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詞俠劉龍洲
關燈
小
中
大
宋代徽、欽二帝的蒙塵,實是宋人最大的恥辱。
當時稍有血氣的臣民,無不慷慨奮發,圖雪國恥。
可是不肖的帝王子孫,卻樂于杭州的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早把已失的錦繡山河,和列祖列宗的不共戴天之仇,放在一旁了。
而那一般宰相、元戎,又多是些貪官污吏,不獨不盡忠谏,圖恢複;反而委蛇從敵,極力的壓抑仁人志士,以維持他們旦夕富貴的迷夢。
嶽武穆那樣的奮不顧身,免不了十二金牌之召,終于含恨而死。
胡邦衡那樣的直辭抗奏,也敵不過秦桧的威勢,竄逐而死。
此外如張孝祥、辛稼軒、陸放翁、陳同甫、張元幹、劉龍洲,也都是蓋世的英雄。
但是生在這洩洩沓沓的朝廷,又怎得施展些微抱負呢!徒赢得痛哭流涕,侘傺以死。
就中如張孝祥、陳同甫都是狀元,其馀的人也都做過大官,惟有劉龍洲以布衣終老,身世最苦。
生無養身之所,死無葬身之地,流落江湖,僅靠幾個朋友資助。
可是他志大心雄,學問也博,通經史百家,明古今治亂,橫用黃金,雄吞酒海。
一讨論國事,便怒發沖冠,恨不得借上方斬馬劍,立斬奸臣秦桧的首級。
好幾次伏阙上書,願複國仇,但誰也不睬他。
所作詩詞,也是大聲疾呼、血淚迸發的文字。
隻可惜他這樣一代的人豪,後來就奄奄的困死了。
現在讨論辛、陸的人很多,而對于他,還沒有人表揚,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龍洲名過,字改之,自号龍洲居士,江西廬陵人。
為人慷慨重義氣,好飲酒,好談兵。
陳亮、陸遊、辛棄疾等人,都折節和他交好。
屢次考試,皆不能中。
當時宰相周必大,想請他去,他也不願意去。
曾上書當局,詳細說明恢複的方法,以為中原可一戰而取,無奈也沒有人聽他的計畫。
有一次,朝廷要派人和金人議和,大家說他去不至于辱命。
可巧他又因為生病不能去。
後來光宗即位,不理孝宗,他又上書說現在國難當頭,再不能内裡生意見了,說得極其誠懇,皇帝也感動了,可是終不能用他。
他遂漫遊各處,到京口時,登多景樓,作詩道: 關河景物異南北,目斷神京雙淚流。
可見他忠憤的胸襟。
辛稼軒帥越時,他曾作了一阕“鬥酒彘肩”詞,稼軒送他數百金。
黃尚書帥蜀時,他曾作了一阕“緩辔徐驅”詞,黃尚書也送他很多的錢。
郭杲從駕,他又作了一阕“玉帶猩袍”詞,郭杲送他數十萬錢。
自己作些詩詞,靠人送些金錢,這便是他的生活了。
稼軒也曾送過他千缗,給他買田,但是他把錢拿來,一頓酒吃了,或是散了窮人。
稼軒帥淮時,他因為母病要回去,可是身邊一文也沒有。
稼軒又把罰都吏的萬缗錢送他,臨走的時候,囑咐他道:“不要再像平常亂用了。
”他也感激涕零,作了一阕《念奴嬌》給稼軒。
這樣看來,稼軒可算是他唯一的知己了。
龍洲的性情,極其豪俠,稼軒帥浙東時,朱熹、張栻都薦他是個豪傑。
進見時,稼軒正吃羊腰腎羹,叫他作詩。
他說我正冷得很,要吃酒呢!稼軒就和他吃酒,酒流到懷中,就限“流”字韻叫他作詩,他立刻寫了四句道: 拔毫已付管城子,爛首曾封關内侯。
死後不知身外物,也随尊俎伴風流。
憤激的言語,不覺沖口而出。
張栻有一次買酒請他,談起先人為國殒身,想找他作一首詩。
他也立刻給了一首道: 背水未成韓信陣,明星已殒武侯軍。
平生一點不平氣,化作祝融峰上雲。
張栻讀了,不覺堕淚,這也可見感人之深了。
稼軒守京口時,天大雪,登多景樓賞雪。
龍洲敝衣曳履見稼軒,稼軒叫他賦雪。
他脫口道: 功名有分平吳易,貧賤無交訪戴難。
正是他自己落魄的寫照。
