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一

關燈
》) 溫尉《菩薩蠻》十四首,中多绮豔之句,信為名作。

    特當日所進為二十章,今已缺數首。

    此十四阕是否即為當日進呈之詞,抑為平日雜作,均不可考。

    觀其詞意,亦不相貫,而張氏謂仿佛《長門賦》,節節逆叙,嘗就所評研索再四,無論以順序逆叙推求,正複多所抵牾也。

    (《栩莊漫記》) 小山重疊金明滅,鬓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鹧鸪。

     〔注〕《詩》:鬓發如雲。

    又螓首蛾眉。

     《古今注》:魏宮人好畫長眉,令作蛾眉警鶴髻。

     《國語》:羅襦甫解,香澤微聞。

     《本草》:鹧鸪形似鹑而大,背蒼灰色,有紫斑點。

    腹前有白圓點如真珠。

    其鳴聲如曰“行不得也哥哥”。

     〔評〕此章從夢曉後領起。

    “懶起”二字,含後文情事。

    “照花”四句,《離騷》初服之意。

    (《詞選》) 以士不遇讀之最确。

    “懶起畫蛾眉”句是起步。

    (《詞辨》) 《菩薩蠻》《更漏子》諸阕,已臻絕詣,後來無能為繼。

    (《白雨齋詞話》) 所謂沉郁者,意在筆先,神餘言外。

    寫怨夫思婦之懷,寓孽子孤臣之感。

    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飄零,皆可于一草一木發之。

    而發之又必若隐若現,欲露不露,反複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

    匪獨體格之高,亦見性情之厚。

    飛卿詞如“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無限傷心,溢于言表。

    又“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鬓輕”,凄涼哀怨,真有欲言難言之苦。

    又“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又“鸾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皆含深意。

    此種詞第自寫性情,不求勝人,已成絕響。

    後人刻意增奇,愈趨愈下。

    安得一二豪傑之士,與之挽回風氣哉。

    (同上) “小山”當即屏山,猶言屏山之金碧晃靈也。

    此種雕镂太過之句,已開吳夢窗堆砌晦澀之徑。

    “新貼繡羅襦”二句,用十字止說得襦上繡鹧鸪而已。

    統觀全詞意,谀之則為盛年獨處,顧影自憐,抑之則侈陳服飾,搔首弄姿。

    “初服之意”蒙所不解。

    (《栩莊漫記》) 其二 水精簾裡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

    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

    雙鬓隔香紅,玉钗頭上風。

     〔注〕宋之問詩:水精簾外轉逶迤。

     《玉篇》:頗黎,玉也。

     人勝即花勝也,取象于西王母戴勝。

    《荊楚歲時記》作華勝。

     〔評〕王右丞詩:“楊花惹暮春。

    ”李長吉詩:“古竹老稍惹碧雲。

    ”溫庭筠詞:“暖香惹夢鴛鴦錦。

    ”孫光憲詞:“六宮眉黛惹春愁。

    ”用“惹”字凡四,皆絕妙。

    (《丹鉛總錄》) “夢”字提。

    “江上”以下,略叙夢境。

    人勝參差,玉钗香隔,言夢亦不得到也。

    (《詞選》) “江上柳如煙”是關絡。

    (《詞辨》) 飛卿《菩薩蠻》雲:“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更漏子》雲:“銀燭背,繡簾垂。

