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詞俠劉龍洲
關燈
小
中
大
海寬。
放翁七十病欲死,相逢尚能刮眼看。
李廣不生楚漢間,封侯萬裡宜其難。
(陸遊《贈劉改之》) 黃金揮盡惟空囊。
男兒虎變那能量。
會須斫取契丹首,金印牙旗歸故鄉。
(陳亮《贈劉改之》) 龍洲痛中原不複,痛二帝辱死,又傷光宗不能孝養以治天下,于是發為歌詞,縱橫跌宕,浩氣盤空。
計其詞集版本,可得七種: 一、《龍洲詞》一卷(見《直齋書錄解題》,今不傳。
) 二、《龍洲道人集》十五卷(宋端平中龍洲弟澥輯刻。
十三、十四卷為詞,今不傳。
) 三、《龍洲道人集》十五卷(明王朝用覆刻宋本,今藏善本書室。
) 四、《龍洲道人集》十二卷(陳西畇藏舊鈔本,傳鈔王刻而去其三卷,今藏善本書室。
) 五、《龍洲詞》一卷(汲古閣刊本,較王刻增補三首,共四十七首,又《長相思》一調有目無詞。
) 六、《龍洲詞》二卷、《補遺》一卷、《校記》二卷(《彊村叢書》刊本。
此本據士禮居藏舊鈔本,與王本同為四十五首,後補六首,共五十一首。
) 七、《龍洲詞》一卷(明沈愚刊本,蟫隐廬重刊。
此本為天一閣舊藏,共六十九首,其間三十一首為他本所無,他本亦有十三首為此本所無,蟫隐廬别補四首,共八十六首。
但所補《玉樓春》實嚴次山詞,故共得八十五首,較《彊村》本多三十四首。
) 龍洲詞最脍炙人口的,是《沁園春》“鬥酒彘肩,風雨渡江”一阕。
但遊戲筆墨,不是龍洲的本色。
《辍耕錄》又稱贊他的詠《美人指甲》、《美人足》二阕,但那兩首體格最卑,不過刻畫纖巧而已。
他的好詞,自以《六州歌頭·題嶽鄂王廟》一阕為第一: 中興諸将,誰是萬人英。
身草莽,人雖死,氣填膺。
尚如生。
年少起河朔,弓兩石,劍三尺,定襄漢,開虢洛,洗洞庭。
北望帝京。
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
過舊時營壘,荊鄂有遺民。
憶故将軍。
淚如傾。
說當年事,知恨苦,不奉诏,僞耶真。
臣有罪,陛下聖,可鑒臨。
一片心。
萬古分茅土,終不到,舊奸臣。
人世夜,白日照,忽開明。
衮佩冕圭百拜,九泉下、榮感君恩。
看年年三月,滿地野花春。
鹵簿迎神。
詞中把嶽飛生平寫得淋漓盡緻,而怨望朝廷的旨意,也寫得明透異常,和張于湖的《六州歌頭》一樣的使人感動。
其次一阕《沁園春》,也是慷慨悲涼的文字: 萬馬不嘶,一聲寒角,令行柳營。
見秋原如掌,槍刀突出,星馳鐵騎,陣勢縱橫。
人在油幢,戎韬總制,羽扇從容裘帶輕。
君知否,是山西将種,曾系詩盟。
龍蛇紙上飛騰。
看落筆四筵風雨驚。
便塵沙出塞,封侯萬裡,印金如鬥,未惬平生。
拂拭腰間,吹毛劍在,不斬樓蘭心不平。
歸來晚,聽随軍鼓吹,已帶邊聲。
這原是記閱兵的詞,可是“不斬樓蘭心不平”正是他的本心,在詞裡處處明白的說着。
再舉一些斷句來看: 平生出處天知。
算整頓乾坤終有時。
(《沁園春》) 況自昔軍中,膽能寒虜;而今胸次,氣欲吞胡。
(《沁園春》) 猛士雲飛,狂胡灰滅,機會之來人共知。
(《沁園春》) 威撼邊城,氣吞胡虜,慘淡塵沙吹北風。
(《沁園春》) 他念念不忘恢複失地,可是他整頓乾坤,終于無時,惟有放浪江湖,痛飲高歌,以抒其無邊的憂恨。
詞中寫借酒澆愁的地方也很多: 四舉無成,十年不調,大宋神仙劉秀才。
如何好,将百千萬事,付兩三杯。
(《沁園春》) 翠袖傳觞,金貂換酒,痛飲何妨三百杯。
(《沁園春》) 吸盡西江,醉中橫笛,人在嶽陽樓上頭。
(《沁園春》) 龍洲的狂态,在這些地方,都可以看得出來。
假使皇帝真用龍洲,以他的才略,或者可以恢複中原呢!可惜那時君不君,臣不臣,弄得一個生龍活虎的英雄,不是爛醉如泥,便是歌哭無端,到死去還沒有收葬的人,更沒有收葬的地方。
七年以後才得營葬,這是何等可憐可惜呢!宋、元、明、清以來,都有人過墓憑吊,隻不知現在的昆山,可還尋得出他歸骸之所? (《建國月刊》第12卷第1期,1935年1月)
