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共八十九首
年 乾道五年己醜至淳熙十四年丁未
歲 三十至四十八
地 建康 臨安 滁州 豫章 湖湘 帶湖
水龍吟
次年南澗用韻為仆壽,仆與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壽南澗
玉皇殿閣微涼,看公重試薰風手。
高門畫戟,桐陰聞道,青青如舊。
蘭佩空芳,蛾眉誰妒,無言搔首。
甚年年卻有,呼韓塞上,人争問、公安否。
金印明年如鬥。
向中州、錦衣行晝。
依然盛事,貂蟬前後,鳳麟飛走。
富貴浮雲,我評軒冕,不如杯酒。
待從公痛飲,八千餘歲,伴莊椿壽。
【校】 “聞道”,四卷本甲集“聞”作“閣”。
“莊椿”,《花庵詞選》“莊”作“松”。
【飲冰室考證】 題中“次年”二字,據甲辰原唱題言,即乙巳也。
南澗用韻壽先生詞雲“南風五月江波,使君莫袖平戎手。
燕然未勒,渡泸聲在,宸衷懷舊”,又雲“便留公剩馥,蟠桃分我,作歸來壽”。
稱“使君”,知尚在帥任。
雲“留作來壽”,則尚未歸也。
雲“渡泸懷舊”,則已離荊蠻。
雲“江波”,則已移鎮江。
先生與南澗生日同在五月,知是年五月先生恰在隆興帥任也。
【啟勳案】 南澗和韻題曰“壽辛侍郎”:“南風五月江波,使君莫袖平戎手。
燕然未勒,渡泸聲在,宸衷懷舊。
卧占湖山,樓橫百尺,詩成千首。
正菖蒲葉老,芙蕖香嫩,高門瑞、人知否。
涼夜光躔牛鬥。
夢初回、長庚如晝。
明年看取,蜂旗南下,六西走。
功畫淩煙,萬釘寶帶,百壺清酒。
便留公剩馥,蟠桃分我,作歸來壽。
”南澗此詞乃乙巳年用先生甲辰壽詞之韻以壽先生者。
有“卧占湖山,樓橫百尺”之句,可知乙巳五月帶湖新居已落成矣。
案:淳熙十二年乙巳,先生四十六歲。
菩薩蠻 乙巳冬南澗舉似前作,因和之 錦書誰寄相思語。
天邊數遍飛鴻數。
一夜夢千回,梅花入夢來。
漲痕紛樹發。
霜落潇湘白。
心事莫驚鷗。
人間千萬愁。
【校】 題,信州本作“用前韻”。
從四卷本乙集。
“潇湘”,四卷本作“沙洲”。
【飲冰室考證】 此詞信州本隻題“用前韻”三字。
四卷本乙集全題如右,唯“南澗”作“前澗”,實不詞,吾以意校改,自信不謬,果爾。
則本年冬先生與南澗已會晤。
南澗老矣(是年六十八),栖隐上饒。
細檢《南澗甲乙稿》及《南澗詩餘》,晚年絕無去饒遠遊痕迹。
則兩公握手可推定其必在饒。
先生帥江西,饒為轄境,雖未嘗不可巡閱莅止,然以他方面資料綜核之,似是年秋冬間,先生已落職歸饒。
故得晤南澗于帶湖新居也。
其旁證則于次年詳論列之。
【啟勳案】 此詞頗奇。
詞題所雲“前作”乃《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所謂“用前韻”即用賞心亭之韻。
前首因金陵及葉丞相等證據,定為乾道九年癸巳作。
此首則因四卷本題有乙巳二字,絕無疑問,與前首賞心亭作,相去恰十二年。
何以相隔十數年忽而自和一首?初因此首題詞中“舉似”二字,以為誤入南澗作,細案殊非。
且賞心亭一首在四卷本甲集,編輯時曾經先生目,更不容有誤。
乾道癸巳先生與南澗同在金陵,或則當日賞心亭之遊亦有南澗。
乙巳冬南澗與先生通信偶及先生前作,因而自和此首。
第一句“錦書誰寄相思語”,似是通信。
“霜落潇湘白”,似仍在湖南未歸也。
又 稼軒日向兒曹說。
帶湖買得新風月。
頭白早歸來。
種花花已開。
功名渾是錯。
更莫□思著。
見說小樓東。
好山千萬重。
【飲冰室考證】 本詞次句雲“帶湖買得新風月”,先生帶湖買宅,其年雖難确指,參伍鈎稽,應以淳熙四年丁酉為最近是。
先生南歸後十餘年間,何時始占籍定居,殊屬疑問。
《鵝湖夜坐》詩雲:“十載客路旁。