    夢長君不知。

    ”《酒泉子》雲:“月孤明,風又起,杏花稀。

    ”作小令不如此着色,便覺寡味。

    (《蓮子居詞話》) “江上”二句佳句也。

    好在全是夢中情況,便覺綿邈無際。

    若空寫兩句景物,意味便減。

    悟此方許為詞。

    不則金氏所謂雅而不豔,有句無章矣。

    (《白雨齋詞話》) “楊柳岸、曉風殘月”從此脫胎。

    江字韻,押得妙。

    (《白雨齋詞評》) “暖香惹夢”四字與“江上”二句均佳,但下阕又雕缋滿眼,羌無情趣。

    即謂夢境有柳煙殘月之中,美人盛服之幻。

    而四句晦澀已甚。

    韋相便無此種笨筆也。

    (《栩莊漫記》) 其三 蕊黃無限當山額,宿妝隐笑紗窗隔。

    相見牡丹時,暫來還别離。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雙舞。

    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

     〔注〕《通志略》:古無牡丹,統稱芍藥。

    至唐始分為二花。

    又謂之木芍藥。

    且有牡丹花王,芍藥花相之稱。

     《西神脞說》:婦人勻面,古惟施朱傅粉而已。

    六朝乃兼尚黃。

    《幽怪錄》雲:“神女智瓊額黃。

    ”梁簡文帝詩:“同安鬟裡撥,異作額間黃。

    ”溫庭筠詩:“額黃無限夕陽山。

    ”又詞:“蕊黃無限當山額。

    ”牛峤詞:“額黃侵發膩。

    ”此額妝也。

    北周靜帝令宮人黃眉墨妝。

    溫詩:“柳風吹盡眉間黃。

    ”張泌詞:“依約殘眉理舊黃。

    ”此眉妝也。

    段成式《酉陽雜俎》所載,有黃星靥。

    遼時,燕俗婦人有顔色者,目為細娘。

    面塗黃,謂為佛妝。

    溫詞:“臉上金霞細。

    ”又“粉心黃蕊花靥。

    ”宋彭汝砺詩:“有女夭夭稱細娘,真珠絡髻面塗黃。

    ”此則面妝也。

     〔校〕“钗上蝶雙舞”句,毛本作“雙雙”。

    王本作“雙蝶”。

     〔評〕提起。

    以下三章,本入夢之情。

    (《詞選》) 以一句或二句描寫一簡單之妝飾而其下突接别意,使詞意不貫,浪費麗字,轉成贅疣,為溫詞之通病。

    如此詞“翠钗”二句是也。

    (《栩莊漫記》) 其四 翠翹金镂雙鸂鶒,水紋細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花滿枝。

    繡衫遮笑靥,煙草黏飛蝶。

    青瑣對芳菲,玉關音信稀。

     〔注〕《招魂》:砥室翠翹,絓曲瓊些。

     鸂鶒一作谿??,水鳥也。

    似鴛鴦較大,頭有纓,尾羽上翹如船柁。

    一名紫鴛鴦。

     《升庵外集》:《說文》:靥,輔也。

    《洛神賦》:靥輔承權。

    自吳宮有獺髓補痕之事,唐韋固妻少時為盜刃所刺,以翠掩之,女妝遂有靥飾。

     《漢武故事》:西王母嘗見帝于承華殿,東方朔從青瑣竊窺之。

    青瑣者,刻為連鎖文而青塗之也。

     《元和志》:玉門故關,在龍勒縣西,為西域門戶。

     《楚辭》:背玉門以馳骛兮。

    注謂玉門猶君門也。

     〔校〕“玉關”,毛本作“玉門”。

     其五 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别。

    燈在月籠明,覺來聞曉莺。

    玉鈎搴翠幕,妝淺舊眉薄。

    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鬓輕。

     〔注〕《古今注》:魏文帝宮人絕所愛者,有莫瓊樹。

    始制為蟬鬓。

    望之缥缈如蟬翼然。

     〔評〕碧紗如煙隔窗語,得畫家三昧。

    此更覺微遠。

    (湯顯祖) 結。

    (《詞選》) 末二句凄涼哀怨,真有難言之苦。

    (《白雨齋詞話》) 其六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袅娜春無力。

    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

    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

     〔注〕《十洲記》:昆侖山之一角,有金台五所,玉樓十二所。

     《埤雅》:翠鳥或謂之翡翠。

    雄赤曰翡,雌青曰翠。

     《成都記》:杜宇一曰杜主,自天而降,稱望帝。

    好稼穑,教人務農。

    至今蜀之将農者,必先祀杜主。

    望帝時以國相開明有治水功,因禅位焉。

    後望帝死,其魄化為鳥。

    名曰杜鵑,亦曰子規。

     〔評〕“玉樓”句又提。

    (《詞選》) “柳絲袅娜”,送君之時。

    故“江上柳如煙”,夢中情景亦爾。

    七章“闌外垂絲柳”,八章“綠楊滿院”,九章“楊柳色依依”,十章“楊柳又如絲”,皆本此“柳絲袅娜”言之。

    明相憶之久也。

    (同上) “玉樓明月”句,提。

    “花落子規啼”,小歇。

    (《詞辨》) 字字哀豔,讀之魂銷。

    (《白雨齋詞評》) 前數章時有佳句而通體不稱,此較清绮有味。

    (《栩莊漫記》) 其七 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微雨。

    明鏡照新妝,鬓輕雙臉長。

    畫樓相望久,闌外垂絲柳。

    音信不歸來,社前雙燕回。

     〔注〕“音信”句,王本作“意信”。

     〔評〕“牡丹”句眼前語,非會心人不知。

    (湯顯祖) 飛卿慣用金鹧鸪,金鸂鶒,金鳳凰,金翡翠諸字以表富麗,其實無非繡金耳。

    十四首中既累見之,何才儉若此。

    本欲假以形容豔麗,乃徒彰其俗劣,正如小家碧玉初入绮羅叢中,隻能識此數事,便矜羨不已也。

    此詞“雙臉長”之長字,尤為醜惡,明鏡瑩然,一雙長臉,思之令人發笑。

    故此字點金成鐵,純為湊韻而已。

    (《栩莊漫記》) 其八 牡丹花謝莺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

    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翠钿金靥臉,寂寞香閨掩。

    人遠淚闌幹,燕飛春又殘。

     〔注〕《山海經》注:莺一名倉庚。

    雌雄常雙飛。

    食之不妒。

    楊夔《止妒論》曰:梁武帝郗後性妒,或言鸧鹒為膳療妒。

    遂令茹之,妒果減半。

     左思賦:“珠琲闌幹。

    ”注,闌幹,縱橫也。

     〔校〕“金靥”,玄覽齋本作“金壓”。

     〔評〕“相憶夢難成”,正是殘夢迷情事。

    (《詞選》) 領略孤眠滋味。

    逐句逐字凄凄恻恻,飛卿大是有心人。

    (《白雨齋詞評》) 其九 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裡關山隔。

    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

    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

    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注〕《史記正義》:子胥亡後,越人自松江北開渠至橫山東北入吳。

    《吳郡志》:越兵自此溪來,故曰越溪。

     〔評〕興語似李賀。

    結語似李白。

    中間平調而已。

    (湯顯祖) 其十 寶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閣上吳山碧。

    楊柳又如絲,驿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