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六

關燈
〔評〕全詞與陳宮無涉,而嵌入“景陽鐘”三字,是為堆砌。

    “綠荷”之下接以“相倚”二字,便有情緻。

    于此可悟用字呆活之别。

    (《栩莊漫記》) 其三 翠屏閑掩垂珠箔,絲雨籠池閣。

    露沾紅藕咽清香,謝娘嬌極不成狂,罷朝妝。

    小金鸂鶒沉煙細,膩枕堆雲髻。

    淺眉微斂炷檀輕,舊歡時有夢魂驚,悔多情。

     〔評〕“露沾紅藕”,以藕代花。

    殊嫌生硬。

    (《栩莊漫記》) 其四 碧梧桐映紗窗晚,花謝莺聲懶。

    小屏屈曲掩青山,翠帏香粉玉爐寒,兩蛾攢。

    颠狂少年輕離别,辜負春時節。

    畫羅紅袂有啼痕,魂銷無語倚閨門,欲黃昏。

     其五 深閨春色勞思想,恨共春蕪長。

    黃鹂嬌啭?芳妍,杏枝如畫倚輕煙,瑣窗前。

    憑闌愁立雙蛾細,柳影斜搖砌。

    玉郎還是不還家,教人魂夢逐楊花,繞天涯。

     〔注〕《升庵詞話》:俗謂柔言索物曰泥。

    乃許切。

    諺所謂柔纏也。

    字又作?。

    《花間集》“黃莺嬌啭?芳妍”,又“記得?人微斂黛”。

     〔校〕“黃鹂”句,“鹂聲”一本作“莺”。

     〔評〕“恨共春蕪長”佳。

    顧夐《虞美人》六首中,此詞較為流麗。

    (《栩莊漫記》) 其六 少年豔質勝瓊英,早晚别三清。

    蓮冠穩稱钿篦橫,飄飄羅袖碧雲輕,畫難成。

    遲遲少轉腰身袅,翠靥眉小心。

    醮壇風急杏花香,此時恨不駕鸾凰,訪劉郎。

     〔校〕“醮壇”句,“花”字吳本作“枝”。

     〔評〕雜出别調,絕非本情。

    今人作有韻之文,全用散法,而收以韻腳數語,為本文張本,大都類是。

    (湯顯祖) 花間詞不盡舒寫詞調原意,顧夐此詞,乃寫女冠耳。

    若士以為不合詞調義譏之,未免拘執。

    惟顧詞實非佳制。

    如“醮壇風急杏花香”一語中,忽用一“急”字,便為粗率是也。

    (《栩莊漫記》) 河傳三首 燕揚晴景。

    小窗屏暖,鴛鴦交頸。

    菱花掩卻翠鬟欹,慵整。

    海棠簾外影。

    繡帏香斷金鸂鶒,無消息,心事空相憶。

    倚東風,春正濃,愁紅。

    淚痕衣上重。

     〔注〕《趙飛燕外傳》:婕妤上七尺菱花鏡一奁。

     〔校〕“倚東風”句,王本無“倚”字。

     其二 曲檻,春晚。

    碧流紋細,綠楊絲軟。

    露花鮮,杏枝繁,莺啭。

    野蕪平似剪。

    直是人間到天上,堪遊賞,醉眼疑屏障。

    對池塘,惜韶光,斷腸。

    為花須盡狂。

     其三 棹舉,舟去。

    波光渺渺,不知何處。

    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

    鹧鸪相逐飛。

    天涯離恨江聲咽,啼猿切,此意向誰說。

    舣蘭桡,獨無聊,魂銷。

    小爐香欲焦。

     〔校〕“舣”字王本作“倚”。

     〔評〕凡屬《河傳》題,高華秀美,良不易得。

    此三調,真絕唱也。

    (湯顯祖) 好起筆。

    “天涯”十字,筆力精健。

    (《白雨齋詞評》) 顧太尉《河傳》雲,棹舉,舟去。

    波光渺渺,不知何處。

    岸花汀草共依依。

    雨微。

    鹧鸪相逐飛。

    孫光憲之“兩槳不知消息,遠汀時起鸂鶒”确是隐括顧詞。

    兩家并饒簡勁之趣。

    顧尤毫不着力,自然清遠。

    (《餐櫻庑詞話》) 顧夐《河傳》三首,末阕上半首,不愧簡勁二字。

    若士概譽之為絕唱何也。

    (《栩莊漫記》) 甘州子五首 一爐龍麝錦帷旁,屏掩映,燭熒煌。

    禁樓刁鬥喜初長,羅薦繡鴛鴦。

    山枕上,私語口脂香。

     〔評〕刁鬥,無聊之思。

    (湯顯祖) 讀遼後《十香詞》,則知顧夐《甘州子》之疏淡也。

    (《栩莊漫記》) 其二 每逢清夜與良晨,多怅望,足傷神。

    雲迷水隔意中人,寂寞繡羅茵。

    山枕上,幾點淚痕新。

     其三 曾如劉阮訪仙蹤,深洞客,此時逢。

    绮筵散後錦衾同,款曲見韶容。

    山枕上,長是怯晨鐘。

     〔評〕“長是怯晨鐘”,春宵苦短之意,雞鳴戒旦之義,則已微矣。

    (《栩莊漫記》) 其四 露桃花裡小樓深,持玉盞,聽瑤琴。

    醉歸青瑣入鴛衾,月色照衣襟。

    山枕上,翠钿鎮眉心。

     其五 紅樓深夜醉調笙,敲拍處,玉纖輕。

    小屏古畫岸低平,煙月滿閑庭。

    山枕上,燈背臉波橫。

     〔評〕顧夐才力不富,其詞嘗有氣不能舉筆之處,故雖繁缛而不耐回味。

    其清淡處亦複不能深秀。

    《甘州子》第五首雲,小屏古畫岸低平,純是才儉湊韻之句。

    (《栩莊漫記》) 玉樓春四首 月照玉樓春漏促,飒飒風來庭砌竹。

    夢驚鴛被覺來時,何處管弦聲斷續。

    惆怅少年遊冶去,枕上兩蛾攢細綠。

    曉莺簾外語花枝,背帳猶殘紅蠟燭。

     〔評〕末句“殘”字作“餘”字解,唐詩類然。

    (《芷齋詩餘偶評》) 其二 柳映玉樓春日晚,雨細風輕煙草軟。

    畫堂鹦鹉語雕籠,金粉小屏猶半掩。

    香滅繡帷人寂寂,倚檻無言愁思遠。

    恨郎何處縱疏狂,長使含啼眉不展。

     其三 月皎露華窗影細,風送菊香黏繡袂。

    博山爐冷水沉微,惆怅金閨終日閉。

    懶展羅衾垂玉箸,羞對菱花篸寶髻。

    良宵好事枉教休,無計那他狂耍。

     〔注〕《本草》:沉香木之心節,置水則沉。

    故名沉水,一曰水沉。

     〔校〕“懶展”句,“箸”字王本作“淚”。

     其四 拂水雙飛來去燕,曲檻小屏山六扇。

    春愁凝思結眉心,綠绮懶調紅錦薦。

    話别情多聲欲顫,玉箸痕留紅粉面。

    鎮長獨立到黃昏,卻怕良宵頻夢見。

     〔注〕《傅玄集》:楚王有琴曰繞梁。

    司馬相如有綠绮。

    蔡邕有焦尾。

    皆名器也。

     〔校〕“話别”句,“顫”字王本作“戰”。

     〔評〕别愁無俚,賴夢見以慰相思,而反雲卻怕良宵頻夢見,是更進一層寫法。

    (《栩莊漫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