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張泌四首
江城子二首
碧闌幹外小中庭。
雨初晴,曉莺聲。
飛絮落花,時節近清明。
睡起卷簾無一事,勻面了,沒心情。
〔評〕無一事,不消勻面了。
勻面了,沒心情,連勻面也是多的。
(湯顯祖) “飛絮落花,時節近清明”,流麗之句卻寓傷春之感。
(《栩莊漫記》) 其二 浣花溪上見卿卿。
臉波秋水明,黛眉輕。
綠雲高绾,金簇小蜻蜓。
好是問他來得麼,和笑道,莫多情。
〔注〕湯若士雲,次句應是“眼波秋水明”。
《老學庵筆記》:浣花溪在成都西五裡,一名百花潭。
杜甫故宅在此,謂之浣花草堂。
所謂萬裡橋西宅,百花潭北莊是也。
四月十九日蜀人多遊宴于此,謂之浣花日。
又唐名妓薛濤亦家百花潭旁,取潭水造十色箋名浣花箋。
李商隐詩:浣花箋紙桃花色。
〔校〕“綠雲”句,《詞綜》及《曆代詩餘》均作“高绾綠雲”。
〔評〕唐詞多無換頭,如此詞兩段,自是兩首,故兩押“情”字。
今人不知,合為一首則誤矣。
(黃叔旸) 結六字寫得可人。
(《白雨齋詞評》) 河渎神一首 古樹噪寒鴉,滿庭楓葉蘆花。
晝燈當午背窗紗,畫閣珠簾影斜。
門外往來祈賽客,翩翩帆落天涯。
回首隔江煙火,渡頭三兩人家。
〔評〕“回首隔江煙火,渡頭三兩人家”,可作畫景。
與首二句同一蕭然其為秋也。
(《栩莊漫記》) 胡蝶兒一首 胡蝶兒,晚春時。
阿嬌初着淡黃衣,倚窗學畫伊。
還似花間見,雙雙對對飛。
無端和淚拭燕脂,惹教雙翅垂。
〔注〕《漢武故事》:武帝為太子時,長公主欲以女配帝,問曰:“得阿嬌好否?”帝曰:“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貯之。
” 《辍耕錄》:關中以女兒為阿嬌。
〔評〕“阿嬌”二句,妩媚。
(湯顯祖) 妮妮之态,一一繪出。
幹卿甚事,如許鐘情也。
(《白雨齋詞評》) 毛文錫三十一首 毛文錫字平珪,南陽人。
仕前蜀至司徒,複仕後蜀。
著有《前蜀紀事》二卷,《茶譜》一卷。
〔注〕毛文錫,字平珪,高陽人。
唐太仆卿龜範子也。
年十四,登進士第。
已而來成都,從高祖。
官翰林學士承旨。
永平四年,遷禮部尚書,判樞密院事。
先是峽上有堰,或勸高祖宜乘江漲,決之以灌江陵。
文錫谏曰:“高季昌不服,其民何罪。
陛下方以德懷天下,忍以鄰之民,為魚鼈食乎?”高祖乃止。
通正元年進文思殿大學士。
已又拜司徒,判樞密院如故。
天漢時,宦官唐文扆同宰相張格為表裡,與文錫争權。
會文錫以女适仆射庾傳素子,宴親族于樞密院,用樂,不先奏聞。
高祖聞鼓吹聲,怪之。
文扆因極口摘其短,貶文錫茂州司馬,子詢流維州,籍其家。
及國亡,随後主降唐。
未幾,複事孟氏,與歐陽炯等五人,以小詞為蜀後主所賞。
文錫有《前蜀紀事》二卷,《茶譜》一卷。
尤工豔語。
所撰《巫山一段雲》詞,當世傳詠之。
(《十國春秋》) 《前蜀紀事》二卷。
陳振孫曰僞蜀學士毛文錫撰。
起唐莊宗癸未,盡晉天福丁未,凡二十五年。
文錫,唐太仆卿龜範之子,年十四,登進士第。
入蜀,仕王建至判樞密院。
随衍入洛而卒。
又《茶譜》一卷,晁公武曰僞蜀毛文錫撰。
記茶政事,其後附以唐人詩文。
(《蜀故》) 毛文錫字平珪,南洋人。
唐進士。
仕蜀為翰林學士,遷内樞密使。
進思文殿大學士。
拜司徒。
後貶荊州司馬。
随衍降唐,與歐陽炯等,并以詞章供奉内廷。
(《詞林紀事》) 〔評〕毛詞以質直為情緻,殊不知流于率露。
諸人評庸陋詞者,必曰,此仿毛文錫之《贊成功》而不及者。
(葉夢得) 文錫詞在花間舊評均列入下品。
然亦時有秀句如“紅紗一點燈”“夕陽低映小窗明”,非不琢飾求工。
特情緻終欠深厚。
又多供奉之作,其庸率也固宜。
(《栩莊漫記》) 虞美人二首 鴛鴦對浴銀塘暖,水面蒲梢短。
