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女别字,泌寄以詩雲:“别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隻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浣衣為之隕涕。
(《才調集》) 後主壬申歲,佖知貢舉。
試“天雞弄和風”,佖但以《文選》詩句為題,未嘗詳究。
有進士白雲:“《爾雅》:‘,天雞;,天雞。
’未知孰是。
”佖大驚不能對。
亟取《爾雅》檢之,一在《釋蟲》,一在《釋鳥》,果有二,因自失。
放進士三人。
學士張洎言佖多遺,複命洎試,放五人。
(《全唐詩》) 《曆代詩餘》雲:張佖,淮南人,初官句容尉,上書陳治道,後主征為監察禦史。
官至内史舍人。
是佖為南唐人無可疑者。
但其詞有涉及成都景物者。
而《花間》不收南唐詞人作品,故馮正中見屏集外,乃獨載張詞。
二者均可疑也,有暇當一考索之。
(《栩莊漫記》) 〔評〕張子澄詞,其佳者能蘊藉有韻緻。
如《浣溪沙》諸阕。
又《河傳》雲:“夕陽芳草,千裡萬裡,雁聲無限起。
”又雲:“斜陽似共春光語。
”隻是不盡之情,目前之景,卻未經人道。
(況周頤) 花間詞十八家約可分為三派,縷金錯彩,缛麗擅長而意在閨袆,語無寄托者,飛卿一派也。
清绮明秀,婉約為高,而言情之外兼書感興者,端己一派也。
抱樸守質,自然近俗,而詞亦疏朗,雜記風土者,德潤一派也。
張子澄詞蓋介乎溫韋之間而與韋最近。
(《栩莊漫記》) 浣溪沙十首 钿毂香車過柳堤,桦煙分處馬頻嘶。
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滿驿亭香霧細,杜鵑聲斷玉蟾低。
含情無語倚樓西。
其二 馬上凝情憶舊遊,照花淹竹小溪流。
钿筝羅幕玉搔頭。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秋。
晚風斜日不勝愁。
〔注〕《西京雜記》:武帝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
自此後宮人搔頭皆用玉。
〔評〕以“憶舊遊”領起,全詞實處皆化空靈,章法極妙。
(《栩莊漫記》) 其三 獨立閑階望月華,露濃香泛小庭花。
繡屏愁背一燈斜。
雲雨自從分散後,人間無路到仙家。
但憑魂夢訪天涯。
〔評〕張子澄時有幽豔語。
“露濃香泛小庭花”是也。
時遂有以《浣溪沙》為《小庭花》者。
(《古今詞話》) 昔沈文悫賞泌“綠楊花撲一溪煙”為晚唐名句。
然其詞如“露濃香泛小庭花”,較前語更幽豔也。
(王國維) 其四 依約殘眉理舊黃,翠鬟抛擲一簪長。
暖風晴日罷朝妝。
閑折海棠看又撚,玉纖無力惹餘香。
此情誰會倚斜陽。
〔評〕寫春困情态入木三分。
(《栩莊漫記》) 其五 翡翠屏開繡幄紅,謝娥無力曉妝慵。
錦帏鴛被宿香濃。
微雨小庭春寂寞,燕飛莺語隔簾栊。
杏花凝恨倚東風。
〔評〕張子澄句“杏花凝恨倚東風”,又“斷香輕碧鎖愁深”,妙在“凝”字“碧”字。
若換用他字,便無力神韻。
“碧”字尤為人所易忽。
(《餐櫻庑詞話》) 其六 枕障熏爐隔繡帏,二年終日苦相思。
杏花明月始應知。
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
黃昏微雨畫簾垂。
〔注〕《北夢瑣言》:張袆侍郎有愛姬早逝,悼念不已。
因入朝未回。
其猶子右補阙曙,才俊風流,因增大阮之悲。
乃制《浣溪沙》置于幾上。
大阮退朝,憑幾無聊,忽睹此詞,不覺大痛曰:“此必阿灰所作。
” 〔評〕第三個年頭,自有知者。
杏花明月,知我憐我,未必笑我。
(湯顯祖) 不言而神傷。
(《蒿廬詞話》) “始應知”三字想有所指,非空語也。
對法活潑,導人先路。
結句尤佳。
(《白雨齋詞話》) 凄婉之調,下開小晏。
全詞布置之佳,正如馮正中之《蝶戀花》愈婉愈深,愈淡愈哀,蓋不惜以金針度盡世人者也。
(《栩莊漫記》) 其七 花月香寒悄夜塵,绮筵幽會暗傷神。
婵娟依約畫屏人。
人不見時還暫語,令才抛後愛微颦。
越羅巴錦不勝春。
其八 偏戴花冠白玉簪,睡容新起意沉吟。
翠钿金縷鎮眉心。
小檻日斜風悄悄,隔簾零落杏花陰。
斷香輕碧鎖愁深。
〔評〕鎖得住的,還不是愁。
人言愁,我始欲愁,隻為鎖他不住。
(湯顯祖) 其九 晚逐香車入鳳城,東風斜揭繡簾輕。
漫回嬌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随行。
依稀聞道太狂生。
〔注〕《六一詩話》:唐人語辭,好用“生”字。
如“太瘦生”“作麼生”“何似生”是也。
趙次公杜詩注:秦穆公女吹箫,鳳降其城,因号丹鳳城。
其後謂京都為鳳城。
〔校〕末句,王本“太”字作“大”。
