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韋莊二十六首
谒金門二首
春漏促,金燼暗挑殘燭。
一夜簾前風撼竹,夢魂相斷續。
有個嬌饒如玉,夜夜繡屏孤宿。
閑抱琵琶尋舊曲,遠山眉黛綠。
〔注〕杜甫詩:“佳人屢出董嬌饒。
”注,“嬌饒”一作“嬌娆”。
〔評〕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湯顯祖) “閑抱琵琶尋舊曲”,直是無聊之思。
(同上) 其二 空相憶,無計得傳消息。
天上嫦娥人不識,寄書何處覓。
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伊書迹。
滿院照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
〔注〕《淮南子》:後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嫦娥竊之以奔月宮。
〔校〕“不忍”句,王本“伊”字作“君”。
〔評〕《全唐詩》載韋詞又一首雲:“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
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
樓外翠簾高軸,倚遍闌幹幾曲。
雲漫水平煙簇。
寸心千裡目。
”亦佳。
(《栩莊漫記》) 江城子二首 恩重嬌多情易傷。
漏更長,解鴛鴦。
朱唇未動,先覺口脂香。
緩揭繡衾抽皓腕,移鳳枕,枕潘郎。
〔注〕《晉書·潘嶽傳》:嶽字安仁,舉秀才為郎,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萦繞,投之以果,遂滿載而歸。
〔評〕全篇摹畫境,而詠賞其流連狼藉,言簡而旨達矣。
(湯顯祖) “恩重嬌多情易傷”,此語非于情中極有閱曆者不能道。
(況周頤) 其二 髻鬟狼藉黛眉長。
出蘭房,别檀郎。
角聲嗚咽,星鬥漸微茫。
露冷月殘人未起,留不住,淚千行。
〔注〕李賀詩:“檀郎謝女眠何處。
”曾注:潘嶽小字檀奴,故婦人呼所歡為檀郎。
《堅匏集》:詩詞中多用檀郎字,檀,喻其香也。
〔評〕韋相《江城子》二首描寫頑豔,情事如繪,其殆作于江南客遊時乎。
(《栩莊漫記》) 河傳三首 何處,煙雨。
隋堤春暮,柳色蔥籠。
畫桡金縷,翠旗高飐香風,水光融。
青娥殿腳春妝媚,輕雲裡,綽約司花伎。
江都宮阙,清淮月映迷樓,古今愁。
〔注〕《開河記》:隋大業年,開汴河。
築堤自大梁至灌口。
龍舟所過,香聞百裡。
炀帝诏造大船,泛江沿淮而下。
于是吳越間取民間女,年十五六歲者五百人,謂之殿腳女。
每船用彩纜十條。
每條用殿腳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腳女與羊相間而行牽之。
《迷樓記》:炀帝新宮既成,帝幸之曰:“使真仙遊此,亦當自迷。
”乃名迷樓。
〔評〕“清淮月映”句,感慨一時,涕淚千古。
(湯顯祖) 《浣花集》中,此詞最有骨。
蒼涼。
(《白雨齋詞評》) 全詞以“何處”領起,中段詞藻極其富麗,而以“古今愁”三字結之,化實為空,以盛映衰,筆極宕動空靈。
(《栩莊漫記》) 其二 春晚,風軟。
錦城花滿,狂殺遊人。
玉鞭金勒,尋勝馳驟輕塵,惜良晨。
翠娥争勸臨邛酒,纖纖手,拂面垂絲柳。
歸時煙裡,鐘鼓正是黃昏,暗消魂。
〔注〕《益州志》:錦城在益州南。
昔蜀時故錦官城也。
按即成都西城。
《史記·司馬相如傳》:相如與文君,俱之臨邛,置酒舍,令文君當垆。
《詩》:纖纖女手。
〔評〕“歸時煙裡”三句,尤極融景入情之妙。
(《蕙風詞話》) 其三 錦浦,春女。
繡衣金縷,霧薄雲輕。
花深柳暗,時節正是清明,雨初晴。
玉鞭魂斷煙霞路,莺莺語,一望巫山雨。
香塵隐映,遙望翠檻紅樓,黛眉愁。
〔注〕《入蜀記》:巫山,相傳夏禹見神女授符書于此。
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寝。
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
聞君遊高唐,願薦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
旦為行雲,暮為行雨。
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旦朝視如言,故為立廟,号曰朝雲。
天仙子五首 怅望前回夢裡期,看花不語苦尋思。
露桃花裡小腰肢,眉眼細,鬓雲垂。
唯有多情宋玉知。
〔注〕《史記·屈原列傳》:宋玉,屈原弟子。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大夫登徒子侍于楚襄王。
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閑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
” 〔校〕“露桃”句,吳本“花”字作“宮”。
其二 深夜歸來長酩酊,扶入流蘇猶未醒。
醺醺酒氣麝蘭和,驚睡覺,笑呵呵。
