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盛唐律詩渾大,格高語壯。
晚唐下細工夫,作小結裹,所以異也。
學者詳之。
此種語極有見地。
何其他處持論無一不與此相反也? 日暮 杜工部 牛羊下來夕,各已閉柴門。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頭白燈明裡,何須花燼繁? 倦夜 杜工部 竹涼侵卧内,野月滿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二句體物入微。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
二句寓飄零之感。
萬事幹戈裡,空悲清夜徂。
村夜 杜工部 蕭蕭風色暮,江頭人不行。
村舂雨外急,鄰火夜深明。
胡羯何多難?漁樵寄此生。
中原有兄弟,萬裡正含情。
旅夜書懷 杜工部 細草微風岸,危樯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可當雄渾之品。
老杜夕、暝、晚、夜五言律近二十首。
選此八首潔淨精緻者,多是中兩句言景物,兩句言情。
若四句皆言景物,則必有情思貫其間,痛憤哀怨之意多,舒徐和易之調少。
以老杜之為人,純乎忠襟義氣,而所遇之時,喪亂不已,宜其然也。
野望 杜工部 清秋望不極,迢遞起層陰。
遠水兼天淨,孤城隐霧深。
葉稀風更落,山迥日初沉。
獨鶴歸何晚?昏鴉已滿林。
此亦老杜暮夜詩,而題中惟指郊野,各極遒健悲慘,不可不選。
前詩分明道亂離,後詩結末四句,有歎時感事、助賢惡不肖之意焉。
酬夢得窮秋夜坐即事見寄 白樂天 焰細燈将盡,聲遙漏正長。
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縫裳。
菊悴籬經雨,萍銷水得霜。
今冬暖寒酒,已拟共君嘗。
三、四有情味。
南塘暝興 曹松 水色昏猶白,霞光暗漸無。
風荷搖破扇,波月動連珠。
蟋蟀啼相應,鴛鴦宿不孤。
小僮頻報夜,歸步尚踟蹰。
前後六句皆佳。
第三句粗野,第四句尤俗;不得以工部借口,工部此句本不佳。
西陵夜居 吳融 寒潮落遠汀,暝色入柴扃。
漏永沉沉靜,燈孤的的青。
林風移宿鳥,池雨定流螢。
盡夕成愁絕,啼螀莫近庭。
五、六絕妙,兩字眼用工。
晚唐實有此種詩法,不得病虛谷穿鑿,獨怪其不拘何代何人詩,概以此法論之耳。
夕陽 僧宇昭 向夕江天迥,微微接水平。
帶帆歸極浦,随客上荒城。
雲外僧看落,山西鳥過明。
何人對幽怨,苒苒敗莎并。
宇昭,九僧之一,江東人。
《夕陽》,着題詩也。
中四句皆工。
秋夜集李式西齋 趙叔靈 澤國秋光澹,詩家夜會清。
雨餘逢月色,風靜得琴聲。
小徑幽蟲絕,寒階落葉并。
嘗餘不拟睡,自起繞池行。
太宗朝詩人多學晚唐。
此詩三、四系一句法,五、六是偶。
“偶”字未詳。
城隅晚意 宋景文 寥寥天意晚,稍覺井闾閑。
水落呈全嶼,雲生失半山。
牛羊樵路暗,燈火客舟還。
瞑思輸凫鹄,歸飛沆漭間。
三、四工巧。
晚遊九曲院 陳後山 冷落叢祠晚,回斜峽路賒。
平荷留夜雨,驚鳥過鄰家。
雲暗重重樹,風開旋旋花。
病身無俗事,待得後歸鴉。
此錢塘九曲院也。
後山遊吳時在三十歲以前,元豐五年壬戌詩。
後湖晚出 陳後山 水淨偏明眼,城荒可當山。
青林無盡意,白鳥有餘閑。
身緻江湖上,名成伯季間。
馮氏謂六句費解,亦接不下。
餘謂費解有之,卻無接不下處。
蓋頹然自放,傲然自負,覺合同輩數子外,眼前無可語者,惟看鴉去雁還耳。
語似不接,意實相貫,不得以《才調集》闆法繩之。
