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史魚屍谏衛靈公》、《忠義士班超投筆》、《貪财漢為富不仁》、《摘星樓比幹剖腹》、《英雄士楊震辭金》、《漢丞相宋弘不諧》等名。

    而《史魚屍谏》,尤盛傳于世,周定王《元宮詞》雲:“屍谏靈公演傳奇,一朝傳到九重知。

    奉宣赍與中書省,諸路都教唱此詞。

    ”其盛可思也。

    今皆不傳)。

    王日華《桃花女》、《卧龍岡》、《雙買花》,亦怪谲可誦(日華三種惟《桃花女》尚存,見《元曲選》)。

    人文蔚起,他方莫逮焉。

    流寓中,如喬夢符(喬吉字夢符,太原人,号笙鶴翁,又号惺惺道人,居杭州太乙宮前。

    作曲十一種,為《怨風月嬌雲認玉钗》、《杜牧之詩酒揚州夢》、《玉箫女兩世姻緣》、《死生交托妻寄子》、《馬光祖勘風情》、《荊公遣妾》、《唐明皇禦斷金錢記》、《節婦牌》、《賢孝婦》、《九龍廟》、《燕樂毅黃金台》等名。

    今惟《揚州夢》、《金錢記》、《兩世姻緣》,見《元曲選》。

    餘不傳)。

    曾瑞卿(曾瑞字瑞卿,大興人,寓杭州。

    有《才子佳人誤元宵》一劇,頗負盛名,見《元曲選》,又名《留鞋記》)等,又皆一時彥士,雍容壇坫,嘯傲湖山,極裙屐之勝概矣。

    嘗謂元人劇詞,約分三類:憙豪放者學關卿,工鍛煉者宗實甫,尚輕俊者号東籬。

    一代才彥,絕少達官,斯更足見人民之崇尚,迥非台閣文章以頌揚藻繪者可比也。

    因疏論如此。

    至其劇詞,世皆見之,故不贅雲。

     五 元人散曲 元人散曲,作者至多,其詞清新俊逸,與唐詩宋詞可以鼎足。

    其有别集可考者,略紀如下。

     張養浩:《雲莊樂府》。

    曾瑞:《詩酒餘音》。

    吳中立:《本道齋樂府小稿》。

    吳弘道:《金縷新聲》。

    錢霖:《醉邊餘興》。

    顧德潤:《九山樂府》。

    朱凱:《升平樂府》。

    周月湖:《月湖今樂府》。

    沈子厚:《沈氏今樂府》。

    張可久:《北曲聯樂府》、《吳鹽》、《蘇堤漁唱》、《小山小令》。

    喬吉:《惺惺道人樂府》、《夢符小令》、《文湖州集詞》。

    汪元亨:《小隐餘音》、《雲林清賞》。

    耶律鑄:《雙溪醉隐樂府》。

    鄭杓次:《夾漈餘聲樂府》。

    馮華:《樂府》。

    沈禧:《竹窗樂府》。

     至元人所編散曲總集,遠不如明人之多,第就聞見所及,亦略記之。

     《南北宮詞》、《中州元氣》、《仙音妙選》、《曲海》、《百一選曲》、《樂府群珠》、《樂府群玉》、《自然集》、楊朝英《太平樂府》、《陽春白雪》。

     元人樂府,盛稱關、馬、鄭、白,其次為酸、甜樂府,而喬夢符、張小山、楊西庵輩,亦戛戛獨造,洵文學界之奇觀也。

    關、鄭二家,以劇曲著,不以散曲名,茲不論。

    馬緻遠小令,以〔天淨沙〕為最,詞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明人辄喜摹此詞,而終無佳者,于此見元人力厚。

    其套曲以《秋思》為最,詞雲:“〔夜行船〕百歲光陰如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昨日春來,今朝花謝,急罰盞夜闌燈滅!〔喬木查〕秦宮漢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恁漁樵無話說。

