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類 仄韻格
關燈
小
中
大
集》入“高平調”。
一百四字,前片四仄韻,後片六仄韻。
前片第五句及結句,後片第四句及結句,皆上一、下四句式。
定格 ||--(句)---|(句)||--||(韻)||--(句)|---|(韻)|-|(句)||(豆)--||-|(句)||---|(韻)||--(句)|---|(韻) |--(豆)||--|(韻)--|(豆)||--|(韻)||||--(句)|---|(韻)|--(豆)||--|(韻)--|(豆)||--|(韻)|||(豆)||--(句)|--||(韻) 例 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檻燈窗,識秋娘庭院。
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
水盼蘭情,總平生稀見。
畫圖中、舊識春風面。
誰知道、自到瑤台畔,眷戀雨潤雲溫,苦驚風吹散。
念荒寒、寄宿無人館,重門閉、敗壁秋蟲歎。
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周邦彥 西河 《碧雞漫志》卷五引《脞說》:“大曆初,有樂工取古《西河長命女》加減節奏,頗有新聲。
”又稱:“《大石調·西河慢》聲犯正平,極奇古。
”《清真集》入“大石”,當即此曲。
一百五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韻,第三段五仄韻。
定格 -||(韻)--||-|(韻)--|||--(句)|-||(韻)|-|||--(句)---|-|(韻) |-|(句)-||(韻)|-||-|(韻)--|||--(句)|-||(韻)|-|||--(句)---|-|(韻) |-|||||(韻)|--(豆)-|-|(韻)|||--|(韻)|--||---|(韻)-|----|(韻) 例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
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樯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
空馀舊迹郁蒼蒼,霧沉半壘。
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裡。
燕子不知何世,向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裡。
——周邦彥(金陵懷古) 西吳曲 《詞譜》雲:“調見《龍洲集》。
”今所傳《龍洲詞》無之。
可能為劉過自度,音節極蒼涼激楚。
一百五字,前片五仄韻,後片四仄韻。
定格 |--||-|(韻)|--|||-|(韻)|--||(句)---|-|(韻)||--(句)-||---|(韻)|||-|--(句)||||--|(韻) |--|(句)-||--(句)--|-||(韻)|||(韻)|--|--(句)---|(句)||--||(韻)---|(句)||||--(句)-||--(句)-||-|(韻) 例 說襄陽舊事重省,記銅駝巷陌醉還醒。
笑莺花别後,劉郎憔悴萍梗。
倦客天涯,還買個西風輕艇。
便欲訪騎馬山翁,問岘首那時風景。
楚王城裡,知幾度經過,摩挲故宮柳瘿。
漫吊景。
冷煙衰草凄迷,傷心興廢,賴有陽春古郢。
乾坤誰望,六百裡路中原,空老盡英雄,腸斷劍鋒冷。
——劉過(懷襄陽) 望遠行 唐教坊曲,原隻小令,《金奁集》入“中呂宮”。
北宋演為慢調,《樂章集》入“仙呂調”,又入“中呂調”,句豆小有出入。
茲以“仙呂調”一曲為準。
一百六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
結尾倒數第二句第一字是領格,宜用去聲。
定格 --||(句)--|(豆)||---|(韻)|--|(句)||--(句)|||--|(韻)||--(句)-||--|(句)-||--|(韻)|--(豆)-|--||(韻) -|(韻)-||-||(句)|||(豆)|--|(韻)|||-(句)|-||(句)-||--|(韻)-|---|(句)---|(句)||---|(韻)||--|(句)---|(韻) 例 長空降瑞,寒風剪、淅淅瑤花初下。
亂飄僧舍,密灑歌樓,迤逦漸迷鴛瓦。
好是漁人,披得一蓑歸去,江上晚來堪畫。
滿長安、高卻旗亭酒價。
幽雅,乘興最宜訪戴,泛小棹、越溪潇灑。
皓鶴奪鮮,白鹇失素,千裡廣鋪寒野。
須信幽蘭歌斷,彤雲收盡,别有瑤台瓊榭。
放一輪明月,交光清夜。
——柳永 疏影 姜夔自度“仙呂宮”曲。
張炎以詠荷葉,改名《綠意》。
茲以姜詞為準。
一百十字,前片五仄韻,後片四仄韻,例用入聲部韻。
定格 --||(韻)||-||(句)-|-|(韻)||--(句)-|--(句)--||-|(韻)--||--|(句)|||(豆)---|(韻)||-(豆)||--(句)|||--|(韻) -|--||(句)|-|||(句)-|-|(韻)||--(句)||--(句)||---|(韻)--||--|(句)|||(豆)|--|(韻)||-(豆)-|--(句)|||--|(韻) 例一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裡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一片随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姜夔 例二(綠意) 碧圓自潔。
向淺洲遠渚,亭亭清絕。
猶有遺簪,不展秋心,能卷幾多炎熱?鴛鴦密語同傾蓋,且莫與、浣紗人說。
恐怨歌、忽斷花風,碎卻翠雲千疊。
回首當年漢舞,怕飛去、漫皺留仙裙褶。
戀戀青衫,猶染枯香,還笑鬓絲飄雪。
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吹折。
喜靜看、匹練秋光,倒瀉半湖明月。
——張炎(綠意) 摸魚兒 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
唐教坊曲。
