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楊文公
世事悠悠未遽央,虛名真意兩相忘。
休誇失馬曾歸塞,未省牽牛解服箱。
四客高風驚楚漢,《五君》新詠棄山王。
秋來安有漁樵夢?多在箕峰颍水傍。
五、六甚佳,昆體未嘗不美。
各有佳處,各有不佳處。
論甘忌辛,是丹非素,皆門戶之見,無與于詩。
和範三登淮亭 張宛丘 身如客雁寄汀州,北望休登王粲樓。
起句最佳。
殘雪臘風驚歲晚,早梅新柳動春愁。
免遭斤斧甘無用,敢向波濤較善遊。
奔走塵埃欲歸去,勒移恐作故山羞。
“遊”字押得甚新。
馮氏譏“遊”字誤用,雲當作“泅”。
然《毛詩》已作此“遊”字。
明發南屏 楊誠齋 新晴在在野花香,過雨迢迢沙路長。
兩度立朝今結局,一生行客老還鄉。
猶嫌數騎傳書劄,剩喜千山入肺腸。
到得江頭上船處,莫将白發照滄浪。
字字深穩,無誠齋粗犷潦倒之習。
誠齋平生實三度立朝,此乃秘少出知筠州時詩也。
第六句絕妙。
風懷類 五言十二首(錄二首) 新春 劉方平 南陌春風早,東鄰曙色斜。
一花開楚國,雙燕入盧家。
眠罷梳雲髻,妝成上錦車。
誰知如昔日,更浣越溪紗。
言富貴之餘,不複追憶貧賤事。
豔女詞 楊巨源 露井桃花發,雙雙燕并飛。
此句興也。
美人姿态裡,春色上羅衣。
二句不着“豔”字而豔極。
自愛頻開鏡,時羞欲掩扉。
心知行路客,遙惹五香歸。
七言二十四首(錄一首) 倚醉 韓緻光 倚醉無端尋舊約,卻憐惆怅轉難勝。
靜中樓閣春深雨,遠處簾栊夜半燈。
三、四有情有景,絕妙豔詞,何必繪畫橫陳,得罪風雅?虛谷譏緻光《五更》詩太猥太亵,未為不是。
馮氏乃曰不猥亵不盡興,何哉?抱柱立時風細細,繞廊行處思騰騰。
分明窗下聞裁剪,敲遍闌幹喚不譍。
宴集類 五言十首(錄二首) 送高判官和唐店夜飲 梅聖俞 露宿勤王客,相從月下來。
黃流何日漲?綠酒暫時開。
風定燈花爛,天高鬥柄回。
醉言多脫略,吾黨不須猜。
“酒類”亦選此詩。
評曰:“末句之意又高于淵明。
”蓋此詩尾句就淵明,但恐多謬誤,“君當恕醉人”句翻案耳,非謂都官勝陶也。
馮氏诋之未是。
第五遒勁,第六宏壯。
春晏宴北園 宋景文 天意歇餘芳,人間日始長。
落花風觀閣,睡鴨雨池塘。
稍倦持螯手,猶殘藍尾觞。
“藍”當作“婪”。
春歸無所預,羁客自回腸。
三、四峭麗。
成都時詩。
七言十三首(并删) 老壽類 七言八首(并删) 春日類 五言六十首(錄二十一首) 和晉陵丞早春遊望 杜審言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度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結繳“和”字亦密。
律詩初變,大率中四句言景,尾句乃以情繳之。
起句喝得響亮。
起二句撇過一層,落筆擒題乃緊,取勢乃遒,不但求聲調響亮。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唐人芮挺章天寶三載編次《國秀集》,《唐書·藝文志》、宋《崇文總目》中無之。
元祐三年戊辰,劉景文得之鬻古書者,以傳曾彥和;曾以傳之賀方回,題雲《次北固山下作》,于王灣下注曰:“洛陽尉。
”而天寶十一載殷璠編次《河嶽英靈集》取灣詩八首,此為第六,題曰《江南意》。
詩亦不同,前四句曰:“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
潮平兩岸失,“失”字作意,“闊”字自然。
沈宗伯定為“失”字,似不必。
風正一帆懸。
”世之所稱“海日”“江春”一聯同外,尾句不同,曰:“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
”二句最拙。
似不若《國秀》之渾全,兼殷璠語亦不成文理,可笑雲。
晚春嚴少尹諸公見過 王右丞 松菊荒三徑,圖書共五車。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貧家。
雀乳先春草,莺啼過落花。
自憐黃發暮,一倍惜年華。
