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尊前》之續,故《菩薩蠻》注雲:‘五首已見《尊前集》。
’吳伯宛謂《尊前》就詞以注調,《金奁》依調以類詞,義例正相符也。
”亦以《金奁》為選本,非溫詞專集。
溫氏所著者《金荃》而非《金奁》。
今《金荃》《握蘭》兩集,并不可見,言溫詞者,當以《花間》為淵薮矣。
(《清晖集》) 〔評〕詞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
不過十數句,一句一字閑不得……當以《花間集》溫韋為則。
(《詞源》) 溫庭筠《湖陰曲》警句雲:“吳波不動楚山遠,花壓闌幹春晝長。
”工于造語,極為绮靡。
《花間集》可見矣。
(《苕溪漁隐叢話》) 溫詞極流麗,宜為《花間集》之冠。
(《唐宋諸賢絕妙詞選》) 溫韋豔而促。
黃九精而刻。
長公麗而壯。
幼安變而奇。
皆詞之變體也。
(《弇州全集》) 詞之長短錯落,發源于三百篇。
溫氏之詞,極長短錯落之緻矣。
言詞者,必以溫氏為大宗。
(《詞統源流》) 弇州謂蘇黃稼軒為詞之變體,是也。
謂溫韋為詞之變體,非也。
夫溫韋視晏李秦周,譬賦有《高唐》《神女》而後有《長門》《洛神》;詩有《古詩》《錄别》而後有建安黃初三唐也。
謂之正始則可,謂之變體則不可。
(《花草蒙拾》) 溫李齊名,然溫實不及李。
李不作詞,而溫為《花間》鼻祖。
豈亦同能不如獨勝之意耶?古人學書不勝,去而學畫;學畫不勝,去而學塑。
其善于用長如此。
(同上) 弇州曰:“‘油壁車輕金犢肥,流蘇帳曉春雞報。
’非歌行麗對乎?然是天成一段詞也,著詩不得。
”按溫集作《春曉曲》,不列之詞。
《花間集》采溫詞至多,此亦不載。
僅《草堂》收之耳。
然細觀全阕,惟中聯濃媚。
如“籠中嬌鳥暖猶睡”,亦不愧前語。
至“簾外落花閑不掃”,已覺其勁。
至“衰桃一樹近前池,似惜紅顔鏡中老”,尤不旖旎也。
作歌行為當。
(《皺水軒詞筌》) 自唐之詞人,李白為首,而溫庭筠最高。
其言深美闳約。
(張惠言《詞選序》) 溫韋以流麗為宗,《花間》最為古豔。
(李調元《雨村詞話序》) 方山憔悴彼何人?《蘭畹》《金荃》托興新。
絕代風流《乾子》,前生合是楚靈均。
(周之琦《論詞絕句》) 吾于庭筠詞,不能皆得其意,獨知其幼眇,為制最高。
(王定甫) 詞有高下之别。
飛卿下語鎮紙,端己揭響入雲,可謂極兩者之能事。
臯文曰:“飛卿之詞,深美闳約。
”信然。
(《介存齋論詞雜著》) 飛卿醞釀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懾。
備剛柔之氣,針縷之密。
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間》極有渾厚氣象。
如飛卿則神理超越,不複可以迹象求矣。
然細繹之,正字字有脈絡。
(同上) 王嫱西施,天下美婦人也。
嚴妝佳,淡妝亦佳。
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飛卿嚴妝也。
端己淡妝也。
後主則粗服亂頭矣。
(同上) 溫飛卿詞,精妙絕人。
然類不出乎绮怨。
(《藝概》) 唐之中葉,李白襲樂府遺音,為《菩薩蠻》《憶秦娥》二阕。
王建韓翃溫庭筠諸人,複推衍之,而詞之體以工。
其文窈深幽約,善達賢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已之情,論者以庭筠為獨至。
(《龍壁山房文集》) 太白如姑射仙人。
溫尉是王謝子弟。
溫尉詞當看其清真,不當看其繁缛。
(《賭棋山莊詞話》) 設色,詞家所不廢也。
