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于紹熙三年,此詞雲“喚起子陸子”,似是象山卒後語。
【啟勳案】 右之考證在信州本此詞之眉。
吳子似名紹古,饒州安仁縣人。
又 趙昌父七月望日用東坡韻叙太白、東坡事見寄,過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約。
八月十四日餘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韻為謝,兼簡子似 我志在寥闊,疇昔夢登天。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鳳,雲遇青山赤壁,相約上高寒。
酌酒援北鬥,我亦虱其間。
少歌曰,神甚放,形則眠。
鴻鹄一再高舉,天地睹方圓。
欲重歌兮夢覺,推枕惘然獨念,人事底虧全。
有美人可語,秋水隔婵娟。
【校】 題,信州本“餘卧病”之“餘”字脫,“簡子似”作“寄吳子似”。
從四卷本丁集。
又 題永豐楊少遊提點一枝堂 萬事幾時足,日月自西東。
無窮宇宙人是,一粟太倉中。
一葛一裘經歲,一缽一瓶終日,老子舊家風。
更著一杯酒,夢覺大槐宮。
記當年,吓腐鼠,歎冥鴻。
衣冠神武門外,驚倒幾兒童。
休說須彌芥子,看取鹍鵬斥,,小大若為同。
君欲論齊物,須訪一枝翁。
【啟勳案】 《讀史方輿紀要》:“永豐縣在廣信府東南四十五裡。
本上饒縣地,乾元初析置永豐縣,屬信州。
”又吉安府亦有一永豐縣,宋至和元年置,屬吉州。
故廣信府之永豐亦名廣豐。
又 席上為葉仲洽賦 高馬勿捶面,千裡事難量。
長魚變化雲雨,無使寸鱗傷。
一壑一丘吾事,一鬥一石皆醉,風月幾千場。
須作蝟毛磔,筆作劍鋒長。
我憐君,癡絕似,顧長康。
綸巾羽扇颠倒,又似竹林狂。
解道長江如練,準備停雲堂上,千首買秋光。
怨調為誰賦,一斛貯槟榔。
滿江紅 山居即事 幾個輕鷗,來點破、一泓澄綠。
更何處、一雙,故來争浴。
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
有飛泉、日日供明珠,五千斛。
春雨滿,秧新谷。
閑永日,眠黃犢。
看雲連麥隴,雪堆蠶簇。
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
被野翁、相挾入東園,枇杷熟。
【校】 “五千”,四卷本丙集“五”作“三”。
《曆代詩餘》作“三”。
“野翁”,信州本及丙集“翁”作“老”。
從《曆代詩餘》。
“相挾”,信州本及丙集“挾”作“扶”。
從《曆代詩餘》。
【啟勳案】 先生上饒之宅似在平原,地勢開展。
鉛山之宅似在高地,林壑幽深。
讀集中詞可以仿佛得之。
故凡“山居”雲者,皆指瓢泉也。
此詞之最後一韻,初亦疑其不葉,今見《曆代詩餘》作“被野翁、相挾入東園”,是矣。
木蘭花慢 寄題吳克明廣文菊隐 路傍人怪問,此隐者,姓陶不。
甚黃菊如雲,朝吟暮醉,喚不回頭。
縱無酒成怅望,隻東籬、搔首亦風流。
與客朝9一笑,落英飽便歸休。
古來堯舜與巢由。
江海去悠悠。
待說與佳人,種成香草,莫怨靈修。
我無可無不可,意先生、出處有如丘。
聞道問津人過,殺雞為黍相留。
【校】 題,四卷本丙集題作“廣文克明菊隐”。
“朝9”,丙集“9”作“餐”。
《曆代詩餘》作“餐”。
又 中秋飲酒将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别有人間,那邊才見,光景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
恍惚使人愁。
怕萬裡長鲸,從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鈎。
【校】 “經海”,四卷本丙集“經”作“洋”。
水龍吟 愛李延年歌、淳于髡語,合為詞,庶幾《高唐》《神女》《洛神賦》之意雲 昔時曾有佳人,翩然絕世而獨立。
未論一顧傾城,再顧又傾人國。
甯不知其,傾城傾國,佳人難再得。
看行雲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下、襄王側。
堂上更闌燭滅,記主人、留髡送客。
合尊促坐,羅襦襟解,微聞芗澤。
當此之時,止乎禮義,不淫其色。
但啜其泣矣,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又 老來曾識淵明,夢中一見參差是。