〔評〕子澄筆下無難達之情,無不盡之境,信手描寫,情狀如生,所謂
多情隻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浣衣為之隕涕。
(《才調集》) 後主壬申歲,佖知貢舉。
試“天雞弄和風”,佖但以《文選》詩句為題,未嘗詳究。
有進士白雲:“《爾雅》:‘,天雞;,天雞。
’未知孰是。
”佖大驚不能對。
亟取《爾雅》檢之,一在《釋蟲》,一在《釋鳥》,果有二,因自失。
放進士三人。
學士張洎言佖多遺,複命洎試,放五人。
(《全唐詩》) 《曆代詩餘》雲:張佖,淮南人,初官句容尉,上書陳治道,後主征為監察禦史。
官至内史舍人。
是佖為南唐人無可疑者。
但其詞有涉及成都景物者。
而《花間》不收南唐詞人作品,故馮正中見屏集外,乃獨載張詞。
二者均可疑也,有暇當一考索之。
(《栩莊漫記》) 〔評〕張子澄詞,其佳者能蘊藉有韻緻。
如《浣溪沙》諸阕。
又《河傳》雲:“夕陽芳草,千裡萬裡,雁聲無限起。
”又雲:“斜陽似共春光語。
”隻是不盡之情,目前之景,卻未經人道。
(況周頤) 花間詞十八家約可分為三派,縷金錯彩,缛麗擅長而意在閨袆,語無寄托者,飛卿一派也。
清绮明秀,婉約為高,而言情之外兼書感興者,端己一派也。
抱樸守質,自然近俗,而詞亦疏朗,雜記風土者,德潤一派也。
張子澄詞蓋介乎溫韋之間而與韋最近。
(《栩莊漫記》) 浣溪沙十首 钿毂香車過柳堤,桦煙分處馬頻嘶。
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滿驿亭香霧細,杜鵑聲斷玉蟾低。
含情無語倚樓西。
其二 馬上凝情憶舊遊,照花淹竹小溪流。
钿筝羅幕玉搔頭。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秋。
晚風斜日不勝愁。
〔注〕《西京雜記》:武帝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
自此後宮人搔頭皆用玉。
〔評〕以“憶舊遊”領起,全詞實處皆化空靈,章法極妙。
(《栩莊漫記》) 其三 獨立閑階望月華,露濃香泛小庭花。
繡屏愁背一燈斜。
雲雨自從分散後,人間無路到仙家。
但憑魂夢訪天涯。
〔評〕張子澄時有幽豔語。
“露濃香泛小庭花”是也。
時遂有以《浣溪沙》為《小庭花》者。
(《古今詞話》) 昔沈文悫賞泌“綠楊花撲一溪煙”為晚唐名句。
然其詞如“露濃香泛小庭花”,較前語更幽豔也。
(王國維) 其四 依約殘眉理舊黃,翠鬟抛擲一簪長。
暖風晴日罷朝妝。
閑折海棠看又撚,玉纖無力惹餘香。
此情誰會倚斜陽。
〔評〕寫春困情态入木三分。
(《栩莊漫記》) 其五 翡翠屏開繡幄紅,謝娥無力曉妝慵。
錦帏鴛被宿香濃。
微雨小庭春寂寞,燕飛莺語隔簾栊。
杏花凝恨倚東風。
〔評〕張子澄句“杏花凝恨倚東風”,又“斷香輕碧鎖愁深”,妙在“凝”字“碧”字。
若換用他字,便無力神韻。
“碧”字尤為人所易忽。
(《餐櫻庑詞話》) 其六 枕障熏爐隔繡帏,二年終日苦相思。
杏花明月始應知。
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
黃昏微雨畫簾垂。
〔注〕《北夢瑣言》:張袆侍郎有愛姬早逝,悼念不已。
因入朝未回。
其猶子右補阙曙,才俊風流,因增大阮之悲。
乃制《浣溪沙》置于幾上。
大阮退朝,憑幾無聊,忽睹此詞,不覺大痛曰:“此必阿灰所作。
” 〔評〕第三個年頭,自有知者。
杏花明月,知我憐我,未必笑我。
(湯顯祖) 不言而神傷。
(《蒿廬詞話》) “始應知”三字想有所指,非空語也。
對法活潑,導人先路。
結句尤佳。
(《白雨齋詞話》) 凄婉之調,下開小晏。
全詞布置之佳,正如馮正中之《蝶戀花》愈婉愈深,愈淡愈哀,蓋不惜以金針度盡世人者也。
(《栩莊漫記》) 其七 花月香寒悄夜塵,绮筵幽會暗傷神。
婵娟依約畫屏人。
人不見時還暫語,令才抛後愛微颦。
越羅巴錦不勝春。
其八 偏戴花冠白玉簪,睡容新起意沉吟。
翠钿金縷鎮眉心。
小檻日斜風悄悄,隔簾零落杏花陰。
斷香輕碧鎖愁深。
〔評〕鎖得住的,還不是愁。
人言愁,我始欲愁,隻為鎖他不住。
(湯顯祖) 其九 晚逐香車入鳳城,東風斜揭繡簾輕。
漫回嬌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随行。
依稀聞道太狂生。
〔注〕《六一詩話》:唐人語辭,好用“生”字。
如“太瘦生”“作麼生”“何似生”是也。
趙次公杜詩注:秦穆公女吹箫,鳳降其城,因号丹鳳城。
其後謂京都為鳳城。
〔校〕末句,王本“太”字作“大”。
〔評〕子澄筆下無難達之情,無不盡之境,信手描寫,情狀如生,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