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尚有餘恨,況今日親見行兵之地哉?亦如一倍法。

    通篇無一鈍置語。

     題潤州妙善寺前石羊 羅隐 原注:傳雲,吳主孫權與蜀主劉備嘗置此會雲。

     紫髯桑蓋此沉吟,“桑蓋”二字,文意未通。

    狠石猶存事可尋。

    漢鼎未安聊把手,楚醪雖滿肯同心?“楚醪”二字亦添出。

    英雄已往時難問,苔藓何知日漸深?對去微妙。

    還有市廛沽酒客,雀喧鸠聚話蹄涔。

    末句譏時無英雄,僭竊紛紛也。

     此詩《昭谏集》中第一。

    今京口北石猶存,詩牌亦無恙雲。

     風土類 五言四十二首(錄七首) 送楊長史濟赴果州 王右丞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鳥道一千裡,猿聲十二時。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後同明月,君應聽子規。

    一片神骨。

     送梓州李使君 王右丞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末二句不可解。

     送人入蜀 李遠 蜀客本多愁,今君是勝遊。

    碧藏雲外樹,紅露驿邊樓。

    杜宇呼名語,巴江學字流。

    不知煙雨外,何處夢刀州? “呼名”“學字”一聯精切。

    巴江實學字,杜宇卻不呼名,此亦是未檢處,然不害其句之佳。

     送董卿知台州 張蠙 九陌除書出,尋僧問海城。

    家從中路挈,吏隔數州迎。

    夜蚌侵燈影,春禽雜橹聲。

    開圖知異迹,思想石橋行。

    結未自然。

     第五句極新。

    尚不及六句之自然。

     餘姚陳寺丞 梅聖俞 試邑來勾越,風煙複上遊。

    江潮自迎客,山月亦随舟。

    海貨通闾市,漁歌入縣樓。

    弦琴無外事,坐見浦帆收。

     魯山山行 梅聖俞 适與野情惬,千山高複低。

    好峰随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王介甫最工唐體,苦于對偶太精,而不脫灑。

    聖俞此詩尾句自然。

    “熊”“鹿”一聯人皆稱其工,然前聯尤幽而有味。

     送周都官通判湖州 王半山 綠水烏程地,青山顧渚濱。

    酒醪猶美好,茶荈正芳新。

    聚泛樽前月,分班焙上春。

    仁風已及俗,樂事始關身。

    橘柚供南貢,槐楓望北辰。

    知君白羽扇,歸日未生塵。

     “烏程酒”“顧渚茶”,湖州風景也。

    酒與古不殊,茶于今适春。

    “猶”字、“正”字已佳,可以聚而泛,可以分而班,亦樂事也。

    然必仁風先及物,而後身可樂,故“已”字、“始”字尤妙。

    “南貢”“北辰”,又勉之以心在王室,歸而緻吾君可也。

    詩律精密如此,他人太工則近弱,惟荊公獨能工而不萎雲。

    荊公五律勝七律。

     七言三十首(錄五首)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柳子厚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起二句意境闊遠,通篇情景俱包得起。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此二句說者以為比體,然是賦中之比,不露痕迹。

    嶺樹重遮千裡目,《鼓吹》注曰:一本作“雲駛去如千裡馬”。

    殊不成語。

    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滞一鄉。

     韓太為撫州,韓晔為池州,陳谏為封州,劉禹錫為連州。

     柳州寄丈人周韶州 柳子厚 越絕孤城千萬峰,空齋不語坐高舂。

    印文生綠經旬合,硯匣留塵盡日封。

    梅嶺寒煙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

    丈人本自忘機事,為想年來憔悴容。

     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 柳子厚 臨蒸且莫歎炎方,為報秋來雁幾行。

    林邑東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湯。

    蒹葭淅瀝含秋露,橘柚玲珑透夕陽。

    此句最佳。

    非是白洲畔客,還将遠意問潇湘。

     柳州峒氓 柳子厚 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

    青箬裹鹽歸洞客,綠荷包飯趁墟人。

    二語如畫。

    鵝毛禦臘縫山罽,雞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問重譯,欲投章甫作文身。

     戲答元珍 歐陽永叔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起得超忽。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此夷陵作,歐公自謂得意。

     升平類 五言六首(錄五首) 宮中行樂詞 李太白 原注:八首取五。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

    每出深宮裡,常随步辇歸。

    隻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結用巫山事,無迹。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