覺來幽恨,停觞不禦,欲歌還止。
白發西風,折腰五鬥,不應堪此。
問北窗高卧,東籬自醉,應别有、歸來意。
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
吾侪心事,古今長在,高山流水。
富貴他年,直饒未免,也應無味。
甚東山何事,當時也道,為蒼生起。
【校】 “未免”,《曆代詩餘》作“來晚”。
永遇樂 梅雪 怪底寒梅,一枝雪裡,直恁愁絕。
問訊無言,依稀似妒,天上飛英白。
江山一夜,瓊瑤萬頃,此段如何妒得。
細看來、風流添得,自家越樣标格。
晚來樓上,對花臨鏡,學作半妝宮額。
著意争妍,那知卻有,人妒花顔色。
無情休問,許多般事,且自訪梅踏雪。
待行過、溪橋夜半,更邀素月。
【校】 “江山”,信州本“山”作“上”,從四卷本丁集。
《曆代詩餘》亦作“山”。
“宮額”,《曆代詩餘》“宮”作“嬌”。
又 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 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
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
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
世間應有,芳甘濃美,不到吾家門戶。
比著兒曹,累累卻有,金印光垂組。
付君此事,從今直上,休憶對床風雨。
但赢得、靴紋绉面,記餘戲語。
【校】 題,四卷本丁集無“十二”兩字。
“調”作“部”。
喜遷莺 謝趙晉臣敷文賦芙蓉詞見壽,用韻為謝 暑風涼月,愛亭亭無數,綠衣持節。
掩冉如羞,參差似妒,擁出芙渠花發。
步襯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誰潔,添白鹭,晚晴時公子,佳人并列。
休說。
搴木末,當日靈均,恨與君王别。
心阻媒勞,交疏怨極,恩不甚兮輕絕。
千古離騷文字,芳至今猶未歇。
都休問,但千杯快飲,露荷翻葉。
【校】 題,四卷本丁集無“謝趙”及“敷文”四字。
“芙蓉”作“夫容”。
《花庵》題作“荷花”。
“芙渠”,《花庵》“渠”作“蓉”。
八聲甘州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故将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
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
落魄封侯事,歲晚田園。
誰向桑麻社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
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
漢開邊、功名萬裡,甚當時、健者也曾閑。
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校】 “田園”,四卷本丙集“園”作“間”。
漢宮春 立春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袅袅春幡。
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
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
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
閑時又來鏡裡,轉變朱顔。
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
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西江月 春晚 剩欲讀書已懶,隻因多病長閑。
聽風聽雨小窗眠。
過了春光太半。
往事如尋去鳥,清愁難解連環。
流莺不肯入西園。
喚起畫梁飛燕。
【啟勳案】 此一首不載于四卷本。
玩詞句,與“立春”之《漢宮春》似是同時前後作。
《漢宮春》見丙集,作年亦甚晚矣。
姑以彙附于此。
滿庭芳 和章泉趙昌父 西崦斜陽,東江流水,物華不為人留。
铮然一葉,天下已知秋。
屈指人間得意,問誰是、騎鶴揚州。
