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唐人詩短論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齋身已老,見人無力下禅床。
’王尤加禮重。
翌日令客将傳語,師下禅床受之。
侍者曰:‘和尚見大王來,不下禅床。
今日軍将來,為甚麼卻下禅床?’師曰:‘非汝所知。
第一等人來,禅床上接。
中等人來,下禅床接。
末等人來,三門外接。
’” [29]姚鼐(1731—1815):清代散文家。
與方苞、劉大櫆并稱“桐城三祖”,提倡文章要“義理”、“考證”、“辭章”三者相互為用,著有《惜抱軒文集》,編選《今體詩鈔》。
[30]惟俨(751—834):唐代禅宗南宗青原系高僧,曹洞宗始祖之一。
《五燈會元》卷五:“師禀命恭禮馬祖,仍伸前問。
祖曰:‘我有時教伊揚眉瞬目,有時不教伊揚眉瞬目,有時揚眉瞬目者是,有時揚眉瞬目者不是。
子作麼生?’師于言下契悟,便禮拜。
祖曰:‘你見甚麼道理便禮拜?’師曰:‘某甲在石頭處,如蚊子上鐵牛。
’祖曰:‘汝既如是,善自護持。
’侍奉三年。
” [31]犬儒學派:古希臘四大哲學學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創始人安提斯泰尼(Antisthenes)、第歐根尼(Diogenes)。
該學派反對柏拉圖“理念論”,要求擺脫世俗利益,強調禁欲主義,克己自制,追求自然。
後期走向憤世嫉俗,玩世不恭。
[32]見魯迅《且介亭雜文·七論“文人相輕”——兩傷》:“能殺才能生,能憎才能愛,能生與愛,才能文。
” [33]都德(1841—1897):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小說家,代表作品有《柏林之圍》、《最後一課》等。
[34]誅心:原指不問罪行的發生狀況,而直接根據其用心、動機以認定罪狀。
後亦指在批駁對方時不針對對方的行為、語言來讨論,而直接做出揭穿對方行為、語言的目的、動機的評價。
[35]弗羅伊德(1856—1939):奧地利精神科醫生及精神分析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
其精神分析的主要觀點包括心理結構、人格結構、動力、心理性欲發展、防禦機制學說諸方面。
[36]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劇作家、詩人,歐洲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集大成者。
[37]《哈夢雷特》:今譯為《哈姆萊特》或《哈姆雷特》,描寫丹麥王子哈姆萊特為父複仇的故事,為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代表作。
[38]《馬克卑斯》:今譯為《麥克白》,描寫屢建奇勳的英雄麥克白,因受女巫的蠱惑和夫人的影響,逐漸轉變為一個殘忍暴君的故事。
[39]見魯迅《呐喊》自序:“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
這寂寞又一天一天地長大起來,如大毒蛇,纏住了我的靈魂了。
” [40]易蔔生(1828—1906):挪威戲劇家、詩人,歐洲現代戲劇的奠基人,被譽為“現代戲劇之父”,代表作品有《玩偶之家》、《人民公敵》等。
[41]巴爾紮克(1799—1850):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代表作品有《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等。
[42]馬大師(709—788,或688—763):名道一,唐代禅師,開創南嶽懷讓洪州宗。
俗姓馬,世稱馬大師、馬祖。
[43]坦然禅師:唐代禅師,為嵩嶽慧安禅師弟子,南嶽懷讓禅師同學,燈錄、史傳無載,生平事迹不詳。
[44]無業禅師(?—824):唐代禅師,馬祖道一弟子。
[45]雪峰(822—908):名義存,雪峰為其号,唐末禅宗青原系高僧。
[46]岩頭(828—887):名全奯,唐代禅師,與雪峰禅師、欽山禅師為友。
[47]丹霞(739—824):法号天然,唐代禅師。
因曾卓錫南陽丹霞山,故稱丹霞天然,或丹霞禅師。
[48]雲門(864—949):名文偃,唐代禅師,開創禅宗雲門宗。
[49]舉似:謂以言語舉示他人或以物與人。
[50]宗杲禅師(1089—1163):字昙海,号妙喜,孝宗賜号“大慧”。
宋代禅宗臨濟宗禅師,宋代話禅的代表人物。
[51]莊、列:即莊子、列子。
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戰國時期道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與道家始祖老子并稱為“老莊”,著有《莊子》。
列子,與鄭缪公同時,道家思想又一代表人物,其學本于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著有《列子》。
[52]老僧:顧随自謂。
[53]紙篇:指寫出的作品。
[54]司空表聖(837—908):司空圖,字表聖,唐晚期詩人、詩論家,著有《詩品》。
[55]《垓下歌》全詩如下:“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56]“四傑”:即“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57]張固:生卒年不詳,唐懿、僖之際(860—888)人,著有《幽閑鼓吹》一卷。
《幽閑鼓吹》載:“白尚書應舉,初至京,以詩谒著作顧況,顧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
’” [58]此與下文re-naissancn同為法語。
[59]大謝(385—433):謝靈運,南北朝詩人。
與謝脁合稱“大小謝”、“二謝”。
[60]王維《送綦毋校書棄官還江東》,全詩如下:“明時久不達,棄置與君同。
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窮。
秋天萬裡淨,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
和光魚鳥際,澹爾蒹葭叢。
無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
頑疏暗人事,僻陋遠天聰。
微物縱可采,其誰為至公。
餘亦從此去,歸耕為老農。
” [61]王靜安:王國維(1877—1927),字伯隅,一字靜安,号觀堂、永觀,近代中國著名學者,代表作為《人間詞話》。