宋詞以《晁氏琴趣外篇》所收為最早,茲即取為準則。
一百十六字,前片六仄韻,後片七仄韻。
前第四、後第五韻,定十字一氣貫注,有作上三、下七,亦有以一字領四言一句,五言一句者,可以不論。
雙結倒數第三句第一字皆領格,宜用去聲。
定格 |--(豆)|--|(句)---|-|(韻)+--|--|(句)-||--|(韻)-||(韻)|+|(豆)+-+|--|(韻)+-+|(韻)|||--(句)+-+|(句)+||-|(韻) --|(句)+|--||(韻)---|-|(韻)+-+|--|(句)+|+--|(韻)-||(韻)|+|(豆)+-+|--|(韻)+-+|(韻)|||--(句)+-+|(句)+||-|(韻) 例一 買陂塘、旋栽楊柳,依稀淮岸江浦。
東臯嘉雨新痕漲,沙觜鹭來鷗聚。
堪愛處,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無人獨舞。
任翠幄張天,柔茵藉地,酒盡未能去。
青绫被,休憶金閨故步,儒冠曾把身誤。
弓刀千騎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君試觑,滿青鏡、星星鬓影今如許!功名浪語。
便似得班超,封侯萬裡,歸計恐遲暮。
——晁補之(東臯寓居) 例二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怨春不語。
算隻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拟佳期又誤。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
閑愁最苦。
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辛棄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附注:“休去倚危闌”改上一、下四為上二、下三句式,着重在第二字,故第一字可用平聲。
賀新郎 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
傳作以《東坡樂府》所收為最早,惟句豆平仄,與諸家頗多不合。
因以《稼軒長短句》為準。
一百十六字,前後片各六仄韻。
大抵用入聲部韻者較激壯,用上、去聲部韻者較凄郁,貴能各适物宜耳。
定格 +|--|(韻)|--(豆)+-+|(句)|--|(韻)+|+--+|(句)+|--+|(韻)+||(豆)--+|(韻)+|+--+|(句)|+-+|--|(韻)+||(句)|-|(韻) +-+|--|(韻)|--(豆)+-+|(句)|--|(韻)+|+--+|(句)+|--+|(韻)+||(豆)--+|(韻)+|+--+|(句)|+++|--|(韻)+||(句)|-|(韻) 例一 綠樹聽鹈鴂。
更那堪、鹧鸪聲住,杜鵑聲切。
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間離别。
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辇辭金阙。
看燕燕,送歸妾。
将軍百戰身名裂。
向河梁、回頭萬裡,故人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正壯士、悲歌未徹。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誰共我,醉明月? ——辛棄疾(别茂嘉十二弟) 例二 睡起流莺語。
掩蒼苔、房栊向晚,亂紅無數。
吹盡殘花無人見,惟有垂楊自舞。
漸暖霭、初回輕暑。
寶扇重尋明月影,暗塵侵上有乘鸾女。
驚舊恨,遽如許! 江南夢斷橫江渚。
浪黏天、葡萄漲綠,半空煙雨。
無限樓前滄波意,誰采蘋花寄取?但怅望、蘭舟容與。
萬裡雲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
誰為我,唱金縷? ——葉夢得 例三 夢繞神州路。
怅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
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
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
萬裡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
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張元幹(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例四 湛湛長空黑。
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
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蕩千崖秋色。
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無迹。
少年自負淩雲筆。
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
鴻北去,日西匿。
——劉克莊(九日) 蘭陵王 《碧雞漫志》卷四引《北齊史》及《隋唐嘉話》稱:“齊文襄之子長恭,封蘭陵王。
與周師戰,嘗着假面對敵,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
武士共歌謠之,曰《蘭陵王入陣曲》。
今《越調·蘭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
或曰遺聲也。
此曲聲犯正宮,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亦名‘大犯’。
”《清真集》正入“越調”。
毛幵《樵隐筆錄》:“紹興初,都下盛行周清真詠柳《蘭陵王慢》,西樓南瓦皆歌之,謂之《渭城三疊》。
以周詞凡三換頭,至末段,聲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師能倚之以節歌者。
