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白石評傳
關燈
小
中
大
白石叢稿》十卷,《書錄解題》所載《白石道人集》三卷,則皆不傳矣。
嘗有姑蘇懷古詩雲: 夜暗歸雲繞柁牙。
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蘇台柳,曾與吳王掃落花。
楊萬裡極喜誦之。
又有詩《送朝天續集歸誠齋時在金陵》,萬裡亦大稱賞,謂其冢嗣伯子曰:“吾與汝弗如姜堯章也。
”因報白石以詩雲: 尤蕭範陸四詩翁。
此後誰當第一功。
新拜南湖為上将,更推白石作先鋒。
可憐公等皆癡絕,不見詞人到老窮。
謝遣管城侬已晚,酒泉端欲乞疏封。
贊歎之情,溢于言外矣。
又紹熙二年《除夜自石湖歸苕溪》詩,有十絕句,時人更以為“有裁雲縫月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聲”。
今觀其三絕雲: 細草穿沙雪半銷。
吳宮煙冷水迢迢。
梅花竹裡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千門列炬散林鴉。
兒女相思未到家。
應是不眠非守歲,小窗春色入燈花。
笠澤茫茫雁影微。
玉峰重疊護雲衣。
長橋寂寞春寒夜,隻有詩人一舸歸。
誠清新峭拔而韻味又極隽永。
蓋白石詩,初曾三薰三沐師黃太史庭堅,但不肯從江西派出,亦不求與楊、範、蕭、陸諸家合。
一以精思獨往,自拔于宋人之外。
至于文,萬裡亦稱其無所不工。
京镗尤愛其骈俪之文,惜今無一篇流傳。
樂書有《大樂議》一卷、《琴瑟考古圖》一卷,《宋史·藝文志》猶存其略。
時朱熹最愛其深于禮樂,謝深甫亦愛其樂書。
書學有《續書譜》一卷、《绛帖平》二十卷、《禊帖偏旁考》一篇。
白石自言,學書三十年,晚得筆法于單丙文。
趙孟堅稱其書法精妙,過于黃、米。
嘗有《保母志跋》二千馀字,考證精詳,為書家所珍視。
白石詞尤高妙,甯宗嘉泰二年壬戌至日,曾自編歌曲六卷。
松江錢希武刻于東岩之讀書堂,今不傳。
《文獻通考》所載《白石詞》五卷,亦不傳。
惟葉居仲有鈔本,其後陶南村又景鈔葉本。
乾隆初,樓敬思得陶氏鈔本,周耕馀、符藥林二人又自樓氏傳鈔。
周鈔本後歸華亭張奕樞,刻于乾隆己巳。
是本曾經厲樊榭、黃堂、姚鳣卿諸家斠訂,最稱善本,惜原版喪失于南蕩兵火中。
宣統庚戌,沈曾植曾試用安慶造紙廠新造紙印白石歌曲,不言何本。
鄭文焯以宋廟諱缺末筆考之,知為景宋舊刻本,且疑即奕樞舊本也。
符鈔本後歸江都陸锺輝,刻于乾隆癸亥,先于張刻六年。
是本分體厘定,合為四卷,與詩集合刻。
張文虎、鄭文焯、吳昌绶皆譏其以意竄改,不如張氏景宋之善。
惟許增謂斠勘精審,當推陸本為最。
陸版後入江鶴亭家,再歸阮文達,道光癸卯,竟毀于火。
此外若倪耘劬、姜文龍、江春、倪鴻,諸家刻本及《四庫全書》、《榆園叢書》、四印齋諸刻本,皆遵用陸本。
《彊村叢書》用江炳炎鈔本,江氏蓋從符氏借鈔于揚州,與陸本同一淵源。
但字裡行間,亦有同異,朱氏取各本校刊最精。
又若汲古毛氏,嘗從《花庵詞選》輯刻三十四阕,尚不及原編之半。
康熙甲午,陳撰又從毛刻輯其詩詞,合刻于廣陵。
論者謂與洪陔華刻本,同一羼亂。
又靈鹣閣舊藏乾隆寫本《白石道人集》,附錄白石佚詞《越女鏡心》二阕,亦沿洪本之誤,實非白石詞也。
至今六卷本,尚有别集一卷十八阕詞,則不知刻于何年,且不知何人掇拾者。
計白石詞,共八十四阕,皆精純,不似他家瑕瑜互陳也。
且其中十七首附有旁注工尺譜,乃七八百年前流傳至今之唯一宋代樂章文獻。
近夏承焘嘗考白石行實、白石歌曲及白石旁譜,繁博精當,遠勝前賢,誠治白石詞者不可不讀之文也。
民國《彊村叢書》本《白石道人歌曲》 昔人評白石詞者,不一而足。
在宋時,辛棄疾即深服其詞。
黃昇亦謂其詞之高處,周邦彥所不能及。
至張炎則更比之為“野雲孤飛,去留無迹”。
