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詩多佳句,近似庾信,時有平仄字不協,此篇乃字字入律,工不可言。
塞外書事 許棠 征路出窮邊,孤吟傍戍煙。
河光深蕩塞,碛色迥連天。
殘日沉雕外,驚蓬到馬前。
五、六壯闊。
空懷釣魚所,未定蔔歸年。
宿鐵關西館 岑參 馬汗踏成泥,朝馳幾萬蹄。
雪中行地角,火處宿天倪。
塞迥心常怯,鄉遙夢亦迷。
對句警策,出句亦自真切。
那知故園月,也到鐵關西。
五、六勝三、四,以有議論而自然。
末句爽逸之甚。
北庭作 岑參 雁塞通鹽澤,龍堆接醋溝。
孤城天北畔,絕域海西頭。
秋雪春仍下,朝風夜不休。
可知年四十,猶自未封侯。
嘉州詩純以骨力勝。
“鹽澤”人共知,“醋溝”則未之知也,甚新。
中四句皆如鑄成。
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 岑參 片雨過城頭,黃鹂上戍樓。
塞花飄客淚,邊柳挂鄉愁。
白發悲明鏡,青春換敝裘。
君從萬裡使,聞已到瓜州。
三、四與“孤燈燃客夢,寒杵搗鄉愁”同調。
送楊中丞和蕃 郎士元 錦車登隴日,邊草正萋萋。
舊好尋君長,新愁聽鼓鼙。
河源飛鳥外,雪嶺大荒西。
漢壘今猶在,遙知路不迷。
漢有征蕃之壘,唐乃有和蕃之使。
撿《唐書·回鹘傳》知西蕃之橫,當時有不勝慣辱者。
妙于蘊藉無痕,而諷刺入骨。
送李将軍赴定州 郎士元 疑當作“營州”。
若赴定州,不得雲“到陰山北”。
雙旌漢飛将,萬裡獨橫戈。
春色臨邊盡,黃雲出塞多。
右丞“黃雲斷春色”句以蒼莽取神,此衍為二句,又以對照見意。
繁簡各有其妙,不必強為抑揚。
鼓鼙悲絕漠,烽戍隔長河。
想到陰山北,天驕已請和。
雜詩 盧象 家居五原上,征戰是平生。
獨負山西勇,誰當塞上名?死生遼海戰,雨雪薊門行。
“五原”是生處。
“山西”用《後漢書》“山西出将”語,不泥其地。
“薊門”“遼海”,地界相連,正唐防奚、契丹處。
虛谷以為四處地相遼遠,誤。
諸将封侯盡,論功獨不成。
虛谷謂末句言辛苦無成,以譏偶然成名者,未必皆辛苦。
所見殊淺。
若作同一辛苦,而獨不成功,豈不更深厚? 送客遊邊 于鹘 若到并州地,誰人不憶家?起得陡健,下六句一氣湧出,由此二句得勢也。
塞深無伴侶,路盡有平沙。
碛冷惟逢雁,天春不見花。
莫随邊将意,垂老事輕車。
繳明本意。
塞下 李宣遠 秋日并州路,黃榆落故關。
孤城吹角罷,數騎射雕還。
慘澹之氣,蕭瑟之感,俱于句外得之。
此二句可雲如畫。
帳幕遙臨水,牛羊自下山。
行人正垂淚,烽火出雲間。
八句俱整峭。
塞上贈王太尉 僧宇昭 嫖姚立大勳,萬裡絕妖氛。
馬放降來地,雕盤戰後雲。
月侵孤壘沒,燒徹遠蕪分。
不慣為邊客,宵笳懶欲聞。
末二句與上六句意思不貫。
“懶欲聞”三字,亦捏湊費解,皆是疵累。
以三、四佳句存之耳。
大抵九僧詩多以句傳,不甚講篇法;句亦隻在中二聯,不修飾首尾。
歐陽公《詩話》稱此詩三、四,而未見其集。
司馬溫公乃得之以傳世。
入塞曲 鄭 留滞邊庭久,思歸歲月賒。
黃雲同入塞,白首獨還家。
宛馬随秦草,胡人問漢花。
還傷李都尉,猶自沒黃沙。
《唐禦覽詩》鄭四首皆豔麗。
此詩不得謂之豔麗。
令狐楚所選,大率取此體,不主平淡而主豐碩雲。
此亦論骨韻如何。
藻耀高翔豐碩者,亦為健筆;幹枯乏味平淡者,亦是庸音。