”此曲音節,猶可于周詞反複吟詠得之。
一百三十字,分三段。
第一段七仄韻,第二段五仄韻,第三段六仄韻,宜用入聲部韻。
定格 |-|(韻)-|--||(韻)--|(句)-||-(句)||--|-|(韻)--|||(韻)-|(韻)--||(韻)--|(句)-||-(句)-|--|-|(韻) --|-|(韻)|||--(句)-|-|(韻)---|--|(韻)-||-|(句)|--|(句)---||||(韻)|-|-|(韻) -|(韻)|-|(韻)|||--(句)-|-|(韻)--||--|(韻)|||-|(句)|--|(韻)---|(句)|||(句)|||(韻) 例一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
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來歲去,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迹。
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積。
漸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陽冉冉春無極。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
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周邦彥(柳) 附注:詞中諸領格字如“又”、“望”、“漸”、“念”并用去聲,惟“愁”字用平聲為例外。
變格(上、去聲韻) |-|(韻)-|---|(韻)--|(句)-|--(句)-|--|-|(韻)--|||(韻)|||--|(韻)|-|(句)||--(句)||--|-|(韻) -|(韻)|-|(韻)|||--(句)-|-|(韻)|--|--|(韻)|||-|(句)|--|(韻)--|||-|(韻)-||-|(韻) -|(韻)|-|(韻)|-|||(句)||-|(韻)--||--|(韻)|--||(句)-|-|(韻)---|(句)|||(句)|||(韻) 例二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
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
亂鴉過,鬥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
春去,誰最苦?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裡長門暮。
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鹹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渡。
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賦。
蘇堤盡日風和雨。
歎神遊故國,花記前度。
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語。
——劉辰翁(丙子送春) 六醜 此周邦彥創作“中呂調”曲。
據周密《浩然齋雅談》,邦彥曾對宋徽宗雲:“此犯六調,皆聲之美者,然絕難歌。
昔高陽氏有子六人,才而醜,故以比之。
”一百四十字,前片八仄韻,後片九仄韻。
例用入聲部韻,諸領格字并用去聲。
定格 |--||(句)|||(豆)---|(韻)|-|-(句)---||(韻)||-|(韻)||--|(句)|--|(句)||--|(韻)--||--|(韻)||--(句)--||(韻)--|--|(韻)|--||(句)-|-|(韻) ---|(韻)|--||(韻)||--|(句)-||(韻)--||-|(韻)|--||(句)|--|(韻)--|(豆)|--|(韻)-||(豆)||--||(句)|--|(韻)--|(豆)||-|(韻)||-(豆)||--|(句)--||(韻) 例 正單衣試酒,怅客裡、光陰虛擲。
願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迹。
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
钗钿堕處遺香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
多情最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隔。
東園岑寂,漸朦胧暗碧。
靜繞珍叢底,成歎息。
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别情無極。
殘英小、強簪巾帻。
終不似、一朵钗頭顫袅,向人欹側。
漂流處、莫趁潮汐。
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周邦彥(薔薇花謝後作) 附注:詞中領格字如“正”、“但”、“似”及上一、下四句式中“葬”、“漸”等字并用去聲。
夜半樂 唐教坊曲,《樂章集》入“中呂調”。
段安節《樂府雜錄》:“明皇自潞州入平内難,半夜斬長樂門關,領兵入宮剪逆人,後撰此曲,名《還京樂》。
”又有謂《夜半樂》與《還京樂》為二曲者。
今以柳永詞為準。
一百四十四字,分三段,前段、中段四仄韻,後段五仄韻。
前段第四句是上一、下四句式。
全曲格局開展,中段雍容不迫,後段則聲拍促數矣。
定格 |-||-|(句)--||(句)-|--|(韻)|||--(句)|--|(韻)|-||(句)--||(句)|--|--(句)|--|(韻)|||(豆)--|-|(韻) |-||||(句)||--(句)|--|(韻)-||(豆)-----|(韻)|--|(句)--||(句)|-||--(句)|--|(韻)|-|(豆)--|-|(韻) ||-|(句)||--(句)|--|(韻)|||--|-|(韻)|--(豆)-|||--|(韻)-||(豆)||--|(韻)|--|--|(韻) 例 凍雲黯淡天氣,扁舟一葉,乘興離江渚。