”《沁園春·期思蔔築》詞雲:“老鶴高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
”《新居上梁文》雲:“欲得置錐之地,遂營環堵之宮。
”所謂新居者,即帶湖新居也。
則前此無置錐地、客路旁如蝸牛戴屋行,或是實情。
疑其結婚頗晚,中年以前家族簡單,即以官為家。
其在信、饒之間,或賃庑而居,或有族屬僑寄(其從弟之居浮梁)。
雖署稼軒,實同萍梗。
其始獲定栖,實自帶湖新居落成後。
此新居蓋成于淳熙九、十年間。
時先生方久居湖南。
然其相宅定居,必在出官兩湖以前。
舍本年外,似無他時期也(謂在乙未年亦得,然彼年正平盜,戎馬倥偬,恐無暇及此)。
本年冬間,應召赴阙,在信、饒蓋頗有盤桓,買得帶湖或即此時也。
【啟勳案】 伯兄以為此詞之作乃在蔔築之始,然細玩詞意,實似在落成之後。
據洪景盧之《稼軒記》(見本年《沁園春》詞下),知帶湖新宅乃在湖山勝處,購得空地百萬方尺有奇。
先生自出意匠,規畫而構造之,且繪圖以寄景盧,使為之記。
并非購入他人之舊第也。
苟非落成後,豈得有“種花花已開”及“見說小樓東”等句語?且淳熙丁酉先生才三十八歲,正當盛年。
按諸“頭白早歸來”之句,亦不相似。
以為當日先生在湖南任上得上饒家報,知帶湖新居已落成,喜極而說與兒曹耳,并非欲築室而謀諸兒曹也。
因将此詞移至淳熙十二年乙巳,即帶湖新居落成之年。
案:此詞信州本缺。
四卷本甲集及《稼軒詞補遺》均有之。
彊村謂“□思”原本作“想思”,誤。
鵝湖病起之《鹧鸪天》亦可與此詞相印證:“隻因買得青山好,卻恨歸來白發多”,是初歸語;“買得新風月。
頭白早歸來”,是将歸語。
鹧鸪天 鵝湖歸病起作 翠木千尋上薜蘿。
東湖經雨又增波。
隻因買得青山好,卻恨歸來白發多。
明畫燭,洗金荷。
主人起舞客齊歌。
醉中隻恨歡娛少,無奈明朝酒醒何。
【校】 題,信州本無題。
從四卷本甲集。
“結句”,四卷本作“明日醒時奈病何”。
【飲冰室考證】 篇中雲“東湖經雨又增波”,是去豫章時語。
又雲“隻因買得青山好,卻恨歸來白發多”,是初歸帶湖新居語。
【啟勳案】 帶湖新居成于乙巳,見前。
《輿地紀勝》:“鵝湖在鉛山縣西南十五裡。
淳熙初,東萊呂公、晦庵朱公、象山陸公曾相會講道于此,稱鵝湖之會。
”又:“東湖在豫章郡東南,周廣五裡。
”《續職方乘》雲:“豫章之東湖,猶錢塘之西湖也。
雖不敢與西湖齒,然亦一郡之勝。
”《讀史方輿紀要》:“東湖在府城東南隅,周廣五裡,舊通章江。
” 案:淳熙十三年丙午,先生四十七歲。
水調歌頭 盟鷗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奁開。
先生杖屦無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鷗鹭,今日既盟之後,來往莫相猜。
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
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
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
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
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校】 “杖屦無事”,《曆代詩餘》“屦”作“履”。
《花庵》作“無事杖屦”。
“鷗鹭”,四卷本甲集“鹭”作“鳥”。
“相猜”,《花庵》作“相嫌”。
“更須”,《曆代詩餘》“更”作“便”。
