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四

關燈
冰雪聰明者也。

    如此詞活畫出一個狂少年舉動來。

    (《栩莊漫記》) 其十 小市東門欲雪天,衆中依約見神仙。

    蕊黃香畫貼金蟬。

    飲散黃昏人草草,醉容無語立門前。

    馬嘶塵烘一街煙。

     〔評〕一“烘”字形容鬧市極似,再無他字可代,此之謂工于練字。

    (《栩莊漫記》) 臨江仙一首 煙收湘渚秋江靜,蕉花露泣愁紅。

    五雲雙鶴去無蹤。

    幾回魂斷,凝望向長空。

    翠竹暗留珠淚怨,閑調寶瑟波中。

    花鬟月鬓綠雲重。

    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風。

     〔注〕《楚辭》:“使湘靈鼓瑟兮。

    ”王注,湘水之神也。

    洪興祖注,堯女娥皇女英為舜妃。

    舜崩蒼梧,二妃哭極哀,淚染于竹。

    斑斑如淚痕。

    《洞庭志》:二妃墓在君山,《楚辭》之湘君湘夫人,或謂即皇英也。

     錢起《湘靈鼓瑟詩》: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評〕詞氣委宛,不即不離,水仙之雅操也。

    (湯顯祖) “蕉花露泣愁紅”,凄豔之句。

    全詞亦極缥渺之思,不落凡俗。

    (《栩莊漫記》) 女冠子一首 露花煙草,寂寞五雲三島。

    正春深。

    貌減全消玉,香殘尚惹襟。

    竹疏虛檻靜,松密醮壇陰。

    何事劉郎去,信沉沉。

     河傳二首 渺莽雲水,惆怅暮帆,去程迢遞。

    夕陽芳草,千裡萬裡,雁聲無限起。

    夢魂悄斷煙波裡,心如醉,相見何處是。

    錦屏香冷無睡,被頭多少淚。

     〔評〕可憐。

    《河傳》高調。

    (湯顯祖) 起句飒然而來,不亞《别》《恨》二賦首語,可謂工于發端,而承以“夕陽”“千裡”三句,蒼涼悲咽,驚心動魄矣。

    (《栩莊漫記》) 其二 紅杏,交枝相映。

    密密濛濛,一庭濃豔倚東風。

    香融,透簾栊。

    斜陽似共春光語,蝶争舞,更引流莺妒。

    魂銷千片玉尊前,神仙,瑤池醉暮天。

     〔注〕《集仙傳》:西王母所居宮阙,在龜山昆侖之圃,阆風之苑。

    左帶瑤池,右環翠水。

     《穆天子傳》:遂賓于西王母,觞于瑤池之上。

     〔評〕“斜陽似共春光語”,隽語也。

    餘幼有句雲,“幽蘭軟語斜陽裡,蚨蝶飛來總不知”。

    (《栩莊漫記》) 酒泉子二首 春雨打窗,驚夢覺來天氣曉。

    畫堂深,紅焰小,背蘭釭。

    酒香噴鼻懶開缸,惆怅更無人共醉。

    舊巢中,新燕子。

    語雙雙。

     〔評〕撫景懷人,如怨如慕。

    何如《摽梅》諸什。

    (湯顯祖) 其二 紫陌青門,三十六宮春色,禦溝辇路暗相通。

    杏園風。

    鹹陽沽酒寶钗空。

    笑指未央歸去,插花走馬落殘紅。

    月明中。

     〔注〕《三輔黃圖》:未央宮周回三十八裡。

     駱賓王詩:秦地山河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

     生查子一首 相見稀,喜相見。

    相見還相遠。

    檀畫荔枝紅,金蔓蜻蜓軟。

    魚雁疏,芳信斷。

    花落庭陰晚。

    可惜玉肌膚,銷瘦成慵懶。

     〔注〕《枕譚》:畫家七十二色,有檀色,淺赭所合。

     《夷白齋詩話》:古詩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魚腹中安得有書。

    古人以喻隐密也。

    魚,沉潛之物,故雲。

     〔評〕信筆而往,無一浮漫。

    非隻□□□傳神也。

    (湯顯祖) 思越人一首 燕雙飛,莺百啭,越波堤下長橋。

    鬥钿花筐金匣恰,舞衣羅薄腰纖。

    東風澹蕩慵無力,黛眉愁聚春碧。

    滿地落花無消息,月明腸斷空憶。

     〔校〕“舞衣”句,一本作“纖腰”。

     滿宮花一首 花正芳,樓似绮。

    寂寞上陽宮裡。

    钿籠金鎖睡鴛鴦,簾冷露華珠翠。

    嬌豔輕盈香雪膩。

    細雨黃莺雙起。

    東風惆怅欲清明,公子橋邊沉醉。

     柳枝一首 膩粉瓊妝透碧紗,雪休誇。

    金鳳搔頭墜鬓斜,發交加。

    倚着雲屏新睡覺,思夢笑。

    紅腮隐出枕函花,有些些。

     〔校〕“金鳳”句,王本“墜”字作“堕”。

     〔評〕此《柳枝》之變體也。

    “紅腮”一語,自見巧思。

    (湯顯祖) “思夢笑”三字一篇之骨。

    (《栩莊漫記》) 南歌子三首 柳色遮樓暗,桐花落砌香。

    畫堂開處遠風涼。

    高卷水精簾額,襯斜陽。

     〔評〕“柳色”二句,有韻緻。

    (湯顯祖) 此初日芙蓉,非镂金錯彩也。

    (《蒿廬詞話》) 其二 岸柳拖煙綠,庭花照日紅。

    數聲蜀魄入簾栊。

    驚斷碧窗殘夢,畫屏空。

     〔評〕意亦猶人,詞特清疏。

    (《栩莊漫記》) 其三 錦薦紅鸂鶒,羅衣繡鳳凰。

    绮疏飄雪北風狂。

    簾幕晝垂無事,郁金香。

     〔注〕《魏略》:郁金香,生大秦國。

    二三月花如紅藍。

    四五月采之。

    其香十二葉,為百草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