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鹿潭評傳
關燈
小
中
大
山蒼莽的境界 如他的名句說:“雪擁驚沙,星寒大野,馬足關河同踐”,這與“黃河落日圓”、“夜深千帳镫”的境界,真堪匹敵。
蘇東坡以為柳耆卿詞“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不減唐人高處,其實像鹿潭這種境界,亦何減唐人高處。
此外,有一首寫北固山的境界,有一首寫金陵石頭城的境界,也都是精警超拔,有上薄雲霄的氣概。
泊秦淮雨霁,又燈火,送歸船。
正樹擁雲昏,星垂野闊,暝色浮天。
蘆邊。
夜潮驟起,暈波心、月影蕩江圓。
夢醒誰歌楚些,泠泠霜激哀弦。
婵娟。
不語對愁眠。
往事恨難捐。
看莽莽南徐,蒼蒼北固,如此山川。
鈎連。
更無鐵鎖,任排空、樯橹自回旋。
寂寞魚龍睡穩,傷心付與秋煙。
(《木蘭花慢》) 楓老樹流丹。
蘆華吹又殘。
系扁舟、同倚朱闌。
還似少年歌舞地,聽落葉,憶長安。
哀角起重關。
霜深楚水寒。
背西風、歸雁聲酸。
一片石頭城上月,渾怕照,舊江山。
(《唐多令》) 融懷古與傷亂之情于境界之中,聲情激越,仿佛蘇、辛,而沉郁頓挫的地方,卻不是粗犷一路。
這種詞也是該教關西大漢敲銅琶鐵闆唱的。
(乙)沙洲幽寂的境界 他有《台城路》一詞,也可算是詞中的名作。
詞是寫他的朋友金麗生從金陵圍城中逃出、躲避在沙洲的景象。
茲錄他的全阕來看: 驚飛燕子魂無定,荒洲墜如殘葉。
樹影疑人,鸮聲幻鬼,欹側春冰途滑。
頹雲萬疊。
又雨擊寒沙,亂鳴金鐵。
似引宵程,隔溪磷火乍明滅。
江間奔浪怒湧,斷笳時隐隐,相和嗚咽。
野渡舟危,空村草濕,一飯蘆中凄絕。
孤城霧結。
剩罥網離鴻,怨啼昏月。
險夢愁題,杜鵑枝上血。
寫夜色蒼茫的景色、荒江旅食的苦況,和當時愁怖的心緒,令人讀了毛發竦然。
(丙)池台荒涼的境界 亂後的人煙稀少,池廢台荒,到處呈現一種冷冷清清的境界。
他寫這類的境界也很多。
雪淨梅根土。
被瓊箫、暗将殘寒,一絲吹去。
碎剪東風為花瓣,分散春心幾許。
料從此、紅酣翠妩。
蓦地思量虹橋月,是年時、刻意傷春處。
還夢到,竹西路。
扁舟待趁寒潮渡。
繞空江、鹧鸪聲裡,亂煙無數。
歌管樓台斜陽冷,換了城西戍鼓。
更不見、垂楊一樹。
十裡深蕪陰磷碧,哭青山、誰喚春魂語。
雲影暗,自延伫。
(《金縷曲》) 寒枝病葉,驚定癡魂結。
小管吹香愁疊疊。
寫遍殘山剩水,都是春風杜鵑血。
自離别。
清遊更消歇。
忍重唱,舊時月。
怕傷心、又惹啼莺說。
十裡平山,夢中曾去,唯有桃花似雪。
(《淡黃柳》) 寫亂後蕭條的境界,倍覺凄楚;以視白石的《揚州慢》、《凄涼犯》等詞,真可以亂楮葉。
以上從抒情、寫境兩面,約略論過,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偉大,完全是鹹豐年間動亂的社會所造成。
所以譚複堂說“鹹豐兵事,天挺此老為倚聲家杜老”,這話可謂知言。
至于在修詞方面,煉字、煉意之深究,也很值得稱述: 壓春潮一船幽恨 樹影滿地壓凍月 亂壓一湖深翠 看他喜歡用壓字,我們便想到白石的“千樹壓西湖寒碧”的句子來。
白石清空浏亮,音律最講究,他所作多得白石神理。
何詠說他“所作于九宮七始八十四調不差累黍”,也可見他的工力了。
此外如: 雲埋蔣山自碧 滿地青榆午夢甜 恨西風吹淡白鷗心 花遲春限寬 也都煉得新隽有味。
又如煉意的好句也很多,試舉數首來看: 待倩他一縷東風,悄把萬花吹轉。
瘦腰不恨秋來早,恨秋來偏在天涯。
春心待共花争發,怕花開更易傷春。
繞船三月落花多,是千點淚痕紅聚。
費盡春深春淺,把春人釀作梅子酸心。
這些句法、思路都很深刻,我們讀了,隻覺清暢而不滑熟,精健而不生澀。