放翁七十病欲死,相逢尚能刮眼看。
李廣不生楚漢間,封侯萬裡宜其難。
(陸遊《贈劉改之》) 黃金揮盡惟空囊。
男兒虎變那能量。
會須斫取契丹首,金印牙旗歸故鄉。
(陳亮《贈劉改之》) 龍洲痛中原不複,痛二帝辱死,又傷光宗不能孝養以治天下,于是發為歌詞,縱橫跌宕,浩氣盤空。
計其詞集版本,可得七種: 一、《龍洲詞》一卷(見《直齋書錄解題》,今不傳。
) 二、《龍洲道人集》十五卷(宋端平中龍洲弟澥輯刻。
十三、十四卷為詞,今不傳。
) 三、《龍洲道人集》十五卷(明王朝用覆刻宋本,今藏善本書室。
) 四、《龍洲道人集》十二卷(陳西畇藏舊鈔本,傳鈔王刻而去其三卷,今藏善本書室。
) 五、《龍洲詞》一卷(汲古閣刊本,較王刻增補三首,共四十七首,又《長相思》一調有目無詞。
) 六、《龍洲詞》二卷、《補遺》一卷、《校記》二卷(《彊村叢書》刊本。
此本據士禮居藏舊鈔本,與王本同為四十五首,後補六首,共五十一首。
) 七、《龍洲詞》一卷(明沈愚刊本,蟫隐廬重刊。
此本為天一閣舊藏,共六十九首,其間三十一首為他本所無,他本亦有十三首為此本所無,蟫隐廬别補四首,共八十六首。
但所補《玉樓春》實嚴次山詞,故共得八十五首,較《彊村》本多三十四首。
) 龍洲詞最脍炙人口的,是《沁園春》“鬥酒彘肩,風雨渡江”一阕。
但遊戲筆墨,不是龍洲的本色。
《辍耕錄》又稱贊他的詠《美人指甲》、《美人足》二阕,但那兩首體格最卑,不過刻畫纖巧而已。
他的好詞,自以《六州歌頭·題嶽鄂王廟》一阕為第一: 中興諸将,誰是萬人英。
身草莽,人雖死,氣填膺。
尚如生。
年少起河朔,弓兩石,劍三尺,定襄漢,開虢洛,洗洞庭。
北望帝京。
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
過舊時營壘,荊鄂有遺民。
憶故将軍。
淚如傾。
說當年事,知恨苦,不奉诏,僞耶真。
臣有罪,陛下聖,可鑒臨。
一片心。
萬古分茅土,終不到,舊奸臣。
人世夜,白日照,忽開明。
衮佩冕圭百拜,九泉下、榮感君恩。
看年年三月,滿地野花春。
鹵簿迎神。
詞中把嶽飛生平寫得淋漓盡緻,而怨望朝廷的旨意,也寫得明透異常,和張于湖的《六州歌頭》一樣的使人感動。
其次一阕《沁園春》,也是慷慨悲涼的文字: 萬馬不嘶,一聲寒角,令行柳營。
見秋原如掌,槍刀突出,星馳鐵騎,陣勢縱橫。
人在油幢,戎韬總制,羽扇從容裘帶輕。
君知否,是山西将種,曾系詩盟。
龍蛇紙上飛騰。
看落筆四筵風雨驚。
便塵沙出塞,封侯萬裡,印金如鬥,未惬平生。
拂拭腰間,吹毛劍在,不斬樓蘭心不平。
歸來晚,聽随軍鼓吹,已帶邊聲。
這原是記閱兵的詞,可是“不斬樓蘭心不平”正是他的本心,在詞裡處處明白的說着。
再舉一些斷句來看: 平生出處天知。
算整頓乾坤終有時。
(《沁園春》) 況自昔軍中,膽能寒虜;而今胸次,氣欲吞胡。
(《沁園春》) 猛士雲飛,狂胡灰滅,機會之來人共知。
(《沁園春》) 威撼邊城,氣吞胡虜,慘淡塵沙吹北風。
(《沁園春》) 他念念不忘恢複失地,可是他整頓乾坤,終于無時,惟有放浪江湖,痛飲高歌,以抒其無邊的憂恨。
詞中寫借酒澆愁的地方也很多: 四舉無成,十年不調,大宋神仙劉秀才。
如何好,将百千萬事,付兩三杯。
(《沁園春》) 翠袖傳觞,金貂換酒,痛飲何妨三百杯。
(《沁園春》) 吸盡西江,醉中橫笛,人在嶽陽樓上頭。
(《沁園春》) 龍洲的狂态,在這些地方,都可以看得出來。
假使皇帝真用龍洲,以他的才略,或者可以恢複中原呢!可惜那時君不君,臣不臣,弄得一個生龍活虎的英雄,不是爛醉如泥,便是歌哭無端,到死去還沒有收葬的人,更沒有收葬的地方。
七年以後才得營葬,這是何等可憐可惜呢!宋、元、明、清以來,都有人過墓憑吊,隻不知現在的昆山,可還尋得出他歸骸之所? (《建國月刊》第12卷第1期,193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