送都尉歸邊 盧綸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間。
戰多春入塞,獵慣夜燒山。
陣合龍蛇動,軍移草木閑。
今來部曲盡,白首過蕭關。
作意在此二句。
詩律響亮整齊。
此隻論得中二聯。
贈梁州張都督 崔颢 聞君為漢将,虜騎罷南侵。
出碛清沙漠,還家拜羽林。
風霜臣節苦,歲月主恩深。
為語西河使,餘知報國心。
“餘知”,一本作“知餘”。
“餘知”意深,且與五、六句一氣生下;“知餘”意淺,與五、六句意不貫。
五、六痛快而感激。
塞上逢故人 王建 百戰一身在,相逢白發生。
何時得家信,每日算歸程。
走馬登寒壟,驅羊入廢城。
羌歌三兩曲,人醉海西營。
結法好。
尹學士自濠梁移倅秦州 宋景文 于役三年遠,原注:尹自經略西事,出入三年。
論兵兩鬓斑。
不辭征虜辟,原注:尹再入部署韓公幕下。
要作破羌還。
楯墨磨原熟,原本作“盾墨應圓熟”,不可解,且不對下句。
當是以形相近而誤“磨”為“應”,又以聲相近而誤“原”為“圓”,今改正。
兜烽報未閑。
浮舠背淮服,盤馬入秦關。
遂閣雠書筆,仍餘聚米山。
憶君他日恨,遙向隴雲間。
通體遒健。
三、四絕妙。
此尹師魯洙也。
塞上 王正美 無定河邊路,風高雪灑春。
沙平寬似海,雕遠立如人。
故為奇語,亦自可喜。
絕域居中土,宋失中原,故曰“絕域居中土”。
多年息虜塵。
邊城吹暮角,久客自悲辛。
亦與晚唐諸人争先。
和袁郎中破賊後軍行過剡中山水謹上太尉 劉長卿 原注:即李光弼。
剡路除荊棘,王師罷鼓鼙。
農歸滄海畔,圍解赤城西。
赦罪陽春發,收兵太白低。
遠峰來馬首,橫笛入猿啼。
蘭渚催新幄,桃源識故蹊。
已聞開閣待,誰許卧東溪。
此首不宜入“邊塞類”。
所圈一聯絕精。
原本圈“赦罪”兩句,其實“遠峰”兩句尤佳。
七言十一首(并删) 宮阃類 五言七首(錄一首) 春宮怨 杜荀鶴 早被婵娟誤,欲妝臨鏡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馮氏曰:五、六寫出春宮,落句不測。
七言二首(并删) 忠憤類 五言二十五首(錄九首) 春望 杜工部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有歎 杜工部 壯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間。
天下兵常鬥,江東客未還。
窮猿号雨雪,老馬望關山。
二句賦而比也。
武德開元際,蒼生豈重攀? 秋日懷賈随進士 羅隐 此首不宜入“忠憤類”。
邊寇日騷動,故人音信稀。
長纓慚賈誼,孤憤憶韓非。
曉匣魚腸冷,春園鴨掌肥。
知君安未得,聊且示忘機。
此憂賈不免世難,而招之之詞。
觀末句“示”字,題當是寄。
感事 陳簡齋 喪亂那堪說,幹戈竟未休。
公卿危左衽,江漢過東流。
風斷黃龍府,雲移白鹭洲。
雲何舒國步,持底副君憂。
“持底”字俚,讀宋詩忌學此種。
世事非難料,吾身本自浮。
菊花紛四野,作意為誰秋。
“危”“過”二字最佳。
“黃龍府”謂二帝北狩,“白鹭洲”謂高廟在金陵。
聞王道濟陷虜 陳簡齋 海内堂堂友,如今在賊圍。
虛傳袁盎脫,不見華元歸。
浮世身難料,危途計易非。
五字千古。
雲孤馬息嶺,老涕不勝揮。
