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韻 柳外尋春,花邊得句,怪公喜氣軒眉。

    陽春白雪,清唱古今稀。

    曾是金銮舊客,記鳳凰、獨繞天池。

    揮毫罷,天顔有喜,催賜尚方彜。

    公在詞掖,嘗拜尚方寶彜之賜。

     隻今江海上,鈞天夢覺,清淚如絲。

    算除非痛把,酒療花治。

    明日五湖佳興,扁舟去、一笑誰知。

    溪山好,且拚一醉,倚杖讀韓碑。

    堂記,公所制也。

     【校】 題,四卷本甲集無題。

     “寶彜”,四卷本“彜”作“鼎”。

     “江海”,信州本“海”作“遠”。

    從淳熙本。

     “過片第一句”,《曆代詩餘》作“隻今江山遠”。

     【飲冰室考證】 景伯名适,谥文惠,景盧之兄也。

    右三詞決為淳熙丁酉作。

    蓋其時景盧在豫章,已有《滿江紅》詞可證。

    (《四朝聞見錄》雲:“洪邁歸鄱陽,日與兄丞相适酬唱觞詠于林壑。

    ”)蓋二洪告歸後,常相合并。

    而景伯卒于淳熙十一年甲辰二月,雖距本年尚有七年,然先生自本年冬離江西赴行在,即轉任湖北、湖南。

    乙未冬乃得歸而景伯已前卒。

    故除本年以外,更無與景伯酬唱之機會也。

     【啟勳案】 景伯有詞集名《盤洲樂章》,其眉韻《滿庭芳》題曰“辛醜春日作”:“華發蒼顔,年年更變,白雪輕犯雙眉。

    六旬過四,七十古來稀。

    問柳尋花興懶,拈筇杖、閑繞園池。

    尊中有,青州從事,無意喚瓊彜。

     人生何處樂,樓台院落,吹竹彈絲。

    奈壯懷銷铄,病費醫治。

    漫道琴弦綠绮,遊魚聽、山水誰知。

    盤州怨,盟鷗閑闊,)鶴立新碑。

    ”景伯原唱在淳熙八年辛醜,則先生和韻必非淳熙四年丁酉可知。

    和韻二首自是同時作。

     又案:《曆代詩餘》:“洪景伯名适,樂平人。

    皓之長子。

    紹興十二年與弟遵同舉博學宏詞科,官至大學士。

    谥文惠。

    有《盤洲樂章》二卷。

    ”又:洪景盧名邁,号野處,又号容齋。

    皓之季子。

    紹興十五年登第,官至端明殿學士。

    谥文敏。

    有《容齋随筆》《夷堅志》《萬首唐詩絕句》《野處類稿》行于世。

     《輿地紀勝》:“洪州春秋戰國時屬楚。

    秦屬九江郡。

    漢高帝始置豫章郡。

    東湖在郡治東南,周廣五裡。

    ” 又案:趙應齋有同和一首,題曰“用洪景盧韻”:“蝶粉蜂黃,桃紅李白,春風屢展愁眉。

    曉來雨過,應漸覺紅稀。

    滿徑柔茵似染,新晴後、皺綠盈池。

    休孤負,幕天席地,逸飲酹金彜。

    東君真好事,绛唇歌雪,玉指鳴絲。

    念長卿多病,非藥能治。

    試假瑤琴一弄,清音轉、便許心知。

    從今去,園林好在,休學岘山碑。

    ” 案:孝宗淳熙八年辛醜,先生四十二歲。

     滿江紅 席間和洪景盧舍人,兼簡司馬漢章大監 天與文章,看萬斛、龍蛇筆力。

    聞道是、一詩曾換,千金顔色。

    欲說又休新意思,強啼偷笑真消息。

    算人人、合與共乘鸾,銮坡客。

     傾國豔,難再得。

    還可恨,還堪憶。

    看書尋舊錦,衫裁新碧。

    莺蝶一春花裡活,可堪風雨飄紅白。

    問誰家、卻有燕歸梁,香泥濕。

     【校】 題,四卷本甲集作“席間和洪舍人,兼簡司馬漢章”。

     【啟勳案】 《盤洲樂章》有一首眉韻《滿庭芳》,題為“景盧有南昌之行,用韻惜别,兼簡司馬漢章”,自當亦是辛醜作。

    時先生正與洪氏弟兄相酬唱,而命題亦複相同。

    似亦同時所作。

    伯兄亦以此一首編入丁酉,所持之理由亦如前首之《滿庭芳》。

    (辛醜) 蝶戀花 和趙景明知縣韻 老去怕尋少年伴。

    畫棟珠簾、風月無人管。

    公子看花朱碧亂。

    新詞攪斷相思怨。

     涼夜愁腸千百轉。

    一雁西風、錦字何時遣。

    畢竟啼烏才思短,喚回曉夢天涯遠。

     【校】 題,四卷本乙集作“和江陵趙宰”。

     【飲冰室考證】 乙集本此詞題為“和江陵趙宰”,則當時景明所知者,江陵縣也。

    集中江陵作僅見此首。

     【啟勳案】 《宋史》本傳:“以平劇盜有功,加秘閣修撰,調京西轉運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

