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色滿皇州。
瑞煙浮。
直與路邊江畔别,免被離人攀折。
最憐京兆畫蛾眉,葉纖時。
〔注〕《漢書》:張敞無威儀。
時罷朝會,走馬過章台街,自以便面拊馬。
程大昌曰:漢章台宮即秦章台。
在鹹陽渭南。
漢有章台街,街蓋在台下。
班固《西都賦》:冠蓋如雲,七相五公。
鮑照詩:愛景麗皇州。
注:“皇州言帝都也。
” 其四 禦溝柳,占春多。
半出宮牆婀娜,有時倒影蘸輕羅。
麹塵波。
昨日金銮巡上苑,風亞舞腰纖軟。
栽培得地近皇宮,瑞煙濃。
〔注〕《古今注》:長安禦溝,引終南山水從宮内過。
亦曰禁溝。
〔評〕詠柳之種類極多。
今南詞中盡有佳句。
若追先進,當從始音。
(湯顯祖) 醉花間二首 休相問,怕相問,相問還添恨。
春水滿塘生,鸂鶒還相趁。
昨夜雨霏霏,臨明寒一陣。
偏憶戍樓人,久絕邊庭信。
〔評〕助教新詞《菩薩蠻》,司徒絕調《醉花間》。
晚唐風格無逾此,莫道詩家降格還。
(沈初) 《花間集》毛文錫三十一首,餘隻喜其《醉花間》後段,“昨夜雨霏霏”數語。
情景不奇,寫出政複不易。
語淡而真,亦輕清,亦沉着。
(《餐櫻庑詞話》) 其二 深相憶,莫相憶,相憶情難極。
銀漢是紅牆,一帶遙相隔。
金盤珠露滴,兩岸榆花白。
風搖玉珮清,今夕為何夕。
〔注〕《三輔故事》:漢武帝以銅作承露盤,高二十丈,大十圍。
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飲之以求仙。
〔評〕創語奇聳,不同凡調。
(湯顯祖) 與上章起筆合拍,結筆尤勝上章。
(《白雨齋詞評》) 浣溪沙二首 春水輕波浸綠苔,枇杷洲上紫檀開。
晴日眠沙鸂鶒穩,暖相偎。
羅襪生塵遊女過,有人逢着弄珠回。
蘭麝飄香初解珮,忘歸來。
〔注〕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
《詩》:漢有遊女,不可方思。
其二 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雲微。
蟾光鵲影伯勞飛。
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
今宵嘉會兩依依。
〔注〕《莊子》:蟪蛄不知春秋。
〔評〕意淺辭庸,味如嚼蠟。
(《栩莊漫記》) 月宮春一首 水晶宮裡桂花開,神仙探幾回。
紅芳金蕊繡重台,低傾馬腦杯。
玉兔銀蟾争守護,姮娥姹女戲相偎。
遙聽鈞天九奏,玉皇親看來。
〔注〕《酉陽雜俎》:月中有桂,高五百丈。
下有一人常砍之。
樹創随合。
其人姓吳名剛,河西人,學仙有過,谪伐桂。
《宋史·渤海國傳》:“永徽五年,遣使獻琥珀、馬腦。
”今作瑪瑙。
《傅鹹文集》:“月中何有,玉兔搗藥。
”《五經通義》:“月中有兔與蟾蜍者何,月,陰也。
蟾蜍,陽也。
而與兔并明,陰系于陽也。
” 《丹鉛總錄》:月中嫦娥,其說始于《淮南》及張衡《靈憲》。
其實因常儀占月而誤。
以“儀”“娥”同音耳。
《淮南子》: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宮。
《漢書》:河間姹女工數錢。
注:姹女,少女也。
《史記》:秦穆公疾,不知人。
既寤,曰:我之帝所,甚樂。
與百神遊。
鈞天廣樂,九奏萬舞,其聲動心。
《道書》:“玉帝居玉清三元宮第一中位。
”亦稱玉皇。
戀情深二首 滴滴銅壺寒漏咽,醉紅樓月。
宴餘香殿會鴛衾,蕩春心。
真珠簾下曉光侵,莺語隔瓊林。
寶帳欲開慵起,戀情深。
其二 玉殿春濃花爛熳,簇神仙伴。
羅裙窣地縷黃金,奏清音。
酒闌歌罷兩沉沉,一笑動君心。
永願作鴛鴦伴,戀情深。
〔評〕緣題敷衍,味若塵羹。
毛詞之所以為毛也。
(《栩莊漫記》) 訴衷情二首 桃花流水漾縱橫,春晝彩霞明。
