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
〔注〕《晉書·山簡傳》:習氏有佳園池,簡每出遊嬉,多之池上。
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陽池”。
時有兒童歌曰:“山公出何許,往至高陽池。
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
” 〔校〕“長道”句,《曆代詩餘》“長”字作“常”。
〔評〕有此和法,便不覺其酒氣。
雖爛醉如泥受用矣。
(湯顯祖) 此詞寫醉公子憨态如掬。
與“門外兒吠”一詞可合看也。
(《栩莊漫記》) 其三 蟾彩霜華夜不分,天外鴻聲枕上聞。
繡衾香冷懶重薰,人寂寂,葉紛紛。
才睡依稀夢見君。
〔注〕《靈憲》:嫦娥奔月,是為蟾蜍。
《古詩》: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蓋以月中陰影,附會為蟾兔,更以蟾代月也。
〔評〕清婉。
(《栩莊漫記》) 其四 夢覺銀屏依舊空,杜鵑聲咽隔簾栊。
玉郎薄幸去無蹤,一日日,恨重重。
淚界蓮腮兩線紅。
〔評〕詞用“界”字,始于韋端己《天仙子》“淚界蓮腮兩線紅”。
宋子京《蝶戀花》效之雲:淚落燕支,界破蜂黃淺。
遂成名句。
(《雨村詞話》) 韋詞運密入疏,寓濃于淡,如《天仙子》“蟾彩霜華” “夢覺雲屏”二首及《浣溪沙》《谒金門》《清平樂》諸詞,非徒以麗句擅長也。
(況周頤) 其五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雲。
霞裙月帔一群群,來洞口,望煙分。
劉阮不歸春日曛。
〔評〕若無此結句,确乎當删。
(湯顯祖) 以上四首均佳,卒章何率意乃爾。
豈強弩之末,江淹才盡耶。
(同上) 此首正合題目,唐五代詞詞意即用本題者多有之。
似非強弩之末也。
(《栩莊漫記》) 喜遷莺二首 人洶洶,鼓冬冬。
襟袖五更風。
大羅天上月朦胧,騎馬上虛空。
香滿衣,雲滿路。
鸾鳳繞身飛舞。
霓旌绛節一群群,引見玉華君。
〔注〕《酉陽雜俎》:三界外曰四人天;四人天外曰三清;三清之上曰大羅天;大羅之上,又有九天。
《雲笈七簽》:大羅天在玄都玉京之上。
李康成詩:紫陽仙子名玉華,珠盤承露餌丹砂。
其二 街鼓動,禁城開。
天上探人回。
鳳銜金榜出雲來,平地一聲雷。
莺已遷,龍已化。
一夜滿城車馬。
家家樓上簇神仙,争看鶴沖天。
〔校〕“鳳銜”句,王本“雲”字作“門”。
〔評〕讀《張道陵傳》,每恨白日鬼話,便頭痛欲睡。
二詞亦複類此。
(湯顯祖) 《藝林伐山》雲:世傳大羅天,放榜于蕊珠宮。
韋相此詞所詠,雖涉神仙,究指及第而言。
未得以鬼話目之。
(《栩莊漫記》) 思帝鄉二首 雲髻墜,鳳钗垂。
髻墜钗垂無力,枕函欹。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
說盡人間天上,兩心知。
其二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拟将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評〕小詞以含蓄為佳,亦有作決絕語而妙者。
如韋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拟将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之類是也。
牛峤“須作一生拚,盡君今日歡”抑亦其次。
(《皺水軒詞筌》) 爽隽如讀北朝樂府“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諸作。
(《栩莊漫記》) 訴衷情二首 燭燼香殘簾未卷,夢初驚。
花欲謝,深夜,月胧明。
何處按歌聲,輕輕。
舞衣塵暗生,負春情。
〔校〕首句晁本“未”字作“半”。
〔評〕音節極諧婉。
(《栩莊漫記》) 其二 碧沼紅芳煙雨靜,倚蘭桡。
垂玉珮,交帶,袅纖腰。
鴛夢隔星橋,迢迢。
越羅香暗消,墜花翹。
〔評〕此詞在成都作。
蜀之伎女,至今有花翹之飾,名曰“翹花兒”雲。
(湯顯祖) “鴛夢隔星橋”五字,有仙氣。
亦有鬼氣。
(《白雨齋詞評》) 上行杯二首 芳草灞陵春岸。
柳煙深,滿樓弦管。
一曲離聲腸寸斷。
今日送君千萬,紅镂玉盤金镂盞。
須勸,珍重意,莫辭滿。
〔注〕《地理志》:灞陵在灞水之上,漢文帝陵在焉。
《水經注》:灞水上有橋,謂之灞橋。
唐人送别者,多此。
〔校〕“一曲”句,王本作“一曲離腸寸寸斷”,《曆代詩餘》作“一曲歌腸寸寸斷”。
“紅镂”句,王本“镂”字作“縷”。
〔評〕“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同此凄豔。
(《白雨齋詞評》) 其二 白