目随歸雁盡,坐待暮鴉還。
“滄江萬古流不盡,白鳥雙飛意自閑。
”東坡賞歐公詩,謂敵老杜。
後山三、四一聯,尤簡而有味。
不緻身于廟堂,而緻身于江湖之上。
“名成伯季間”,謂在蘇門六君子中,亞于黃而高于晁、張也。
晚坐 陳後山 柳弱留春色,梅寒釀雪花。
溪明數積石,月過戀平沙。
病減還增藥,年侵卻累家。
後歸栖未定,不但隻昏鴉。
六句下六字為眼,尾句尤高古。
寒夜 陳後山 留滞常思動,艱虞卻悔來。
寒燈挑不焰,殘火撥成灰。
凍水滴還歇,風簾卷複開。
孰知文有忌,“孰”,古“熟”字。
工部《垂老别》:“孰知是死别,且複傷其生。
”注者謂即“熟”字是也。
文有忌,蓋即唐人詩谶之說。
情至自生哀。
此赴棣州教授詩。
起句十字,士大夫之常态。
宿濟河 陳後山 燭暗人初寂,寒生夜向深。
潛魚聚沙窟,墜鳥滑霜林。
稍作他年計,初回萬裡心。
還家隻有夢,更着曉寒侵。
句句有眼,字字無瑕,尾句尤深幽。
宿合清口 陳後山 風葉初疑雨,晴窗誤作明。
穿林出去鳥,舉棹有來聲。
深渚魚猶得,寒沙雁自驚。
二句對照寓意。
卧家還就道,身計豈蒼生? 此亦赴棣州教時作。
起句十字,盡客夜之妙。
末句歎喟出處無補蒼生,遠矣。
和西齋 張宛丘 山色供開鏡,溪光照掩扉。
暗蟲先夜響,萎葉近秋飛。
灌壟晴蔬出,開籠暮鶴歸。
鳴琴坐朗月,輕露點秋衣。
冬夜 張宛丘 歲晚轉無趣,席門誰駐車?澗泉分當井,山葉掃供廚。
謀拙從人笑,身閑讀我書。
幸知霜霰晚,時得灌園蔬。
三、四亦自然。
“從人笑”“讀我書”,各有出處,非杜撰。
小舟過吉澤效王右丞 陸放翁 澤國霜露晚,孤汀煙火微。
本去官道遠,自然人迹稀。
木落山盡出,鐘鳴僧獨歸。
漁家閑似我,未夕閉柴扉。
前六句俱似,末二句逗入晚唐。
五、六可謂得句。
冷泉夜坐 趙師秀 衆境碧沉沉,前峰月正臨。
樓鐘晴聽響,池水夜觀深。
清淨非人世,虛空見佛心。
卻尋來處宿,風起古松林。
四靈詩之意境寬闊者。
三、四下一字是眼,中一字是眼之來脈。
作詩當如此秤停。
訪端叔提幹 葛無懷 水趁潮頭上,山随柁尾行。
大江中夜滿,雙橹半空鳴。
雁冷來無幾,鷗清睡不成。
平生師友地,此夕最關情。
前四句氣脈絕大,五、六亦镵刻不俗。
“雁冷”“鷗清”借寓蕭條孤寂之意,即隐隐牽動所懷之人。
于六義為比中有興,故末二句可以直接訪晁。
驟看之似乎不接,其實轉折在無字句中。
三、四有盛唐風味。
月夜書懷 陳止齋 送客門初掩,收書室更虛。
新篁高過瓦,涼月下臨除。
婦病才扶杖,兒饞或饋魚。
今朝吾已過,莫問夜何如。
尾句高不可言。
七言十一首(錄六首) 暮歸 杜工部 霜黃碧梧白鶴栖,城上擊柝複烏啼。
客子入門月皎皎,誰家搗練風凄凄?南渡桂水阙舟楫,北歸秦川多鼓鼙。
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自是一種骨格、風調,又自是一種悲壯、哀慘。
返照 杜工部 楚王宮北正黃昏,白帝城西過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頂第一句。
歸雲擁樹失山村。
頂第二句。
衰年肺病惟高枕,絕塞愁時早閉門。
不可久留豺虎亂,南方實有未招魂。
想必先得三、四,故以“返照”命題。
此以四靈、九僧詩法論少陵,古人無此作法。
“翻”字、“失”字,詩眼也。
和周廉彥 張宛丘 天光不動晚雲垂,芳草初長襯馬蹄。
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
花開有客時攜酒,門冷無車出畏泥。
修禊洛濱期一醉,天津春浪綠浮堤。