    選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

     玉樹春歸日,金宮樂事多。

    後庭朝未入,輕辇夜相過。

    笑出花間語,嬌來竹下歌。

    莫教明月去,留着醉嫦娥。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宮莺嬌欲醉,檐燕語還飛。

    遲日明歌席,新花豔舞衣。

    晚來移彩仗,行樂泥光輝。

     水綠南薰殿,花紅北阙樓。

    莺歌開太液,鳳吹繞瀛洲。

    素女鳴珠佩,天人弄彩球。

    今朝風日好,宜入未央遊。

    五首秾麗之中别餘神韻,覺後來宮詞諸作,無非翦彩為花。

     七言四十五首(錄六首) 禁林春直 李文正 疏簾搖曳日輝輝,直閣深嚴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晝永,八方無事诏書稀。

    三、四句氣象廣大,太和之意盎然。

    此故不在語言文字間。

    樹頭百啭莺莺語,梁上新來燕燕飛。

    豈合此身居此地,妨賢屍祿自知非。

     兄長莒公赴鎮道出西苑,作詩有:“長楊獵近寒熊吼,太液歌餘瑞鹄飛。

    ”語驚邁,予辄拟作一篇 宋景文 寶樓斜倚阙西天,北轉樓陰壓素漣。

    白雪久殘梁複道,黃頭間守漢樓船。

    塵輕未損朝來霧,樹暖才容臘外煙。

    弭節不妨饒怅戀,待歌魚藻記他年。

    此詩置沈、宋集中,殆不可辨。

     “黃頭間守漢樓船”,“間”作“空”,詩話謂經改定。

     寒食假中作 宋景文 九門煙樹蔽春廛,小雨初晴潑火前。

    草色引開盤馬地,箫聲催暖賣饧天。

    萦絲早絮輕無着,弄袖和風細可憐。

    鳌署侍臣貪出沐,珉糜珠餡愧頒宣。

    二詩皆昆體,而不礙氣骨之雄渾。

    詩亦安可以一格拘? 三、四風味特甚,足見升平。

    五、六尤潤。

     上巳遊金明池 王立之 遊絲堕絮惹行人,酒肆歌樓駐畫輪。

    鳳管遏回雲冉冉,龍舟沖破浪粼粼。

    日斜黃傘歸馳道,風約青簾認别津。

    何嘗非應制體?而句外妙有遠神。

    王平甫詩亦曰:“仗歸金阙浮雲外,人望池台落日邊。

    ”同一用意,而語之工拙遠矣。

    朝野歡娛真有象,壺中要看四時春。

     上元喜呈貢父 王介甫 車馬紛紛白晝同,萬家燈火暖春風。

    别開阊阖壺天外,特起蓬萊陸海中。

    盡取繁華供俠少,隻分牢落與衰翁。

    五句束上,六句轉下,機軸最整齊生動。

    不知太乙遊何處,定把青藜獨照公。

    末二句用事精切。

    後六句皆以虛字裝頭,微嫌其弱。

     賀車駕幸秘書省二首(錄第一首) 呂東萊 麟台高柳識雕輿,共記中興幸省初。

    黃道再傳天子跸,青編重入史臣書。

    需雲下際君恩盛,晨露高張樂節舒。

    若寫鴻猷參《大雅》,定非周鼓頌畋漁。

     “畋漁”善用韻。

    妙于不腐。

     宦情類 五言四十三首(錄二首) 除棣學 陳後山 老作諸侯客,貧為一飽謀。

    折腰真耐辱,捧檄敢輕投。

    妙于真至,不強作身分語,而身分彌高。

    早作千年調,前四句抑到盡情,此處定須振拔一筆,方有波折。

    中懷萬斛愁。

    暮年随手盡,心事計盟鷗。

     緻仕述懷二首(錄第一首) 陸放翁 彈冠紹興末,解組慶元中。

    滟滪危途過,邯鄲幻境空。

    閑傳相牛法,醉喚鬥雞翁。

    沖雨歸來晚,山花滿笠紅。

    收得脫灑,若作曠語則套。

     七言三十八首(錄五首) 寄李儋元錫 韋蘇州 去年花裡逢君别,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此句近似閨情。

    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七律非蘇州所長,然雖薄而氣韻不俗,胸次本高故也。

     朱文公盛稱此詩五、六好,以唐人仕宦多誇美州宅風土,此獨謂“身多疾病”“邑有流亡”,賢矣。

    詩不必故作迂語,然亦忌識趣卑猥。

    此評極有見地,而馮氏不許之。

    蓋馮氏以《才調集》為主,而上溯鼻祖于齊、梁,故所見止于如是。

     書懷 韋蘇州 自小難收疏懶性,人間萬事總無功。

    别從仙客求方法,曾到僧家問苦空。

    老大登朝如夢裡,貧窮作話是村中。

    真語妙于不俚。

    未能即便休官去,慚愧南山采藥翁。

     書懷寄劉五二首(錄第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