〔注〕《晉書·山簡傳》:習氏有佳園池,簡每出遊嬉,多之池上。
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陽池”。
時有兒童歌曰:“山公出何許,往至高陽池。
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
” 〔校〕“長道”句,《曆代詩餘》“長”字作“常”。
〔評〕有此和法,便不覺其酒氣。
雖爛醉如泥受用矣。
(湯顯祖) 此詞寫醉公子憨态如掬。
與“門外兒吠”一詞可合看也。
(《栩莊漫記》) 其三 蟾彩霜華夜不分,天外鴻聲枕上聞。
繡衾香冷懶重薰,人寂寂,葉紛紛。
才睡依稀夢見君。
〔注〕《靈憲》:嫦娥奔月,是為蟾蜍。
《古詩》: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蓋以月中陰影,附會為蟾兔,更以蟾代月也。
〔評〕清婉。
(《栩莊漫記》) 其四 夢覺銀屏依舊空,杜鵑聲咽隔簾栊。
玉郎薄幸去無蹤,一日日,恨重重。
淚界蓮腮兩線紅。
〔評〕詞用“界”字,始于韋端己《天仙子》“淚界蓮腮兩線紅”。
宋子京《蝶戀花》效之雲:淚落燕支,界破蜂黃淺。
遂成名句。
(《雨村詞話》) 韋詞運密入疏,寓濃于淡,如《天仙子》“蟾彩霜華” “夢覺雲屏”二首及《浣溪沙》《谒金門》《清平樂》諸詞,非徒以麗句擅長也。
(況周頤) 其五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雲。
霞裙月帔一群群,來洞口,望煙分。
劉阮不歸春日曛。
〔評〕若無此結句,确乎當删。
(湯顯祖) 以上四首均佳,卒章何率意乃爾。
豈強弩之末,江淹才盡耶。
(同上) 此首正合題目,唐五代詞詞意即用本題者多有之。
似非強弩之末也。
(《栩莊漫記》) 喜遷莺二首 人洶洶,鼓冬冬。
襟袖五更風。
大羅天上月朦胧,騎馬上虛空。
香滿衣,雲滿路。
鸾鳳繞身飛舞。
霓旌绛節一群群,引見玉華君。
〔注〕《酉陽雜俎》:三界外曰四人天;四人天外曰三清;三清之上曰大羅天;大羅之上,又有九天。
《雲笈七簽》:大羅天在玄都玉京之上。
李康成詩:紫陽仙子名玉華,珠盤承露餌丹砂。
其二 街鼓動,禁城開。
天上探人回。
鳳銜金榜出雲來,平地一聲雷。
莺已遷,龍已化。
一夜滿城車馬。
家家樓上簇神仙,争看鶴沖天。
〔校〕“鳳銜”句,王本“雲”字作“門”。
〔評〕讀《張道陵傳》,每恨白日鬼話,便頭痛欲睡。
二詞亦複類此。
(湯顯祖) 《藝林伐山》雲:世傳大羅天,放榜于蕊珠宮。
韋相此詞所詠,雖涉神仙,究指及第而言。
未得以鬼話目之。
(《栩莊漫記》) 思帝鄉二首 雲髻墜,鳳钗垂。
髻墜钗垂無力,枕函欹。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
說盡人間天上,兩心知。
其二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拟将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評〕小詞以含蓄為佳,亦有作決絕語而妙者。
如韋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拟将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之類是也。
牛峤“須作一生拚,盡君今日歡”抑亦其次。
(《皺水軒詞筌》) 爽隽如讀北朝樂府“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諸作。
(《栩莊漫記》) 訴衷情二首 燭燼香殘簾未卷,夢初驚。
花欲謝,深夜,月胧明。
何處按歌聲,輕輕。
舞衣塵暗生,負春情。
〔校〕首句晁本“未”字作“半”。
〔評〕音節極諧婉。
(《栩莊漫記》) 其二 碧沼紅芳煙雨靜,倚蘭桡。
垂玉珮,交帶,袅纖腰。
鴛夢隔星橋,迢迢。
越羅香暗消,墜花翹。
〔評〕此詞在成都作。
蜀之伎女,至今有花翹之飾,名曰“翹花兒”雲。
(湯顯祖) “鴛夢隔星橋”五字,有仙氣。
亦有鬼氣。
(《白雨齋詞評》) 上行杯二首 芳草灞陵春岸。
柳煙深,滿樓弦管。
一曲離聲腸寸斷。
今日送君千萬,紅镂玉盤金镂盞。
須勸,珍重意,莫辭滿。
〔注〕《地理志》:灞陵在灞水之上,漢文帝陵在焉。
《水經注》:灞水上有橋,謂之灞橋。
唐人送别者,多此。
〔校〕“一曲”句,王本作“一曲離腸寸寸斷”,《曆代詩餘》作“一曲歌腸寸寸斷”。
“紅镂”句,王本“镂”字作“縷”。
〔評〕“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同此凄豔。
(《白雨齋詞評》) 其二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