[62]Ля:俄文字母,卷舌音。
[63]《廿五史》:中國曆代25部紀傳體史書
’王尤加禮重。
翌日令客将傳語,師下禅床受之。
侍者曰:‘和尚見大王來,不下禅床。
今日軍将來,為甚麼卻下禅床?’師曰:‘非汝所知。
第一等人來,禅床上接。
中等人來,下禅床接。
末等人來,三門外接。
’” [29]姚鼐(1731—1815):清代散文家。
與方苞、劉大櫆并稱“桐城三祖”,提倡文章要“義理”、“考證”、“辭章”三者相互為用,著有《惜抱軒文集》,編選《今體詩鈔》。
[30]惟俨(751—834):唐代禅宗南宗青原系高僧,曹洞宗始祖之一。
《五燈會元》卷五:“師禀命恭禮馬祖,仍伸前問。
祖曰:‘我有時教伊揚眉瞬目,有時不教伊揚眉瞬目,有時揚眉瞬目者是,有時揚眉瞬目者不是。
子作麼生?’師于言下契悟,便禮拜。
祖曰:‘你見甚麼道理便禮拜?’師曰:‘某甲在石頭處,如蚊子上鐵牛。
’祖曰:‘汝既如是,善自護持。
’侍奉三年。
” [31]犬儒學派:古希臘四大哲學學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創始人安提斯泰尼(Antisthenes)、第歐根尼(Diogenes)。
該學派反對柏拉圖“理念論”,要求擺脫世俗利益,強調禁欲主義,克己自制,追求自然。
後期走向憤世嫉俗,玩世不恭。
[32]見魯迅《且介亭雜文·七論“文人相輕”——兩傷》:“能殺才能生,能憎才能愛,能生與愛,才能文。
” [33]都德(1841—1897):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小說家,代表作品有《柏林之圍》、《最後一課》等。
[34]誅心:原指不問罪行的發生狀況,而直接根據其用心、動機以認定罪狀。
後亦指在批駁對方時不針對對方的行為、語言來讨論,而直接做出揭穿對方行為、語言的目的、動機的評價。
[35]弗羅伊德(1856—1939):奧地利精神科醫生及精神分析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
其精神分析的主要觀點包括心理結構、人格結構、動力、心理性欲發展、防禦機制學說諸方面。
[36]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劇作家、詩人,歐洲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集大成者。
[37]《哈夢雷特》:今譯為《哈姆萊特》或《哈姆雷特》,描寫丹麥王子哈姆萊特為父複仇的故事,為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代表作。
[38]《馬克卑斯》:今譯為《麥克白》,描寫屢建奇勳的英雄麥克白,因受女巫的蠱惑和夫人的影響,逐漸轉變為一個殘忍暴君的故事。
[39]見魯迅《呐喊》自序:“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
這寂寞又一天一天地長大起來,如大毒蛇,纏住了我的靈魂了。
” [40]易蔔生(1828—1906):挪威戲劇家、詩人,歐洲現代戲劇的奠基人,被譽為“現代戲劇之父”,代表作品有《玩偶之家》、《人民公敵》等。
[41]巴爾紮克(1799—1850):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代表作品有《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等。
[42]馬大師(709—788,或688—763):名道一,唐代禅師,開創南嶽懷讓洪州宗。
俗姓馬,世稱馬大師、馬祖。
[43]坦然禅師:唐代禅師,為嵩嶽慧安禅師弟子,南嶽懷讓禅師同學,燈錄、史傳無載,生平事迹不詳。
[44]無業禅師(?—824):唐代禅師,馬祖道一弟子。
[45]雪峰(822—908):名義存,雪峰為其号,唐末禅宗青原系高僧。
[46]岩頭(828—887):名全奯,唐代禅師,與雪峰禅師、欽山禅師為友。
[47]丹霞(739—824):法号天然,唐代禅師。
因曾卓錫南陽丹霞山,故稱丹霞天然,或丹霞禅師。
[48]雲門(864—949):名文偃,唐代禅師,開創禅宗雲門宗。
[49]舉似:謂以言語舉示他人或以物與人。
[50]宗杲禅師(1089—1163):字昙海,号妙喜,孝宗賜号“大慧”。
宋代禅宗臨濟宗禅師,宋代話禅的代表人物。
[51]莊、列:即莊子、列子。
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戰國時期道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與道家始祖老子并稱為“老莊”,著有《莊子》。
列子,與鄭缪公同時,道家思想又一代表人物,其學本于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著有《列子》。
[52]老僧:顧随自謂。
[53]紙篇:指寫出的作品。
[54]司空表聖(837—908):司空圖,字表聖,唐晚期詩人、詩論家,著有《詩品》。
[55]《垓下歌》全詩如下:“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56]“四傑”:即“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57]張固:生卒年不詳,唐懿、僖之際(860—888)人,著有《幽閑鼓吹》一卷。
《幽閑鼓吹》載:“白尚書應舉,初至京,以詩谒著作顧況,顧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
’” [58]此與下文re-naissancn同為法語。
[59]大謝(385—433):謝靈運,南北朝詩人。
與謝脁合稱“大小謝”、“二謝”。
[60]王維《送綦毋校書棄官還江東》,全詩如下:“明時久不達,棄置與君同。
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窮。
秋天萬裡淨,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
和光魚鳥際,澹爾蒹葭叢。
無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
頑疏暗人事,僻陋遠天聰。
微物縱可采,其誰為至公。
餘亦從此去,歸耕為老農。
” [61]王靜安:王國維(1877—1927),字伯隅,一字靜安,号觀堂、永觀,近代中國著名學者,代表作為《人間詞話》。
[62]Ля:俄文字母,卷舌音。
[63]《廿五史》:中國曆代25部紀傳體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