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人間詞話》
關燈
小
中
大
詠物即以喻人,語語雙關,何能以隔譏之?若盡以淺露直率為不隔,則亦何貴有此不隔?後主天才卓越,吐屬自然,純用白描,後人難以企及;吾人若不從凝煉入手,漫思效颦,其不流為淺露直率者幾希!
白石天籁人力,兩臻高絕,所寫景物,往往體會入微,而王氏以隔少之,殊為皮相。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極寫揚州亂後荒涼景象,令人哀傷,何嘗有隔?“數峰清苦。
商略黃昏雨”則寫雲山幽寂境界,“清苦”、“商略”皆從山容、雲意體會出來,極細切,極生動,豈能謂之為隔?“高樹晚蟬,說西風消息”以一“說”字拟人,何等靈活,而王氏概以“隔”字少之,是深刻精煉之描寫皆為隔矣。
王氏知愛白石“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兩句,而顧不愛其他佳處,殊不可解。
即如“千樹壓西湖寒碧”之詠梅、“冷香飛上詩句”之詠荷,亦何嘗非妙語妙境,不同凡響。
王氏盛稱稼軒《賀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詞,以為有境界。
其實此詞羅列古代莊姜、荊轲、蘇武、陳皇後、昭君許多離别故事,可謂隔之至者,何以又獨稱之? 王氏極诋白石,不一而足,有謂“白石有格而無情”者,有謂白石“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者,有謂“白石之曠在貌。
白石如王衍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為營三窟之計,此其所以可鄙”者,有謂“白石《暗香》、《疏影》格調雖高,然無一語道着”者,餘謂王氏之論列白石,實無一語道着。
白石以健筆寫柔情,出語峭拔俊逸,最有神味,如《鹧鸪天》雲:“春未綠,鬓先絲。
人間别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寫得何等深刻!何等沉痛!又如《長亭怨慢》寫别詞雲:“日暮。
望高城不見,隻見亂山無數。
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分付。
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
算空有并刀,難剪離愁千縷。
”亦深情缱绻,筆妙如環。
其他自度名篇,舉不勝舉。
而《暗香》、《疏影》兩詞,借梅寄意,懷念君國,尤為後世所傳誦。
或謂“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與梅無關,不知唐王建詩雲:“天山路邊一株梅,年年花發黃雲下。
昭君已沒漢使回,前後征人誰系馬。
”白石正用王建詩,并非無關。
且江南是偏安王朝,江北是淪陷區,白石“但暗憶、江南江北”,亦豈無因?宋于庭謂“白石念念君國,似杜陵之詩”,譚複堂亦以為“有騷辯之馀”,皆非虛言。
戈順卿、陳亦峰俱譽白石為“詞聖”,固不免過當;然王氏率意極诋,亦系偏見。
此外王氏論柳、周之處,亦不符合實際。
至謂“北宋名家,以方回為最次”,尤為不知方回者。
張柯山謂方回有“盛麗、妖冶、幽潔、悲壯”之美,豈可輕诋?南宋諸家如夢窗、梅溪、草窗、玉田、碧山各有藝術特色,亦不應一概抹殺。
王氏謂夢窗“映夢窗淩亂碧”,謂玉田“玉老田荒”,攻其一端,不及其馀,尤非實事求是之道。
(《斯文》第1卷21、22期合刊,1941年8月)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極寫揚州亂後荒涼景象,令人哀傷,何嘗有隔?“數峰清苦。
商略黃昏雨”則寫雲山幽寂境界,“清苦”、“商略”皆從山容、雲意體會出來,極細切,極生動,豈能謂之為隔?“高樹晚蟬,說西風消息”以一“說”字拟人,何等靈活,而王氏概以“隔”字少之,是深刻精煉之描寫皆為隔矣。
王氏知愛白石“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兩句,而顧不愛其他佳處,殊不可解。
即如“千樹壓西湖寒碧”之詠梅、“冷香飛上詩句”之詠荷,亦何嘗非妙語妙境,不同凡響。
王氏盛稱稼軒《賀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詞,以為有境界。
其實此詞羅列古代莊姜、荊轲、蘇武、陳皇後、昭君許多離别故事,可謂隔之至者,何以又獨稱之? 王氏極诋白石,不一而足,有謂“白石有格而無情”者,有謂白石“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者,有謂“白石之曠在貌。
白石如王衍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為營三窟之計,此其所以可鄙”者,有謂“白石《暗香》、《疏影》格調雖高,然無一語道着”者,餘謂王氏之論列白石,實無一語道着。
白石以健筆寫柔情,出語峭拔俊逸,最有神味,如《鹧鸪天》雲:“春未綠,鬓先絲。
人間别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寫得何等深刻!何等沉痛!又如《長亭怨慢》寫别詞雲:“日暮。
望高城不見,隻見亂山無數。
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分付。
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
算空有并刀,難剪離愁千縷。
”亦深情缱绻,筆妙如環。
其他自度名篇,舉不勝舉。
而《暗香》、《疏影》兩詞,借梅寄意,懷念君國,尤為後世所傳誦。
或謂“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與梅無關,不知唐王建詩雲:“天山路邊一株梅,年年花發黃雲下。
昭君已沒漢使回,前後征人誰系馬。
”白石正用王建詩,并非無關。
且江南是偏安王朝,江北是淪陷區,白石“但暗憶、江南江北”,亦豈無因?宋于庭謂“白石念念君國,似杜陵之詩”,譚複堂亦以為“有騷辯之馀”,皆非虛言。
戈順卿、陳亦峰俱譽白石為“詞聖”,固不免過當;然王氏率意極诋,亦系偏見。
此外王氏論柳、周之處,亦不符合實際。
至謂“北宋名家,以方回為最次”,尤為不知方回者。
張柯山謂方回有“盛麗、妖冶、幽潔、悲壯”之美,豈可輕诋?南宋諸家如夢窗、梅溪、草窗、玉田、碧山各有藝術特色,亦不應一概抹殺。
王氏謂夢窗“映夢窗淩亂碧”,謂玉田“玉老田荒”,攻其一端,不及其馀,尤非實事求是之道。
(《斯文》第1卷21、22期合刊,194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