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顧夐三十七首
浣溪沙八首
春色迷人恨正賒,可堪蕩子不還家。
細風輕露著梨花。
簾外有情雙燕揚,檻前無力綠楊斜。
小屏狂夢極天涯。
〔評〕此阕亦見《陽春錄》,與《河傳》《訴衷情》數阕當為夐最佳之作矣。
(王國維) “細風輕露著梨花”,巧緻可詠。
結句振起全阕。
(《栩莊漫記》) 其二 紅藕香寒翠渚平,月籠虛閣夜蛩清。
塞鴻驚夢兩牽情。
寶帳玉爐殘麝冷,羅衣金縷暗塵生。
小窗孤燭淚縱橫。
〔校〕吳本小注雲:舊前作“天際鴻,枕上夢,兩牽情”,後作“小窗深,孤燭背,淚縱橫”。
其三 荷芰風清簾幕香,繡衣鸂鶒泳回塘。
小屏閑掩舊潇湘。
恨入空帏鸾影獨,淚凝雙臉渚蓮光。
薄情年少悔思量。
〔校〕末句“悔”字,毛本作“每”。
其四 惆怅經年别謝娘,月窗花院好風光。
此時相望最情傷。
青鳥不來傳錦字,瑤姬何處鎖蘭房。
忍教魂夢兩茫茫。
其五 庭菊飄黃玉露濃,冷莎隈砌隐鳴蛩。
何期良夜得相逢。
背帳風搖紅蠟滴,惹香暖夢繡衾重。
覺來枕上怯晨鐘。
〔評〕寫夢境極婉轉。
(《栩莊漫記》) 其六 雲澹風高葉亂飛,小庭寒雨綠苔微。
深閨人靜掩屏帏。
粉黛暗愁金帶枕,鴛鴦空繞畫羅衣。
那堪辜負不思歸。
其七 雁響遙天玉漏清,小紗窗外月胧明。
翠帏金鴨炷香平。
何處不歸音信斷,良宵空使夢魂驚。
簟涼枕冷不勝情。
〔評〕“炷香平”,其幽靜可想。
(《栩莊漫記》) 其八 露白蟾明又到秋,佳期幽會兩悠悠。
夢牽情役幾時休。
記得?人微斂黛,無言斜倚小書樓。
暗思前事不勝愁。
〔校〕“?”字王本作“泥”。
〔評〕此公管調,動必數章。
雖中間鋪叙成文,不如人之字雕句琢,而了無窮措大酸氣。
即使瑜瑕不掩,自是大家。
(湯顯祖) 酒泉子七首 楊柳舞風,輕惹春煙殘雨。
杏花愁,莺正語,畫樓東。
錦屏寂寞思無窮,還是不知消息。
鏡塵生,珠淚滴。
損儀容。
〔校〕“珠淚”句,王本作“淚珠滴”。
〔評〕顧夐《酒泉子》七首,意少詞多,似溫飛卿。
(《栩莊漫記》) 其二 羅帶縷金,蘭麝煙凝魂斷。
畫屏欹,雲鬓亂,恨難任。
幾回垂淚滴鴛衾,薄情何處去。
月臨窗,花滿樹。
信沉沉。
〔注〕“月臨窗”句,毛本小注:“月”一作“燈”。
其三 小檻日斜,風度綠窗人悄悄。
翠帏閑掩舞雙鸾,舊香寒。
别來情緒轉難判,韶顔看卻老。
依稀粉上有啼痕。
暗銷魂。
其四 黛薄紅深,約掠綠鬟雲膩。
小鴛鴦,金翡翠,稱人心。
錦鱗無處傳幽意,海燕蘭堂春又去。
隔年書,千點淚。
恨難任。
其五 掩卻菱花,收拾翠钿休上面。
金蟲玉燕鎖香奁,恨厭厭。
雲鬟半墜懶重篸。
淚侵山枕濕,銀燈背帳夢方酣。
雁飛南。
〔注〕吳均詩,寶粟钿金蟲。
注雲:金蟲一名綠金蟬。