垂楊低拂麹塵波,蛟絲結網露珠多,滴圓荷。
遙思桃葉吳江碧,便是天河隔。
錦鱗紅鬣影沉沉,相思空有夢相尋,意難任。
〔注〕《苕溪漁隐叢話》:《複齋漫錄》曰,餘讀唐巨源詩,“江邊楊柳麹塵絲”之句,不知所本。
其後讀劉夢得《楊柳枝》詞雲,“鳳阙輕遮翡翠圍,龍池遙望麹塵絲。
禦溝春水相輝映,狂殺長安年少兒。
”乃知巨源取此。
今巨源集作“綠煙絲”,非也。
苕溪漁隐曰,唐毛文錫詞雲,“鴛鴦對浴銀塘暖。
水面蒲梢短。
垂楊低拂麹塵波。
”汪彥章詩雲,“垂垂梅子雨,細細麹塵波。
”然則麹塵亦可于水言之也。
或雲《周禮》“鞠衣”注雲,黃桑服也。
色如鞠塵,象桑葉始生者。
鞠,草名,花色黃。
世遂以鞠塵為麹塵。
其說非是。
《古今樂錄》:晉王獻之愛妾名桃葉,其妹曰桃根。
獻之嘗臨渡歌以送之。
後人因名渡曰桃葉。
《荊楚歲時記》: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
年年織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
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
嫁後,遂廢織衽。
天帝怒,責令歸河東。
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校〕“蛟絲”句,一本“蛟”字作“蛛”。
其二 寶檀金縷鴛鴦枕,绶帶盤宮錦。
夕陽低映小窗明,南園綠樹語莺莺,夢難成。
玉爐香暖頻添炷,滿地飄輕絮。
珠簾不卷度沉煙,庭前閑立畫鞦韆,豔陽天。
〔評〕富麗。
(湯顯祖) 唐人舊曲雲:“帳中草草軍情變。
”宋黃載亦雲:“楚歌聲起霸圖休。
”似專為虞姬發論。
二詞雖芬芳襲人,何以命意迥隔。
(同上) 詞中佳語,多從詩出。
如毛司徒“夕陽低映小窗明”,顧太尉“蟬吟人靜,斜日傍,小窗明”,皆本黃奴
雨初晴,曉莺聲。
飛絮落花,時節近清明。
睡起卷簾無一事,勻面了,沒心情。
〔評〕無一事,不消勻面了。
勻面了,沒心情,連勻面也是多的。
(湯顯祖) “飛絮落花,時節近清明”,流麗之句卻寓傷春之感。
(《栩莊漫記》) 其二 浣花溪上見卿卿。
臉波秋水明,黛眉輕。
綠雲高绾,金簇小蜻蜓。
好是問他來得麼,和笑道,莫多情。
〔注〕湯若士雲,次句應是“眼波秋水明”。
《老學庵筆記》:浣花溪在成都西五裡,一名百花潭。
杜甫故宅在此,謂之浣花草堂。
所謂萬裡橋西宅,百花潭北莊是也。
四月十九日蜀人多遊宴于此,謂之浣花日。
又唐名妓薛濤亦家百花潭旁,取潭水造十色箋名浣花箋。
李商隐詩:浣花箋紙桃花色。
〔校〕“綠雲”句,《詞綜》及《曆代詩餘》均作“高绾綠雲”。
〔評〕唐詞多無換頭,如此詞兩段,自是兩首,故兩押“情”字。
今人不知,合為一首則誤矣。
(黃叔旸) 結六字寫得可人。
(《白雨齋詞評》) 河渎神一首 古樹噪寒鴉,滿庭楓葉蘆花。
晝燈當午背窗紗,畫閣珠簾影斜。
門外往來祈賽客,翩翩帆落天涯。
回首隔江煙火,渡頭三兩人家。
〔評〕“回首隔江煙火,渡頭三兩人家”,可作畫景。
與首二句同一蕭然其為秋也。
(《栩莊漫記》) 胡蝶兒一首 胡蝶兒,晚春時。
阿嬌初着淡黃衣,倚窗學畫伊。
還似花間見,雙雙對對飛。
無端和淚拭燕脂,惹教雙翅垂。
〔注〕《漢武故事》:武帝為太子時,長公主欲以女配帝,問曰:“得阿嬌好否?”帝曰:“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貯之。
” 《辍耕錄》:關中以女兒為阿嬌。
〔評〕“阿嬌”二句,妩媚。
(湯顯祖) 妮妮之态,一一繪出。
幹卿甚事,如許鐘情也。
(《白雨齋詞評》) 毛文錫三十一首 毛文錫字平珪,南陽人。
仕前蜀至司徒,複仕後蜀。
著有《前蜀紀事》二卷,《茶譜》一卷。
