     愛慕芳草是我内心的信念啊, 雖九死也絕不悔恨停止。

     怨隻怨君王是這般放蕩糊塗啊, 始終不理解人家的心意。

     衆美女嫉妒我的嬌容豐姿啊, 說我善婬大肆散布流言飛語。

     本來時俗之人就善于取巧啊, 違背法度把政令改變抛棄。

     他們背棄正道而追求邪曲啊, 争相把苟合求容當做法則規律。

     憂愁、抑郁、煩惱我是這樣失意啊, 隻有我被困厄在這不幸的世紀。

     甯願立即死去變成遊魂孤鬼啊, 我也不忍心以媚态立足人世。

     兇猛的鷹隼不與衆鳥同群啊, 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方和圓怎能互相配合啊, 不同道的人怎能相安相處? 暫且委屈壓抑一下自己的情懷啊, 忍受承擔起那恥辱和編造的罪過。

     懷抱清白之志為正義而死啊, 本來就是前代聖賢所嘉許的。

     【原文】 悔相道之不察兮①, 延伫乎吾将反②。

     回朕車以複路兮, 及行迷之未遠。

     步餘馬于蘭臯兮③, 馳椒丘且焉止息④。

     進不入以離尤兮⑤。

     退将複修吾初服⑥。

     制芰荷以為衣兮⑦, 集芙蓉以為裳⑧。

     不吾知其亦已兮⑨, 苟餘情其信芳⑩。

     高餘冠之岌岌兮, 長餘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 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遊目兮, 将往觀乎四荒。

     佩缤紛其繁飾兮, 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 餘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 豈餘心之可懲! 【注釋】 ①相:看;觀察。

     ②延伫:長久站立。

     ③臯:水邊之地。

    蘭臯:生有蘭草的水邊之地。

     ④椒丘:長有椒樹的山丘。

     ⑤進:指仕進。

     ⑥初服:未入仕前的服飾,喻指自己原來的志趣。

     ⑦芰(jì):菱葉。

     ⑧集:聚集。

    芙蓉:荷花。

     ⑨已:罷了;算了。

     ⑩信芳:真正芳潔。

     岌岌:高聳的樣子。

     陸離:長長的樣子。

     雜糅:摻雜集合。

     昭質:光明純潔的品質。

     遊目:縱目眺望。

     四荒:四方極遠之地。

     缤紛:非常美好的樣子。

     彌章:更加顯著。

    章:同“彰”,顯著。

     體解:肢解,猶言粉身碎骨。

     懲:悔戒。

     【譯文】 悔恨當初沒有把道路看清楚啊, 現在停下來我準備往回返。

     掉轉我的馬頭把車趕上原路啊, 趁在迷途上還沒走出太遠。

     讓馬兒在長滿蘭草的水邊漫步啊, 再奔向椒丘暫且在那兒休息。

     入仕為官不被信用反獲罪過啊, 隻好退身重整我當年的舊衣。

     用芳潔的荷葉裁制上衣啊, 用芬芳的荷花縫制裙裳。

     沒有人理解我也就算了吧, 隻要我的内心真正高尚。

     頭上戴着高高的高山冠啊, 長長的佩帶我系在腰上。

     芳草和美玉聚集我一身啊, 峻潔的美質無一絲損傷。

     忽然回過頭來縱目四望啊, 我打算去周遊天下四方。

     佩戴着五彩缤紛的佩飾啊, 香氣陣陣分外濃郁幽香。

     人們都各有自己的愛好啊, 我獨愛好修飾習以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變啊, 我的心豈能因害怕而改樣! 【原文】 女媭之婵媛兮①, 申申其詈予②。

     曰:“鲧婞直以亡身兮③, 終然夭乎羽之野④。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⑤, 紛獨有此姱節⑥? 薋菉葹以盈室兮⑦, 判獨離而不服⑧。

     衆不可戶說兮⑨, 孰雲察餘之中情⑩? 世并舉而好朋兮, 夫何茕獨而不予聽?” 【注釋】 ①婵媛:眷戀牽持的樣子。

     ②申申:反反複複。

     ③鲧(ɡǔn):禹的父親。

     ④羽:羽山。

    傳說一般都認為鲧治水失敗而被殺。

    韓非卻認為因鲧直谏堯而被殺。

     ⑤博:廣博,多。

     ⑥姱節:美好的節操。

     ⑦薋:同“茨”,積聚的意思。

     ⑧判:分别。

    服:用,佩帶。

     ⑨戶:同“扈”,語氣助詞。

     ⑩餘:猶今言“咱們”,指女媭和屈原兩人。

     并舉:互相吹捧。

     茕獨:孤獨的意思。

     【譯文】 女媭對我十分關懷啊, 她絮絮叨叨把我指責。

     她說:“鲧太剛直不顧性命, 終于被殺死在羽山荒野。

     你何必事事直言又愛好高潔, 獨自保有這美好的節操? 雜花野草堆滿整整一屋啊, 你卻與衆不同不肯佩用。

     衆小人不可以理喻啊, 又有誰理解咱們的心情? 世俗小人互相吹捧結黨營私啊, 你為何孤傲不群連我的話也不聽?” 【原文】 依前聖以節中兮①, 喟憑心而曆茲②。

     濟沅湘以南征兮③, 就重華而陳辭④: “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