渡萬壑千岩,越溪深處,怒濤漸息,樵風乍起,更聞商旅相呼,片帆高舉,泛畫鹢、翩翩過南浦。
望中酒旆閃閃,一簇煙村,數行霜樹。
殘日下、漁人鳴榔歸去。
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紗遊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語。
到此因念:繡閣輕抛,浪萍難駐。
歎後約丁甯竟何據?慘離懷、空恨歲晚歸期阻。
凝淚眼、杳杳神京路,斷鴻聲遠長天暮。
——柳永 寶鼎現 始見康與之《順庵樂府》,即以康詞為準。
一百五十七字,分三段,前段四仄韻,中段五仄韻,後段五仄韻。
後附《須溪詞》為變格。
定格 |--|(句)||-|(句)---|(韻)-||(豆)---|(句)-|---||(韻)|||(豆)|---|(句)-|--||(韻)|||(豆)--||(句)||---|(韻) ||-|--|(韻)|--(豆)-|-|(韻)-||(豆)--||(句)-|---||(韻)|||(豆)|---|(句)-|--||(韻)|||(豆)--||(句)||--||(韻) -|||--(句)-||---|(韻)|---|(句)-|--||(韻)|||(豆)|--|(韻)||--|(韻)|||(豆)-|--(句)||--||(韻) 例一 夕陽西下,暮霭紅溢,香風羅绮。
乘麗景、華燈争放,濃焰燒空連錦砌。
睹皓月、浸嚴城如晝,花影寒籠绛蕊。
漸掩映、芙蕖萬頃,迤逦齊開秋水。
太守無限行歌意,擁麾幢、光動珠翠。
傾萬井、歌台舞榭,瞻望朱輪骈鼓吹。
控寶馬、耀貔貅千騎,銀燭交光數裡。
似爛簇、寒星萬點,擁入蓬壺影裡。
來伴宴閣多才,環豔粉瑤簪珠履。
恐看看丹诏,催奉宸遊燕侍。
便趁早、占通宵醉,莫放笙歌起。
任畫角、吹老寒梅,月滿西樓十二。
——康與之(《全宋詞》作範周詞) 附注:第一段“浸嚴城如晝”,第二段“耀貔貅千騎”,第三段“恐看看丹诏”,皆上一、下四句式,“占通宵醉”是上一、下三句式。
變格 ---|(句)|||(豆)---|(韻)|||(豆)---|(句)||---||(韻)--|(豆)||--|(句)||---|(韻)|||(豆)--||(句)|||--|(韻) ||-|--|(韻)|--(豆)-|-|(韻)-||(豆)---|(韻)||---||(韻)-||(豆)|---|(韻)||--||(韻)||-(豆)---|(句)||--||(韻) -|||--(句)-||(豆)--||(韻)|--(豆)-|--(句)|--||(韻)|||(豆)--||(韻)||--|(韻)|-|(豆)-|--(句)-|--||(韻) 例二 紅妝春騎,踏月影、竿旗穿市。
望不盡、樓台歌舞,習習香塵蓮步底。
箫聲斷、約彩鸾歸去,未怕金吾呵醉。
甚辇路、喧阗且止?聽得念奴歌起。
父老猶記宣和事,抱銅仙、清淚如水。
還轉盼、沙河多麗。
滉漾明光連邸第,簾影凍、散紅光成绮。
月浸葡萄十裡。
看往來、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撲碎? 腸斷竹馬兒童,空見說、三千樂指。
等多時、春不歸來,到春時欲睡。
又說向、燈前擁髻,暗滴鲛珠墜。
便當日、親見霓裳,天上人間夢裡。
——劉辰翁 附注:第一段“約彩鸾歸去”,第二段“散紅光成绮”,第三段“到春時欲睡”,皆上一、下四句式。
莺啼序 始見《夢窗詞集》及趙聞禮《陽春白雪》所載徐鼎之詞,入何宮調,無考。
茲以夢窗詞為準。
二百四十字,分四段,每段各四仄韻。
定格 --|-||(句)|--||(韻)|-|(豆)-|--(句)||-|-|(韻)|-|(豆)--||(句)--||--|(韻)|--(句)-|--(句)|--|(韻) ||--(句)||||(句)|--||(韻)|-|(豆)-|--(句)|--|-|(韻)|--(豆)--||(句)|-|(豆)---|(韻)|--(句)-|--(句)|--|(韻) --||(句)||--(句)|-|||(韻)|||(豆)|--|(句)||--(句)||--(句)|--|(韻)--||(句)---|(句)---|--|(句)|--(豆)||--|(韻)--||(句)--||--(句)|-||-|(韻) --||(句)||--(句)||-||(韻)|||(豆)---|(句)||--(句)||--(句)|--|(韻)--||(句)---|(句)---|-||(句)|--(豆)-|--|(韻)---|--(句)||--(句)|-||(韻) 例 殘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繡戶。
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
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宮樹。
念羁情,遊蕩随風,化為輕絮。
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
遡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
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纨金縷。
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鹭。
幽蘭旋(去聲)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
别後訪、六橋無信,事往花萎,瘗玉埋香,幾番風雨?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記當時、短楫桃根渡。
青樓仿佛,臨分敗壁題詩,淚墨(作平)慘淡塵土。
危亭望極,草色天涯,歎鬓侵半苎。
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鲛绡,亸鳳迷歸,破鸾慵舞。
殷勤待寫,書中長恨,藍霞遼海沉過雁,漫相思、彈入哀筝柱。
傷心千裡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吳文英 附注:詞中“掩沉香繡戶”是上一、下四句式。
“念”、“趁”、“記”、“歎”、“漫”等字是領格,宜用去聲。
