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肥,愈更覺好。

    蓋法度如此,虛實互換,非信口、信手之比也。

    山谷、簡齋皆有此格。

    此詩後四句尤意氣闊遠。

    時以去年冬除樞密院編修官,猶待缺于家。

     晴雨類 五言九十五首(錄二十一首) 途中遇晴 孟浩然 已失巴陵雨,仍逢蜀坂泥。

    天開斜景遍,山出晚雲低。

    餘濕猶沾草,殘流尚入溪。

    今宵有明月,鄉思遠凄凄。

     三、四壯浪,二字不确。

    五、六細潤,形容雨晴妙甚。

     對雨 杜工部 莽莽天涯雨,江邊獨立時。

    不愁巴道路,恐濕漢旌旗。

    此等語他人不能作。

    非惟無此筆力,亦無此胸懷。

    雪嶺防秋急,繩橋戰勝遲。

    西戎甥舅禮,未敢背恩私。

     春夜喜雨 杜工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随風”二句雖細潤,中、晚人刻意或及之。

    後四句傳神之筆,則非餘子所可到。

     賦暮雨送李胃 韋蘇州 楚江微雨裡,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細切。

     三、四絕妙,天下誦之。

     梅雨 柳子厚 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

    海霧連南極,江雲暗北津。

    素衣今盡化,非為洛陽塵。

    原注:謂衣生醭也。

     春夜聞雨 梅聖俞 風味正不寝,“風味”二字費解,馮氏譏之良是。

    驟來寒氣增。

    檐斜滴野箨,窗缺擺春燈。

    孺子睡中語,行人歸未能。

    前溪波暗長,定已沒灘棱。

     三、四工,餘皆有味。

     雨中 張宛丘 手種階前樹,今朝亦有花。

    春陰寒食節,陋巷逐臣家。

    三、四高唱,不減唐賢。

    欲酌消愁酒,先澆破睡茶。

    遊人歸踏雨,裡巷晚喧嘩。

     肥仙詩自然,楊誠齋之評不虛也。

     連雨書事四首(錄第一首、第三首、第四首) 陳簡齋 九月逢連雨,蕭蕭穩送秋。

    龍公無乃倦,客子不勝愁。

    雲氣昏城壁,鐘聲咽寺樓。

    從工部“鐘鼓報新晴”意對面化出。

    年年授衣節,牢落向他州。

     寒入新蒭價,此句不可解,疑有誤字。

    連天兩眼愁。

    生涯赤藤杖,契分黑貂裘。

    馮氏譏“貂裘”太早,然此不過借言客況耳。

    論詩不宜如此泥。

    烏鵲無言暮,蓬蒿滿意秋。

    同時不同味,世事極悠悠。

     白菊生新紫,黃蕪失舊青。

    俱含歲晚怅,并入夜深聽。

    夢寐連蕭瑟,更籌亂晦冥。

    雲移過吳越,應為洗餘腥。

    諸篇目沉着有味。

    惟第二首“風伯安卧”“雲師少饕”語太猙獰,“老雁貪去”字亦未穩,故删之。

     當是宣和庚子時。

     雨 陳簡齋 沙岸殘春雨,茅檐古鎮官。

    一時花帶淚,萬裡客憑欄。

    日晚薔薇重,樓高燕子寒。

    惜無陶謝手,盡日破憂端。

    中四句并佳。

     春雨 陳簡齋 花盡春猶冷,羁心隻自驚。

    孤莺啼永晝,細雨濕高城。

    三、四細膩。

    擾擾成何事,悠悠送此生。

    蛛絲閃夕霁,随處有詩情。

    七、八句微入“武功體”,然尚不礙。

     岸帻 陳簡齋 岸帻立清曉,山頭生薄陰。

    亂雲交翠壁,細雨濕青林。

    時改客心動,鳥啼春意深。

