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溫庭筠十六首
清平樂二首
上陽春晚,宮女愁娥淺。
新歲清平思同辇,争那長安路遠。
鳳帳鴛被徒熏,寂寞花鎖千門。
競把黃金買賦,為妾将上明君。
〔注〕《宮史》:上陽宮南臨洛水,北連西苑。
正門正殿皆東向。
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陳皇後,時得幸,頗妒。
别在長門宮,愁悶悲思。
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
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
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後複得親幸。
〔校〕“争那”句,晁本“那”字作“奈”。
其二 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
終日行人恣攀折,橋下水流嗚咽。
上馬争勸離觞,南浦莺聲斷腸。
愁殺平原年少,回首揮淚千行。
〔校〕“恣攀折”句,王本“恣”字作“争”。
〔評〕上半阕最見風骨。
下半阕微遜。
(《白雨齋詞評》) 遐方怨二首 憑繡檻,解羅帏。
未得君書,斷腸潇湘春雁飛。
不知征馬幾時歸。
海棠花謝也,雨霏霏。
〔注〕《山海經》注:潇水源出九疑山。
湘水源出海陽山。
至零陵合流而入于洞庭也。
〔評〕神緻宛然。
(《白雨齋詞評》) 其二 花半折,雨初晴。
未卷珠簾,夢殘惆怅聞曉莺。
宿妝眉淺粉山橫。
約鬟鸾鏡裡,繡羅輕。
〔評〕“夢殘”句妙,“宿妝”句又太雕矣。
“粉山橫”意指額上粉而字句甚生硬。
(《栩莊漫記》) 訴衷情一首 莺語,花舞,春晝午,雨霏微。
金帶枕,宮錦,鳳凰帷。
柳弱燕交飛,依依。
遼陽音信稀,夢中歸。
〔校〕“柳弱”句,王本“燕”字作“蝶”。
思帝鄉一首 花花,滿枝紅似霞。
羅袖畫簾腸斷,卓香車。
回面共人閑語,戰篦金鳳斜。
惟有阮郎春盡,不回家。
〔注〕《續齊諧記》:漢明帝永平中,剡縣有劉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藥,迷失道路。
望山頭有一桃樹,共取食之。
下山,得澗水飲之。
又見蔓青,從山後出。
次有一杯流出,上有胡麻飯屑。
二人因過水行一裡許,又度一山,出大溪。
見二女顔容絕妙,喚劉阮姓名,如有舊。
問:“郎等來何晚也。
”因邀過家,床帳帏幔,非世所有。
又有數仙客,将三五桃至。
雲:“來慶女婿。
”各出樂器作樂。
二人就女家止宿,行夫婦之禮。
住半年,天氣和适,常如二三月,百鳥哀鳴。
求歸甚切,女曰:“罪根未滅,使君等如此。
”送劉阮從山洞口去。
鄉裡怪異。
驗得七代子孫,卻欲還女家,尋山路,不獲。
至太康八年,失二人所在。
夢江南二首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
搖曳碧雲斜。
〔評〕風華情緻,六朝人之長。
(湯顯祖) “搖曳”一句,情景交融。
(《栩莊漫記》) 其二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晖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評〕猶是盛唐人絕句。
(《詞辨》) 絕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徊不盡,是亦谪仙才也。
吾安得不服古人。
(《白雨齋詞評》) 《楚辭》:“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
”“袅袅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幽情遠韻,令人至不可聊。
飛卿此詞:“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晖脈脈水悠悠。
”意境酷似《楚辭》。
而聲情綿渺,亦使人徒喚奈何也。
柳詞“想佳人倚樓長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從此化出,卻露鈎勒痕迹矣。
(《栩莊漫記》) 柳子厚“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荊湘然楚竹”一詩,論者謂删卻末二句尤佳。
餘謂柳詩全首,正複幽絕。
然如飛卿此詞末句,真為畫蛇添足,大可重改也。
“過盡”二語既極惆怅之情,“腸斷白蘋洲”一語點實,便無餘韻。
惜哉惜哉。
(同上) 河傳三首 江畔,相喚。
曉妝妍,仙景個女采蓮。
請君莫向那岸邊,少年,好花新滿船。
紅袖搖曳逐風暖,垂玉腕,腸向柳絲斷。
浦南歸,浦北歸,莫知,晚來人已稀。