    《輿地廣記》:“江陵縣,故楚郢都。

    秦分郢為臨江縣。

    漢景帝改臨江為江陵。

    即今湖北荊州府屬。

    ” 水調歌頭 和趙景明知縣韻 官事未易了,且向酒邊來。

    君如無我問君,懷抱向誰開。

    但放平生丘壑,莫管旁人嘲罵,深蟄要驚雷。

    白發還自笑,何地置衰頹。

     五車書,千石飲,百篇才。

    新詞未到,瓊瑰先夢滿吾懷。

    已過西風重九,且要黃花入手,詩興未關梅。

    君要花滿縣,桃李趁時栽。

     【啟勳案】 此一首不見于四卷本。

    但篇中有“白發還自笑,何地置衰頹”語,作年定當不早。

    前首《蝶戀花》,信州本詞題與此相同。

    四卷本乙集作“和江陵趙宰”。

    伯兄據“江陵”二字以置于淳熙三年丙申,蓋以是年先生知江陵府也。

    但當時先生年甫三十七,似未必有“老去怕尋年少伴”等語。

    此一首詞題相同,又有“白發”二句,頗疑《蝶戀花》作年未必如是之早。

    集中複有《沁園春》一首,題為“送趙景明知縣東歸”,首句曰“伫立潇湘”,知是湖南作。

    又以他種關系知該首《沁園春》乃作于淳熙十一年甲辰,先生四十五歲。

    《沁園春》乃送其去任東歸。

    因将此兩首置于甲辰之前一年癸卯,先生四十四歲時。

    《沁園春》既可以異地酬唱,此兩首亦不必促膝聯吟也。

    (癸卯) 水龍吟 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

    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

    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

    算平戎萬裡,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況有文章山鬥,對桐陰、滿庭清晝。

    當年堕地,而今試看,風雲奔走。

    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

    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校】 題,四卷本甲集作“為南澗尚書壽,甲辰歲”。

     【飲冰室考證】 南澗名元吉,字無咎,維曾孫。

    開封人,徙居上饒。

    先生家居時,相與唱和最多。

    此為集中贈韓詞最初之一首。

    讀末句可見先生是時功名心仍甚盛,又可見此詞乃遙寄為壽者,尚未獲與南澗合并也。

    南澗壽辰在五月,先生時仍在湖南任,抑已移江西?不可考。

     【啟勳案】 據《南宋文錄》洪邁所作之《稼軒記》中有“約略位置而主人初未之識也”雲雲。

    此文作于淳熙十二年乙巳,則甲辰五月先生自當仍在湖南。

     案:淳熙十一年甲辰,先生四十五歲。

