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南
關燈
小
中
大
字形,古人食之。
〔二〕藻,即水藻,古人食之。
〔三〕行,借為洐(háng航),水溝。
潦(lǎo老),積水。
洐潦,溝中積水。
〔四〕盛,裝起來。
〔五〕筐,方形的盛物竹器。
筥(jǔ舉),圓形的盛物竹器。
〔六〕湘,煮。
〔七〕锜(qí其),有三隻腳的鍋。
釜,無腳的鍋。
〔八〕奠,放置祭品。
〔九〕宗室,即宗廟。
牖(yǒu友),窗子。
女奴們把藻放在宗廟的窗下,以便貴族女兒獻于祖先。
〔一○〕屍,主也,指主祭。
〔一一〕齊,借為齋,古人在祭祀前,不喝酒,不吃葷(蔥蒜等),以示對鬼神恭敬,這叫作齋。
季女,少女,指将要出嫁的貴族女兒。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濟澤之阿,行潦之藻,寘諸宗室,季蘭屍之,敬也。
”據此,這首詩所寫的是具體人物,季女名季蘭。
) 甘棠 周宣王封他的母舅于召南域内,命召伯虎到召南給申伯築城蓋房,劃定土田,規定租稅(見《大雅·崧高》)。
召伯做這件事很賣力氣。
他當時的住處有一棵甘棠樹,他離去後,申伯或申伯的子孫或其他有關的人,追思他的勞績,保護這棵甘棠樹以資紀念,因作這首詩。
一 蔽芾甘棠〔一〕,勿翦勿伐〔二〕,召伯所茇〔三〕。
二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四〕,召伯所憩〔五〕。
三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六〕,召伯所說〔七〕。
【注】 〔一〕蔽芾(fèi費),樹木茂盛貌。
甘棠,木名,果味甘美,今名棠梨樹。
〔二〕伐,用斧砍。
〔三〕召伯,名虎,周宣王大臣。
茇(bá拔),居住。
〔四〕敗,摧毀。
〔五〕憩(qì氣),休息。
〔六〕拜,讀為扒(《廣韻·十六怪》引作扒),拔也。
〔七〕說(shuì稅),停馬解車而休息。
行露 一個婦人因為她的丈夫家境貧苦,回到娘家就不回夫家了。
她的丈夫以自己有家為理由,要求她回家同居而被拒絕,就在官衙告她一狀。
夫婦同去聽審,她唱出這首歌,責罵她的丈夫,表示決不回夫家。
一 厭浥行露〔一〕,豈不夙夜〔二〕,謂行多露〔三〕。
二 誰謂雀無角〔四〕,何以穿我屋〔五〕。
誰謂女無家〔六〕,何以速我獄〔七〕。
雖速我獄,室家不足〔八〕。
三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九〕。
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一○〕。
雖速我訟,亦不女從〔一一〕。
【注】 〔一〕厭浥(yì邑),沾濕。
行,道路。
〔二〕夙,早晨。
〔三〕謂,讀為惟,發語詞。
此章寫他們早晚趕路,路上露水很多。
〔四〕雀,麻雀。
角,嘴也。
〔五〕此句以麻雀有嘴啄穿屋子比喻她的丈夫有口告狀。
〔六〕女,通汝。
男人有家才能要求老婆回家。
〔七〕速,招緻。
獄,訴訟。
〔八〕不足,貧乏。
〔九〕墉,牆。
詩以老鼠有牙咬穿屋牆比喻她的丈夫有口告狀。
〔一○〕訟,也是訴訟。
〔一一〕從,順從。
【附錄】 注〔一〕厭浥,《毛傳》:“厭浥,濕意也。
”按厭借為湆,《說文》:“湆,幽濕也,浥濕也。
”《廣雅·釋诂》:“湆浥,濕也。
”厭湆古通用,《秦風·小戎》:“厭厭良人。
”《列女傳·楚於陵妻傳》引厭厭作湆湆。
《小雅·湛露》:“厭厭夜飲。
”《釋文》:“厭厭《韓詩》作愔愔”都是例證。
以上采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
注〔三〕謂,當讀為惟,是個發語詞。
謂惟二字古通用,《老子》:“夫唯啬是謂早服。
”《韓非子·解老》引唯作謂。
《小雅·正月》:“謂山蓋卑!為岡為陵。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
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三個謂字都該讀為惟,三個蓋字都該讀為