何等姿韻,詩豈必以楂枒怪醜為高? 三、四不見着力,自然渾成。
夜泊甯陵 韓子蒼 汴水日馳三百裡,扁舟東下更開帆。
旦辭杞國風微北,夜泊甯陵月正南。
老樹挾霜鳴窣窣,寒花垂露落毵毵。
茫然不悟身何處,水色天光共蔚藍。
“扁舟東下更開帆”,此是詩家合當下的句。
隻一句中有進步,猶雲“同是行人更分首”也。
五、六亦工。
夜坐 呂居仁 所至留連不計程,兩年堅卧厭南征。
荒城日短溪山靜,野寺人稀鹳雀鳴。
藥裹向人閑自好,文書到眼病猶明。
較量定力差精進,夜夜蒲團坐五更。
江西詩之雅饬者。
秋夜偶書 趙師秀 此生謾與蠹魚同,白發難收紙上功。
輔嗣《易》行無漢學,玄晖詩變有唐風。
傷所學不合時趣,詩特蘊藉。
蓋說經至輔嗣而妙,然義理勝而訓故荒。
煉句至玄晖而工,然雕琢起而渾樸散,宋末實有此弊。
紫芝此語亦可雲婉而章矣。
夜長燈燼挑頻落,秋老蟲聲聽不窮。
多少故人天祿貴,猶将寂寞歎揚雄。
末二句深婉有味。
三、四有議論,卻不可以晚唐詩一例看。
若如此推去盡高。
節序類 五言五十四首(錄十七首) 冬至後 張宛丘 水國過冬至,風光春已生。
梅如相見喜,雁有欲歸聲。
老去書全懶,閑中酒愈傾。
窮通付吾道,不複問君平。
張文潛詩,予所師也。
楊誠齋謂肥仙詩自然,不事雕镌得之矣。
文潛兩谪黃州,此殆黃州時詩。
三、四絕佳。
大概文潛詩,中四句多一串用景,似此一聯景一聯情,尤淨潔可觀。
周伯弢定四實、四虛,前後虛實為法。
要之,本亦無定法也。
無定法之論最圓。
臘日晚步 張宛丘 喜覺陽和近,山園策杖行。
草應知地暖,柳欲向人輕。
殘雪通春信,鳴禽報曉晴。
田闾未成計,搔首問春耕。
此題三首,今選其一。
“柳欲向人輕”,最佳句也。
二句并佳。
“殘雪通春信”,“通”字絕妙。
第一首警聯雲:“愁思供多病,風光欲近人。
”亦佳。
臘日二首 張宛丘 日暖村村路,人家疊疊
晚唐下細工夫,作小結裹,所以異也。
學者詳之。
此種語極有見地。
何其他處持論無一不與此相反也? 日暮 杜工部 牛羊下來夕,各已閉柴門。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頭白燈明裡,何須花燼繁? 倦夜 杜工部 竹涼侵卧内,野月滿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二句體物入微。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
二句寓飄零之感。
萬事幹戈裡,空悲清夜徂。
村夜 杜工部 蕭蕭風色暮,江頭人不行。
村舂雨外急,鄰火夜深明。
胡羯何多難?漁樵寄此生。
中原有兄弟,萬裡正含情。
旅夜書懷 杜工部 細草微風岸,危樯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可當雄渾之品。
老杜夕、暝、晚、夜五言律近二十首。
選此八首潔淨精緻者,多是中兩句言景物,兩句言情。
若四句皆言景物,則必有情思貫其間,痛憤哀怨之意多,舒徐和易之調少。
以老杜之為人,純乎忠襟義氣,而所遇之時,喪亂不已,宜其然也。
野望 杜工部 清秋望不極,迢遞起層陰。
遠水兼天淨,孤城隐霧深。
葉稀風更落,山迥日初沉。
獨鶴歸何晚?昏鴉已滿林。
此亦老杜暮夜詩,而題中惟指郊野,各極遒健悲慘,不可不選。
前詩分明道亂離,後詩結末四句,有歎時感事、助賢惡不肖之意焉。
酬夢得窮秋夜坐即事見寄 白樂天 焰細燈将盡,聲遙漏正長。
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縫裳。
菊悴籬經雨,萍銷水得霜。