〔校〕“曉妝妍”句,王本“妍”字作“仙”字。
一本 作“鮮”。
其二 湖上,閑望。
雨潇潇,煙浦花橋路遙。
謝娘翠娥愁不銷,終朝,夢魂迷晚潮。
蕩子天涯歸棹遠,春已晚,莺語空腸斷。
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聞郎馬嘶。
〔注〕《會稽志》:若耶山下有溪曰若耶溪,西施浣紗處也。
“夢魂迷晚潮”五字警絕。
用蟬連法更妙,直是化境。
(《白雨齋詞評》) 其三 同伴,相喚。
杏花稀,夢裡每愁依違。
山客一去燕已飛,不歸,淚痕空滿衣。
天際烏雲引情遠,春已晚,煙霭渡南苑。
雪梅香,柳帶長,小娘,轉令人意傷。
〔校〕“引情遠”句,王本“情”字作“晴”。
〔評〕三詞俱少輕倩,似不宜于十七八女孩兒之紅牙拍歌,又無關西大漢執鐵闆氣概。
(湯顯祖) 《河傳》一調,最難合拍。
飛卿振其蒙,五代而後,便成絕響。
(《白雨齋詞話》) 蕃女怨二首 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
钿蟬筝,金雀扇,畫梁相見。
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注〕《山海經》:“雁門,飛雁出其間。
”按雁門山即句注山。
以山名郡名關。
〔評〕“又飛回”三字,更進一層,令人叫絕。
開兩宋先聲。
(《白雨齋詞評》) 其二 碛南沙上驚飛起,飛雪千裡。
玉連環,金镞箭,年年争戰。
畫樓離恨錦屏空,杏花紅。
〔評〕起三句有力如虎。
(《白雨齋詞評》) 荷葉杯三首 一點露珠凝冷,波影,滿池塘。
綠莖紅豔兩相亂,腸斷,水風涼。
〔評〕全詞實寫處多,而以“腸斷”二字融景入情。
是以俱化空靈。
(《栩莊漫記》) 其二 鏡水夜來秋月,如雪,采蓮時。
小娘紅粉對寒浪,惆怅,正思惟。
〔校〕末句,王本“惟”字作“想”。
其三 楚女欲歸南浦,朝雨,濕愁紅。
小船搖蕩入花裡,波起,隔西風。
〔評〕唐人多緣題起詞,如《荷葉杯》,佳題也。
此公按題矣,詞短而無深味。
韋相盡多佳句,而又與題茫然,令人不無遺恨。
(湯顯祖) 飛卿“鏡水夜來秋月”一作,押韻嫌苦。
此作節奏天然,故錄此遺彼。
(《白雨齋詞評》) 飛卿所為詞,正如《唐書》所謂側辭豔曲,别無寄托之可言。
其淫思古豔在此,詞之初體亦如此也。
如此詞若依臯文之解《菩薩蠻》例,又何嘗不可以“波起隔西風”作“玉钗頭上風”同意。
然此詞實極宛轉可愛。
(《栩莊漫記》) 皇甫松十二首 皇甫松字子奇,湜之子,自
新歲清平思同辇,争那長安路遠。
鳳帳鴛被徒熏,寂寞花鎖千門。
競把黃金買賦,為妾将上明君。
〔注〕《宮史》:上陽宮南臨洛水,北連西苑。
正門正殿皆東向。
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陳皇後,時得幸,頗妒。
别在長門宮,愁悶悲思。
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
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
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後複得親幸。
〔校〕“争那”句,晁本“那”字作“奈”。
其二 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
終日行人恣攀折,橋下水流嗚咽。
上馬争勸離觞,南浦莺聲斷腸。
愁殺平原年少,回首揮淚千行。
〔校〕“恣攀折”句,王本“恣”字作“争”。
〔評〕上半阕最見風骨。
下半阕微遜。
(《白雨齋詞評》) 遐方怨二首 憑繡檻,解羅帏。
未得君書,斷腸潇湘春雁飛。
不知征馬幾時歸。
海棠花謝也,雨霏霏。
〔注〕《山海經》注:潇水源出九疑山。
湘水源出海陽山。
至零陵合流而入于洞庭也。
〔評〕神緻宛然。
(《白雨齋詞評》) 其二 花半折,雨初晴。
未卷珠簾,夢殘惆怅聞曉莺。
宿妝眉淺粉山橫。
約鬟鸾鏡裡,繡羅輕。
〔評〕“夢殘”句妙,“宿妝”句又太雕矣。
“粉山橫”意指額上粉而字句甚生硬。
(《栩莊漫記》) 訴衷情一首 莺語,花舞,春晝午,雨霏微。
金帶枕,宮錦,鳳凰帷。
柳弱燕交飛,依依。
遼陽音信稀,夢中歸。
〔校〕“柳弱”句,王本“燕”字作“蝶”。
思帝鄉一首 花花,滿枝紅似霞。
羅袖畫簾腸斷,卓香車。
回面共人閑語,戰篦金鳳斜。
惟有阮郎春盡,不回家。
〔注〕《續齊諧記》:漢明帝永平中,剡縣有劉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藥,迷失道路。
望山頭有一桃樹,共取食之。
下山,得澗水飲之。
又見蔓青,從山後出。
次有一杯流出,上有胡麻飯屑。
二人因過水行一裡許,又度一山,出大溪。
見二女顔容絕妙,喚劉阮姓名,如有舊。
問:“郎等來何晚也。
”因邀過家,床帳帏幔,非世所有。
又有數仙客,将三五桃至。