又 湯朝美司谏見和,用韻為謝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關開。
見君谏疏頻上,談笑挽天回。
千古忠肝義膽,萬裡蠻煙瘴雨,往事莫驚猜。
政恐不免耳,消息日邊來。
笑吾廬,門掩草,徑封苔。
未應兩手無用,要把蟹螯杯。
說劍論詩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頗堪哀。
白發甯有種,一一醒時栽。
【校】 題,四卷本甲集“湯朝美司谏”五字作“湯坡”二字。
“談笑”,四卷本作“高論”。
【啟勳案】 讀甲集詞題,知朝美名坡。
又 嚴子文同傅安道和前韻,因再和謝之 寄我五雲子,恰向酒邊開。
東風過盡歸雁,不見客星回。
均道瑣窗風月,更著詩翁杖屦,合作雪堂猜。
子文作雪齋,寄書雲:“近以旱,無以延客。
”歲旱莫留客,霖雨要渠來。
短燈檠,長劍铗,欲生苔。
雕弓挂壁無用,照影落清杯。
多病關心藥裹,小摘親。
菜甲,老子政須哀。
夜雨北窗竹,更倩野人栽。
【校】 題,四卷本乙集作“嚴子文同傅安道和盟鷗韻,和以謝之”。
“邊開”,四卷本“開”作“來”。
“均道”,四卷本“均”作“聞”。
注,四卷本無注。
【飲冰室考證】 右三首為同時先後作。
第一首“先生杖屦無事,一日走千回”,第二首“笑吾廬,門掩草,徑封苔”,第三首“雕弓挂壁無用”“多病關心藥裹,小摘親。
菜甲”,皆罷官閑居時語。
【啟勳案】 以上三首皆丙午作。
浣溪沙 贈子文侍人,名笑笑 侬是崎可笑人。
不妨開口笑時頻。
有人一笑坐生春。
歌欲颦時還淺笑,醉逢笑處卻輕颦。
宜颦宜笑越精神。
【啟勳案】 此詞信州本無。
與和嚴子文之《水調歌頭》同見四卷本乙集,因附歸于前首之後。
滿江紅 送湯朝美司谏自便歸金壇 瘴雨蠻煙,十年夢、尊前休說。
春正好、故園桃李,待君花發。
兒女燈前和淚拜,雞豚社裡歸時節。
看依然、舌在齒牙牢,心如鐵。
活國手,封侯骨。
騰汗漫,排阊阖。
待十分做了,詩書勳業。
當日念君歸去好,而今卻恨中年别。
笑江頭、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校】 題,四卷本甲集作“送湯朝美自便歸”。
“活國”,四卷本“活”作“治”。
【飲冰室考證】 《南澗甲乙稿》卷一亦有《送湯朝美還金壇》詩,中雲:“湯公涉南荒。
”又:“幾年卧新州。
”又:“朅來靈山隈(《上饒志》雲:“靈山為州之鎮山。
”),跫然慰空谷。
濯足山下泉,愛我泉上竹。
”湯蓋以直谏獲罪,曾竄嶺表。
中間殆量移信州安置。
常與韓南澗及先生遊宴。
至是得赦,許自便。
故二公皆有詩送其歸雲。
(丙午) 【啟勳案】 《讀史方輿紀要》:“金壇縣在鎮江府南百三十裡,本曲阿縣之金山鄉。
垂拱四年析置金壇縣。
” 念奴嬌 和韓南澗載酒見過雪樓觀雪 兔園舊賞,怅遺蹤飛鳥、千山都絕。
缟帶銀杯江上路,唯有南枝香别。
萬事新奇,青山一夜,對我頭先白。
倚岩千樹,玉龍飛上瓊阙。
莫惜霧鬓雲鬟,試教騎鶴,去約尊前月。
自與詩翁磨凍硯,看掃幽蘭新阕。
便拟明年,人間揮汗,留取層冰潔。
此君何事,晚來曾為腰折。
【校】 題,四卷本甲集無“韓”字。
“雲鬟”,四卷本“雲”作“風”。
“明年”,四卷本“□□”。
【飲冰室考證】 《哭詩》雲:“足音答答來,多在雪樓下。
”知雪樓為帶湖新宅中之一樓。
南澗見過當在本年或次年冬。
【啟勳案】 乃先生諸子之一,早殇。
先生有詩十五章哭之恸。
水調歌頭 九日遊雲洞,和韓南澗尚書韻 今日複何日,黃菊為誰開。
淵明謾愛重九,胸次正崔嵬。
酒亦關人何事,政自不能不爾,誰遣白衣來。
醉把西風扇,随處障塵埃。
為公飲,須一日,三百杯。
此山高處東望,雲氣見蓬萊。