長道人生能幾何
一夜簾前風撼竹,夢魂相斷續。
有個嬌饒如玉,夜夜繡屏孤宿。
閑抱琵琶尋舊曲,遠山眉黛綠。
〔注〕杜甫詩:“佳人屢出董嬌饒。
”注,“嬌饒”一作“嬌娆”。
〔評〕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湯顯祖) “閑抱琵琶尋舊曲”,直是無聊之思。
(同上) 其二 空相憶,無計得傳消息。
天上嫦娥人不識,寄書何處覓。
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伊書迹。
滿院照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
〔注〕《淮南子》:後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嫦娥竊之以奔月宮。
〔校〕“不忍”句,王本“伊”字作“君”。
〔評〕《全唐詩》載韋詞又一首雲:“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
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
樓外翠簾高軸,倚遍闌幹幾曲。
雲漫水平煙簇。
寸心千裡目。
”亦佳。
(《栩莊漫記》) 江城子二首 恩重嬌多情易傷。
漏更長,解鴛鴦。
朱唇未動,先覺口脂香。
緩揭繡衾抽皓腕,移鳳枕,枕潘郎。
〔注〕《晉書·潘嶽傳》:嶽字安仁,舉秀才為郎,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萦繞,投之以果,遂滿載而歸。
〔評〕全篇摹畫境,而詠賞其流連狼藉,言簡而旨達矣。
(湯顯祖) “恩重嬌多情易傷”,此語非于情中極有閱曆者不能道。
(況周頤) 其二 髻鬟狼藉黛眉長。
出蘭房,别檀郎。
角聲嗚咽,星鬥漸微茫。
露冷月殘人未起,留不住,淚千行。
〔注〕李賀詩:“檀郎謝女眠何處。
”曾注:潘嶽小字檀奴,故婦人呼所歡為檀郎。
《堅匏集》:詩詞中多用檀郎字,檀,喻其香也。
〔評〕韋相《江城子》二首描寫頑豔,情事如繪,其殆作于江南客遊時乎。
(《栩莊漫記》) 河傳三首 何處,煙雨。
隋堤春暮,柳色蔥籠。
畫桡金縷,翠旗高飐香風,水光融。
青娥殿腳春妝媚,輕雲裡,綽約司花伎。
江都宮阙,清淮月映迷樓,古今愁。
〔注〕《開河記》:隋大業年,開汴河。
築堤自大梁至灌口。
龍舟所過,香聞百裡。
炀帝诏造大船,泛江沿淮而下。
于是吳越間取民間女,年十五六歲者五百人,謂之殿腳女。
每船用彩纜十條。
每條用殿腳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腳女與羊相間而行牽之。
《迷樓記》:炀帝新宮既成,帝幸之曰:“使真仙遊此,亦當自迷。
”乃名迷樓。
〔評〕“清淮月映”句,感慨一時,涕淚千古。
(湯顯祖) 《浣花集》中,此詞最有骨。
蒼涼。
(《白雨齋詞評》) 全詞以“何處”領起,中段詞藻極其富麗,而以“古今愁”三字結之,化實為空,以盛映衰,筆極宕動空靈。
(《栩莊漫記》) 其二 春晚,風軟。
錦城花滿,狂殺遊人。
玉鞭金勒,尋勝馳驟輕塵,惜良晨。
翠娥争勸臨邛酒,纖纖手,拂面垂絲柳。
歸時煙裡,鐘鼓正是黃昏,暗消魂。
〔注〕《益州志》:錦城在益州南。
昔蜀時故錦官城也。
按即成都西城。
《史記·司馬相如傳》:相如與文君,俱之臨邛,置酒舍,令文君當垆。
《詩》:纖纖女手。
〔評〕“歸時煙裡”三句,尤極融景入情之妙。
(《蕙風詞話》) 其三 錦浦,春女。
繡衣金縷,霧薄雲輕。
花深柳暗,時節正是清明,雨初晴。
玉鞭魂斷煙霞路,莺莺語,一望巫山雨。
香塵隐映,遙望翠檻紅樓,黛眉愁。
〔注〕《入蜀記》:巫山,相傳夏禹見神女授符書于此。
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寝。
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
聞君遊高唐,願薦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
旦為行雲,暮為行雨。
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旦朝視如言,故為立廟,号曰朝雲。
天仙子五首 怅望前回夢裡期,看花不語苦尋思。
露桃花裡小腰肢,眉眼細,鬓雲垂。
唯有多情宋玉知。
〔注〕《史記·屈原列傳》:宋玉,屈原弟子。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大夫登徒子侍于楚襄王。
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閑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
” 〔校〕“露桃”句,吳本“花”字作“宮”。
其二 深夜歸來長酩酊,扶入流蘇猶未醒。
醺醺酒氣麝蘭和,驚睡覺,笑呵呵。
長道人生能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