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三

關燈
馬金鞍玉鞭。

    少年郎,離别容易。

    迢遞去程幹萬裡。

    惆怅異鄉雲水,滿酌一杯勸和淚。

    須愧,珍重意,莫辭醉。

     女冠子二首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别君時。

    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随。

    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評〕直書情緒,怨而不怒,騷雅之遺也。

    但嫌與題意稍遠,類今日傳士家言。

    (湯顯祖) 起得灑落。

    “忍淚”十字,真寫得出。

    (《白雨齋詞評》) “不知”得妙。

    夢随乃知耳。

    若先知,那得有夢。

    惟有月知,則常語耳。

    (《湘绮詞選》) 其二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

    語多時。

    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

    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

    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評〕韋相《女冠子》“四月十七”一首描摹情景,使人惆怅。

    而“昨夜夜半”一首稍為不及,以結句意盡故也。

     若士謂與題意稍遠,實為膠柱之見,唐詞不盡本題意,何足為病。

    (《栩莊漫記》) 更漏子一首 鐘鼓寒,樓閣暝,月照古桐金井。

    深院閉,小庭空,落花香露紅。

    煙柳重,春霧薄,燈背水窗高閣。

    閑倚戶,暗沾衣,待郎郎不歸。

     〔評〕“落花”五字,凄絕秀絕。

    結筆楚楚可憐。

    (《白雨齋詞評》) 酒泉子一首 月落星沉,樓上美人春睡。

    綠雲傾,金枕膩,畫屏深。

    子規啼破相思夢,曙色東方才動。

    柳煙輕,花露重。

    思難任。

     〔評〕不做美的子規,故當夜半啼血。

    (湯顯祖) 木蘭花一首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

    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

    坐看落花空歎息,羅袂濕斑紅淚滴。

    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注〕《拾遺記》:薛靈芸選入宮時,别父母,以玉唾壺承淚,壺則紅色。

    至京師,壺中淚凝為血。

     《麗情集》:灼灼,錦城官伎也。

    禦史裴質與之善,悲召還,灼灼以軟绡聚紅淚為寄。

     《餐櫻庑詞話》:韋端己《定西番》雲:“挑盡金燈紅燼,人灼灼,漏遲遲。

    未眠時。

    ”韋有《傷灼灼詩》,序雲:“灼灼,蜀之麗人也。

    近聞貧且老,殂落于成都酒市中。

    因以四韻吊之。

    嘗聞灼灼麗于花。

    雲髻盤時未破瓜。

    桃臉曼長橫綠水,玉肌香膩透紅紗。

    多情不住神仙界,薄命曾嫌富貴家。

    流落錦江無處問,斷魂飛作碧天霞。

    ”《定西番》所雲灼灼,疑指其人盛時。

    其又一阕雲:“塞遠久無音問,愁消鏡裡紅。

    ”是時玉容消息,即已不堪回首矣。

     〔評〕“千山”“魂夢”二語,蕩氣回腸,聲哀情苦。

    (《栩莊漫記》) 小重山一首 一閉昭陽春又春。

    夜寒宮漏永,夢君恩。

    卧思陳事暗銷魂。

    羅衣濕,紅袂有啼痕。

    歌吹隔重阍。

    繞庭芳草綠,倚長門。

    萬般惆怅向誰論。

    颙情立,宮殿欲黃昏。

     〔注〕《三輔黃圖》:武帝後宮八區,有昭陽殿。

     《漢書·趙皇後傳》:皇後弟絕幸,為昭儀,居昭陽宮。

     〔校〕“颙”字吳本作“凝”。

     〔評〕“紅袖”句向作“新揾舊啼痕”,語更超遠。

    (湯顯祖) “宮殿欲黃昏”,何等凄絕。

    詞中妙句也。

    (同上) 長門一步,不肯回車。

    此詞可謂善于翻案。

    (楊慎) 猶是唐人宮怨絕句,而楊湜乃附會穿鑿,謂因建奪其寵姬而作矣。

    (《栩莊漫記》) 薛昭蘊十九首 薛昭蘊,河東人,蜀侍郎。

     〔評〕薛昭蘊詞雅近韋相,清绮精豔,亦足出人頭地,遠在毛文錫上。

    (《栩莊漫記》) 浣溪沙八首 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迹自成行。

    整鬟飄袖野花香。

    不語含嚬深浦裡,幾回愁煞棹船郎。

    燕歸帆盡水茫茫。

     〔評〕天空鳥飛,水落石出,凡景皆然。

    (湯顯祖) 其二 钿匣菱花錦帶垂,靜臨蘭檻卸頭時。

    約環低珥算歸期。

    茂苑草青湘渚闊,夢餘空有漏依依。

    二年終日損芳菲。

     〔注〕《趙飛燕外傳》:婕妤上七尺菱花鏡一奁。

     《吳都賦》:帶長洲之茂苑。

     〔校〕“茂苑”句,王本作“花茂”。

     其三 粉上依稀有淚痕,郡庭花落欲黃昏。

    遠情深恨有誰論。

    記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門外卓金輪。

    日斜人散暗消魂。

     〔注〕唐禁苑西北包長安故城。

    未央宮唐改為通光殿,西出即延秋門。

     〔校〕“郡庭”句,吳本“欲”字作“斂”。

     〔評〕日斜人散,對此者誰不消魂。

    (《白雨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