一百四字,前片四仄韻,後片六仄韻。
前片第五句及結句,後片第四句及結句,皆上一、下四句式。
定格 ||--(句)---|(句)||--||(韻)||--(句)|---|(韻)|-|(句)||(豆)--||-|(句)||---|(韻)||--(句)|---|(韻) |--(豆)||--|(韻)--|(豆)||--|(韻)||||--(句)|---|(韻)|--(豆)||--|(韻)--|(豆)||--|(韻)|||(豆)||--(句)|--||(韻) 例 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檻燈窗,識秋娘庭院。
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
水盼蘭情,總平生稀見。
畫圖中、舊識春風面。
誰知道、自到瑤台畔,眷戀雨潤雲溫,苦驚風吹散。
念荒寒、寄宿無人館,重門閉、敗壁秋蟲歎。
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周邦彥 西河 《碧雞漫志》卷五引《脞說》:“大曆初,有樂工取古《西河長命女》加減節奏,頗有新聲。
”又稱:“《大石調·西河慢》聲犯正平,極奇古。
”《清真集》入“大石”,當即此曲。
一百五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韻,第三段五仄韻。
定格 -||(韻)--||-|(韻)--|||--(句)|-||(韻)|-|||--(句)---|-|(韻) |-|(句)-||(韻)|-||-|(韻)--|||--(句)|-||(韻)|-|||--(句)---|-|(韻) |-|||||(韻)|--(豆)-|-|(韻)|||--|(韻)|--||---|(韻)-|----|(韻) 例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
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樯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
空馀舊迹郁蒼蒼,霧沉半壘。
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裡。
燕子不知何世,向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裡。
——周邦彥(金陵懷古) 西吳曲 《詞譜》雲:“調見《龍洲集》。
”今所傳《龍洲詞》無之。
可能為劉過自度,音節極蒼涼激楚。
一百五字,前片五仄韻,後片四仄韻。
定格 |--||-|(韻)|--|||-|(韻)|--||(句)---|-|(韻)||--(句)-||---|(韻)|||-|--(句)||||--|(韻) |--|(句)-||--(句)--|-||(韻)|||(韻)|--|--(句)---|(句)||--||(韻)---|(句)||||--(句)-||--(句)-||-|(韻) 例 說襄陽舊事重省,記銅駝巷陌醉還醒。
笑莺花别後,劉郎憔悴萍梗。
倦客天涯,還買個西風輕艇。
便欲訪騎馬山翁,問岘首那時風景。
楚王城裡,知幾度經過,摩挲故宮柳瘿。
漫吊景。
冷煙衰草凄迷,傷心興廢,賴有陽春古郢。
乾坤誰望,六百裡路中原,空老盡英雄,腸斷劍鋒冷。
——劉過(懷襄陽) 望遠行 唐教坊曲,原隻小令,《金奁集》入“中呂宮”。
北宋演為慢調,《樂章集》入“仙呂調”,又入“中呂調”,句豆小有出入。
茲以“仙呂調”一曲為準。
一百六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
結尾倒數第二句第一字是領格,宜用去聲。
定格 --||(句)--|(豆)||---|(韻)|--|(句)||--(句)|||--|(韻)||--(句)-||--|(句)-||--|(韻)|--(豆)-|--||(韻) -|(韻)-||-||(句)|||(豆)|--|(韻)|||-(句)|-||(句)-||--|(韻)-|---|(句)---|(句)||---|(韻)||--|(句)---|(韻) 例 長空降瑞,寒風剪、淅淅瑤花初下。
亂飄僧舍,密灑歌樓,迤逦漸迷鴛瓦。
好是漁人,披得一蓑歸去,江上晚來堪畫。
滿長安、高卻旗亭酒價。
幽雅,乘興最宜訪戴,泛小棹、越溪潇灑。
皓鶴奪鮮,白鹇失素,千裡廣鋪寒野。
須信幽蘭歌斷,彤雲收盡,别有瑤台瓊榭。
放一輪明月,交光清夜。
——柳永 疏影 姜夔自度“仙呂宮”曲。
張炎以詠荷葉,改名《綠意》。
茲以姜詞為準。
一百十字,前片五仄韻,後片四仄韻,例用入聲部韻。
定格 --||(韻)||-||(句)-|-|(韻)||--(句)-|--(句)--||-|(韻)--||--|(句)|||(豆)---|(韻)||-(豆)||--(句)|||--|(韻) -|--||(句)|-|||(句)-|-|(韻)||--(句)||--(句)||---|(韻)--||--|(句)|||(豆)|--|(韻)||-(豆)-|--(句)|||--|(韻) 例一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裡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一片随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姜夔 例二(綠意) 碧圓自潔。
向淺洲遠渚,亭亭清絕。
猶有遺簪,不展秋心,能卷幾多炎熱?鴛鴦密語同傾蓋,且莫與、浣紗人說。
恐怨歌、忽斷花風,碎卻翠雲千疊。
回首當年漢舞,怕飛去、漫皺留仙裙褶。
戀戀青衫,猶染枯香,還笑鬓絲飄雪。
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吹折。
喜靜看、匹練秋光,倒瀉半湖明月。
——張炎(綠意) 摸魚兒 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
唐教坊曲。
宋詞以《晁氏琴趣外篇》所收為最早,茲即取為準則。
一百十六字,前片六仄韻,後片七仄韻。