劉郎去,阮郎行,惆怅恨難平。
愁坐對雲屏,算歸程。
何時攜手洞邊迎,訴衷情。
其二 鴛鴦交頸繡衣輕,碧沼藕花馨。
偎藻荇,映蘭汀,和雨浴浮萍。
思婦對心驚,想邊庭。
何時解珮掩雲屏,訴衷情。
〔校〕“偎”字王本作“隈”。
〔評〕無定河邊,春閨夢裡,不止尋常閨怨。
(湯顯祖) 此二詞亦如《戀情深》之嵌字格。
雖較勻淨,終為庸濫之音。
(《栩莊漫記》) 應天長一首 平江波暖鴛鴦語,兩兩釣船歸極浦。
蘆洲一夜風和雨,飛起淺沙翹雪鹭。
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
羅袂從風輕舉,愁殺采蓮女。
〔評〕毛文錫《應天長》雲: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
柳屯田雲: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毛詞簡質而情景具足,後人但能歌柳詞耳。
知者亦不易,誠哉是言。
河滿子一首 紅粉樓前月照,碧紗窗外莺啼。
夢斷遼陽音信,那堪獨守空閨。
恨對百花時節,王孫綠草萋萋。
巫山一段雲一首 雨霁巫山上,雲輕映碧天。
遠風吹散又相連,十二晚峰前。
暗濕啼猿樹,高籠過客船。
朝朝暮暮楚江邊,幾度降神仙。
〔評〕毛詞以質直為情緻,殊不知流于率露。
緻令諸人評庸陋詞者,必曰,此乃仿毛文錫之《贊成功》而不及者乎。
逮覽其全集,而其詠《巫山一段雲》,其細心微詣,直造蓬萊頂上。
(葉夢得) 一自高唐賦成後,楚天雲雨盡堪疑。
信然。
(湯顯祖) 神光離合,《高唐》《神女》之流亞也。
(《白雨齋詞評》) “遠峰吹散”二句,甚有煙雲缥渺之緻。
可稱佳句。
惜下半阕又過于着實耳。
(《栩莊漫記》) 臨江仙一首 暮蟬聲盡落斜陽,銀蟾影挂潇湘。
黃陵廟側水茫茫。
楚山紅樹,煙雨隔高唐。
岸泊漁燈風飐碎,白蘋遠散濃香。
靈娥
瑞煙浮。
直與路邊江畔别,免被離人攀折。
最憐京兆畫蛾眉,葉纖時。
〔注〕《漢書》:張敞無威儀。
時罷朝會,走馬過章台街,自以便面拊馬。
程大昌曰:漢章台宮即秦章台。
在鹹陽渭南。
漢有章台街,街蓋在台下。
班固《西都賦》:冠蓋如雲,七相五公。
鮑照詩:愛景麗皇州。
注:“皇州言帝都也。
” 其四 禦溝柳,占春多。
半出宮牆婀娜,有時倒影蘸輕羅。
麹塵波。
昨日金銮巡上苑,風亞舞腰纖軟。
栽培得地近皇宮,瑞煙濃。
〔注〕《古今注》:長安禦溝,引終南山水從宮内過。
亦曰禁溝。
〔評〕詠柳之種類極多。
今南詞中盡有佳句。
若追先進,當從始音。
(湯顯祖) 醉花間二首 休相問,怕相問,相問還添恨。
春水滿塘生,鸂鶒還相趁。
昨夜雨霏霏,臨明寒一陣。
偏憶戍樓人,久絕邊庭信。
〔評〕助教新詞《菩薩蠻》,司徒絕調《醉花間》。
晚唐風格無逾此,莫道詩家降格還。
(沈初) 《花間集》毛文錫三十一首,餘隻喜其《醉花間》後段,“昨夜雨霏霏”數語。
情景不奇,寫出政複不易。
語淡而真,亦輕清,亦沉着。
(《餐櫻庑詞話》) 其二 深相憶,莫相憶,相憶情難極。
銀漢是紅牆,一帶遙相隔。
金盤珠露滴,兩岸榆花白。
風搖玉珮清,今夕為何夕。
〔注〕《三輔故事》:漢武帝以銅作承露盤,高二十丈,大十圍。
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飲之以求仙。
〔評〕創語奇聳,不同凡調。
(湯顯祖) 與上章起筆合拍,結筆尤勝上章。
(《白雨齋詞評》) 浣溪沙二首 春水輕波浸綠苔,枇杷洲上紫檀開。
晴日眠沙鸂鶒穩,暖相偎。
羅襪生塵遊女過,有人逢着弄珠回。
蘭麝飄香初解珮,忘歸來。
〔注〕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
《詩》:漢有遊女,不可方思。