論清詞以鹿潭為第一,怕也不是我一人之私言吧。
(《詞學季刊》第1卷第3号,1933年12月)
蘇東坡以為柳耆卿詞“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不減唐人高處,其實像鹿潭這種境界,亦何減唐人高處。
此外,有一首寫北固山的境界,有一首寫金陵石頭城的境界,也都是精警超拔,有上薄雲霄的氣概。
泊秦淮雨霁,又燈火,送歸船。
正樹擁雲昏,星垂野闊,暝色浮天。
蘆邊。
夜潮驟起,暈波心、月影蕩江圓。
夢醒誰歌楚些,泠泠霜激哀弦。
婵娟。
不語對愁眠。
往事恨難捐。
看莽莽南徐,蒼蒼北固,如此山川。
鈎連。
更無鐵鎖,任排空、樯橹自回旋。
寂寞魚龍睡穩,傷心付與秋煙。
(《木蘭花慢》) 楓老樹流丹。
蘆華吹又殘。
系扁舟、同倚朱闌。
還似少年歌舞地,聽落葉,憶長安。
哀角起重關。
霜深楚水寒。
背西風、歸雁聲酸。
一片石頭城上月,渾怕照,舊江山。
(《唐多令》) 融懷古與傷亂之情于境界之中,聲情激越,仿佛蘇、辛,而沉郁頓挫的地方,卻不是粗犷一路。
這種詞也是該教關西大漢敲銅琶鐵闆唱的。
(乙)沙洲幽寂的境界 他有《台城路》一詞,也可算是詞中的名作。
詞是寫他的朋友金麗生從金陵圍城中逃出、躲避在沙洲的景象。
茲錄他的全阕來看: 驚飛燕子魂無定,荒洲墜如殘葉。
樹影疑人,鸮聲幻鬼,欹側春冰途滑。
頹雲萬疊。
又雨擊寒沙,亂鳴金鐵。
似引宵程,隔溪磷火乍明滅。
江間奔浪怒湧,斷笳時隐隐,相和嗚咽。
野渡舟危,空村草濕,一飯蘆中凄絕。
孤城霧結。
剩罥網離鴻,怨啼昏月。
險夢愁題,杜鵑枝上血。
寫夜色蒼茫的景色、荒江旅食的苦況,和當時愁怖的心緒,令人讀了毛發竦然。
(丙)池台荒涼的境界 亂後的人煙稀少,池廢台荒,到處呈現一種冷冷清清的境界。
他寫這類的境界也很多。
雪淨梅根土。
被瓊箫、暗将殘寒,一絲吹去。
碎剪東風為花瓣,分散春心幾許。
料從此、紅酣翠妩。
蓦地思量虹橋月,是年時、刻意傷春處。
還夢到,竹西路。
扁舟待趁寒潮渡。
繞空江、鹧鸪聲裡,亂煙無數。
歌管樓台斜陽冷,換了城西戍鼓。
更不見、垂楊一樹。
十裡深蕪陰磷碧,哭青山、誰喚春魂語。
雲影暗,自延伫。
(《金縷曲》) 寒枝病葉,驚定癡魂結。
小管吹香愁疊疊。
寫遍殘山剩水,都是春風杜鵑血。
自離别。
清遊更消歇。
忍重唱,舊時月。
怕傷心、又惹啼莺說。
十裡平山,夢中曾去,唯有桃花似雪。
(《淡黃柳》) 寫亂後蕭條的境界,倍覺凄楚;以視白石的《揚州慢》、《凄涼犯》等詞,真可以亂楮葉。
以上從抒情、寫境兩面,約略論過,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偉大,完全是鹹豐年間動亂的社會所造成。
所以譚複堂說“鹹豐兵事,天挺此老為倚聲家杜老”,這話可謂知言。
至于在修詞方面,煉字、煉意之深究,也很值得稱述: 壓春潮一船幽恨 樹影滿地壓凍月 亂壓一湖深翠 看他喜歡用壓字,我們便想到白石的“千樹壓西湖寒碧”的句子來。
白石清空浏亮,音律最講究,他所作多得白石神理。
何詠說他“所作于九宮七始八十四調不差累黍”,也可見他的工力了。
此外如: 雲埋蔣山自碧 滿地青榆午夢甜 恨西風吹淡白鷗心 花遲春限寬 也都煉得新隽有味。
又如煉意的好句也很多,試舉數首來看: 待倩他一縷東風,悄把萬花吹轉。
瘦腰不恨秋來早,恨秋來偏在天涯。
春心待共花争發,怕花開更易傷春。
繞船三月落花多,是千點淚痕紅聚。
費盡春深春淺,把春人釀作梅子酸心。
這些句法、思路都很深刻,我們讀了,隻覺清暢而不滑熟,精健而不生澀。
論清詞以鹿潭為第一,怕也不是我一人之私言吧。
(《詞學季刊》第1卷第3号,193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