雲:“來慶女婿。
”各出樂器作樂。
二人就女家止宿,行夫婦之禮。
住半年,天氣和适,常如二三月,百鳥哀鳴。
求歸甚切,女曰:“罪根未滅,使君等如此。
”送劉阮從山洞口去。
鄉裡怪異。
驗得七代子孫,卻欲還女家,尋山路,不獲。
至太康八年,失二人所在。
夢江南二首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
搖曳碧雲斜。
〔評〕風華情緻,六朝人之長。
(湯顯祖) “搖曳”一句,情景交融。
(《栩莊漫記》) 其二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晖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評〕猶是盛唐人絕句。
(《詞辨》) 絕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徊不盡,是亦谪仙才也。
吾安得不服古人。
(《白雨齋詞評》) 《楚辭》:“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
”“袅袅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幽情遠韻,令人至不可聊。
飛卿此詞:“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晖脈脈水悠悠。
”意境酷似《楚辭》。
而聲情綿渺,亦使人徒喚奈何也。
柳詞“想佳人倚樓長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從此化出,卻露鈎勒痕迹矣。
(《栩莊漫記》) 柳子厚“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荊湘然楚竹”一詩,論者謂删卻末二句尤佳。
餘謂柳詩全首,正複幽絕。
然如飛卿此詞末句,真為畫蛇添足,大可重改也。
“過盡”二語既極惆怅之情,“腸斷白蘋洲”一語點實,便無餘韻。
惜哉惜哉。
(同上) 河傳三首 江畔,相喚。
曉妝妍,仙景個女采蓮。
請君莫向那岸邊,少年,好花新滿船。
紅袖搖曳逐風暖,垂玉腕,腸向柳絲斷。
浦南歸,浦北歸,莫知,晚來人已稀。
〔校〕“曉妝妍”句,王本“妍”字作“仙”字。
一本 作“鮮”。
其二 湖上,閑望。
雨潇潇,煙浦花橋路遙。
謝娘翠娥愁不銷,終朝,夢魂迷晚潮。
蕩子天涯歸棹遠,春已晚,莺語空腸斷。
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聞郎馬嘶。
〔注〕《會稽志》:若耶山下有溪曰若耶溪,西施浣紗處也。
“夢魂迷晚潮”五字警絕。
用蟬連法更妙,直是化境。
(《白雨齋詞評》) 其三 同伴,相喚。
杏花稀,夢裡每愁依違。
山客一去燕已飛,不歸,淚痕空滿衣。
天際烏雲引情遠,春已晚,煙霭渡南苑。
雪梅香,柳帶長,小娘,轉令人意傷。
〔校〕“引情遠”句,王本“情”字作“晴”。
〔評〕三詞俱少輕倩,似不宜于十七八女孩兒之紅牙拍歌,又無關西大漢執鐵闆氣概。
(湯顯祖) 《河傳》一調,最難合拍。
飛卿振其蒙,五代而後,便成絕響。
(《白雨齋詞話》) 蕃女怨二首 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
钿蟬筝,金雀扇,畫梁相見。
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注〕《山海經》:“雁門,飛雁出其間。
”按雁門山即句注山。
以山名郡名關。
〔評〕“又飛回”三字,更進一層,令人叫絕。
開兩宋先聲。
(《白雨齋詞評》) 其二 碛南沙上驚飛起,飛雪千裡。
玉連環,金镞箭,年年争戰。
畫樓離恨錦屏空,杏花紅。
〔評〕起三句有力如虎。
(《白雨齋詞評》) 荷葉杯三首 一點露珠凝冷,波影,滿池塘。
綠莖紅豔兩相亂,腸斷,水風涼。
〔評〕全詞實寫處多,而以“腸斷”二字融景入情。
是以俱化空靈。
(《栩莊漫記》) 其二 鏡水夜來秋月,如雪,采蓮時。
小娘紅粉對寒浪,惆怅,正思惟。
〔校〕末句,王本“惟”字作“想”。
其三 楚女欲歸南浦,朝雨,濕愁紅。
小船搖蕩入花裡,波起,隔西風。
〔評〕唐人多緣題起詞,如《荷葉杯》,佳題也。
此公按題矣,詞短而無深味。
韋相盡多佳句,而又與題茫然,令人不無遺恨。
(湯顯祖) 飛卿“鏡水夜來秋月”一作,押韻嫌苦。
此作節奏天然,故錄此遺彼。
(《白雨齋詞評》) 飛卿所為詞,正如《唐書》所謂側辭豔曲,别無寄托之可言。
其淫思古豔在此,詞之初體亦如此也。
如此詞若依臯文之解《菩薩蠻》例,又何嘗不可以“波起隔西風”作“玉钗頭上風”同意。
然此詞實極宛轉可愛。
(《栩莊漫記》) 皇甫松十二首 皇甫松字子奇,湜之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