翳鳳骖鸾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台。
歸路踏明月,人影共徘徊。
【校】
高門畫戟,桐陰聞道,青青如舊。
蘭佩空芳,蛾眉誰妒,無言搔首。
甚年年卻有,呼韓塞上,人争問、公安否。
金印明年如鬥。
向中州、錦衣行晝。
依然盛事,貂蟬前後,鳳麟飛走。
富貴浮雲,我評軒冕,不如杯酒。
待從公痛飲,八千餘歲,伴莊椿壽。
【校】 “聞道”,四卷本甲集“聞”作“閣”。
“莊椿”,《花庵詞選》“莊”作“松”。
【飲冰室考證】 題中“次年”二字,據甲辰原唱題言,即乙巳也。
南澗用韻壽先生詞雲“南風五月江波,使君莫袖平戎手。
燕然未勒,渡泸聲在,宸衷懷舊”,又雲“便留公剩馥,蟠桃分我,作歸來壽”。
稱“使君”,知尚在帥任。
雲“留作來壽”,則尚未歸也。
雲“渡泸懷舊”,則已離荊蠻。
雲“江波”,則已移鎮江。
先生與南澗生日同在五月,知是年五月先生恰在隆興帥任也。
【啟勳案】 南澗和韻題曰“壽辛侍郎”:“南風五月江波,使君莫袖平戎手。
燕然未勒,渡泸聲在,宸衷懷舊。
卧占湖山,樓橫百尺,詩成千首。
正菖蒲葉老,芙蕖香嫩,高門瑞、人知否。
涼夜光躔牛鬥。
夢初回、長庚如晝。
明年看取,蜂旗南下,六西走。
功畫淩煙,萬釘寶帶,百壺清酒。
便留公剩馥,蟠桃分我,作歸來壽。
”南澗此詞乃乙巳年用先生甲辰壽詞之韻以壽先生者。
有“卧占湖山,樓橫百尺”之句,可知乙巳五月帶湖新居已落成矣。
案:淳熙十二年乙巳,先生四十六歲。
菩薩蠻 乙巳冬南澗舉似前作,因和之 錦書誰寄相思語。
天邊數遍飛鴻數。
一夜夢千回,梅花入夢來。
漲痕紛樹發。
霜落潇湘白。
心事莫驚鷗。
人間千萬愁。
【校】 題,信州本作“用前韻”。
從四卷本乙集。
“潇湘”,四卷本作“沙洲”。
【飲冰室考證】 此詞信州本隻題“用前韻”三字。
四卷本乙集全題如右,唯“南澗”作“前澗”,實不詞,吾以意校改,自信不謬,果爾。
則本年冬先生與南澗已會晤。
南澗老矣(是年六十八),栖隐上饒。
細檢《南澗甲乙稿》及《南澗詩餘》,晚年絕無去饒遠遊痕迹。
則兩公握手可推定其必在饒。
先生帥江西,饒為轄境,雖未嘗不可巡閱莅止,然以他方面資料綜核之,似是年秋冬間,先生已落職歸饒。
故得晤南澗于帶湖新居也。
其旁證則于次年詳論列之。
【啟勳案】 此詞頗奇。
詞題所雲“前作”乃《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所謂“用前韻”即用賞心亭之韻。
前首因金陵及葉丞相等證據,定為乾道九年癸巳作。
此首則因四卷本題有乙巳二字,絕無疑問,與前首賞心亭作,相去恰十二年。
何以相隔十數年忽而自和一首?初因此首題詞中“舉似”二字,以為誤入南澗作,細案殊非。
且賞心亭一首在四卷本甲集,編輯時曾經先生目,更不容有誤。
乾道癸巳先生與南澗同在金陵,或則當日賞心亭之遊亦有南澗。
乙巳冬南澗與先生通信偶及先生前作,因而自和此首。
第一句“錦書誰寄相思語”,似是通信。
“霜落潇湘白”,似仍在湖南未歸也。
又 稼軒日向兒曹說。
帶湖買得新風月。
頭白早歸來。
種花花已開。
功名渾是錯。
更莫□思著。
見說小樓東。
好山千萬重。
【飲冰室考證】 本詞次句雲“帶湖買得新風月”,先生帶湖買宅,其年雖難确指,參伍鈎稽,應以淳熙四年丁酉為最近是。
先生南歸後十餘年間,何時始占籍定居,殊屬疑問。
《鵝湖夜坐》詩雲:“十載客路旁。
”《沁園春·期思蔔築》詞雲:“老鶴高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
”《新居上梁文》雲:“欲得置錐之地,遂營環堵之宮。
”所謂新居者,即帶湖新居也。
則前此無置錐地、客路旁如蝸牛戴屋行,或是實情。