三、四善用事,五、六有無窮之痛焉。
己酉亂後寄常州使君侄四首 汪彥章 汾水遊仍遠,瑤池宴未歸。
措詞蘊藉,勝江子我“周鼎”“夏台”二句,臣子之詞,宜如此。
航遷群廟主,矢及近臣衣。
胡馬窺天塹,邊烽斷日畿。
百年淮海地,回首複成非! 草草官軍渡,悠悠虜騎旋。
方嘗勾踐膽,已補女娲天。
諸将争陰拱,蒼生忍倒懸。
乾坤滿群盜,何日是歸年! 身老今何向?兵拏未肯休。
經旬甘半菽,盡室委扁舟。
台拆星猶彗,農饑麥未收。
日邊無一使,兒女讵知愁? 春到花仍笑,時危特自哀。
平城隆準去,瓜步佛狸來。
地下皆冤肉,二字不雅。
人間半劫灰。
隻今衰淚眼,那得向君開。
四詩入之杜集不辨。
此建炎三年己酉冬,兀術入吳,航海避亂之後也。
靖康中在圍城中者,呂居仁、徐師川、汪彥章皆詩人也。
居仁多有痛憤之詩。
師川以邦昌之名名其婢,而詩無所見。
彥章至此,乃有亂後詩。
豈當時諸人或言之太過,恐忤時相而删之乎?後秦桧既相,賣國求和,則士大夫噤不能發一詞矣。
此等詩皆本老杜,亦惟老杜多有此等詩。
庾信猶賦《哀江南》,皆知此意。
原本此四詩後載曾茶山《聞寇至初去柳州》詩,曰:“兩岸侔千裡,扁舟抵萬金。
病夫桑下戀,萬一有佳音。
”語意絕佳,而前四句太惡,故削之。
七言二十二首(錄十一首) 秋興 杜工部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關山金鼓振,征西車馬羽書遲。
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八首取一。
《秋興》詩削去七篇,可雲庸妄,宜為馮氏所怪笑。
餘定此書有删無補,亦姑仍原本載之。
廣德元年癸卯冬十月,吐蕃入長安,代宗幸陝。
安、史死久矣,而又有此事,故曰“弈棋”。
然首篇有雲“巫山巫峽氣蕭森”,即大曆初詩也。
中元甲子以辛醜駕幸蜀 羅隐 此詩本四首,獨選此首,亦所未喻。
子儀不起渾瑊亡,證以劉中山“又見旌旗出渾家”句,知“渾”字竟讀上聲。
西幸誰人從武皇?四海為家雖未遠,九州多事竟難防。
已聞旰食思真将,會待畋遊緻假王。
應感兩朝巡狩迹,綠槐端正驿荒涼。
句句深婉,江東詩難得如此渾厚。
亂後春日途經野塘 韓緻光 世亂他鄉見落梅,野塘晴暖獨徘徊。
船沖水鳥飛還住,袖拂楊花去又來。
季重舊遊多喪逝,虛谷注此句曰:“吳質季重為曹操所殺。
”事無所出,當由誤記文舉、德祖。
子山新賦亦悲哀。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亦緻光集中所難得。
金樓感事 吳融 太行和雪疊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風。
飲馬早聞臨渭北,射雕今欲過山東。
百年徒有伊川歎,五利甯無魏绛功。
日暮長亭正愁絕,哀笳一曲戍煙中。
吳融、韓偓同時。
慨歎兵戈之間,詩律精切,皆善用事。
如此中四句,微而顯也。
偶題 吳融 賤子曾塵國士知,登門倒屣憶當時。
西川酌盡看花酒,東閣編成詠雪詩。
莫道精靈無伯有,尋聞任俠報爰絲。
烏衣舊宅猶能認,粉竹金松一兩枝。
前四句萎弱,後四句沉着而勃發。
此乃感恩之言,必為某人為朱溫之徒所殺,而未有能報之者也。
次韻尹潛感懷 陳簡齋 胡兒又看繞淮春,歎息猶為國有人。
可使翠華周宇縣,誰持白羽靜風塵?五年天地無窮事,萬裡江湖見在身。