今冬暖寒酒,已拟共君嘗。
三、四有情味。
南塘暝興 曹松 水色昏猶白,霞光暗漸無。
風荷搖破扇,波月動連珠。
蟋蟀啼相應,鴛鴦宿不孤。
小僮頻報夜,歸步尚踟蹰。
前後六句皆佳。
第三句粗野,第四句尤俗;不得以工部借口,工部此句本不佳。
西陵夜居 吳融 寒潮落遠汀,暝色入柴扃。
漏永沉沉靜,燈孤的的青。
林風移宿鳥,池雨定流螢。
盡夕成愁絕,啼螀莫近庭。
五、六絕妙,兩字眼用工。
晚唐實有此種詩法,不得病虛谷穿鑿,獨怪其不拘何代何人詩,概以此法論之耳。
夕陽 僧宇昭 向夕江天迥,微微接水平。
帶帆歸極浦,随客上荒城。
雲外僧看落,山西鳥過明。
何人對幽怨,苒苒敗莎并。
宇昭,九僧之一,江東人。
《夕陽》,着題詩也。
中四句皆工。
秋夜集李式西齋 趙叔靈 澤國秋光澹,詩家夜會清。
雨餘逢月色,風靜得琴聲。
小徑幽蟲絕,寒階落葉并。
嘗餘不拟睡,自起繞池行。
太宗朝詩人多學晚唐。
此詩三、四系一句法,五、六是偶。
“偶”字未詳。
城隅晚意 宋景文 寥寥天意晚,稍覺井闾閑。
水落呈全嶼,雲生失半山。
牛羊樵路暗,燈火客舟還。
瞑思輸凫鹄,歸飛沆漭間。
三、四工巧。
晚遊九曲院 陳後山 冷落叢祠晚,回斜峽路賒。
平荷留夜雨,驚鳥過鄰家。
雲暗重重樹,風開旋旋花。
病身無俗事,待得後歸鴉。
此錢塘九曲院也。
後山遊吳時在三十歲以前,元豐五年壬戌詩。
後湖晚出 陳後山 水淨偏明眼,城荒可當山。
青林無盡意,白鳥有餘閑。
身緻江湖上,名成伯季間。
馮氏謂六句費解,亦接不下。
餘謂費解有之,卻無接不下處。
蓋頹然自放,傲然自負,覺合同輩數子外,眼前無可語者,惟看鴉去雁還耳。
語似不接,意實相貫,不得以《才調集》闆法繩之。
目随歸雁盡,坐待暮鴉還。
“滄江萬古流不盡,白鳥雙飛意自閑。
”東坡賞歐公詩,謂敵老杜。
後山三、四一聯,尤簡而有味。
不緻身于廟堂,而緻身于江湖之上。
“名成伯季間”,謂在蘇門六君子中,亞于黃而高于晁、張也。
晚坐 陳後山 柳弱留春色,梅寒釀雪花。
溪明數積石,月過戀平沙。
病減還增藥,年侵卻累家。
後歸栖未定,不但隻昏鴉。
六句下六字為眼,尾句尤高古。
寒夜 陳後山 留滞常思動,艱虞卻悔來。
寒燈挑不焰,殘火撥成灰。
凍水滴還歇,風簾卷複開。
孰知文有忌,“孰”,古“熟”字。
工部《垂老别》:“孰知是死别,且複傷其生。
”注者謂即“熟”字是也。
文有忌,蓋即唐人詩谶之說。
情至自生哀。
此赴棣州教授詩。
起句十字,士大夫之常态。
宿濟河 陳後山 燭暗人初寂,寒生夜向深。
潛魚聚沙窟,墜鳥滑霜林。
稍作他年計,初回萬裡心。
還家隻有夢,更着曉寒侵。
句句有眼,字字無瑕,尾句尤深幽。
宿合清口 陳後山 風葉初疑雨,晴窗誤作明。
穿林出去鳥,舉棹有來聲。
深渚魚猶得,寒沙雁自驚。
二句對照寓意。
卧家還就道,身計豈蒼生? 此亦赴棣州教時作。
起句十字,盡客夜之妙。
末句歎喟出處無補蒼生,遠矣。
和西齋 張宛丘 山色供開鏡,溪光照掩扉。
暗蟲先夜響,萎葉近秋飛。
灌壟晴蔬出,開籠暮鶴歸。
鳴琴坐朗月,輕露點秋衣。
冬夜 張宛丘 歲晚轉無趣,席門誰駐車?澗泉分當井,山葉掃供廚。
謀拙從人笑,身閑讀我書。
幸知霜霰晚,時得灌園蔬。
三、四亦自然。
“從人笑”“讀我書”,各有出處,非杜撰。
小舟過吉澤效王右丞 陸放翁 澤國霜露晚,孤汀煙火微。
本去官道遠,自然人迹稀。
木落山盡出,鐘鳴僧獨歸。
漁家閑似我,未夕閉柴扉。
前六句俱似,末二句逗入晚唐。
五、六可謂得句。
冷泉夜坐 趙師秀 衆境碧沉沉,前峰月正臨。
樓鐘晴聽響,池水夜觀深。
清淨非人世,虛空見佛心。
卻尋來處宿,風起古松林。
四靈詩之意境寬闊者。