前第四、後第五韻,定十字一氣貫注,有作上三、下七,亦有以一字領四言一句,五言一句者,可以不論。
雙結倒數第三句第一字皆領格,宜用去聲。
定格 |--(豆)|--|(句)---|-|(韻)+--|--|(句)-||--|(韻)-||(韻)|+|(豆)+-+|--|(韻)+-+|(韻)|||--(句)+-+|(句)+||-|(韻) --|(句)+|--||(韻)---|-|(韻)+-+|--|(句)+|+--|(韻)-||(韻)|+|(豆)+-+|--|(韻)+-+|(韻)|||--(句)+-+|(句)+||-|(韻) 例一 買陂塘、旋栽楊柳,依稀淮岸江浦。
東臯嘉雨新痕漲,沙觜鹭來鷗聚。
堪愛處,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無人獨舞。
任翠幄張天,柔茵藉地,酒盡未能去。
青绫被,休憶金閨故步,儒冠曾把身誤。
弓刀千騎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君試觑,滿青鏡、星星鬓影今如許!功名浪語。
便似得班超,封侯萬裡,歸計恐遲暮。
——晁補之(東臯寓居) 例二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怨春不語。
算隻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拟佳期又誤。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
閑愁最苦。
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辛棄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附注:“休去倚危闌”改上一、下四為上二、下三句式,着重在第二字,故第一字可用平聲。
賀新郎 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
傳作以《東坡樂府》所收為最早,惟句豆平仄,與諸家頗多不合。
因以《稼軒長短句》為準。
一百十六字,前後片各六仄韻。
大抵用入聲部韻者較激壯,用上、去聲部韻者較凄郁,貴能各适物宜耳。
定格 +|--|(韻)|--(豆)+-+|(句)|--|(韻)+|+--+|(句)+|--+|(韻)+||(豆)--+|(韻)+|+--+|(句)|+-+|--|(韻)+||(句)|-|(韻) +-+|--|(韻)|--(豆)+-+|(句)|--|(韻)+|+--+|(句)+|--+|(韻)+||(豆)--+|(韻)+|+--+|(句)|+++|--|(韻)+||(句)|-|(韻) 例一 綠樹聽鹈鴂。
更那堪、鹧鸪聲住,杜鵑聲切。
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間離别。
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辇辭金阙。
看燕燕,送歸妾。
将軍百戰身名裂。
向河梁、回頭萬裡,故人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正壯士、悲歌未徹。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誰共我,醉明月? ——辛棄疾(别茂嘉十二弟) 例二 睡起流莺語。
掩蒼苔、房栊向晚,亂紅無數。
吹盡殘花無人見,惟有垂楊自舞。
漸暖霭、初回輕暑。
寶扇重尋明月影,暗塵侵上有乘鸾女。
驚舊恨,遽如許! 江南夢斷橫江渚。
浪黏天、葡萄漲綠,半空煙雨。
無限樓前滄波意,誰采蘋花寄取?但怅望、蘭舟容與。
萬裡雲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
誰為我,唱金縷? ——葉夢得 例三 夢繞神州路。
怅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
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
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
萬裡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
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張元幹(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例四 湛湛長空黑。
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
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蕩千崖秋色。
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無迹。
少年自負淩雲筆。
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
鴻北去,日西匿。
——劉克莊(九日) 蘭陵王 《碧雞漫志》卷四引《北齊史》及《隋唐嘉話》稱:“齊文襄之子長恭,封蘭陵王。
與周師戰,嘗着假面對敵,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
武士共歌謠之,曰《蘭陵王入陣曲》。
今《越調·蘭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
或曰遺聲也。
此曲聲犯正宮,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亦名‘大犯’。
”《清真集》正入“越調”。
毛幵《樵隐筆錄》:“紹興初,都下盛行周清真詠柳《蘭陵王慢》,西樓南瓦皆歌之,謂之《渭城三疊》。
以周詞凡三換頭,至末段,聲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師能倚之以節歌者。
”此曲音節,猶可于周詞反複吟詠得之。
一百三十字,分三段。
第一段七仄韻,第二段五仄韻,第三段六仄韻,宜用入聲部韻。