疑其結婚頗晚,中年以前家族簡單,即以官為家。
其在信、饒之間,或賃庑而居,或有族屬僑寄(其從弟之居浮梁)。
雖署稼軒,實同萍梗。
其始獲定栖,實自帶湖新居落成後。
此新居蓋成于淳熙九、十年間。
時先生方久居湖南。
然其相宅定居,必在出官兩湖以前。
舍本年外,似無他時期也(謂在乙未年亦得,然彼年正平盜,戎馬倥偬,恐無暇及此)。
本年冬間,應召赴阙,在信、饒蓋頗有盤桓,買得帶湖或即此時也。
【啟勳案】 伯兄以為此詞之作乃在蔔築之始,然細玩詞意,實似在落成之後。
據洪景盧之《稼軒記》(見本年《沁園春》詞下),知帶湖新宅乃在湖山勝處,購得空地百萬方尺有奇。
先生自出意匠,規畫而構造之,且繪圖以寄景盧,使為之記。
并非購入他人之舊第也。
苟非落成後,豈得有“種花花已開”及“見說小樓東”等句語?且淳熙丁酉先生才三十八歲,正當盛年。
按諸“頭白早歸來”之句,亦不相似。
以為當日先生在湖南任上得上饒家報,知帶湖新居已落成,喜極而說與兒曹耳,并非欲築室而謀諸兒曹也。
因将此詞移至淳熙十二年乙巳,即帶湖新居落成之年。
案:此詞信州本缺。
四卷本甲集及《稼軒詞補遺》均有之。
彊村謂“□思”原本作“想思”,誤。
鵝湖病起之《鹧鸪天》亦可與此詞相印證:“隻因買得青山好,卻恨歸來白發多”,是初歸語;“買得新風月。
頭白早歸來”,是将歸語。
鹧鸪天 鵝湖歸病起作 翠木千尋上薜蘿。
東湖經雨又增波。
隻因買得青山好,卻恨歸來白發多。
明畫燭,洗金荷。
主人起舞客齊歌。
醉中隻恨歡娛少,無奈明朝酒醒何。
【校】 題,信州本無題。
從四卷本甲集。
“結句”,四卷本作“明日醒時奈病何”。
【飲冰室考證】 篇中雲“東湖經雨又增波”,是去豫章時語。
又雲“隻因買得青山好,卻恨歸來白發多”,是初歸帶湖新居語。
【啟勳案】 帶湖新居成于乙巳,見前。
《輿地紀勝》:“鵝湖在鉛山縣西南十五裡。
淳熙初,東萊呂公、晦庵朱公、象山陸公曾相會講道于此,稱鵝湖之會。
”又:“東湖在豫章郡東南,周廣五裡。
”《續職方乘》雲:“豫章之東湖,猶錢塘之西湖也。
雖不敢與西湖齒,然亦一郡之勝。
”《讀史方輿紀要》:“東湖在府城東南隅,周廣五裡,舊通章江。
” 案:淳熙十三年丙午,先生四十七歲。
水調歌頭 盟鷗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奁開。
先生杖屦無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鷗鹭,今日既盟之後,來往莫相猜。
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
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
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
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
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校】 “杖屦無事”,《曆代詩餘》“屦”作“履”。
《花庵》作“無事杖屦”。
“鷗鹭”,四卷本甲集“鹭”作“鳥”。
“相猜”,《花庵》作“相嫌”。
“更須”,《曆代詩餘》“更”作“便”。
又 湯朝美司谏見和,用韻為謝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關開。
見君谏疏頻上,談笑挽天回。
千古忠肝義膽,萬裡蠻煙瘴雨,往事莫驚猜。
政恐不免耳,消息日邊來。