    微近澀體,然而有味。

    窮鄉百不理,時得一閑吟。

     晚晴野望 陳簡齋 洞庭微雨後,涼氣入綸巾。

    水底歸雲亂,蘆藂返照新。

    遙汀橫薄暮,獨鳥度長津。

    兵甲無歸日,江湖送老身。

    悠悠隻倚杖,悄悄自傷神。

    天意蒼茫裡,村醪亦醉人。

    結意沉摯。

     所圈句法,詩家高處。

    原本圈“兵甲”二句。

     道中 陳簡齋 雨勢收還急,溪流直又斜。

    迢迢傍山路,漠漠滿村花。

    破水雙鷗影,掀泥百草芽。

    川原有高下,随處着人家。

    有自然蕭散之意。

     晚步 陳簡齋 畎畝意不适,出門聊散憂。

    雨餘山欲近,春半水争流。

    衆籁夕還作,孤懷行轉幽。

    溪西篁竹亂,微徑雜歸牛。

     雨思 陳簡齋 小閣當喬木,清溪抱竹林。

    寒聲日暮起,客思雨中深。

    行李妨幽事,闌幹試獨臨。

    終然遊子意,非複昔人心。

     雨中 陳簡齋 北客霜侵鬓,南州雨送年。

    未聞兵革定,從使歲時遷。

    古澤生春霭,高空落暮鸢。

    山川含萬古,郁郁在樽前。

    此首近杜。

     憫雨 曾茶山 梅子黃初遍,秧針綠未抽。

    若無三日雨,那複一年秋。

    薄晚看天意,今宵破客愁。

    不眠聽竹樹,還有好音不?淺而不率。

     秋雨排悶十韻 曾茶山 此詩今載《放翁集》中,題茶山恐誤。

     今夏久無雨,從秋卻少晴。

    空蒙迷遠望,蕭瑟送寒聲。

    衣潤香偏着,書蒸蠹欲生。

    壞檐聞瓦堕,漲水見堤平。

    溝溢池魚出,天低塞雁征。

    螢飛明暗庑,蛙鬧雜疏更。

    藥醭時須焙,舟閑任自橫。

    未憂荒楚菊,直恐敗吳粳。

    二句從老杜“不愁巴道路”一聯化出,語極斤兩,不見摹拟之痕。

    夜永燈相守,愁深酒細傾。

    浮雲會消散,鼓笛賽西成。

     雨夜 曾茶山 一雨遂通夕,安眠失百憂。

    窗扉淡欲曉,枕簟冷生秋。

    畫燭争棋道,金樽數酒籌。

    二句即下所雲“錦城夢”也。

    依然錦城夢,忘卻在南州。

     起句健,後四句又豪放。

     七言四十首(錄六首) 賦得秋雨 晏元獻 點滴行雲覆苑牆,飄蕭微影度回塘。

    秦聲未覺朱弦潤,楚夢先知薤葉涼。

    野水有波增澹碧,霜林無韻濕疏黃。

    螢稀燕寂高窗暮,正是西風玉漏長。

    結二句逼真玉溪。

     此亦昆體。

    蓋當時相尚如此。

    昆體有意味者原佳。

    惟一種厚粉濃朱,但砌典故者可厭。

     雨晴 陳簡齋 天缺西南江面清,纖雲不動小灘橫。

    牆頭語鵲衣猶濕,樓外殘雷氣未平。

    盡取微涼供穩睡,急搜奇句報新晴。

    此種自是宋調,故馮氏痛诋之。

    然詩原不拘一格,詩之工拙高下,亦不盡系于此,但看大體如何耳。

    今宵絕勝無人共,卧看星河盡意明。

     雨後至城外 呂居仁 日日思歸未就歸,隻今行露已沾衣。

    江村過雨蓬麻亂,野水連天鹳鶴飛。

    塵務卻嫌經意少,故人新更得書稀。

    鹿門縱隐猶多事,苦向人前說是非。

     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雨有作 曾茶山 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裡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知音。