女飾钗環之屬象其形也。
《洞冥記》:神女留玉钗以贈武帝。
帝以賜趙婕妤。
至昭帝元鳳中,宮人猶見此钗。
黃諃欲之,明日示之。
既發匣,有白燕飛升天,後宮人學作此钗,因名玉燕钗,言吉祥也。
其六 水碧風清,入檻細香紅藕膩。
謝娘斂翠恨無涯,小屏斜。
堪憎蕩子不還家。
謾留羅帶結,帳深枕膩炷沉煙。
負當年。
〔評〕翠眉但言翠,此僅見。
(況周頤) 其七 黛怨紅羞,掩映畫堂春欲暮。
殘花微雨隔青樓,思悠悠。
芳菲時節看将度,寂寞無人還獨語。
畫羅襦,香粉污。
不勝愁。
〔評〕填詞平仄斷句皆定數。
而詞人語意所到,時有參差。
古詩亦有此法,而詞中尤多。
即此詞中字之多少,句之長短便不一。
豈專恃歌者上下縱橫取協耶。
此本無關大數,然亦不可不知,故為拈出。
(《白雨齋詞評》) 楊柳枝一首 秋夜香閨思寂寥,漏迢迢。
鴛帏羅幌麝煙銷,燭光搖。
正憶玉郎遊蕩去,無尋處。
更聞簾外雨蕭蕭,滴芭蕉。
〔評〕凄涼情況,即香山“暮雨潇潇郎不歸”意也。
(《白雨齋詞評》) 遐方怨一首 簾影細,簟紋平。
象紗籠玉指,縷金羅扇輕。
嫩紅雙臉似花明,兩條眉黛遠山橫。
鳳箫歇,鏡塵生。
遼塞音書絕,夢魂長暗驚。
玉郎經歲負娉婷,教人争不恨無情。
〔評〕鋪飾麗字,羌無情緻。
(《栩莊漫記》) 獻衷心一首 繡鴛鴦帳暖,畫孔雀屏欹。
人悄悄,月明時。
想昔年歡笑,恨今日分離。
銀釭背,銅漏永,阻佳期。
小爐煙
細風輕露著梨花。
簾外有情雙燕揚,檻前無力綠楊斜。
小屏狂夢極天涯。
〔評〕此阕亦見《陽春錄》,與《河傳》《訴衷情》數阕當為夐最佳之作矣。
(王國維) “細風輕露著梨花”,巧緻可詠。
結句振起全阕。
(《栩莊漫記》) 其二 紅藕香寒翠渚平,月籠虛閣夜蛩清。
塞鴻驚夢兩牽情。
寶帳玉爐殘麝冷,羅衣金縷暗塵生。
小窗孤燭淚縱橫。
〔校〕吳本小注雲:舊前作“天際鴻,枕上夢,兩牽情”,後作“小窗深,孤燭背,淚縱橫”。
其三 荷芰風清簾幕香,繡衣鸂鶒泳回塘。
小屏閑掩舊潇湘。
恨入空帏鸾影獨,淚凝雙臉渚蓮光。
薄情年少悔思量。
〔校〕末句“悔”字,毛本作“每”。
其四 惆怅經年别謝娘,月窗花院好風光。
此時相望最情傷。
青鳥不來傳錦字,瑤姬何處鎖蘭房。
忍教魂夢兩茫茫。
其五 庭菊飄黃玉露濃,冷莎隈砌隐鳴蛩。
何期良夜得相逢。
背帳風搖紅蠟滴,惹香暖夢繡衾重。
覺來枕上怯晨鐘。
〔評〕寫夢境極婉轉。
(《栩莊漫記》) 其六 雲澹風高葉亂飛,小庭寒雨綠苔微。
深閨人靜掩屏帏。
粉黛暗愁金帶枕,鴛鴦空繞畫羅衣。
那堪辜負不思歸。
其七 雁響遙天玉漏清,小紗窗外月胧明。
翠帏金鴨炷香平。
何處不歸音信斷,良宵空使夢魂驚。
簟涼枕冷不勝情。
〔評〕“炷香平”,其幽靜可想。
(《栩莊漫記》) 其八 露白蟾明又到秋,佳期幽會兩悠悠。