今試取溫尉與夢窗較之,便知仙凡之别。
蓋所争在風骨,在神韻。
溫尉生香活色,夢窗所謂七寶樓台,拆碎不成片段。
又其甚者,則浮豔耳。
須知“檀鸾(一本作“栾”)金碧,婀娜蓬萊”,未必便低便俗于“寶函钿雀”“畫屏鹧鸪”。
亦視驅遣者造詣如何耳。
(同上) 唐代詞人,自以飛卿為冠。
(《白雨齋詞話》,下同) 飛卿詞全祖《離騷》,所以獨絕千古。
飛卿短古,深得屈子之妙。
詞亦從《楚騷》來,所以獨絕千古,難乎為繼。
千古得《騷》之妙者,惟陳王之詩,飛卿之詞,為能得其神不襲其貌。
自溫韋以迄玉田,詞之正也,亦詞之古也。
飛卿大半托詞房帷,極其婉雅。
而規模自覺宏遠。
周秦蘇辛姜史輩,雖姿态百變,亦不能越其範圍。
本源所在,不容以形迹求也。
詞中表裡俱佳,文質适中者,溫飛卿是也。
詞中之上乘也。
熟讀溫韋詞,則意境自厚。
詩有詩境,詞有詞境。
詩詞一體也,然有詩人所辟之境,詞人尚未見者,則以時代先後遠近不同之故。
一則如杜陵之詩,包括萬有,空諸倚傍,縱橫博大,千變萬化之中,卻極沉郁頓挫,忠厚和平。
此子美之所以橫絕古今,無與為敵也。
求之于詞,亦未見有造于此境者。
若飛卿詞,固已幾之矣。
張臯文謂飛卿之詞,“深美闳約”。
餘謂此四字惟馮正中足以當之。
劉融齋謂飛卿詞“精妙絕人”。
差近之耳。
(《人間詞話》) “畫屏金鹧鸪”,飛卿詞品似之。
(同上) 少日誦溫尉詞,愛其麗詞绮思,正如王謝子弟,吐屬風流。
嗣見張陳評語,推許過當,直以上接靈均,千古獨絕。
殊不謂然也。
飛卿為人,具詳舊史,綜觀其詩詞,亦不過一失意文人而已。
甯有悲天憫人之懷抱?昔朱子謂《離騷》不都是怨君,嘗歎為知言。
以無行之飛卿,何足以仰企屈子。
其詞之豔麗處正是晚唐詩風,故但覺镂金錯彩,炫人眼目,而乏深情遠韻。
然亦有絕佳而不為詞藻所累,近于自然之詞。
如《夢江南》《更漏子》諸阕,是也。
(《栩莊漫記》) 張氏《詞選》欲推尊詞體,故奉飛卿為大師,而謂其接迹《風》《騷》,懸為極軌。
以說經家法,深解溫詞。
實則論人論世,全不相符。
溫詞精麗處自足千古,不賴托庇于《風》《騷》而始尊。
況《風》《騷》源出民間與詞之源于歌樂,本無高下之分,各擅文藝之美。
正不必強相附會,支離其詞也。
自張氏書行,論詞者幾視溫詞為屈賦,穿鑿比附如恐不及,是亦不可以已乎。
(同上) 溫飛卿詞,有以麗密勝者,有以清雅勝者。
永觀王氏以“畫屏金鹧鸪”概之,就其麗密者言之耳。
其清疏者如《更漏子》“梧桐樹”雲雲,為前人所稱。
茲餘撰摘又得數首。
《夢江南》“千萬恨”雲雲;又“梳洗罷”雲雲;《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雲雲;又“洛陽城裡春光好”雲雲;《谒金門》“空相憶”雲雲;《天仙子》“蟾彩霜華夜不分”雲雲;并皆淡而有韻。
行間清氣流行,非“畫屏金鹧鸪”所得而拟矣。
斷句如《清平樂》雲:“終日行人恣攀折,橋下水流嗚咽。
”《歸國謠》雲:“謝娘無限心曲,曉屏山斷續。
”《河傳》雲:“浦南歸,浦北歸,莫知,晚來人已稀。
”又“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聞郎馬嘶。
”并皆奇警,非溫尉不能道。
《菩薩蠻》雲:“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賀聖朝》雲:“羨春來雙燕,飛到玉樓,朝暮相見。
”清真詞以質勝處,皆由此等句脫化得來。
《獻衷心》雲:“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
”于“三五夜”“月明中”二句,參加“偏有恨”句,曲折而不着痕迹。