三、四唐人不曾犯重,極新。
第六句尤妙。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二句勝三、四句。
南望鳴鐘處,樓台深翠微。
頗有新味。
“掬水”“弄花”一聯恐是偶然道着。
先得一句,又湊一句,乃成全篇。
于六句緩慢之中安頓此聯,亦作家也。
江南春 張司業 江南楊柳春,日暖地無塵。
渡口過新雨,夜來生白。
三、四自然,其妙在老杜“紅入”“青歸”一聯之上。
晴沙鳴乳雁,芳樹醉遊人。
向晚青山下,誰家祭水神?結稍偏枯而薄弱。
馮雲:“結得遠。
”未省所雲。
思新,不拘對偶,可喜。
春日 李鹹用 浩蕩東風裡,徘徊無所親。
危城三面水,古木一邊春。
衰世難行道,花時不稱貧。
滔滔天下者,何處問通津? “古木一邊春”極好,“衰世難行道”太淺露。
以一句好,不容棄也。
酬劉員外見寄 嚴維 蘇耽佐郡時,近出白雲司。
藥補清羸疾,窗吟絕妙詞。
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
欲識懷君意,朝朝問楫師。
五、六全于“漫”字上、“遲”字上用工。
“漫”本從水,刊本誤從心,便與“遲”字合掌,亦令本句少味。
春日野望 李中 野外登臨望,蒼蒼煙景昏。
暖風醫病草,甘雨洗荒村。
雲散天邊影,潮回島上痕。
故人不可見,倚杖役吟魂。
末三字劣。
第三句新異,第四句淡而有味。
早春 司空圖 傷心仍客處,病起卻花朝。
草嫩侵沙短,冰輕着雨消。
刻畫之至,不失自然。
不似姚武功詩,愈雕琢愈成粗野。
風光知可愛,客鬓不相饒。
早晚丹丘伴,飛書肯見招。
起句十字四折。
此公有《一鳴集》,自誇其詩句之得意者五言,觀此亦可知也。
春日登樓懷歸 寇萊公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實本蘇州“野渡無人舟自橫”句,然不覺其衍。
荒村生斷霭,古寺語流莺。
舊業遙清渭,沉思忽自驚。
萊公詩學晚唐,九僧體相似。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之聯,說者以為兆相業,隻看詩景自好,下二句尤流麗。
春寒 梅聖俞 春晝自陰陰,雲容薄更深。
蝶寒方斂翅,花冷不開心。
三、四寓意深微,詩人之筆。
亞樹青簾動,依山片雨臨。
“臨”字闆拙。
未嘗辜景物,多病不能尋。
梅詩淡而實麗,雖用工而不力。
詩未有不用工者。
功深則興象超妙,痕迹自融耳。
醞釀不及古人,而剽其腔調以自托,猶禅家所謂“頑空”也。
小圃春日 林和靖 岸帻倚微風,柴籬春色中。
草長團粉蝶,林暖墜青蟲。
載酒為誰子?移花獨乃翁。
于陵偕隐事,清尚未相同。
中四句工不可言。
半山春晚即事 王半山 春風取花去,“風”字,李雁湖本誤作“晚”。
酬我以清陰。
翳翳陂塘靜,交交園屋深。
雁湖注曰:“‘翳翳’‘交交’,皆言清陰也。
”床敷每小息,“床敷”字出《寶積經》,詳雁湖注。
杖履或幽尋。
惟有北山鳥,經過遺好音。
半山詩工密圓妥,不事奇險。
惟此“春風取花去”之聯,乃出奇也。
“取”字本纖,賴“酬”字一救耳。
餘皆淡靜有味。
即事 王半山 徑暖草如積,山晴花更繁。
縱橫一川水,高下數家村。
靜憩鸠鳴午,“鸠”一作“雞”,雁湖據唐詩定為“雞”字,然“鸠”字較勝。
荒尋犬吠昏。
歸來向人說,疑是武陵源。
詩話載雲:“自謂武陵源不好,韻中别無韻也。
”東坡嘗親書此詩。
中四句并佳,而三、四句尤勝。
欲歸 王半山 水漾青天暖,沙吹白日陰。
塞垣春錯莫,行路老侵尋。
綠稍還幽草,紅應動故林。
半山又有“綠攪寒蕪出,紅争暖樹歸”句,“攪”字險而纖,不及此二句自然。
留連一杯酒,滿眼欲歸心。
此不減杜。
雁湖注謂簡齋“紅綠扶春上遠林”亦似此佳。
将次洺州憩漳上 王半山 漠漠春風裡,茸茸綠未齊。
平田鴉散啄,深樹馬迎嘶。
地入河流曲,天随日去低。
高城已在眼,聊複解輕赍。
雁湖注謂:“田之平衍,鴉乃散啄。
馬喜嘉蔭,望樹而嘶。
此二句甚妙,可畫。
”雁湖别注雲:“公多有使北詩,而本傳、年譜皆不載。
嘗出疆,獨溫公《朔記》雲雲。