    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

    〔慶宣和〕投至狐蹤與兔穴,多少豪傑!鼎足三分半腰折,魏也,晉也。

    〔落梅風〕天教富,莫太奢,無多時好天良夜。

    看錢奴硬将心似鐵,空辜負錦堂風月。

    〔風入松〕眼前紅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車。

    曉來清鏡添白雪,上床與鞋履相别。

    莫笑鸠巢計拙,葫蘆提一任裝呆。

    〔撥不斷〕利名竭,是非絕,紅塵不向門前惹,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牆頭缺,竹籬茅舍。

    〔離亭宴帶歇指煞〕蛩吟罷一枕才甯貼,雞鳴後萬事無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徹?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鬧穰穰蠅争血。

    裴公綠野堂,陶令白蓮社,愛秋來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

    人生有限杯,幾個登高節。

    屬付俺頑童記者:便北海探吾來,道東籬醉了也。

    ”〔天淨沙〕小令純是天籁,仿佛唐人絕句;《秋思》一套,則直似長歌矣。

    且通篇無重韻,尤較作詩為難。

    周德清評為元詞之冠,洵定論也。

    白有《天籁集》,詩詞皆佳,末附《摭遺》一卷,皆北詞。

    首錄〔惱殺人〕一套,蓋賦雙漸、蘇小卿事,元人常有之,第白作拙樸,雅近董詞,與東籬異矣。

    詞雲:“〔惱殺人〕又是紅輪西堕,殘霞萬頃銀波。

    江上晚景寒煙,霧蒙蒙,雨細細,阻隔離人蕭索。

    〔幺篇〕宋玉悲秋愁悶,江淹夢筆寂寞。

    人間豈無成與破,想别離情緒,世界裡隻有俺一個。

    〔伊州遍〕為憶小卿,牽腸割肚,凄惶悄然無底末。

    受盡平生苦,天涯海角,身心無個歸着。

    恨馮魁趨恩奪愛,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到如今劃地吃耽閣,禁不過,更那堪晚來,暮雲深鎖。

    〔幺篇〕故人杳杳,長江風送,胡笳呖呖聲韻聒。

    一輪浩月朗,幾處鳴榔,時複唱和漁歌。

    轉無那,沙汀蓼岸,漁燈相照如梭。

    古渡停畫舸,無語淚珠堕。

    呼仆隸,指撥水手,在意扶舵。

    〔尾〕蘭舟定把蘆花過,橹聲省可裡高聲和。

    恐驚散宿鴛鴦,兩分飛也似我。

    ”此等詞決非明人所能辦。

    至《酸甜樂府》,乃貫酸齋與徐甜齋作也。

    酸齋畏吾人,為阿裡海涯之孫,父名貫隻哥,遂以貫為氏,自名小雲石海涯。

    甜齋名佚,揚州人。

    二家并以樂府著名,故有“酸甜樂府”之号。

    時阿裡西瑛新築别業,名懶雲窩,亦善曲詞,嘗作〔殿前歡〕雲:“懶雲窩,醒時詩酒醉時歌。

    瑤琴不理抛書卧,無夢南柯。

    得清閑盡快活,日月似撺梭過,富貴比花開落。

    青春去也,不樂如何?”酸齋和之雲:“懶雲窩,陽台誰與送姮娥,蟾光一任來穿破,遁迹由他。

    蔽一天星鬥多,分半榻蒲團坐,盡萬裡鵬程挫。

    向煙霞嘯傲,任世事蹉跎。

    ”又雲:“懶雲窩,雲窩客至欲如何?懶雲窩裡和雲卧,打會磨陀,想人生待怎麼?貴比我争些大,富比我争些個。

    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又雲:“懶雲窩,懶雲窩裡客來多。

    客來時伴我閑些個,酒竈茶鍋,且停杯聽我歌。

    醒時節披衣坐,醉後也和衣卧,興來時玉箫綠绮,問甚麼天籁雲和。

    ”頗超妙可誦。

    甜齋詞亦佳,如〔折桂令〕詠玉蓮雲:“荊山一片玲珑,分付馮夷,捧出波中。

    白羽香寒,瓊衣露重,粉面冰融。

    知造化私加密寵,為風流洗盡嬌紅。

    月對芙蓉,人在簾栊。

    太華朝雲,太液秋風。

    ”又《題情》雲:“平生不解相思。

    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遊絲。

    空一縷餘香在此,盼千金遊子何之?證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正镂心刻骨之作,直開玉茗、粲花一派矣。

