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六

關燈
郎,改主客員外郎,知制诰。

    尋召入翰林,充學士。

    轉主客郎中充職。

    兼權知貢舉。

    貢院舊例:放榜之日,設棘于門。

    及閉院門以防下第不逞者。

    凝令徹棘啟門,是日寂無喧者。

    所收多才名之士,時議以為得人。

    明宗益加器重,遷中書舍人,工部侍郎,皆充學士。

    晉有天下,拜端明殿學士兼判度支,轉戶部侍郎。

    會廢端明之職,複入翰林充承旨。

    晉祖每召問以時事,言皆稱旨。

    五年,拜中書侍郎、平章事。

    六年秋,晉高祖将幸邺都,時襄州安從進反狀已彰。

    凝乃奏曰:“車駕離阙,安從進或有悖逆,何以待之。

    ”晉高祖曰:“卿意如何。

    ”凝曰:“以臣料之,先人有奪人之心,臨事即不及也。

    欲預出宣敕十數道,密封付開封尹鄭王,令有緩急,即旋填将校姓名,令領兵擊之。

    ”晉高祖從之。

    及聞唐鄧奏報,鄭王如所敕,遣騎将李建崇,監軍焦繼勳等領兵讨焉。

    相遇于湖陽,從進出于不意,甚訝其神速,以至于敗。

    由凝之力也。

    少帝嗣立,加右仆射。

    開運初,罷相守本官。

    未幾,轉左仆射。

    漢興,授太子太保。

    國初,遷太子太傅。

    顯德二年秋,以背疽卒于其第。

    年五十八。

    辍視朝兩日。

    诏贈侍中。

    凝性好修整。

    自釋褐至登台輔,車服仆從,必加華楚。

    進退容止,偉如也。

    又好延納後進,士無賢不肖,皆虛懷以待之,或緻其仕進。

    故甚有當時之譽。

    平生為文章,長于短歌豔曲。

    尤好聲譽。

    有集百卷,自篆于闆,模印數百帙,分惠于人焉。

    (《舊五代史》本傳) 和凝字成績。

    郓州須昌人也。

    九世祖逢堯,為唐監察禦史,其後世遂不複宦學。

    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節。

    然獨好禮文士,每傾資以交之,以故凝得與之遊。

    而凝幼聰敏,神形秀發。

    舉進士。

    梁義成軍節度使賀瓌辟為從事。

    與唐莊宗戰于胡柳,瓌戰敗,脫身走,獨凝随之。

    反顧見凝,揮之使去。

    凝曰,大丈夫當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爾,豈可去也。

    已而一騎追瓌,幾及。

    凝叱之,不止。

    即引弓射殺之。

    瓌由此得免。

    瓌歸戒其諸子曰,和生志義之士也。

    後必富貴,爾其謹事之。

    因妻之以女。

    天成中拜殿中侍禦史。

    累遷主客員外郎,知制诰,翰林學士,知貢舉。

    是時進士多浮薄,喜為喧嘩,以動主司。

    主司每放榜,則圍之以棘,閉省門,絕人出入以為常。

    凝撤棘開門而士皆肅然無嘩,所取皆一時之秀,稱為得人。

    晉初拜端明殿學士,兼判度支。

    為翰林學士承旨。

    晉高祖數召之,問以時事。

    凝對皆稱旨。

    天福五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高祖将幸邺,而襄州安從進反迹已見。

    凝曰,陛下幸邺,從進必因此時反,則将奈何。

    高祖曰,卿将何以待之。

    凝曰,先人者所以奪人也。

    請為宣敕十餘通,授之鄭王。

    有急則命将擊之。

    高祖以為然。

    是時鄭王為開封尹,留不從幸。

    乃授以宣敕。

    高祖至邺,從進果反。

    鄭王即以宣敕命騎将李建崇焦繼勳等讨之。

    從進謂高祖方幸邺,不意晉兵之速也。

    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為神,遂敗走。

    出帝即位,加右仆射。

    歲餘罷平章事,遷左仆射。

    漢高祖時拜太子太傅,封魯國公。

    顯德二年卒。

    年五十八。

    贈侍中。

    凝好飾車服。

    為文章以多為富。

    有集百餘卷。

    嘗自镂闆以行于世。

    識者多非之。

    然性樂善,好稱道後進之士。

    唐故事知貢舉者所放進士,以己及第時名次為重。

    凝舉進士及第時第五。

    後知貢舉,選範質為第五。

    後質位至宰相,封魯國公。

    官至太子太傅,皆與凝同。

    當時以為榮焉。

    (《新五代史》) 範質初舉進士,時和凝知貢舉。

    凝常宰輔自期。

    登第之日,名第十三人。

    及覽質文,尤加賞歎,即以第十三名處之。

    場屋之間,謂之傳衣缽。

    若禅宗之相付授也。

    後質果繼凝登相位。

    (《渑水客談》) 晉相和凝,少時好為曲子詞,布于汴洛。

    洎入相,專托人收拾焚毀。

    然相公厚重有德,終為豔詞所玷。

    契丹入夷門,号為“曲子相公”。

    (《北夢瑣言》) 和魯公凝有豔詞一編,名《香奁集》。

    凝後貴,乃嫁其名為韓偓。

    今世傳韓偓《香奁集》,乃凝所為也。

    凝平生著述,分為《演綸》《遊藝》《孝悌》《疑獄》《香奁》《籝金》六集。

    自為《遊藝集序》雲,予有《香奁》《籝金》二集,不行于世。

    凝在政府,避議論,諱其名。

    又欲使人知,故于《遊藝集序》實之,此凝之意也。

    (《宋朝類苑》) 和魯公有豔詞一編,名《香奁集》。

    ……予在秀州,其曾孫和淳,家藏諸書,皆魯公舊物,印記甚完。

    凝為文以多為富。

    有集百卷,自镂闆以行。

    識者非之曰,此顔之推所謂“詅癡符”也。

    (《夢溪筆談》) 世傳和成績知貢舉,愛進士範質文,以己之名次置之,質後曆官階果與相同。

    凝賦詩雲:“從此廟堂添故事,登庸衣缽亦相傳。

    ”實詞林佳話也。

    成績曆事五代,與長樂老人相似,馮創活版,和自刻集,均為前此所未有。

    (《栩莊漫記》) 〔評〕和魯公《江城子》雲,輕撥朱弦,恐亂馬嘶聲。

    二語熨帖入微。

    似乎人人意中所有,卻未經人道過。

    寫出柔情密意,真質而不涉尖纖。

    又一阕雲,曆曆花間,似有馬蹄聲,尤為渾雅,進乎高詣。

    (《餐櫻庑詞話》) 和詞如《臨江仙》“披袍窣地紅金(一本作“宮”)錦”一首,《麥秀兩歧》雲:“涼簟鋪斑竹,鴛枕并紅玉。

    臉蓮紅,眉柳綠。

    胸雪宜新浴。

    淡黃衫子裁春縠。

    異香芬馥。

    羞道交回燭,未慣雙雙宿。

    樹連枝,魚比目。

    掌上腰如束。

    嬌娆不争人拳局。

    黛眉微蹙。

    ”奇豔絕倫,所謂古蕃錦也。

    《江城子》雲:“初夜含嬌入洞房。

    理殘妝,柳眉長。

    翡翠屏中,親爇玉爐香。

    整理金钗呼小玉,排紅燭,待潘郎。

    ”又雲:“竹裡風生月上門。

    理秦筝,對雲屏。

    輕撥朱弦,恐亂馬蹄聲。

    含恨含嬌獨自語,今夜約,太遲生。

    ”又雲:“鬥轉星移玉漏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