”今《欲
休誇失馬曾歸塞,未省牽牛解服箱。
四客高風驚楚漢,《五君》新詠棄山王。
秋來安有漁樵夢?多在箕峰颍水傍。
五、六甚佳,昆體未嘗不美。
各有佳處,各有不佳處。
論甘忌辛,是丹非素,皆門戶之見,無與于詩。
和範三登淮亭 張宛丘 身如客雁寄汀州,北望休登王粲樓。
起句最佳。
殘雪臘風驚歲晚,早梅新柳動春愁。
免遭斤斧甘無用,敢向波濤較善遊。
奔走塵埃欲歸去,勒移恐作故山羞。
“遊”字押得甚新。
馮氏譏“遊”字誤用,雲當作“泅”。
然《毛詩》已作此“遊”字。
明發南屏 楊誠齋 新晴在在野花香,過雨迢迢沙路長。
兩度立朝今結局,一生行客老還鄉。
猶嫌數騎傳書劄,剩喜千山入肺腸。
到得江頭上船處,莫将白發照滄浪。
字字深穩,無誠齋粗犷潦倒之習。
誠齋平生實三度立朝,此乃秘少出知筠州時詩也。
第六句絕妙。
風懷類 五言十二首(錄二首) 新春 劉方平 南陌春風早,東鄰曙色斜。
一花開楚國,雙燕入盧家。
眠罷梳雲髻,妝成上錦車。
誰知如昔日,更浣越溪紗。
言富貴之餘,不複追憶貧賤事。
豔女詞 楊巨源 露井桃花發,雙雙燕并飛。
此句興也。
美人姿态裡,春色上羅衣。
二句不着“豔”字而豔極。
自愛頻開鏡,時羞欲掩扉。
心知行路客,遙惹五香歸。
七言二十四首(錄一首) 倚醉 韓緻光 倚醉無端尋舊約,卻憐惆怅轉難勝。
靜中樓閣春深雨,遠處簾栊夜半燈。
三、四有情有景,絕妙豔詞,何必繪畫橫陳,得罪風雅?虛谷譏緻光《五更》詩太猥太亵,未為不是。
馮氏乃曰不猥亵不盡興,何哉?抱柱立時風細細,繞廊行處思騰騰。
分明窗下聞裁剪,敲遍闌幹喚不譍。
宴集類 五言十首(錄二首) 送高判官和唐店夜飲 梅聖俞 露宿勤王客,相從月下來。
黃流何日漲?綠酒暫時開。
風定燈花爛,天高鬥柄回。
醉言多脫略,吾黨不須猜。
“酒類”亦選此詩。
評曰:“末句之意又高于淵明。
”蓋此詩尾句就淵明,但恐多謬誤,“君當恕醉人”句翻案耳,非謂都官勝陶也。
馮氏诋之未是。
第五遒勁,第六宏壯。
春晏宴北園 宋景文 天意歇餘芳,人間日始長。
落花風觀閣,睡鴨雨池塘。
稍倦持螯手,猶殘藍尾觞。
“藍”當作“婪”。
春歸無所預,羁客自回腸。
三、四峭麗。
成都時詩。
七言十三首(并删) 老壽類 七言八首(并删) 春日類 五言六十首(錄二十一首) 和晉陵丞早春遊望 杜審言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度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結繳“和”字亦密。
律詩初變,大率中四句言景,尾句乃以情繳之。
起句喝得響亮。
起二句撇過一層,落筆擒題乃緊,取勢乃遒,不但求聲調響亮。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唐人芮挺章天寶三載編次《國秀集》,《唐書·藝文志》、宋《崇文總目》中無之。
元祐三年戊辰,劉景文得之鬻古書者,以傳曾彥和;曾以傳之賀方回,題雲《次北固山下作》,于王灣下注曰:“洛陽尉。
”而天寶十一載殷璠編次《河嶽英靈集》取灣詩八首,此為第六,題曰《江南意》。
詩亦不同,前四句曰:“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
潮平兩岸失,“失”字作意,“闊”字自然。
沈宗伯定為“失”字,似不必。
風正一帆懸。
”世之所稱“海日”“江春”一聯同外,尾句不同,曰:“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
”二句最拙。
似不若《國秀》之渾全,兼殷璠語亦不成文理,可笑雲。
晚春嚴少尹諸公見過 王右丞 松菊荒三徑,圖書共五車。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貧家。
雀乳先春草,莺啼過落花。
自憐黃發暮,一倍惜年華。
三、四唐人不曾犯重,極新。
第六句尤妙。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二句勝三、四句。