     沁園春 帶湖新居将成 三徑初成,鶴怨猿驚,稼軒未來。

    甚雲山自許,平生意氣,衣冠人笑,抵死塵埃。

    意倦須還,身閑貴早,豈為莼羹鲈哉。

    秋江上,看驚弦雁避,駭浪船回。

     東岡更葺茅齋。

    好都把、軒窗臨水開。

    要小舟行釣,先應種柳,疏籬護竹,莫礙觀梅。

    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沉吟久,怕君恩未許,此意徘徊。

     【校】 題,《花庵詞選》作“退閑”。

     “驚弦”,信州本“弦”作“絃”。

    從四卷本甲集。

    《曆代詩餘》作“弦”。

     【啟勳案】 伯兄謂此詞為淳熙十年癸卯作,蓋未得見洪邁記文之故。

    據此文知先生之帶湖新居乃落成于淳熙十二年乙巳。

    則所謂“将成”者,其必為十一年甲辰無疑矣。

    讀先生詞者,莫不欲知帶湖新居之規模。

    今不避繁冗,錄其全文如次。

    且洪集已佚,唯《南宋文錄》僅存之,尤當廣其傳也。

     稼軒記 國家行在武林,廣信最密迩畿輔。

    東舟西車,蜂午錯出,勢處便近,士大夫樂寄焉。

    環城中外,買宅且百數,基局不能寬,亦曰避燥濕寒暑而已耳。

     郡治之北可十裡許,故有曠土,三面附城。

    前枕澄湖如寶帶,其縱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

    截然砥平,可廬以居。

    而前乎相攸者,皆莫識其處。

    天作地藏,擇然後予。

     濟南辛侯幼安最後至,一旦獨得之。

    既築室百楹,才占地什四。

    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

    意他日釋位得歸,必躬耕于是,故憑高作屋下臨之,是為“稼軒”。

    而命田邊立亭曰“植杖”,若将真秉耒耨之為者。

    東岡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徑款竹扉,錦路行海棠。

    集山有樓,婆娑有室,信步有亭,滌硯有渚。

    皆約略位置,規歲月緒成之。

    而主人初未之識也,繪圖畀餘曰:“吾甚愛吾軒,為吾記。

    ” 餘謂侯本以中州隽人,抱忠仗義,章顯聞于南邦。

    齊虜巧負國,赤手領五十騎縛取于五萬衆中,如挾兔,束馬銜枚,由關西奏淮,至通晝夜不粒食。

    壯聲英概,儒士為之興起。

    聖天子一見三歎,用是簡深知,入登九卿,出節使二道,四立連率幕府。

    頃賴氏禍作,自潭薄于江西,兩地震驚,談笑掃空之。

    使遭事會之來,挈中原還職方氏,彼周公瑾、謝安石事業,侯固饒為之。

    此志未償,因自詭放浪林泉,從老農學稼,無亦大不可欤? 若餘者,伥伥一世間,不能為人軒轾,乃當急須袚,醉眠牛背,與荛童牧豎肩相摩,幸未黎老時及見侯展大功、衣錦衣、歸來竟廈屋潭潭之樂,将荷笠棹舟,風乎玉溪之上。