共說金
塞外書事 許棠 征路出窮邊,孤吟傍戍煙。
河光深蕩塞,碛色迥連天。
殘日沉雕外,驚蓬到馬前。
五、六壯闊。
空懷釣魚所,未定蔔歸年。
宿鐵關西館 岑參 馬汗踏成泥,朝馳幾萬蹄。
雪中行地角,火處宿天倪。
塞迥心常怯,鄉遙夢亦迷。
對句警策,出句亦自真切。
那知故園月,也到鐵關西。
五、六勝三、四,以有議論而自然。
末句爽逸之甚。
北庭作 岑參 雁塞通鹽澤,龍堆接醋溝。
孤城天北畔,絕域海西頭。
秋雪春仍下,朝風夜不休。
可知年四十,猶自未封侯。
嘉州詩純以骨力勝。
“鹽澤”人共知,“醋溝”則未之知也,甚新。
中四句皆如鑄成。
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 岑參 片雨過城頭,黃鹂上戍樓。
塞花飄客淚,邊柳挂鄉愁。
白發悲明鏡,青春換敝裘。
君從萬裡使,聞已到瓜州。
三、四與“孤燈燃客夢,寒杵搗鄉愁”同調。
送楊中丞和蕃 郎士元 錦車登隴日,邊草正萋萋。
舊好尋君長,新愁聽鼓鼙。
河源飛鳥外,雪嶺大荒西。
漢壘今猶在,遙知路不迷。
漢有征蕃之壘,唐乃有和蕃之使。
撿《唐書·回鹘傳》知西蕃之橫,當時有不勝慣辱者。
妙于蘊藉無痕,而諷刺入骨。
送李将軍赴定州 郎士元 疑當作“營州”。
若赴定州,不得雲“到陰山北”。
雙旌漢飛将,萬裡獨橫戈。
春色臨邊盡,黃雲出塞多。
右丞“黃雲斷春色”句以蒼莽取神,此衍為二句,又以對照見意。
繁簡各有其妙,不必強為抑揚。
鼓鼙悲絕漠,烽戍隔長河。
想到陰山北,天驕已請和。
雜詩 盧象 家居五原上,征戰是平生。
獨負山西勇,誰當塞上名?死生遼海戰,雨雪薊門行。
“五原”是生處。
“山西”用《後漢書》“山西出将”語,不泥其地。
“薊門”“遼海”,地界相連,正唐防奚、契丹處。
虛谷以為四處地相遼遠,誤。
諸将封侯盡,論功獨不成。
虛谷謂末句言辛苦無成,以譏偶然成名者,未必皆辛苦。
所見殊淺。
若作同一辛苦,而獨不成功,豈不更深厚? 送客遊邊 于鹘 若到并州地,誰人不憶家?起得陡健,下六句一氣湧出,由此二句得勢也。
塞深無伴侶,路盡有平沙。
碛冷惟逢雁,天春不見花。
莫随邊将意,垂老事輕車。
繳明本意。
塞下 李宣遠 秋日并州路,黃榆落故關。
孤城吹角罷,數騎射雕還。
慘澹之氣,蕭瑟之感,俱于句外得之。
此二句可雲如畫。
帳幕遙臨水,牛羊自下山。
行人正垂淚,烽火出雲間。
八句俱整峭。
塞上贈王太尉 僧宇昭 嫖姚立大勳,萬裡絕妖氛。
馬放降來地,雕盤戰後雲。
月侵孤壘沒,燒徹遠蕪分。
不慣為邊客,宵笳懶欲聞。
末二句與上六句意思不貫。
“懶欲聞”三字,亦捏湊費解,皆是疵累。
以三、四佳句存之耳。
大抵九僧詩多以句傳,不甚講篇法;句亦隻在中二聯,不修飾首尾。
歐陽公《詩話》稱此詩三、四,而未見其集。
司馬溫公乃得之以傳世。
入塞曲 鄭 留滞邊庭久,思歸歲月賒。
黃雲同入塞,白首獨還家。
宛馬随秦草,胡人問漢花。
還傷李都尉,猶自沒黃沙。
《唐禦覽詩》鄭四首皆豔麗。
此詩不得謂之豔麗。
令狐楚所選,大率取此體,不主平淡而主豐碩雲。
此亦論骨韻如何。
藻耀高翔豐碩者,亦為健筆;幹枯乏味平淡者,亦是庸音。
送都尉歸邊 盧綸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間。