〔注〕毛文錫,字平珪,高陽人。
唐太仆卿龜範子也。
年十四,登進士第。
已而來成都,從高祖。
官翰林學士承旨。
永平四年,遷禮部尚書,判樞密院事。
先是峽上有堰,或勸高祖宜乘江漲,決之以灌江陵。
文錫谏曰:“高季昌不服,其民何罪。
陛下方以德懷天下,忍以鄰之民,為魚鼈食乎?”高祖乃止。
通正元年進文思殿大學士。
已又拜司徒,判樞密院如故。
天漢時,宦官唐文扆同宰相張格為表裡,與文錫争權。
會文錫以女适仆射庾傳素子,宴親族于樞密院,用樂,不先奏聞。
高祖聞鼓吹聲,怪之。
文扆因極口摘其短,貶文錫茂州司馬,子詢流維州,籍其家。
及國亡,随後主降唐。
未幾,複事孟氏,與歐陽炯等五人,以小詞為蜀後主所賞。
文錫有《前蜀紀事》二卷,《茶譜》一卷。
尤工豔語。
所撰《巫山一段雲》詞,當世傳詠之。
(《十國春秋》) 《前蜀紀事》二卷。
陳振孫曰僞蜀學士毛文錫撰。
起唐莊宗癸未,盡晉天福丁未,凡二十五年。
文錫,唐太仆卿龜範之子,年十四,登進士第。
入蜀,仕王建至判樞密院。
随衍入洛而卒。
又《茶譜》一卷,晁公武曰僞蜀毛文錫撰。
記茶政事,其後附以唐人詩文。
(《蜀故》) 毛文錫字平珪,南洋人。
唐進士。
仕蜀為翰林學士,遷内樞密使。
進思文殿大學士。
拜司徒。
後貶荊州司馬。
随衍降唐,與歐陽炯等,并以詞章供奉内廷。
(《詞林紀事》) 〔評〕毛詞以質直為情緻,殊不知流于率露。
諸人評庸陋詞者,必曰,此仿毛文錫之《贊成功》而不及者。
(葉夢得) 文錫詞在花間舊評均列入下品。
然亦時有秀句如“紅紗一點燈”“夕陽低映小窗明”,非不琢飾求工。
特情緻終欠深厚。
又多供奉之作,其庸率也固宜。
(《栩莊漫記》) 虞美人二首 鴛鴦對浴銀塘暖,水面蒲梢短。
垂楊低拂麹塵波,蛟絲結網露珠多,滴圓荷。
遙思桃葉吳江碧,便是天河隔。
錦鱗紅鬣影沉沉,相思空有夢相尋,意難任。
〔注〕《苕溪漁隐叢話》:《複齋漫錄》曰,餘讀唐巨源詩,“江邊楊柳麹塵絲”之句,不知所本。
其後讀劉夢得《楊柳枝》詞雲,“鳳阙輕遮翡翠圍,龍池遙望麹塵絲。
禦溝春水相輝映,狂殺長安年少兒。
”乃知巨源取此。
今巨源集作“綠煙絲”,非也。
苕溪漁隐曰,唐毛文錫詞雲,“鴛鴦對浴銀塘暖。
水面蒲梢短。
垂楊低拂麹塵波。
”汪彥章詩雲,“垂垂梅子雨,細細麹塵波。
”然則麹塵亦可于水言之也。
或雲《周禮》“鞠衣”注雲,黃桑服也。
色如鞠塵,象桑葉始生者。
鞠,草名,花色黃。
世遂以鞠塵為麹塵。
其說非是。
《古今樂錄》:晉王獻之愛妾名桃葉,其妹曰桃根。
獻之嘗臨渡歌以送之。
後人因名渡曰桃葉。
《荊楚歲時記》: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
年年織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
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
嫁後,遂廢織衽。
天帝怒,責令歸河東。
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校〕“蛟絲”句,一本“蛟”字作“蛛”。
其二 寶檀金縷鴛鴦枕,绶帶盤宮錦。
夕陽低映小窗明,南園綠樹語莺莺,夢難成。
玉爐香暖頻添炷,滿地飄輕絮。
珠簾不卷度沉煙,庭前閑立畫鞦韆,豔陽天。
〔評〕富麗。
(湯顯祖) 唐人舊曲雲:“帳中草草軍情變。
”宋黃載亦雲:“楚歌聲起霸圖休。
”似專為虞姬發論。
二詞雖芬芳襲人,何以命意迥隔。
(同上) 詞中佳語,多從詩出。
如毛司徒“夕陽低映小窗明”,顧太尉“蟬吟人靜,斜日傍,小窗明”,皆本黃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