    又有〔水仙子〕二首,一詠《佳人釘鞋》,一詠《紅指甲》,亦佳。

    《釘鞋》雲:“金蓮脫瓣載雲輕,紅葉香浮帶雨行。

    漬春泥印在蒼台徑,三寸中數點星。

    玉玲珑環珮交鳴,濺越女紅裙濕,沁湘妃羅襪冷,點寒波小小蜻蜓。

    ”《紅指甲》雲:“落花飛上筍芽尖,宮葉猶将冰箸粘,抵牙關越顯得櫻唇豔。

    怕陽春不卷簾,捧菱花紅印妝奁。

    雪藕絲霞十縷,镂棗斑血半點,掐劉郎春在纖纖。

    ”語語俊,字字豔,直可壓倒群英矣。

    喬夢符(字裡見前)博學多能,以樂府稱重于時,嘗雲:“作樂府亦有法,曰鳳頭、豬肚、豹尾,六字是也。

    大概起要美麗,中要浩蕩,終要響亮。

    尤貴在首尾貫串,意思清新。

    能若是始可言樂府矣。

    ”嘗記其詠竹衫詞:“〔紅繡鞋〕并刀翦龍須為寸,玉絲穿龜背成文,襟袖清涼不染塵。

    汗香晴帶雨,肩瘦冷搜雲,是玲珑剔透人。

    ”又詠香茶詞:“〔賣花聲〕細研片腦梅花粉,新剝珍珠豆蔻仁,依方修合鳳團春。

    醉魂清爽,舌尖香嫩,這孩兒那些風韻。

    ”又〔天淨沙〕雲:“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

    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諸作秀麗,無愧大家。

    若張可久則用全力于散曲,生平未作一劇,不屑戾家生活也。

    所作小令至多,美不勝錄,錄〔一半兒〕數首,藉見一斑雲。

    《秋日宮詞》雲:“花邊嬌月靜妝樓,葉底滄波冷翠溝,池上好風閑禦舟。

    可憐秋,一半兒芙蓉一半兒柳。

    ”又雲:“數層秋樹隔雕檐,萬朵晴雲擁玉蟾,幾縷夜香穿繡簾。

    等潛潛,一半兒開門一半兒掩。

    ”又酬耿子春海棠詞雲:“海棠香雨污吟袍,薜荔空牆閑酒瓢。

    楊柳曉風涼野橋。

    放詩豪,一半兒行書一半兒草。

    ”又雲:“梅枝橫翠暮寒生,花淡紗窗殘月明,人倚畫樓羌笛聲。

    惱詩情,一半兒清香一半兒影。

    ”小山詞佳處,約可見矣。

    楊西庵名果,詞無專集,散見《陽春白雪》及各家選本者甚富。

    今錄《春情》一套,詞雲:“〔賞花時〕花點蒼苔繡不勻,莺喚楊枝語未真,簾外絮紛紛。

    日長人困,風暖獸煙噴。

    〔幺篇〕一自檀郎共錦茵,再不會暗擲金錢蔔遠人。

    香臉笑生春。

    舊時衣褃,寬放出二三分。

    〔賺煞〕調養就舊精神,妝點出嬌風韻,将息好護春纖一雙玉筍。

    拂綽了香冷妝奁寶鏡塵,舒展開系東風兩葉眉颦。

    曉妝新高绾起烏雲,再不管暖日珠簾鵲噪頻。

    從今後鴉鳴不嗔,燈花休問,一任他子規聲啼破海棠魂。

    ”此套語語柔媚,可與《兩世姻緣》、《蕭淑蘭》等劇媲美。

    他作亦相稱。

    元人套數,見諸總集者,不下數百家,取其著者論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