君知我,從來雅興,未老已滄州。
無窮身外事,百年能幾,一醉都休。
恨兒曹抵死,謂我心憂。
況有溪山杖屦,阮籍輩、須我來遊。
還堪笑,機心早覺,海上有驚鷗。
【校】 題,四卷本丙集作“和昌父”。
“铮然”,信州本“铮”作“峥”。
從四卷本。
《曆代詩餘》作“”。
“雅興”,丙集“興”作“意”。
“杖屦”,《曆代詩餘》“屦”作“履”。
洞仙歌 浮石山莊,餘友月湖道人何同叔之别墅也。
山類羅浮,故以名。
同叔嘗作《遊山次序榜》示餘,且索詞,為賦《洞仙歌》以遺之。
同叔頃遊羅浮,遇一老人,龐眉幅巾,語同叔雲:“當有晚年之契。
”蓋仙雲 松關桂嶺,望青蔥無路。
費盡銀鈎榜佳處。
怅空山歲晚,窈窕誰來,須著我、醉卧石樓風雨。
仙人瓊海上,握手當年,笑許君攜半山去。
疊嶂,卷飛泉,洞府凄涼,又卻怕先生多取。
怕夜半、羅浮有時還,好長把煙雲,再三遮住。
【啟勳案】 同叔名異,崇仁人。
光宗時為右正言,嘉定初權工部尚書。
又 趙晉臣和李能伯韻,屬餘同和。
趙以兄弟有職名為寵,詞中頗叙其盛,故末章有“裂土分茅”之句 舊交貧賤,太半成新貴。
冠蓋門前幾行李。
看匆匆西笑,争出山來,憑誰問、小草何如遠志。
悠悠今古事,得喪乘除,暮四朝三又何異。
任掀天事業,冠古文章,有幾個、笙歌晚歲。
況滿屋貂蟬未為榮,記裂土分茅,是公家世。
【啟勳案】 茂嘉、晉臣與先生交甚晚,自徙居鉛山後乃相酬唱。
讀此詞,可見先生當日功名之念,已如聞雁過長空。
時獨怪晉臣,何必讨此沒趣? 祝英台近 與客飲瓢泉,客以泉聲喧靜為問,餘醉,未及答,或者以“蟬噪林逾靜”代對,意甚美矣,翌日為賦此詞以褒之 水縱橫,山遠近,拄杖占千頃。
老眼羞明,水底看山影。
試教水動山搖,吾生堪笑,似此個、青山無定。
一瓢飲。
人問翁愛飛泉,來尋個中靜。
繞屋聲喧,怎做靜中境。
我眠君且歸休,維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時問。
【校】 題,“以褒之”,丁集作“褒之也”。
“羞明”,四卷本丁集“明”作“将”。
又 綠楊堤,青草渡,花片水流去。
百舌聲中,喚起海棠睡。
斷腸幾點愁紅,啼痕猶在,多應怨、夜來風雨。
别情苦。
馬蹄踏遍長亭,歸期又成誤。
簾卷青樓,回首在何處。
畫梁燕子雙雙,能言能語,不解道、相思一句。
【啟勳案】 右之考證在信州本此詞之眉。
吳子似名紹古,饒州安仁縣人。
又 趙昌父七月望日用東坡韻叙太白、東坡事見寄,過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約。
八月十四日餘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韻為謝,兼簡子似 我志在寥闊,疇昔夢登天。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鳳,雲遇青山赤壁,相約上高寒。
酌酒援北鬥,我亦虱其間。
少歌曰,神甚放,形則眠。
鴻鹄一再高舉,天地睹方圓。
欲重歌兮夢覺,推枕惘然獨念,人事底虧全。
有美人可語,秋水隔婵娟。
【校】 題,信州本“餘卧病”之“餘”字脫,“簡子似”作“寄吳子似”。
從四卷本丁集。
又 題永豐楊少遊提點一枝堂 萬事幾時足,日月自西東。
無窮宇宙人是,一粟太倉中。
一葛一裘經歲,一缽一瓶終日,老子舊家風。
更著一杯酒,夢覺大槐宮。
記當年,吓腐鼠,歎冥鴻。
衣冠神武門外,驚倒幾兒童。
休說須彌芥子,看取鹍鵬斥,,小大若為同。
君欲論齊物,須訪一枝翁。
【啟勳案】 《讀史方輿紀要》:“永豐縣在廣信府東南四十五裡。
本上饒縣地,乾元初析置永豐縣,屬信州。
”又吉安府亦有一永豐縣,宋至和元年置,屬吉州。
故廣信府之永豐亦名廣豐。
又 席上為葉仲洽賦 高馬勿捶面,千裡事難量。
長魚變化雲雨,無使寸鱗傷。
一壑一丘吾事,一鬥一石皆醉,風月幾千場。
須作蝟毛磔,筆作劍鋒長。
我憐君,癡絕似,顧長康。
綸巾羽扇颠倒,又似竹林狂。
解道長江如練,準備停雲堂上,千首買秋光。
怨調為誰賦,一斛貯槟榔。
滿江紅 山居即事 幾個輕鷗,來點破、一泓澄綠。
更何處、一雙,故來争浴。
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
有飛泉、日日供明珠,五千斛。
春雨滿,秧新谷。
閑永日,眠黃犢。
看雲連麥隴,雪堆蠶簇。
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
被野翁、相挾入東園,枇杷熟。