戰多春入塞,獵慣夜燒山。
陣合龍蛇動,軍移草木閑。
今來部曲盡,白首過蕭關。
作意在此二句。
詩律響亮整齊。
此隻論得中二聯。
贈梁州張都督 崔颢 聞君為漢将,虜騎罷南侵。
出碛清沙漠,還家拜羽林。
風霜臣節苦,歲月主恩深。
為語西河使,餘知報國心。
“餘知”,一本作“知餘”。
“餘知”意深,且與五、六句一氣生下;“知餘”意淺,與五、六句意不貫。
五、六痛快而感激。
塞上逢故人 王建 百戰一身在,相逢白發生。
何時得家信,每日算歸程。
走馬登寒壟,驅羊入廢城。
羌歌三兩曲,人醉海西營。
結法好。
尹學士自濠梁移倅秦州 宋景文 于役三年遠,原注:尹自經略西事,出入三年。
論兵兩鬓斑。
不辭征虜辟,原注:尹再入部署韓公幕下。
要作破羌還。
楯墨磨原熟,原本作“盾墨應圓熟”,不可解,且不對下句。
當是以形相近而誤“磨”為“應”,又以聲相近而誤“原”為“圓”,今改正。
兜烽報未閑。
浮舠背淮服,盤馬入秦關。
遂閣雠書筆,仍餘聚米山。
憶君他日恨,遙向隴雲間。
通體遒健。
三、四絕妙。
此尹師魯洙也。
塞上 王正美 無定河邊路,風高雪灑春。
沙平寬似海,雕遠立如人。
故為奇語,亦自可喜。
絕域居中土,宋失中原,故曰“絕域居中土”。
多年息虜塵。
邊城吹暮角,久客自悲辛。
亦與晚唐諸人争先。
和袁郎中破賊後軍行過剡中山水謹上太尉 劉長卿 原注:即李光弼。
剡路除荊棘,王師罷鼓鼙。
農歸滄海畔,圍解赤城西。
赦罪陽春發,收兵太白低。
遠峰來馬首,橫笛入猿啼。
蘭渚催新幄,桃源識故蹊。
已聞開閣待,誰許卧東溪。
此首不宜入“邊塞類”。
所圈一聯絕精。
原本圈“赦罪”兩句,其實“遠峰”兩句尤佳。
七言十一首(并删) 宮阃類 五言七首(錄一首) 春宮怨 杜荀鶴 早被婵娟誤,欲妝臨鏡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馮氏曰:五、六寫出春宮,落句不測。
七言二首(并删) 忠憤類 五言二十五首(錄九首) 春望 杜工部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有歎 杜工部 壯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間。
天下兵常鬥,江東客未還。
窮猿号雨雪,老馬望關山。
二句賦而比也。
武德開元際,蒼生豈重攀? 秋日懷賈随進士 羅隐 此首不宜入“忠憤類”。
邊寇日騷動,故人音信稀。
長纓慚賈誼,孤憤憶韓非。
曉匣魚腸冷,春園鴨掌肥。
知君安未得,聊且示忘機。
此憂賈不免世難,而招之之詞。
觀末句“示”字,題當是寄。
感事 陳簡齋 喪亂那堪說,幹戈竟未休。
公卿危左衽,江漢過東流。
風斷黃龍府,雲移白鹭洲。
雲何舒國步,持底副君憂。
“持底”字俚,讀宋詩忌學此種。
世事非難料,吾身本自浮。
菊花紛四野,作意為誰秋。
“危”“過”二字最佳。
“黃龍府”謂二帝北狩,“白鹭洲”謂高廟在金陵。
聞王道濟陷虜 陳簡齋 海内堂堂友,如今在賊圍。
虛傳袁盎脫,不見華元歸。
浮世身難料,危途計易非。
五字千古。
雲孤馬息嶺,老涕不勝揮。
三、四善用事,五、六有無窮之痛焉。
己酉亂後寄常州使君侄四首 汪彥章 汾水遊仍遠,瑤池宴未歸。
措詞蘊藉,勝江子我“周鼎”“夏台”二句,臣子之詞,宜如此。