《浣溪沙》雲:“畫堂簾幕月明風。
”“月明風”三字絕新,而亦絕無求新之迹。
此等佳處,貴能悉心體會,庶幾倚聲一道,思過半矣。
(況周頤) 詞興于唐。
李白肇基,溫岐受命。
五代缵緒,韋莊為首。
溫韋既立,正聲于是乎在矣。
(《海绡翁說詞》) 飛卿嚴妝,夢窗亦嚴妝。
惟其國色,所以為美。
若不觀其倩盼之姿,而徒眩其珠翠,則飛卿且譏,何止夢窗。
(同上) 溫李詩名舊日齊,樊南绮語說無題。
《金荃》不譜“梧桐樹”,恐并《花間集》也低。
(譚瑩) 谪仙去後知音歇,一集《金荃》或庶幾。
又是漢南春雁盡,海棠謝也雨霏霏。
(馮煦) 菩薩蠻十四首 〔注〕宣宗愛唱《菩薩蠻》,令狐绹假溫庭筠手撰二十阕以進。
戒勿洩而遽言于人。
且曰:“中書堂内坐将軍。
”以譏其無學也。
由是疏之。
(《樂府紀聞》) 唐宣宗愛唱《菩薩蠻》,令狐丞相托溫飛卿撰進,宣宗使宮嫔歌之。
(《詞苑叢談》) 趙崇祚《花間集》載溫飛卿《菩薩蠻》甚多。
合之呂鵬《尊前集》所載,不下二十阕。
(《古今詞話》) 飛卿《菩薩蠻》二十首,以《全唐詩》校之,逸其四之一。
未審《金荃詞》所載何如也。
長洲顧氏嗣立言:所見宋版《金荃集》八卷,末《金荃集》一卷。
而其刻飛卿詩,則不及詩餘,益集外詩以傅合宋本卷數。
緻使零篇剩句,幾與《乾子》同不傳,亦可惜也。
(《蓮子居詞話》) 〔評〕芟《花間》者,額以溫飛卿《菩薩蠻》十四首,而李翰林一首為詞家鼻祖,以生不同時,不得劖入。
今讀之,李如藐姑仙子,已脫盡人間煙火氣。
溫如芙蓉浴碧,楊柳挹青。
意中之意,言外之言,無不巧隽而妙入。
珠璧相耀,正是不妨并美。
(湯顯祖) 此感士不遇也。
篇法仿佛《長門賦》,而節節逆叙。
(《詞選》) 飛卿《菩薩蠻》十四章,全是變化楚騷,古今之極軌也。
徒賞其芊麗,誤矣。
(《白雨齋詞話》) 溫麗芊綿,已是宋元人門徑。
(《白雨齋詞評
’吳伯宛謂《尊前》就詞以注調,《金奁》依調以類詞,義例正相符也。
”亦以《金奁》為選本,非溫詞專集。
溫氏所著者《金荃》而非《金奁》。
今《金荃》《握蘭》兩集,并不可見,言溫詞者,當以《花間》為淵薮矣。
(《清晖集》) 〔評〕詞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
不過十數句,一句一字閑不得……當以《花間集》溫韋為則。
(《詞源》) 溫庭筠《湖陰曲》警句雲:“吳波不動楚山遠,花壓闌幹春晝長。
”工于造語,極為绮靡。
《花間集》可見矣。
(《苕溪漁隐叢話》) 溫詞極流麗,宜為《花間集》之冠。
(《唐宋諸賢絕妙詞選》) 溫韋豔而促。
黃九精而刻。
長公麗而壯。
幼安變而奇。
皆詞之變體也。
(《弇州全集》) 詞之長短錯落,發源于三百篇。
溫氏之詞,極長短錯落之緻矣。
言詞者,必以溫氏為大宗。
(《詞統源流》) 弇州謂蘇黃稼軒為詞之變體,是也。
謂溫韋為詞之變體,非也。
夫溫韋視晏李秦周,譬賦有《高唐》《神女》而後有《長門》《洛神》;詩有《古詩》《錄别》而後有建安黃初三唐也。
謂之正始則可,謂之變體則不可。
(《花草蒙拾》) 溫李齊名,然溫實不及李。
李不作詞,而溫為《花間》鼻祖。
豈亦同能不如獨勝之意耶?古人學書不勝,去而學畫;學畫不勝,去而學塑。
其善于用長如此。
(同上) 弇州曰:“‘油壁車輕金犢肥,流蘇帳曉春雞報。
’非歌行麗對乎?然是天成一段詞也,著詩不得。
”按溫集作《春曉曲》,不列之詞。
《花間集》采溫詞至多,此亦不載。
僅《草堂》收之耳。
然細觀全阕,惟中聯濃媚。
如“籠中嬌鳥暖猶睡”,亦不愧前語。
至“簾外落花閑不掃”,已覺其勁。
至“衰桃一樹近前池,似惜紅顔鏡中老”,尤不旖旎也。
作歌行為當。
