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六

關燈
府集》:漢橫吹曲有《梅花落》,本笛中曲也。

    唐大角曲亦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天仙子二首 柳色披衫金縷鳳,纖手親拈紅豆弄。

    翠蛾雙斂正含情,桃花洞,瑤台夢。

    一片春愁誰與共。

     其二 洞口春紅飛簌簌,仙子含愁眉黛綠。

    阮郎何事不歸來,懶燒金,慵篆玉。

    流水桃花空斷續。

     〔注〕《栩莊漫記》:湯評本《花間集》,釋字義多有不妥處。

    如此詞第一句“簌”字,湯注雲“簌”音“速”,菜名。

    按此說非是。

    簌簌,茂密之貌。

    元稹《連昌宮詞》,風動落花紅簌簌。

    和詞正用此耳。

     春光好二首 紗窗暖,畫屏閑,亸雲鬟。

    睡起四肢無力,半春間。

    玉指剪裁羅勝,金盤點綴酥山。

    窺宋深心無限事,小眉彎。

     〔注〕宋玉賦:臣裡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

    然此女登牆窺臣三年矣,臣未之許也。

     〔校〕鄭文焯雲,“力”字上脫一字。

     其二 蘋葉軟,杏花明,畫船輕。

    雙浴鴛鴦出渌汀,棹歌聲。

    春水無風無浪,春天半雨半晴。

    紅粉相随南浦晚,幾含情。

     〔評〕“春水”“春天”二語,寫出春光骀宕之狀。

    (《栩莊漫記》) 采桑子一首 蝤蛴領上诃梨子,繡帶雙垂。

    椒戶閑時,競學樗蒲賭荔枝。

    叢頭鞋子紅編細,裙窣金絲。

    無事嚬眉,春思翻教阿母疑。

     〔注〕《蓮子居詞話》:和凝《采桑子》“蝤蛴領上诃梨子。

    ”朱竹垞雲,诃梨,婦女雲肩也。

    考雲肩見《元史》。

    五代時,那得有此。

    《本草》诃梨勒子似橄榄,六棱。

    殆當時婦女領上有此飾。

    如姚翻“日照茱萸領”是也。

     《翻譯名義集》:诃梨勒子,亦名诃子,華言天主持來。

     《詩》:領如蝤蛴。

    注,此蟲色白而豐潔,故以為喻。

     《爾雅翼》:椒實多而香。

    漢世皇後稱椒房。

    以椒塗壁,亦取其溫暖。

     《博物志》:老子入胡作樗蒲。

    《國史補》:樗蒲法。

    三分其子三百六十。

    限以二關。

    人執六馬。

    其骰五枚,分上黑下白。

    黑者刻二為犢,白者刻二為雉。

    擲之,全黑為盧,其采十六。

    二雉二黑為雉,其采十四。

    二犢三白為犢,其采十。

    全白為白,其采八。

    四者貴采也。

    六者雜采也。

    貴采得連擲,打馬過關。

    餘采則否。

     〔評〕末句一語翻空出奇。

    (湯顯祖) 诃梨子或是領上妝飾。

    繡帶疑亦是上體之帶,非裙帶也。

    “叢頭”二句言下服。

    蓋前言上服,此言下服。

    亦較前更細。

    (《蒿廬詞話》) 柳枝三首 軟碧搖煙似送人,映花時把翠眉嚬。

    青青自是風流主,慢飐金絲待洛神。

     其二 瑟瑟羅裙金縷腰,黛眉偎破未重描。

    醉來咬損新花子,拽住仙郎盡放嬌。

     〔注〕《古今注》:秦始皇好神仙,令宮人梳仙髻,帖五色花子,畫為雲鳳。

     《酉陽雜俎》: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上官氏所制。

     王維詩:仙郎有意憐同舍。

    注雲,唐稱尚書省各部郎中員外為仙郎。

     〔校〕“黛眉”句,毛本吳本作“隈”。

     末句“盡(儘)”字,毛本王本均作“盡(盡)”。

     〔評〕“醉來咬損新花子”,但覺其妙。

    詩詞中此類極多,如李白“兩鬓入秋浦”等,若一一索解,幾同說夢。

    (湯顯祖) 其三 鵲橋初就咽銀河,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自昔年攀桂樹,豈能月裡索姮娥。

     〔注〕《避暑錄話》:世以登科為折桂。

    此謂郄诜對策,自謂桂林一枝也。

    自唐以來用之。

    溫庭筠詩,猶喜故人新折桂。

    其後以月中有桂,故又謂之月桂。

    而月中又言有蟾,故又以登科為登蟾宮。

     〔評〕前二首不脫《柳枝》窠臼,遠不及溫尉之作。

    此詩則非詠柳枝矣,唐進士及第多冶遊,如《北裡志》所載可考。

    和詞蓋夫子自道耳。

    (《栩莊漫記》) 漁父一首 白芷汀寒立鹭鸶,蘋風輕剪浪花時。

    煙幂幂,日遲遲。

    香引芙蓉惹釣絲。

     〔評〕較志和作自遠不逮,而遣詞琢句,清秀絕倫,亦佳構也。

    (《白雨齋詞評》) 顧夐十八首 顧夐,字裡未詳。

    仕前蜀刺史,後蜀太尉。

     〔注〕顧夐,前蜀通正時,以小臣給事内庭。

    會秃鹙鳥翔摩诃池上,夐作詩刺之,禍幾不測。

    久之,擢刺史。

    已而複仕高祖,累官至太尉。

    夐善小詞,有《醉公子》曲,為一時豔稱。

    尤善诙諧,常于前蜀時見隸武職者,多拳勇之夫,戲造《武舉諜》以譏之,人以為滑稽雲。

    《諜》曰,大順年,侍郎李吒叱,下進及第三十餘人。

    善癞子,張打胸,李嗑咀,李破筋,李吉了,樊忽雷,王号駞,郝牛矢,陳波斯,羅蠻子等。

    試《亡命山澤賦》《到處不生草》詩。

    (《十國春秋》) 〔評〕顧夐詞《全唐詩》五十五首,皆豔詞也。

    濃淡疏密,一歸于豔。

    五代豔詞之上驷矣。

    (況周頤) 顧夐豔詞,多質樸語,妙在分際恰合。

    孫光憲便涉俗。

    (同上) 顧太尉詞,工緻麗密,時複清疏。

    以豔之神與骨為清,其豔乃入神入骨。

    其體格如宋畫院工筆折枝小幀,非元人設色所及。

    (同上) 顧夐詞在牛給事毛司徒之間。

    (王國維) 顧詞濃麗,實近溫尉,其《荷葉杯》諸詞,以質樸之句寫入骨之情,雖雲豔詞,乃為别調。

    要之其大體固以飛卿為宗也。

    (《栩莊漫記》) 虞美人六首 曉莺啼破相思夢,簾卷金泥鳳。

    宿妝猶在酒初醒,翠翹慵整倚銀屏,轉娉婷。

    香檀細畫侵桃臉,羅袖輕輕斂。

    佳期堪恨再難尋,綠蕪滿院柳成陰,負春心。

     其二 觸簾風送景陽鐘,鴛被繡花重。

    曉帏初卷冷煙濃,翠勻粉黛好儀容,思嬌慵。

    起來無語理朝妝,寶匣鏡凝光。

    綠荷相倚滿池塘,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