航遷群廟主,矢及近臣衣。
胡馬窺天塹,邊烽斷日畿。
百年淮海地,回首複成非! 草草官軍渡,悠悠虜騎旋。
方嘗勾踐膽,已補女娲天。
諸将争陰拱,蒼生忍倒懸。
乾坤滿群盜,何日是歸年! 身老今何向?兵拏未肯休。
經旬甘半菽,盡室委扁舟。
台拆星猶彗,農饑麥未收。
日邊無一使,兒女讵知愁? 春到花仍笑,時危特自哀。
平城隆準去,瓜步佛狸來。
地下皆冤肉,二字不雅。
人間半劫灰。
隻今衰淚眼,那得向君開。
四詩入之杜集不辨。
此建炎三年己酉冬,兀術入吳,航海避亂之後也。
靖康中在圍城中者,呂居仁、徐師川、汪彥章皆詩人也。
居仁多有痛憤之詩。
師川以邦昌之名名其婢,而詩無所見。
彥章至此,乃有亂後詩。
豈當時諸人或言之太過,恐忤時相而删之乎?後秦桧既相,賣國求和,則士大夫噤不能發一詞矣。
此等詩皆本老杜,亦惟老杜多有此等詩。
庾信猶賦《哀江南》,皆知此意。
原本此四詩後載曾茶山《聞寇至初去柳州》詩,曰:“兩岸侔千裡,扁舟抵萬金。
病夫桑下戀,萬一有佳音。
”語意絕佳,而前四句太惡,故削之。
七言二十二首(錄十一首) 秋興 杜工部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關山金鼓振,征西車馬羽書遲。
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八首取一。
《秋興》詩削去七篇,可雲庸妄,宜為馮氏所怪笑。
餘定此書有删無補,亦姑仍原本載之。
廣德元年癸卯冬十月,吐蕃入長安,代宗幸陝。
安、史死久矣,而又有此事,故曰“弈棋”。
然首篇有雲“巫山巫峽氣蕭森”,即大曆初詩也。
中元甲子以辛醜駕幸蜀 羅隐 此詩本四首,獨選此首,亦所未喻。
子儀不起渾瑊亡,證以劉中山“又見旌旗出渾家”句,知“渾”字竟讀上聲。
西幸誰人從武皇?四海為家雖未遠,九州多事竟難防。
已聞旰食思真将,會待畋遊緻假王。
應感兩朝巡狩迹,綠槐端正驿荒涼。
句句深婉,江東詩難得如此渾厚。
亂後春日途經野塘 韓緻光 世亂他鄉見落梅,野塘晴暖獨徘徊。
船沖水鳥飛還住,袖拂楊花去又來。
季重舊遊多喪逝,虛谷注此句曰:“吳質季重為曹操所殺。
”事無所出,當由誤記文舉、德祖。
子山新賦亦悲哀。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亦緻光集中所難得。
金樓感事 吳融 太行和雪疊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風。
飲馬早聞臨渭北,射雕今欲過山東。
百年徒有伊川歎,五利甯無魏绛功。
日暮長亭正愁絕,哀笳一曲戍煙中。
吳融、韓偓同時。
慨歎兵戈之間,詩律精切,皆善用事。
如此中四句,微而顯也。
偶題 吳融 賤子曾塵國士知,登門倒屣憶當時。
西川酌盡看花酒,東閣編成詠雪詩。
莫道精靈無伯有,尋聞任俠報爰絲。
烏衣舊宅猶能認,粉竹金松一兩枝。
前四句萎弱,後四句沉着而勃發。
此乃感恩之言,必為某人為朱溫之徒所殺,而未有能報之者也。
次韻尹潛感懷 陳簡齋 胡兒又看繞淮春,歎息猶為國有人。
可使翠華周宇縣,誰持白羽靜風塵?五年天地無窮事,萬裡江湖見在身。
共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