【校】 “五千”,四卷本丙集“五”作“三”。
《曆代詩餘》作“三”。
“野翁”,信州本及丙集“翁”作“老”。
從《曆代詩餘》。
“相挾”,信州本及丙集“挾”作“扶”。
從《曆代詩餘》。
【啟勳案】 先生上饒之宅似在平原,地勢開展。
鉛山之宅似在高地,林壑幽深。
讀集中詞可以仿佛得之。
故凡“山居”雲者,皆指瓢泉也。
此詞之最後一韻,初亦疑其不葉,今見《曆代詩餘》作“被野翁、相挾入東園”,是矣。
木蘭花慢 寄題吳克明廣文菊隐 路傍人怪問,此隐者,姓陶不。
甚黃菊如雲,朝吟暮醉,喚不回頭。
縱無酒成怅望,隻東籬、搔首亦風流。
與客朝9一笑,落英飽便歸休。
古來堯舜與巢由。
江海去悠悠。
待說與佳人,種成香草,莫怨靈修。
我無可無不可,意先生、出處有如丘。
聞道問津人過,殺雞為黍相留。
【校】 題,四卷本丙集題作“廣文克明菊隐”。
“朝9”,丙集“9”作“餐”。
《曆代詩餘》作“餐”。
又 中秋飲酒将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别有人間,那邊才見,光景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
恍惚使人愁。
怕萬裡長鲸,從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鈎。
【校】 “經海”,四卷本丙集“經”作“洋”。
水龍吟 愛李延年歌、淳于髡語,合為詞,庶幾《高唐》《神女》《洛神賦》之意雲 昔時曾有佳人,翩然絕世而獨立。
未論一顧傾城,再顧又傾人國。
甯不知其,傾城傾國,佳人難再得。
看行雲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下、襄王側。
堂上更闌燭滅,記主人、留髡送客。
合尊促坐,羅襦襟解,微聞芗澤。
當此之時,止乎禮義,不淫其色。
但啜其泣矣,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又 老來曾識淵明,夢中一見參差是。
覺來幽恨,停觞不禦,欲歌還止。
白發西風,折腰五鬥,不應堪此。
問北窗高卧,東籬自醉,應别有、歸來意。
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
吾侪心事,古今長在,高山流水。
富貴他年,直饒未免,也應無味。
甚東山何事,當時也道,為蒼生起。
【校】 “未免”,《曆代詩餘》作“來晚”。
永遇樂 梅雪 怪底寒梅,一枝雪裡,直恁愁絕。
問訊無言,依稀似妒,天上飛英白。
江山一夜,瓊瑤萬頃,此段如何妒得。
細看來、風流添得,自家越樣标格。
晚來樓上,對花臨鏡,學作半妝宮額。
著意争妍,那知卻有,人妒花顔色。
無情休問,許多般事,且自訪梅踏雪。
待行過、溪橋夜半,更邀素月。
【校】 “江山”,信州本“山”作“上”,從四卷本丁集。
《曆代詩餘》亦作“山”。
“宮額”,《曆代詩餘》“宮”作“嬌”。
又 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 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
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
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
世間應有,芳甘濃美,不到吾家門戶。
比著兒曹,累累卻有,金印光垂組。
付君此事,從今直上,休憶對床風雨。
但赢得、靴紋绉面,記餘戲語。
【校】 題,四卷本丁集無“十二”兩字。
“調”作“部”。
喜遷莺 謝趙晉臣敷文賦芙蓉詞見壽,用韻為謝 暑風涼月,愛亭亭無數,綠衣持節。
掩冉如羞,參差似妒,擁出芙渠花發。
步襯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誰潔,添白鹭,晚晴時公子,佳人并列。
休說。
搴木末,當日靈均,恨與君王别。
心阻媒勞,交疏怨極,恩不甚兮輕絕。
千古離騷文字,芳至今猶未歇。
都休問,但千杯快飲,露荷翻葉。
【校】 題,四卷本丁集無“謝趙”及“敷文”四字。
“芙蓉”作“夫容”。
《花庵》題作“荷花”。
“芙渠”,《花庵》“渠”作“蓉”。