笑吾廬,門掩草,徑封苔。
未應兩手無用,要把蟹螯杯。
說劍論詩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頗堪哀。
白發甯有種,一一醒時栽。
【校】 題,四卷本甲集“湯朝美司谏”五字作“湯坡”二字。
“談笑”,四卷本作“高論”。
【啟勳案】 讀甲集詞題,知朝美名坡。
又 嚴子文同傅安道和前韻,因再和謝之 寄我五雲子,恰向酒邊開。
東風過盡歸雁,不見客星回。
均道瑣窗風月,更著詩翁杖屦,合作雪堂猜。
子文作雪齋,寄書雲:“近以旱,無以延客。
”歲旱莫留客,霖雨要渠來。
短燈檠,長劍铗,欲生苔。
雕弓挂壁無用,照影落清杯。
多病關心藥裹,小摘親。
菜甲,老子政須哀。
夜雨北窗竹,更倩野人栽。
【校】 題,四卷本乙集作“嚴子文同傅安道和盟鷗韻,和以謝之”。
“邊開”,四卷本“開”作“來”。
“均道”,四卷本“均”作“聞”。
注,四卷本無注。
【飲冰室考證】 右三首為同時先後作。
第一首“先生杖屦無事,一日走千回”,第二首“笑吾廬,門掩草,徑封苔”,第三首“雕弓挂壁無用”“多病關心藥裹,小摘親。
菜甲”,皆罷官閑居時語。
【啟勳案】 以上三首皆丙午作。
浣溪沙 贈子文侍人,名笑笑 侬是崎可笑人。
不妨開口笑時頻。
有人一笑坐生春。
歌欲颦時還淺笑,醉逢笑處卻輕颦。
宜颦宜笑越精神。
【啟勳案】 此詞信州本無。
與和嚴子文之《水調歌頭》同見四卷本乙集,因附歸于前首之後。
滿江紅 送湯朝美司谏自便歸金壇 瘴雨蠻煙,十年夢、尊前休說。
春正好、故園桃李,待君花發。
兒女燈前和淚拜,雞豚社裡歸時節。
看依然、舌在齒牙牢,心如鐵。
活國手,封侯骨。
騰汗漫,排阊阖。
待十分做了,詩書勳業。
當日念君歸去好,而今卻恨中年别。
笑江頭、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校】 題,四卷本甲集作“送湯朝美自便歸”。
“活國”,四卷本“活”作“治”。
【飲冰室考證】 《南澗甲乙稿》卷一亦有《送湯朝美還金壇》詩,中雲:“湯公涉南荒。
”又:“幾年卧新州。
”又:“朅來靈山隈(《上饒志》雲:“靈山為州之鎮山。
”),跫然慰空谷。
濯足山下泉,愛我泉上竹。
”湯蓋以直谏獲罪,曾竄嶺表。
中間殆量移信州安置。
常與韓南澗及先生遊宴。
至是得赦,許自便。
故二公皆有詩送其歸雲。
(丙午) 【啟勳案】 《讀史方輿紀要》:“金壇縣在鎮江府南百三十裡,本曲阿縣之金山鄉。
垂拱四年析置金壇縣。
” 念奴嬌 和韓南澗載酒見過雪樓觀雪 兔園舊賞,怅遺蹤飛鳥、千山都絕。
缟帶銀杯江上路,唯有南枝香别。
萬事新奇,青山一夜,對我頭先白。
倚岩千樹,玉龍飛上瓊阙。
莫惜霧鬓雲鬟,試教騎鶴,去約尊前月。
自與詩翁磨凍硯,看掃幽蘭新阕。
便拟明年,人間揮汗,留取層冰潔。
此君何事,晚來曾為腰折。
【校】 題,四卷本甲集無“韓”字。
“雲鬟”,四卷本“雲”作“風”。
“明年”,四卷本“□□”。
【飲冰室考證】 《哭詩》雲:“足音答答來,多在雪樓下。
”知雪樓為帶湖新宅中之一樓。
南澗見過當在本年或次年冬。
【啟勳案】 乃先生諸子之一,早殇。
先生有詩十五章哭之恸。
水調歌頭 九日遊雲洞,和韓南澗尚書韻 今日複何日,黃菊為誰開。
淵明謾愛重九,胸次正崔嵬。
酒亦關人何事,政自不能不爾,誰遣白衣來。
醉把西風扇,随處障塵埃。
為公飲,須一日,三百杯。
此山高處東望,雲氣見蓬萊。
翳鳳骖鸾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台。
歸路踏明月,人影共徘徊。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