夢牽情役幾時休。
記得?人微斂黛,無言斜倚小書樓。
暗思前事不勝愁。
〔校〕“?”字王本作“泥”。
〔評〕此公管調,動必數章。
雖中間鋪叙成文,不如人之字雕句琢,而了無窮措大酸氣。
即使瑜瑕不掩,自是大家。
(湯顯祖) 酒泉子七首 楊柳舞風,輕惹春煙殘雨。
杏花愁,莺正語,畫樓東。
錦屏寂寞思無窮,還是不知消息。
鏡塵生,珠淚滴。
損儀容。
〔校〕“珠淚”句,王本作“淚珠滴”。
〔評〕顧夐《酒泉子》七首,意少詞多,似溫飛卿。
(《栩莊漫記》) 其二 羅帶縷金,蘭麝煙凝魂斷。
畫屏欹,雲鬓亂,恨難任。
幾回垂淚滴鴛衾,薄情何處去。
月臨窗,花滿樹。
信沉沉。
〔注〕“月臨窗”句,毛本小注:“月”一作“燈”。
其三 小檻日斜,風度綠窗人悄悄。
翠帏閑掩舞雙鸾,舊香寒。
别來情緒轉難判,韶顔看卻老。
依稀粉上有啼痕。
暗銷魂。
其四 黛薄紅深,約掠綠鬟雲膩。
小鴛鴦,金翡翠,稱人心。
錦鱗無處傳幽意,海燕蘭堂春又去。
隔年書,千點淚。
恨難任。
其五 掩卻菱花,收拾翠钿休上面。
金蟲玉燕鎖香奁,恨厭厭。
雲鬟半墜懶重篸。
淚侵山枕濕,銀燈背帳夢方酣。
雁飛南。
〔注〕吳均詩,寶粟钿金蟲。
注雲:金蟲一名綠金蟬。
女飾钗環之屬象其形也。
《洞冥記》:神女留玉钗以贈武帝。
帝以賜趙婕妤。
至昭帝元鳳中,宮人猶見此钗。
黃諃欲之,明日示之。
既發匣,有白燕飛升天,後宮人學作此钗,因名玉燕钗,言吉祥也。
其六 水碧風清,入檻細香紅藕膩。
謝娘斂翠恨無涯,小屏斜。
堪憎蕩子不還家。
謾留羅帶結,帳深枕膩炷沉煙。
負當年。
〔評〕翠眉但言翠,此僅見。
(況周頤) 其七 黛怨紅羞,掩映畫堂春欲暮。
殘花微雨隔青樓,思悠悠。
芳菲時節看将度,寂寞無人還獨語。
畫羅襦,香粉污。
不勝愁。
〔評〕填詞平仄斷句皆定數。
而詞人語意所到,時有參差。
古詩亦有此法,而詞中尤多。
即此詞中字之多少,句之長短便不一。
豈專恃歌者上下縱橫取協耶。
此本無關大數,然亦不可不知,故為拈出。
(《白雨齋詞評》) 楊柳枝一首 秋夜香閨思寂寥,漏迢迢。
鴛帏羅幌麝煙銷,燭光搖。
正憶玉郎遊蕩去,無尋處。
更聞簾外雨蕭蕭,滴芭蕉。
〔評〕凄涼情況,即香山“暮雨潇潇郎不歸”意也。
(《白雨齋詞評》) 遐方怨一首 簾影細,簟紋平。
象紗籠玉指,縷金羅扇輕。
嫩紅雙臉似花明,兩條眉黛遠山橫。
鳳箫歇,鏡塵生。
遼塞音書絕,夢魂長暗驚。
玉郎經歲負娉婷,教人争不恨無情。
〔評〕鋪飾麗字,羌無情緻。
(《栩莊漫記》) 獻衷心一首 繡鴛鴦帳暖,畫孔雀屏欹。
人悄悄,月明時。
想昔年歡笑,恨今日分離。
銀釭背,銅漏永,阻佳期。
小爐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