八聲甘州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故将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
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
落魄封侯事,歲晚田園。
誰向桑麻社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
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
漢開邊、功名萬裡,甚當時、健者也曾閑。
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校】 “田園”,四卷本丙集“園”作“間”。
漢宮春 立春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袅袅春幡。
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
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
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
閑時又來鏡裡,轉變朱顔。
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
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西江月 春晚 剩欲讀書已懶,隻因多病長閑。
聽風聽雨小窗眠。
過了春光太半。
往事如尋去鳥,清愁難解連環。
流莺不肯入西園。
喚起畫梁飛燕。
【啟勳案】 此一首不載于四卷本。
玩詞句,與“立春”之《漢宮春》似是同時前後作。
《漢宮春》見丙集,作年亦甚晚矣。
姑以彙附于此。
滿庭芳 和章泉趙昌父 西崦斜陽,東江流水,物華不為人留。
铮然一葉,天下已知秋。
屈指人間得意,問誰是、騎鶴揚州。
君知我,從來雅興,未老已滄州。
無窮身外事,百年能幾,一醉都休。
恨兒曹抵死,謂我心憂。
況有溪山杖屦,阮籍輩、須我來遊。
還堪笑,機心早覺,海上有驚鷗。
【校】 題,四卷本丙集作“和昌父”。
“铮然”,信州本“铮”作“峥”。
從四卷本。
《曆代詩餘》作“”。
“雅興”,丙集“興”作“意”。
“杖屦”,《曆代詩餘》“屦”作“履”。
洞仙歌 浮石山莊,餘友月湖道人何同叔之别墅也。
山類羅浮,故以名。
同叔嘗作《遊山次序榜》示餘,且索詞,為賦《洞仙歌》以遺之。
同叔頃遊羅浮,遇一老人,龐眉幅巾,語同叔雲:“當有晚年之契。
”蓋仙雲 松關桂嶺,望青蔥無路。
費盡銀鈎榜佳處。
怅空山歲晚,窈窕誰來,須著我、醉卧石樓風雨。
仙人瓊海上,握手當年,笑許君攜半山去。
疊嶂,卷飛泉,洞府凄涼,又卻怕先生多取。
怕夜半、羅浮有時還,好長把煙雲,再三遮住。
【啟勳案】 同叔名異,崇仁人。
光宗時為右正言,嘉定初權工部尚書。
又 趙晉臣和李能伯韻,屬餘同和。
趙以兄弟有職名為寵,詞中頗叙其盛,故末章有“裂土分茅”之句 舊交貧賤,太半成新貴。
冠蓋門前幾行李。
看匆匆西笑,争出山來,憑誰問、小草何如遠志。
悠悠今古事,得喪乘除,暮四朝三又何異。
任掀天事業,冠古文章,有幾個、笙歌晚歲。
況滿屋貂蟬未為榮,記裂土分茅,是公家世。
【啟勳案】 茂嘉、晉臣與先生交甚晚,自徙居鉛山後乃相酬唱。
讀此詞,可見先生當日功名之念,已如聞雁過長空。
時獨怪晉臣,何必讨此沒趣? 祝英台近 與客飲瓢泉,客以泉聲喧靜為問,餘醉,未及答,或者以“蟬噪林逾靜”代對,意甚美矣,翌日為賦此詞以褒之 水縱橫,山遠近,拄杖占千頃。
老眼羞明,水底看山影。
試教水動山搖,吾生堪笑,似此個、青山無定。
一瓢飲。
人問翁愛飛泉,來尋個中靜。
繞屋聲喧,怎做靜中境。
我眠君且歸休,維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時問。
【校】 題,“以褒之”,丁集作“褒之也”。
“羞明”,四卷本丁集“明”作“将”。
又 綠楊堤,青草渡,花片水流去。
百舌聲中,喚起海棠睡。
斷腸幾點愁紅,啼痕猶在,多應怨、夜來風雨。
别情苦。
馬蹄踏遍長亭,歸期又成誤。
簾卷青樓,回首在何處。
畫梁燕子雙雙,能言能語,不解道、相思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