〔二〕藻,即水藻,古人食之。
〔三〕行,借為洐(háng航),水溝。
潦(lǎo老),積水。
洐潦,溝中積水。
〔四〕盛,裝起來。
〔五〕筐,方形的盛物竹器。
筥(jǔ舉),圓形的盛物竹器。
〔六〕湘,煮。
〔七〕锜(qí其),有三隻腳的鍋。
釜,無腳的鍋。
〔八〕奠,放置祭品。
〔九〕宗室,即宗廟。
牖(yǒu友),窗子。
女奴們把藻放在宗廟的窗下,以便貴族女兒獻于祖先。
〔一○〕屍,主也,指主祭。
〔一一〕齊,借為齋,古人在祭祀前,不喝酒,不吃葷(蔥蒜等),以示對鬼神恭敬,這叫作齋。
季女,少女,指将要出嫁的貴族女兒。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濟澤之阿,行潦之藻,寘諸宗室,季蘭屍之,敬也。
”據此,這首詩所寫的是具體人物,季女名季蘭。
) 甘棠 周宣王封他的母舅于召南域内,命召伯虎到召南給申伯築城蓋房,劃定土田,規定租稅(見《大雅·崧高》)。
召伯做這件事很賣力氣。
他當時的住處有一棵甘棠樹,他離去後,申伯或申伯的子孫或其他有關的人,追思他的勞績,保護這棵甘棠樹以資紀念,因作這首詩。
一 蔽芾甘棠〔一〕,勿翦勿伐〔二〕,召伯所茇〔三〕。
二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四〕,召伯所憩〔五〕。
三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六〕,召伯所說〔七〕。
【注】 〔一〕蔽芾(fèi費),樹木茂盛貌。
甘棠,木名,果味甘美,今名棠梨樹。
〔二〕伐,用斧砍。
〔三〕召伯,名虎,周宣王大臣。
茇(bá拔),居住。
〔四〕敗,摧毀。
〔五〕憩(qì氣),休息。
〔六〕拜,讀為扒(《廣韻·十六怪》引作扒),拔也。
〔七〕說(shuì稅),停馬解車而休息。
行露 一個婦人因為她的丈夫家境貧苦,回到娘家就不回夫家了。
她的丈夫以自己有家為理由,要求她回家同居而被拒絕,就在官衙告她一狀。
夫婦同去聽審,她唱出這首歌,責罵她的丈夫,表示決不回夫家。
一 厭浥行露〔一〕,豈不夙夜〔二〕,謂行多露〔三〕。
二 誰謂雀無角〔四〕,何以穿我屋〔五〕。
誰謂女無家〔六〕,何以速我獄〔七〕。
雖速我獄,室家不足〔八〕。
三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九〕。
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一○〕。
雖速我訟,亦不女從〔一一〕。
【注】 〔一〕厭浥(yì邑),沾濕。
行,道路。
〔二〕夙,早晨。
〔三〕謂,讀為惟,發語詞。
此章寫他們早晚趕路,路上露水很多。
〔四〕雀,麻雀。
角,嘴也。
〔五〕此句以麻雀有嘴啄穿屋子比喻她的丈夫有口告狀。
〔六〕女,通汝。
男人有家才能要求老婆回家。
〔七〕速,招緻。
獄,訴訟。
〔八〕不足,貧乏。
〔九〕墉,牆。
詩以老鼠有牙咬穿屋牆比喻她的丈夫有口告狀。
〔一○〕訟,也是訴訟。
〔一一〕從,順從。
【附錄】 注〔一〕厭浥,《毛傳》:“厭浥,濕意也。
”按厭借為湆,《說文》:“湆,幽濕也,浥濕也。
”《廣雅·釋诂》:“湆浥,濕也。
”厭湆古通用,《秦風·小戎》:“厭厭良人。
”《列女傳·楚於陵妻傳》引厭厭作湆湆。
《小雅·湛露》:“厭厭夜飲。
”《釋文》:“厭厭《韓詩》作愔愔”都是例證。
以上采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
注〔三〕謂,當讀為惟,是個發語詞。
謂惟二字古通用,《老子》:“夫唯啬是謂早服。
”《韓非子·解老》引唯作謂。
《小雅·正月》:“謂山蓋卑!為岡為陵。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
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三個謂字都該讀為惟,三個蓋字都該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