三、四下一字是眼,中一字是眼之來脈。
作詩當如此秤停。
訪端叔提幹 葛無懷 水趁潮頭上,山随柁尾行。
大江中夜滿,雙橹半空鳴。
雁冷來無幾,鷗清睡不成。
平生師友地,此夕最關情。
前四句氣脈絕大,五、六亦镵刻不俗。
“雁冷”“鷗清”借寓蕭條孤寂之意,即隐隐牽動所懷之人。
于六義為比中有興,故末二句可以直接訪晁。
驟看之似乎不接,其實轉折在無字句中。
三、四有盛唐風味。
月夜書懷 陳止齋 送客門初掩,收書室更虛。
新篁高過瓦,涼月下臨除。
婦病才扶杖,兒饞或饋魚。
今朝吾已過,莫問夜何如。
尾句高不可言。
七言十一首(錄六首) 暮歸 杜工部 霜黃碧梧白鶴栖,城上擊柝複烏啼。
客子入門月皎皎,誰家搗練風凄凄?南渡桂水阙舟楫,北歸秦川多鼓鼙。
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自是一種骨格、風調,又自是一種悲壯、哀慘。
返照 杜工部 楚王宮北正黃昏,白帝城西過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頂第一句。
歸雲擁樹失山村。
頂第二句。
衰年肺病惟高枕,絕塞愁時早閉門。
不可久留豺虎亂,南方實有未招魂。
想必先得三、四,故以“返照”命題。
此以四靈、九僧詩法論少陵,古人無此作法。
“翻”字、“失”字,詩眼也。
和周廉彥 張宛丘 天光不動晚雲垂,芳草初長襯馬蹄。
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
花開有客時攜酒,門冷無車出畏泥。
修禊洛濱期一醉,天津春浪綠浮堤。
何等姿韻,詩豈必以楂枒怪醜為高? 三、四不見着力,自然渾成。
夜泊甯陵 韓子蒼 汴水日馳三百裡,扁舟東下更開帆。
旦辭杞國風微北,夜泊甯陵月正南。
老樹挾霜鳴窣窣,寒花垂露落毵毵。
茫然不悟身何處,水色天光共蔚藍。
“扁舟東下更開帆”,此是詩家合當下的句。
隻一句中有進步,猶雲“同是行人更分首”也。
五、六亦工。
夜坐 呂居仁 所至留連不計程,兩年堅卧厭南征。
荒城日短溪山靜,野寺人稀鹳雀鳴。
藥裹向人閑自好,文書到眼病猶明。
較量定力差精進,夜夜蒲團坐五更。
江西詩之雅饬者。
秋夜偶書 趙師秀 此生謾與蠹魚同,白發難收紙上功。
輔嗣《易》行無漢學,玄晖詩變有唐風。
傷所學不合時趣,詩特蘊藉。
蓋說經至輔嗣而妙,然義理勝而訓故荒。
煉句至玄晖而工,然雕琢起而渾樸散,宋末實有此弊。
紫芝此語亦可雲婉而章矣。
夜長燈燼挑頻落,秋老蟲聲聽不窮。
多少故人天祿貴,猶将寂寞歎揚雄。
末二句深婉有味。
三、四有議論,卻不可以晚唐詩一例看。
若如此推去盡高。
節序類 五言五十四首(錄十七首) 冬至後 張宛丘 水國過冬至,風光春已生。
梅如相見喜,雁有欲歸聲。
老去書全懶,閑中酒愈傾。
窮通付吾道,不複問君平。
張文潛詩,予所師也。
楊誠齋謂肥仙詩自然,不事雕镌得之矣。
文潛兩谪黃州,此殆黃州時詩。
三、四絕佳。
大概文潛詩,中四句多一串用景,似此一聯景一聯情,尤淨潔可觀。
周伯弢定四實、四虛,前後虛實為法。
要之,本亦無定法也。
無定法之論最圓。
臘日晚步 張宛丘 喜覺陽和近,山園策杖行。
草應知地暖,柳欲向人輕。
殘雪通春信,鳴禽報曉晴。
田闾未成計,搔首問春耕。
此題三首,今選其一。
“柳欲向人輕”,最佳句也。
二句并佳。
“殘雪通春信”,“通”字絕妙。
第一首警聯雲:“愁思供多病,風光欲近人。
”亦佳。
臘日二首 張宛丘 日暖村村路,人家疊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