至清代,有以為南渡一人者,有以為詩中之杜者,有以為詞聖者,有以為詞仙者。
如朱彜尊《曝書亭集》卷四十雲: 詞莫善于姜夔,宗之者張輯、盧祖臯、史達祖、吳文英、蔣捷、王沂孫、張炎、周密、陳允平、張翥、楊基,皆具夔之一體。
基之後,得其門者寡矣。
是朱氏以白石為南渡詞壇領袖,他人皆不能及也。
其後馮煦亦盛稱白石,以為吳文英、周密、張炎等不如,其《六十一家詞選例言》雲: 白石為南渡一人,千秋論定,無俟揚搉。
《樂府指迷》獨稱其《暗香》、《疏影》、《揚州慢》、《一萼紅》、《琵琶仙》、《探春慢》、《淡黃柳》等曲,《詞品》則以詠蟋蟀《齊天樂》一阕為最勝。
其實石帚所作,超脫蹊徑,天籁人力,兩臻絕頂,筆之所至,神韻俱到。
非如樂笑、二窗輩,可以奇對警句,相與标目,又何事于諸調中強分軒轾也。
馮氏以為白石天籁人力,兩臻絕頂,語極精确。
陳廷焯以為不獨吳文英、張炎諸人未易接武白石,即周邦彥亦有不及白石之處。
其《白雨齋詞話》雲: 美成、白石,各有至處,不必過為軒轾。
頓挫之妙,理法之精,千古詞宗,自屬美成。
而氣體之超妙,則白石獨有千古,美成亦不能至。
此與黃昇之意,正複相同。
至以白石為詩中之杜少陵者,則有宋翔鳳。
宋氏《樂府馀論》雲: 詞家之有姜石帚,猶詩家之有杜少陵,繼往開來,文中關鍵。
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國,皆借托比興于長短句寄之。
鄧廷桢亦謂詞家之有白石,猶書家之有逸少,詩家之有浣花。
若譽之為詞聖者,則有戈載。
戈氏有《七家詞選》,其論白石詞雲: 白石之詞,清氣盤空,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迹。
其高遠峭拔之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真詞中之聖也。
陳廷焯評白石《八歸》詞,亦以為詞聖。
雖頌之未免過甚,然清空峭拔之緻,求之兩宋,實
嘗有姑蘇懷古詩雲: 夜暗歸雲繞柁牙。
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蘇台柳,曾與吳王掃落花。
楊萬裡極喜誦之。
又有詩《送朝天續集歸誠齋時在金陵》,萬裡亦大稱賞,謂其冢嗣伯子曰:“吾與汝弗如姜堯章也。
”因報白石以詩雲: 尤蕭範陸四詩翁。
此後誰當第一功。
新拜南湖為上将,更推白石作先鋒。
可憐公等皆癡絕,不見詞人到老窮。
謝遣管城侬已晚,酒泉端欲乞疏封。
贊歎之情,溢于言外矣。
又紹熙二年《除夜自石湖歸苕溪》詩,有十絕句,時人更以為“有裁雲縫月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聲”。
今觀其三絕雲: 細草穿沙雪半銷。
吳宮煙冷水迢迢。
梅花竹裡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千門列炬散林鴉。
兒女相思未到家。
應是不眠非守歲,小窗春色入燈花。
笠澤茫茫雁影微。
玉峰重疊護雲衣。
長橋寂寞春寒夜,隻有詩人一舸歸。
誠清新峭拔而韻味又極隽永。
蓋白石詩,初曾三薰三沐師黃太史庭堅,但不肯從江西派出,亦不求與楊、範、蕭、陸諸家合。
一以精思獨往,自拔于宋人之外。
至于文,萬裡亦稱其無所不工。
京镗尤愛其骈俪之文,惜今無一篇流傳。
樂書有《大樂議》一卷、《琴瑟考古圖》一卷,《宋史·藝文志》猶存其略。
時朱熹最愛其深于禮樂,謝深甫亦愛其樂書。
書學有《續書譜》一卷、《绛帖平》二十卷、《禊帖偏旁考》一篇。
白石自言,學書三十年,晚得筆法于單丙文。
趙孟堅稱其書法精妙,過于黃、米。
嘗有《保母志跋》二千馀字,考證精詳,為書家所珍視。
白石詞尤高妙,甯宗嘉泰二年壬戌至日,曾自編歌曲六卷。
松江錢希武刻于東岩之讀書堂,今不傳。
《文獻通考》所載《白石詞》五卷,亦不傳。