其二 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雲微。
蟾光鵲影伯勞飛。
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
今宵嘉會兩依依。
〔注〕《莊子》:蟪蛄不知春秋。
〔評〕意淺辭庸,味如嚼蠟。
(《栩莊漫記》) 月宮春一首 水晶宮裡桂花開,神仙探幾回。
紅芳金蕊繡重台,低傾馬腦杯。
玉兔銀蟾争守護,姮娥姹女戲相偎。
遙聽鈞天九奏,玉皇親看來。
〔注〕《酉陽雜俎》:月中有桂,高五百丈。
下有一人常砍之。
樹創随合。
其人姓吳名剛,河西人,學仙有過,谪伐桂。
《宋史·渤海國傳》:“永徽五年,遣使獻琥珀、馬腦。
”今作瑪瑙。
《傅鹹文集》:“月中何有,玉兔搗藥。
”《五經通義》:“月中有兔與蟾蜍者何,月,陰也。
蟾蜍,陽也。
而與兔并明,陰系于陽也。
” 《丹鉛總錄》:月中嫦娥,其說始于《淮南》及張衡《靈憲》。
其實因常儀占月而誤。
以“儀”“娥”同音耳。
《淮南子》: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宮。
《漢書》:河間姹女工數錢。
注:姹女,少女也。
《史記》:秦穆公疾,不知人。
既寤,曰:我之帝所,甚樂。
與百神遊。
鈞天廣樂,九奏萬舞,其聲動心。
《道書》:“玉帝居玉清三元宮第一中位。
”亦稱玉皇。
戀情深二首 滴滴銅壺寒漏咽,醉紅樓月。
宴餘香殿會鴛衾,蕩春心。
真珠簾下曉光侵,莺語隔瓊林。
寶帳欲開慵起,戀情深。
其二 玉殿春濃花爛熳,簇神仙伴。
羅裙窣地縷黃金,奏清音。
酒闌歌罷兩沉沉,一笑動君心。
永願作鴛鴦伴,戀情深。
〔評〕緣題敷衍,味若塵羹。
毛詞之所以為毛也。
(《栩莊漫記》) 訴衷情二首 桃花流水漾縱橫,春晝彩霞明。
劉郎去,阮郎行,惆怅恨難平。
愁坐對雲屏,算歸程。
何時攜手洞邊迎,訴衷情。
其二 鴛鴦交頸繡衣輕,碧沼藕花馨。
偎藻荇,映蘭汀,和雨浴浮萍。
思婦對心驚,想邊庭。
何時解珮掩雲屏,訴衷情。
〔校〕“偎”字王本作“隈”。
〔評〕無定河邊,春閨夢裡,不止尋常閨怨。
(湯顯祖) 此二詞亦如《戀情深》之嵌字格。
雖較勻淨,終為庸濫之音。
(《栩莊漫記》) 應天長一首 平江波暖鴛鴦語,兩兩釣船歸極浦。
蘆洲一夜風和雨,飛起淺沙翹雪鹭。
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
羅袂從風輕舉,愁殺采蓮女。
〔評〕毛文錫《應天長》雲: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
柳屯田雲: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毛詞簡質而情景具足,後人但能歌柳詞耳。
知者亦不易,誠哉是言。
河滿子一首 紅粉樓前月照,碧紗窗外莺啼。
夢斷遼陽音信,那堪獨守空閨。
恨對百花時節,王孫綠草萋萋。
巫山一段雲一首 雨霁巫山上,雲輕映碧天。
遠風吹散又相連,十二晚峰前。
暗濕啼猿樹,高籠過客船。
朝朝暮暮楚江邊,幾度降神仙。
〔評〕毛詞以質直為情緻,殊不知流于率露。
緻令諸人評庸陋詞者,必曰,此乃仿毛文錫之《贊成功》而不及者乎。
逮覽其全集,而其詠《巫山一段雲》,其細心微詣,直造蓬萊頂上。
(葉夢得) 一自高唐賦成後,楚天雲雨盡堪疑。
信然。
(湯顯祖) 神光離合,《高唐》《神女》之流亞也。
(《白雨齋詞評》) “遠峰吹散”二句,甚有煙雲缥渺之緻。
可稱佳句。
惜下半阕又過于着實耳。
(《栩莊漫記》) 臨江仙一首 暮蟬聲盡落斜陽,銀蟾影挂潇湘。
黃陵廟側水茫茫。
楚山紅樹,煙雨隔高唐。
岸泊漁燈風飐碎,白蘋遠散濃香。
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