    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家望歲心?一氣圓轉,毫無江西生硬之狀,結意亦深穩圓足。

     三、四已佳,五、六又下得“應”字、“最”字,有精神。

     雨 陸放翁 家近蓬萊白玉京,草堂登望不勝清。

    一本作“情”,誤。

    初驚野色昏昏至,已見波紋細細生。

    殘醉頓消迎亂點,微吟漸覺入寒聲。

    隻愁今夕虛檐滴,又對青燈夢不成。

     工而潤。

     二月十日喜雨呈季純教授去非尉曹 趙章泉 滄浪一夜起鳴雷,雨陣因之續續來。

    虛字不佳。

    所病農家成久旱,未論花事有新開。

    書生狂妄常憂國,此句最深微。

    聖代飄零豈棄才?儒館尉曹俱國士,好為詩賦詠康哉。

    前後意似不相屬,然三、四句已透到憂國之意。

    五、六句申明己之不合時宜。

    七、八句戲以迎合時局勉二人。

    純是寓憤之作,以喜雨為題耳。

    此在當日必有本事。

     三、四奇瘦,五、六古典。

    此公詩惟有骨,全無肉。

     茶類 五言十三首(并删) 七言八首(錄一首) 汲江煎茶 蘇東坡 活火仍須活水烹,自臨釣石汲深清。

    楊誠齋解此二句分為七層,太瑣碎。

    詩不必如此說。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卧數荒城長短更。

    《博物志》曰:“飲真茶令人少眠。

    ”結句用此意。

     酒類 五言十九首(并删) 七言十六首(錄六首) 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飲酒,詩以戲之雲 蘇東坡 孟嘉嗜酒桓溫笑,徐邈狂言孟德疑。

    公獨未知其趣耳,臣今時複一中之。

    風流自有高人識,通介甯随薄俗移。

    二子有靈應拊掌,吾孫還有獨醒時。

    戲筆不以正論,存之以備一格。

     全用孟、徐二人飲酒事。

     醉中 陳簡齋 醉中今古興亡事,詩裡江湖搖落時。

    兩手尚堪杯酒用,寸心唯是鬓毛知。

    稽山擁郭東西去,禹穴生雲朝暮奇。

    萬裡南征無賦筆,茫茫遠望不勝悲。

     此以“醉中”為題耳。

    三、四絕妙,餘意感慨深矣。

     對酒 陳簡齋 陳留春色撩詩思,一日搜腸一百回。

    燕子初歸風不定,桃花欲動雨頻來。

    二句寓慨。

    人間多待須微祿,夢裡相逢記此杯。

    白竹扉前容醉舞,煙波渺渺欠高台。

     簡齋詩,響得自是别。

     家釀紅酒美甚,戲作 曾茶山 曲生奇麗乃如許,酒母秾華當若何?向人自作醉時面,遣我甯不蒼顔酡。

    得非琥珀所成就,更有丹砂相蕩磨。

    可憐老杜不對汝,但愛引頸舟前鵝。

    興酣落筆,風調自佳。

     六日雲重有雪意,獨酌 陸放翁 遍遊薮澤一漁舠,曆盡風霜隻缊袍。

    天為念貧偏與健,人因見懶誤稱高。

    此種是真正宋調。

    然究是詩中一種,不得以外道目之。

    地連海澨濤聲近,雲冒山椒雪意豪。

    偶得芳樽須痛飲,涼州那得直蒲萄。

     三、四善斡旋,有味。

     對酒 陸放翁 老子不堪塵世勞,且當痛飲讀《離騷》。

    此身幸已免虎口,有手但能持蟹螯。

    牛角挂書何足問?虎頭食肉亦非豪。

    複一“虎”字,古人不甚拘此,然西子捧心,不得謂之非病。

    天寒欲與人同醉,安得長江化濁醪?亦複姿逸。

    結即子美“廣廈”、樂天“大裘”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