(《皺水軒詞筌》) 自唐之詞人,李白為首,而溫庭筠最高。
其言深美闳約。
(張惠言《詞選序》) 溫韋以流麗為宗,《花間》最為古豔。
(李調元《雨村詞話序》) 方山憔悴彼何人?《蘭畹》《金荃》托興新。
絕代風流《乾子》,前生合是楚靈均。
(周之琦《論詞絕句》) 吾于庭筠詞,不能皆得其意,獨知其幼眇,為制最高。
(王定甫) 詞有高下之别。
飛卿下語鎮紙,端己揭響入雲,可謂極兩者之能事。
臯文曰:“飛卿之詞,深美闳約。
”信然。
(《介存齋論詞雜著》) 飛卿醞釀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懾。
備剛柔之氣,針縷之密。
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間》極有渾厚氣象。
如飛卿則神理超越,不複可以迹象求矣。
然細繹之,正字字有脈絡。
(同上) 王嫱西施,天下美婦人也。
嚴妝佳,淡妝亦佳。
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飛卿嚴妝也。
端己淡妝也。
後主則粗服亂頭矣。
(同上) 溫飛卿詞,精妙絕人。
然類不出乎绮怨。
(《藝概》) 唐之中葉,李白襲樂府遺音,為《菩薩蠻》《憶秦娥》二阕。
王建韓翃溫庭筠諸人,複推衍之,而詞之體以工。
其文窈深幽約,善達賢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已之情,論者以庭筠為獨至。
(《龍壁山房文集》) 太白如姑射仙人。
溫尉是王謝子弟。
溫尉詞當看其清真,不當看其繁缛。
(《賭棋山莊詞話》) 設色,詞家所不廢也。
今試取溫尉與夢窗較之,便知仙凡之别。
蓋所争在風骨,在神韻。
溫尉生香活色,夢窗所謂七寶樓台,拆碎不成片段。
又其甚者,則浮豔耳。
須知“檀鸾(一本作“栾”)金碧,婀娜蓬萊”,未必便低便俗于“寶函钿雀”“畫屏鹧鸪”。
亦視驅遣者造詣如何耳。
(同上) 唐代詞人,自以飛卿為冠。
(《白雨齋詞話》,下同) 飛卿詞全祖《離騷》,所以獨絕千古。
飛卿短古,深得屈子之妙。
詞亦從《楚騷》來,所以獨絕千古,難乎為繼。
千古得《騷》之妙者,惟陳王之詩,飛卿之詞,為能得其神不襲其貌。
自溫韋以迄玉田,詞之正也,亦詞之古也。
飛卿大半托詞房帷,極其婉雅。
而規模自覺宏遠。
周秦蘇辛姜史輩,雖姿态百變,亦不能越其範圍。
本源所在,不容以形迹求也。
詞中表裡俱佳,文質适中者,溫飛卿是也。
詞中之上乘也。
熟讀溫韋詞,則意境自厚。
詩有詩境,詞有詞境。
詩詞一體也,然有詩人所辟之境,詞人尚未見者,則以時代先後遠近不同之故。
一則如杜陵之詩,包括萬有,空諸倚傍,縱橫博大,千變萬化之中,卻極沉郁頓挫,忠厚和平。
此子美之所以橫絕古今,無與為敵也。
求之于詞,亦未見有造于此境者。
若飛卿詞,固已幾之矣。
張臯文謂飛卿之詞,“深美闳約”。
餘謂此四字惟馮正中足以當之。
劉融齋謂飛卿詞“精妙絕人”。
差近之耳。
(《人間詞話》) “畫屏金鹧鸪”,飛卿詞品似之。
(同上) 少日誦溫尉詞,愛其麗詞绮思,正如王謝子弟,吐屬風流。
嗣見張陳評語,推許過當,直以上接靈均,千古獨絕。
殊不謂然也。
飛卿為人,具詳舊史,綜觀其詩詞,亦不過一失意文人而已。
甯有悲天憫人之懷抱?昔朱子謂《離騷》不都是怨君,嘗歎為知言。
以無行之飛卿,何足以仰企屈子。
其詞之豔麗處正是晚唐詩風,故但覺镂金錯彩,炫人眼目,而乏深情遠韻。
然亦有絕佳而不為詞藻所累,近于自然之詞。
如《夢江南》《更漏子》諸阕,是也。
(《栩莊漫記》) 張氏《詞選》欲推尊詞體,故奉飛卿為大師,而謂其接迹《風》《騷》,懸為極軌。