南望鳴鐘處,樓台深翠微。
頗有新味。
“掬水”“弄花”一聯恐是偶然道着。
先得一句,又湊一句,乃成全篇。
于六句緩慢之中安頓此聯,亦作家也。
江南春 張司業 江南楊柳春,日暖地無塵。
渡口過新雨,夜來生白。
三、四自然,其妙在老杜“紅入”“青歸”一聯之上。
晴沙鳴乳雁,芳樹醉遊人。
向晚青山下,誰家祭水神?結稍偏枯而薄弱。
馮雲:“結得遠。
”未省所雲。
思新,不拘對偶,可喜。
春日 李鹹用 浩蕩東風裡,徘徊無所親。
危城三面水,古木一邊春。
衰世難行道,花時不稱貧。
滔滔天下者,何處問通津? “古木一邊春”極好,“衰世難行道”太淺露。
以一句好,不容棄也。
酬劉員外見寄 嚴維 蘇耽佐郡時,近出白雲司。
藥補清羸疾,窗吟絕妙詞。
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
欲識懷君意,朝朝問楫師。
五、六全于“漫”字上、“遲”字上用工。
“漫”本從水,刊本誤從心,便與“遲”字合掌,亦令本句少味。
春日野望 李中 野外登臨望,蒼蒼煙景昏。
暖風醫病草,甘雨洗荒村。
雲散天邊影,潮回島上痕。
故人不可見,倚杖役吟魂。
末三字劣。
第三句新異,第四句淡而有味。
早春 司空圖 傷心仍客處,病起卻花朝。
草嫩侵沙短,冰輕着雨消。
刻畫之至,不失自然。
不似姚武功詩,愈雕琢愈成粗野。
風光知可愛,客鬓不相饒。
早晚丹丘伴,飛書肯見招。
起句十字四折。
此公有《一鳴集》,自誇其詩句之得意者五言,觀此亦可知也。
春日登樓懷歸 寇萊公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實本蘇州“野渡無人舟自橫”句,然不覺其衍。
荒村生斷霭,古寺語流莺。
舊業遙清渭,沉思忽自驚。
萊公詩學晚唐,九僧體相似。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之聯,說者以為兆相業,隻看詩景自好,下二句尤流麗。
春寒 梅聖俞 春晝自陰陰,雲容薄更深。
蝶寒方斂翅,花冷不開心。
三、四寓意深微,詩人之筆。
亞樹青簾動,依山片雨臨。
“臨”字闆拙。
未嘗辜景物,多病不能尋。
梅詩淡而實麗,雖用工而不力。
詩未有不用工者。
功深則興象超妙,痕迹自融耳。
醞釀不及古人,而剽其腔調以自托,猶禅家所謂“頑空”也。
小圃春日 林和靖 岸帻倚微風,柴籬春色中。
草長團粉蝶,林暖墜青蟲。
載酒為誰子?移花獨乃翁。
于陵偕隐事,清尚未相同。
中四句工不可言。
半山春晚即事 王半山 春風取花去,“風”字,李雁湖本誤作“晚”。
酬我以清陰。
翳翳陂塘靜,交交園屋深。
雁湖注曰:“‘翳翳’‘交交’,皆言清陰也。
”床敷每小息,“床敷”字出《寶積經》,詳雁湖注。
杖履或幽尋。
惟有北山鳥,經過遺好音。
半山詩工密圓妥,不事奇險。
惟此“春風取花去”之聯,乃出奇也。
“取”字本纖,賴“酬”字一救耳。
餘皆淡靜有味。
即事 王半山 徑暖草如積,山晴花更繁。
縱橫一川水,高下數家村。
靜憩鸠鳴午,“鸠”一作“雞”,雁湖據唐詩定為“雞”字,然“鸠”字較勝。
荒尋犬吠昏。
歸來向人說,疑是武陵源。
詩話載雲:“自謂武陵源不好,韻中别無韻也。
”東坡嘗親書此詩。
中四句并佳,而三、四句尤勝。
欲歸 王半山 水漾青天暖,沙吹白日陰。
塞垣春錯莫,行路老侵尋。
綠稍還幽草,紅應動故林。
半山又有“綠攪寒蕪出,紅争暖樹歸”句,“攪”字險而纖,不及此二句自然。
留連一杯酒,滿眼欲歸心。
此不減杜。
雁湖注謂簡齋“紅綠扶春上遠林”亦似此佳。
将次洺州憩漳上 王半山 漠漠春風裡,茸茸綠未齊。
平田鴉散啄,深樹馬迎嘶。
地入河流曲,天随日去低。
高城已在眼,聊複解輕赍。
雁湖注謂:“田之平衍,鴉乃散啄。
馬喜嘉蔭,望樹而嘶。
此二句甚妙,可畫。
”雁湖别注雲:“公多有使北詩,而本傳、年譜皆不載。
嘗出疆,獨溫公《朔記》雲雲。
”今《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