定格 |-|(韻)-|--||(韻)--|(句)-||-(句)||--|-|(韻)--|||(韻)-|(韻)--||(韻)--|(句)-||-(句)-|--|-|(韻) --|-|(韻)|||--(句)-|-|(韻)---|--|(韻)-||-|(句)|--|(句)---||||(韻)|-|-|(韻) -|(韻)|-|(韻)|||--(句)-|-|(韻)--||--|(韻)|||-|(句)|--|(韻)---|(句)|||(句)|||(韻) 例一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
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來歲去,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迹。
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積。
漸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陽冉冉春無極。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
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周邦彥(柳) 附注:詞中諸領格字如“又”、“望”、“漸”、“念”并用去聲,惟“愁”字用平聲為例外。
變格(上、去聲韻) |-|(韻)-|---|(韻)--|(句)-|--(句)-|--|-|(韻)--|||(韻)|||--|(韻)|-|(句)||--(句)||--|-|(韻) -|(韻)|-|(韻)|||--(句)-|-|(韻)|--|--|(韻)|||-|(句)|--|(韻)--|||-|(韻)-||-|(韻) -|(韻)|-|(韻)|-|||(句)||-|(韻)--||--|(韻)|--||(句)-|-|(韻)---|(句)|||(句)|||(韻) 例二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
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
亂鴉過,鬥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
春去,誰最苦?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裡長門暮。
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鹹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渡。
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賦。
蘇堤盡日風和雨。
歎神遊故國,花記前度。
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語。
——劉辰翁(丙子送春) 六醜 此周邦彥創作“中呂調”曲。
據周密《浩然齋雅談》,邦彥曾對宋徽宗雲:“此犯六調,皆聲之美者,然絕難歌。
昔高陽氏有子六人,才而醜,故以比之。
”一百四十字,前片八仄韻,後片九仄韻。
例用入聲部韻,諸領格字并用去聲。
定格 |--||(句)|||(豆)---|(韻)|-|-(句)---||(韻)||-|(韻)||--|(句)|--|(句)||--|(韻)--||--|(韻)||--(句)--||(韻)--|--|(韻)|--||(句)-|-|(韻) ---|(韻)|--||(韻)||--|(句)-||(韻)--||-|(韻)|--||(句)|--|(韻)--|(豆)|--|(韻)-||(豆)||--||(句)|--|(韻)--|(豆)||-|(韻)||-(豆)||--|(句)--||(韻) 例 正單衣試酒,怅客裡、光陰虛擲。
願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迹。
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
钗钿堕處遺香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
多情最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隔。
東園岑寂,漸朦胧暗碧。
靜繞珍叢底,成歎息。
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别情無極。
殘英小、強簪巾帻。
終不似、一朵钗頭顫袅,向人欹側。
漂流處、莫趁潮汐。
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周邦彥(薔薇花謝後作) 附注:詞中領格字如“正”、“但”、“似”及上一、下四句式中“葬”、“漸”等字并用去聲。
夜半樂 唐教坊曲,《樂章集》入“中呂調”。
段安節《樂府雜錄》:“明皇自潞州入平内難,半夜斬長樂門關,領兵入宮剪逆人,後撰此曲,名《還京樂》。
”又有謂《夜半樂》與《還京樂》為二曲者。
今以柳永詞為準。
一百四十四字,分三段,前段、中段四仄韻,後段五仄韻。
前段第四句是上一、下四句式。
全曲格局開展,中段雍容不迫,後段則聲拍促數矣。
定格 |-||-|(句)--||(句)-|--|(韻)|||--(句)|--|(韻)|-||(句)--||(句)|--|--(句)|--|(韻)|||(豆)--|-|(韻) |-||||(句)||--(句)|--|(韻)-||(豆)-----|(韻)|--|(句)--||(句)|-||--(句)|--|(韻)|-|(豆)--|-|(韻) ||-|(句)||--(句)|--|(韻)|||--|-|(韻)|--(豆)-|||--|(韻)-||(豆)||--|(韻)|--|--|(韻) 例 凍雲黯淡天氣,扁舟一葉,乘興離江渚。
渡萬壑千岩,越溪深處,怒濤漸息,樵風乍起,更聞商旅相呼,片帆高舉,泛畫鹢、翩翩過南浦。
望中酒旆閃閃,一簇煙村,數行霜樹。