惟葉居仲有鈔本,其後陶南村又景鈔葉本。
乾隆初,樓敬思得陶氏鈔本,周耕馀、符藥林二人又自樓氏傳鈔。
周鈔本後歸華亭張奕樞,刻于乾隆己巳。
是本曾經厲樊榭、黃堂、姚鳣卿諸家斠訂,最稱善本,惜原版喪失于南蕩兵火中。
宣統庚戌,沈曾植曾試用安慶造紙廠新造紙印白石歌曲,不言何本。
鄭文焯以宋廟諱缺末筆考之,知為景宋舊刻本,且疑即奕樞舊本也。
符鈔本後歸江都陸锺輝,刻于乾隆癸亥,先于張刻六年。
是本分體厘定,合為四卷,與詩集合刻。
張文虎、鄭文焯、吳昌绶皆譏其以意竄改,不如張氏景宋之善。
惟許增謂斠勘精審,當推陸本為最。
陸版後入江鶴亭家,再歸阮文達,道光癸卯,竟毀于火。
此外若倪耘劬、姜文龍、江春、倪鴻,諸家刻本及《四庫全書》、《榆園叢書》、四印齋諸刻本,皆遵用陸本。
《彊村叢書》用江炳炎鈔本,江氏蓋從符氏借鈔于揚州,與陸本同一淵源。
但字裡行間,亦有同異,朱氏取各本校刊最精。
又若汲古毛氏,嘗從《花庵詞選》輯刻三十四阕,尚不及原編之半。
康熙甲午,陳撰又從毛刻輯其詩詞,合刻于廣陵。
論者謂與洪陔華刻本,同一羼亂。
又靈鹣閣舊藏乾隆寫本《白石道人集》,附錄白石佚詞《越女鏡心》二阕,亦沿洪本之誤,實非白石詞也。
至今六卷本,尚有别集一卷十八阕詞,則不知刻于何年,且不知何人掇拾者。
計白石詞,共八十四阕,皆精純,不似他家瑕瑜互陳也。
且其中十七首附有旁注工尺譜,乃七八百年前流傳至今之唯一宋代樂章文獻。
近夏承焘嘗考白石行實、白石歌曲及白石旁譜,繁博精當,遠勝前賢,誠治白石詞者不可不讀之文也。
民國《彊村叢書》本《白石道人歌曲》 昔人評白石詞者,不一而足。
在宋時,辛棄疾即深服其詞。
黃昇亦謂其詞之高處,周邦彥所不能及。
至張炎則更比之為“野雲孤飛,去留無迹”。
至清代,有以為南渡一人者,有以為詩中之杜者,有以為詞聖者,有以為詞仙者。
如朱彜尊《曝書亭集》卷四十雲: 詞莫善于姜夔,宗之者張輯、盧祖臯、史達祖、吳文英、蔣捷、王沂孫、張炎、周密、陳允平、張翥、楊基,皆具夔之一體。
基之後,得其門者寡矣。
是朱氏以白石為南渡詞壇領袖,他人皆不能及也。
其後馮煦亦盛稱白石,以為吳文英、周密、張炎等不如,其《六十一家詞選例言》雲: 白石為南渡一人,千秋論定,無俟揚搉。
《樂府指迷》獨稱其《暗香》、《疏影》、《揚州慢》、《一萼紅》、《琵琶仙》、《探春慢》、《淡黃柳》等曲,《詞品》則以詠蟋蟀《齊天樂》一阕為最勝。
其實石帚所作,超脫蹊徑,天籁人力,兩臻絕頂,筆之所至,神韻俱到。
非如樂笑、二窗輩,可以奇對警句,相與标目,又何事于諸調中強分軒轾也。
馮氏以為白石天籁人力,兩臻絕頂,語極精确。
陳廷焯以為不獨吳文英、張炎諸人未易接武白石,即周邦彥亦有不及白石之處。
其《白雨齋詞話》雲: 美成、白石,各有至處,不必過為軒轾。
頓挫之妙,理法之精,千古詞宗,自屬美成。
而氣體之超妙,則白石獨有千古,美成亦不能至。
此與黃昇之意,正複相同。
至以白石為詩中之杜少陵者,則有宋翔鳳。
宋氏《樂府馀論》雲: 詞家之有姜石帚,猶詩家之有杜少陵,繼往開來,文中關鍵。
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國,皆借托比興于長短句寄之。
鄧廷桢亦謂詞家之有白石,猶書家之有逸少,詩家之有浣花。
若譽之為詞聖者,則有戈載。
戈氏有《七家詞選》,其論白石詞雲: 白石之詞,清氣盤空,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迹。
其高遠峭拔之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真詞中之聖也。
陳廷焯評白石《八歸》詞,亦以為詞聖。
雖頌之未免過甚,然清空峭拔之緻,求之兩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