以說經家法,深解溫詞。
實則論人論世,全不相符。
溫詞精麗處自足千古,不賴托庇于《風》《騷》而始尊。
況《風》《騷》源出民間與詞之源于歌樂,本無高下之分,各擅文藝之美。
正不必強相附會,支離其詞也。
自張氏書行,論詞者幾視溫詞為屈賦,穿鑿比附如恐不及,是亦不可以已乎。
(同上) 溫飛卿詞,有以麗密勝者,有以清雅勝者。
永觀王氏以“畫屏金鹧鸪”概之,就其麗密者言之耳。
其清疏者如《更漏子》“梧桐樹”雲雲,為前人所稱。
茲餘撰摘又得數首。
《夢江南》“千萬恨”雲雲;又“梳洗罷”雲雲;《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雲雲;又“洛陽城裡春光好”雲雲;《谒金門》“空相憶”雲雲;《天仙子》“蟾彩霜華夜不分”雲雲;并皆淡而有韻。
行間清氣流行,非“畫屏金鹧鸪”所得而拟矣。
斷句如《清平樂》雲:“終日行人恣攀折,橋下水流嗚咽。
”《歸國謠》雲:“謝娘無限心曲,曉屏山斷續。
”《河傳》雲:“浦南歸,浦北歸,莫知,晚來人已稀。
”又“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聞郎馬嘶。
”并皆奇警,非溫尉不能道。
《菩薩蠻》雲:“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賀聖朝》雲:“羨春來雙燕,飛到玉樓,朝暮相見。
”清真詞以質勝處,皆由此等句脫化得來。
《獻衷心》雲:“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
”于“三五夜”“月明中”二句,參加“偏有恨”句,曲折而不着痕迹。
《浣溪沙》雲:“畫堂簾幕月明風。
”“月明風”三字絕新,而亦絕無求新之迹。
此等佳處,貴能悉心體會,庶幾倚聲一道,思過半矣。
(況周頤) 詞興于唐。
李白肇基,溫岐受命。
五代缵緒,韋莊為首。
溫韋既立,正聲于是乎在矣。
(《海绡翁說詞》) 飛卿嚴妝,夢窗亦嚴妝。
惟其國色,所以為美。
若不觀其倩盼之姿,而徒眩其珠翠,則飛卿且譏,何止夢窗。
(同上) 溫李詩名舊日齊,樊南绮語說無題。
《金荃》不譜“梧桐樹”,恐并《花間集》也低。
(譚瑩) 谪仙去後知音歇,一集《金荃》或庶幾。
又是漢南春雁盡,海棠謝也雨霏霏。
(馮煦) 菩薩蠻十四首 〔注〕宣宗愛唱《菩薩蠻》,令狐绹假溫庭筠手撰二十阕以進。
戒勿洩而遽言于人。
且曰:“中書堂内坐将軍。
”以譏其無學也。
由是疏之。
(《樂府紀聞》) 唐宣宗愛唱《菩薩蠻》,令狐丞相托溫飛卿撰進,宣宗使宮嫔歌之。
(《詞苑叢談》) 趙崇祚《花間集》載溫飛卿《菩薩蠻》甚多。
合之呂鵬《尊前集》所載,不下二十阕。
(《古今詞話》) 飛卿《菩薩蠻》二十首,以《全唐詩》校之,逸其四之一。
未審《金荃詞》所載何如也。
長洲顧氏嗣立言:所見宋版《金荃集》八卷,末《金荃集》一卷。
而其刻飛卿詩,則不及詩餘,益集外詩以傅合宋本卷數。
緻使零篇剩句,幾與《乾子》同不傳,亦可惜也。
(《蓮子居詞話》) 〔評〕芟《花間》者,額以溫飛卿《菩薩蠻》十四首,而李翰林一首為詞家鼻祖,以生不同時,不得劖入。
今讀之,李如藐姑仙子,已脫盡人間煙火氣。
溫如芙蓉浴碧,楊柳挹青。
意中之意,言外之言,無不巧隽而妙入。
珠璧相耀,正是不妨并美。
(湯顯祖) 此感士不遇也。
篇法仿佛《長門賦》,而節節逆叙。
(《詞選》) 飛卿《菩薩蠻》十四章,全是變化楚騷,古今之極軌也。
徒賞其芊麗,誤矣。
(《白雨齋詞話》) 溫麗芊綿,已是宋元人門徑。
(《白雨齋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