殘日下、漁人鳴榔歸去。
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紗遊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語。
到此因念:繡閣輕抛,浪萍難駐。
歎後約丁甯竟何據?慘離懷、空恨歲晚歸期阻。
凝淚眼、杳杳神京路,斷鴻聲遠長天暮。
——柳永 寶鼎現 始見康與之《順庵樂府》,即以康詞為準。
一百五十七字,分三段,前段四仄韻,中段五仄韻,後段五仄韻。
後附《須溪詞》為變格。
定格 |--|(句)||-|(句)---|(韻)-||(豆)---|(句)-|---||(韻)|||(豆)|---|(句)-|--||(韻)|||(豆)--||(句)||---|(韻) ||-|--|(韻)|--(豆)-|-|(韻)-||(豆)--||(句)-|---||(韻)|||(豆)|---|(句)-|--||(韻)|||(豆)--||(句)||--||(韻) -|||--(句)-||---|(韻)|---|(句)-|--||(韻)|||(豆)|--|(韻)||--|(韻)|||(豆)-|--(句)||--||(韻) 例一 夕陽西下,暮霭紅溢,香風羅绮。
乘麗景、華燈争放,濃焰燒空連錦砌。
睹皓月、浸嚴城如晝,花影寒籠绛蕊。
漸掩映、芙蕖萬頃,迤逦齊開秋水。
太守無限行歌意,擁麾幢、光動珠翠。
傾萬井、歌台舞榭,瞻望朱輪骈鼓吹。
控寶馬、耀貔貅千騎,銀燭交光數裡。
似爛簇、寒星萬點,擁入蓬壺影裡。
來伴宴閣多才,環豔粉瑤簪珠履。
恐看看丹诏,催奉宸遊燕侍。
便趁早、占通宵醉,莫放笙歌起。
任畫角、吹老寒梅,月滿西樓十二。
——康與之(《全宋詞》作範周詞) 附注:第一段“浸嚴城如晝”,第二段“耀貔貅千騎”,第三段“恐看看丹诏”,皆上一、下四句式,“占通宵醉”是上一、下三句式。
變格 ---|(句)|||(豆)---|(韻)|||(豆)---|(句)||---||(韻)--|(豆)||--|(句)||---|(韻)|||(豆)--||(句)|||--|(韻) ||-|--|(韻)|--(豆)-|-|(韻)-||(豆)---|(韻)||---||(韻)-||(豆)|---|(韻)||--||(韻)||-(豆)---|(句)||--||(韻) -|||--(句)-||(豆)--||(韻)|--(豆)-|--(句)|--||(韻)|||(豆)--||(韻)||--|(韻)|-|(豆)-|--(句)-|--||(韻) 例二 紅妝春騎,踏月影、竿旗穿市。
望不盡、樓台歌舞,習習香塵蓮步底。
箫聲斷、約彩鸾歸去,未怕金吾呵醉。
甚辇路、喧阗且止?聽得念奴歌起。
父老猶記宣和事,抱銅仙、清淚如水。
還轉盼、沙河多麗。
滉漾明光連邸第,簾影凍、散紅光成绮。
月浸葡萄十裡。
看往來、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撲碎? 腸斷竹馬兒童,空見說、三千樂指。
等多時、春不歸來,到春時欲睡。
又說向、燈前擁髻,暗滴鲛珠墜。
便當日、親見霓裳,天上人間夢裡。
——劉辰翁 附注:第一段“約彩鸾歸去”,第二段“散紅光成绮”,第三段“到春時欲睡”,皆上一、下四句式。
莺啼序 始見《夢窗詞集》及趙聞禮《陽春白雪》所載徐鼎之詞,入何宮調,無考。
茲以夢窗詞為準。
二百四十字,分四段,每段各四仄韻。
定格 --|-||(句)|--||(韻)|-|(豆)-|--(句)||-|-|(韻)|-|(豆)--||(句)--||--|(韻)|--(句)-|--(句)|--|(韻) ||--(句)||||(句)|--||(韻)|-|(豆)-|--(句)|--|-|(韻)|--(豆)--||(句)|-|(豆)---|(韻)|--(句)-|--(句)|--|(韻) --||(句)||--(句)|-|||(韻)|||(豆)|--|(句)||--(句)||--(句)|--|(韻)--||(句)---|(句)---|--|(句)|--(豆)||--|(韻)--||(句)--||--(句)|-||-|(韻) --||(句)||--(句)||-||(韻)|||(豆)---|(句)||--(句)||--(句)|--|(韻)--||(句)---|(句)---|-||(句)|--(豆)-|--|(韻)---|--(句)||--(句)|-||(韻) 例 殘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繡戶。
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
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宮樹。
念羁情,遊蕩随風,化為輕絮。
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
遡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
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纨金縷。
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鹭。
幽蘭旋(去聲)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
别後訪、六橋無信,事往花萎,瘗玉埋香,幾番風雨?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記當時、短楫桃根渡。
青樓仿佛,臨分敗壁題詩,淚墨(作平)慘淡塵土。
危亭望極,草色天涯,歎鬓侵半苎。
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鲛绡,亸鳳迷歸,破鸾慵舞。
殷勤待寫,書中長恨,藍霞遼海沉過雁,漫相思、彈入哀筝柱。
傷心千裡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吳文英 附注:詞中“掩沉香繡戶”是上一、下四句式。
“念”、“趁”、“記”、“歎”、“漫”等字是領格,宜用去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