    因園隸内谒曰:“是嘗有力于稼軒者。

    ”侯當辍食迎門,曲席而坐,握手一笑,拂壁間石細讀之,庶不為生客。

    侯名棄疾,今以右文殿修撰再安撫江南西路雲。

    此文訛字不少,但無可校對。

     案:此文雖未署年月,但查辛敬甫所編《先生年譜》,淳熙十二年乙巳之記事謂:先生是歲帥湖南,加右文殿修撰,差知隆興,兼江西安撫使。

    與洪邁記文結語正相同。

    可知帶湖新居乃落成于乙巳也。

    伯兄以為移帥隆興在十一年甲辰。

    讀景盧此文知舊譜不誤。

     又 送趙景明知縣東歸,再用前韻 伫立潇湘,黃鹄高飛,望君未來。

    被東風吹斷,西江對語,急呼鬥酒,旋拂塵埃。

    卻怪英姿,有如君者,猶欠封侯萬裡哉。

    空赢得,道江南佳句,隻有方回。

     錦帆畫舫行齋。

    怅雪浪、粘天江景開,記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為我攀梅。

    落帽山前,呼鷹台下,人道花須滿縣栽。

    都休問,看雲霄高處,鵬翼徘徊。

     【校】 “未來”,四卷本甲集“未”作“不”。

    《曆代詩餘》作“未”。

     “被東風”,信州本“被”作“快”。

    從四卷本。

    《曆代詩餘》作“快”。

     “江景”,四卷本“景”作“影”。

     “雪浪”,《曆代詩餘》“雪”作“雲”。

     【啟勳案】 用前韻,當是同時作。

    題雲“送東歸”及首句之“伫立潇湘”,亦可證淳熙十一年甲辰即帶湖新居落成之前一年,先生猶在湖南也。

     又案:《沁園春》詞趙應齋有和韻二章,題“和辛帥”:“虎嘯風生,龍躍雲飛,時不再來。

    試憑高望遠,長淮清淺,傷今懷古,故國氛埃。

    壯志求伸,匈奴未滅,早以家為何謂哉。

    多應是,待著鞭事了,稅駕方回。

    稼軒聊爾名齋。

    笑學請、樊遲心未開。

    似南陽高卧,莘郊自樂,磻溪韬略,傳野鹽梅。

    植杖亭前,集山樓下,五桂三槐次第栽。

    功名遂,向急流勇退,肯恁徘徊。

    ”又:“問舍東湖,招隐西山,惠然肯來。

    有閟香蘭桂,無窮幽趣,隔溪車馬,何處輕埃。

    微利虛名,朝榮暮辱,笑爾焉能浼我哉。

    閑欹枕,被幽禽喚覺,午夢驚回。

     無言獨坐南齋。

    好喚取、芳尊相對開。

    待醒時重醉,疏簾透月,醉時還醒,畫角吹梅。

    無用千金,休懸六印,荊棘誰能滿地栽。

    人間世,任遊鹍獨運,斥,低徊”。

    趙應齋名善括,隆興府人。

    植杖亭、集山樓,乃先生帶湖宅中庭院。

    見韓景盧《稼軒記》。

     丘宗卿亦有和章二首。

    《曆代詩餘》題作“次辛稼軒韻”。

    《文定詞》題作“景明告行,頗動懷歸之念,得帥卿詞,因次其韻。

    前阕奉送,後阕以自見雲”:“雨趣輕寒,風作秋聲,燕歸雁來。

    動天涯羁思,登山臨水,驚心節物,極目煙埃。

    客裡逢君,才同一笑,何遽言歸如此哉。

    别離久,算不應興盡,卻棹船回。

    主人下榻高齋。

    更檢點、笙歌頻宴開。

    便留連不到,迎春見柳,也須小駐,度臘觀梅。

    花上盈盈,閨中脈脈,應念胡麻正好栽。

    從教去,正危闌望斷,小椅徘徊。

    ”又:“匏系彌年,江北江南,羨君去來。

    笑山橫南浦,朝來爽緻,文書堆案,胸次生埃。

    放曠如君,拘縻如我,試問人生誰樂哉。

    真難學,是得留且住,欲去須回。

    何時竹屋茅齋。

    去相傍、為鄰三徑開。

    撰小窗臨水,危亭當-,随宜有竹,著處須梅。

    坐讀黃庭,手援紫藟,一寸丹田時自栽。

    當時暇,更與君來往,林下徘徊”。

     案:讀兩人和章,知趙應齋乃和帶湖一首,丘宗卿乃和送趙景明一首。

    又因丘詞得知,是年秋盡冬初,先生猶在湖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