他目睹中原闆蕩,四海無家,真想航海了。
走到昆山,住在故人潘友文家裡。
後來友文為他娶婦董氏,他就一直不再度流浪的生活了。
死後他沒有兒子,家裡貧得不能營葬。
七年後,他的友人昆山主簿趙希楙,才買了地葬他于昆山馬鞍山。
關于他的事迹,《宋史》無傳,據後人的考證,他生于紹興二十四年,卒于開禧二年,年五十三歲。
關于他的學問經濟和慷慨态度,在陸遊、陳亮贈他的詩裡,寫的最明白了,茲擇錄警句如下: 胸中九淵蛟龍蟠。
筆底六月冰雹寒。
有時大叫脫烏帻,不怕酒杯如
當時稍有血氣的臣民,無不慷慨奮發,圖雪國恥。
可是不肖的帝王子孫,卻樂于杭州的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早把已失的錦繡山河,和列祖列宗的不共戴天之仇,放在一旁了。
而那一般宰相、元戎,又多是些貪官污吏,不獨不盡忠谏,圖恢複;反而委蛇從敵,極力的壓抑仁人志士,以維持他們旦夕富貴的迷夢。
嶽武穆那樣的奮不顧身,免不了十二金牌之召,終于含恨而死。
胡邦衡那樣的直辭抗奏,也敵不過秦桧的威勢,竄逐而死。
此外如張孝祥、辛稼軒、陸放翁、陳同甫、張元幹、劉龍洲,也都是蓋世的英雄。
但是生在這洩洩沓沓的朝廷,又怎得施展些微抱負呢!徒赢得痛哭流涕,侘傺以死。
就中如張孝祥、陳同甫都是狀元,其馀的人也都做過大官,惟有劉龍洲以布衣終老,身世最苦。
生無養身之所,死無葬身之地,流落江湖,僅靠幾個朋友資助。
可是他志大心雄,學問也博,通經史百家,明古今治亂,橫用黃金,雄吞酒海。
一讨論國事,便怒發沖冠,恨不得借上方斬馬劍,立斬奸臣秦桧的首級。
好幾次伏阙上書,願複國仇,但誰也不睬他。
所作詩詞,也是大聲疾呼、血淚迸發的文字。
隻可惜他這樣一代的人豪,後來就奄奄的困死了。
現在讨論辛、陸的人很多,而對于他,還沒有人表揚,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龍洲名過,字改之,自号龍洲居士,江西廬陵人。
為人慷慨重義氣,好飲酒,好談兵。
陳亮、陸遊、辛棄疾等人,都折節和他交好。
屢次考試,皆不能中。
當時宰相周必大,想請他去,他也不願意去。
曾上書當局,詳細說明恢複的方法,以為中原可一戰而取,無奈也沒有人聽他的計畫。
有一次,朝廷要派人和金人議和,大家說他去不至于辱命。
可巧他又因為生病不能去。
後來光宗即位,不理孝宗,他又上書說現在國難當頭,再不能内裡生意見了,說得極其誠懇,皇帝也感動了,可是終不能用他。
他遂漫遊各處,到京口時,登多景樓,作詩道: 關河景物異南北,目斷神京雙淚流。
可見他忠憤的胸襟。
辛稼軒帥越時,他曾作了一阕“鬥酒彘肩”詞,稼軒送他數百金。
黃尚書帥蜀時,他曾作了一阕“緩辔徐驅”詞,黃尚書也送他很多的錢。
郭杲從駕,他又作了一阕“玉帶猩袍”詞,郭杲送他數十萬錢。
自己作些詩詞,靠人送些金錢,這便是他的生活了。
稼軒也曾送過他千缗,給他買田,但是他把錢拿來,一頓酒吃了,或是散了窮人。
稼軒帥淮時,他因為母病要回去,可是身邊一文也沒有。
稼軒又把罰都吏的萬缗錢送他,臨走的時候,囑咐他道:“不要再像平常亂用了。
”他也感激涕零,作了一阕《念奴嬌》給稼軒。
這樣看來,稼軒可算是他唯一的知己了。
龍洲的性情,極其豪俠,稼軒帥浙東時,朱熹、張栻都薦他是個豪傑。
進見時,稼軒正吃羊腰腎羹,叫他作詩。
他說我正冷得很,要吃酒呢!稼軒就和他吃酒,酒流到懷中,就限“流”字韻叫他作詩,他立刻寫了四句道: 拔毫已付管城子,爛首曾封關内侯。
死後不知身外物,也随尊俎伴風流。
憤激的言語,不覺沖口而出。
張栻有一次買酒請他,談起先人為國殒身,想找他作一首詩。
他也立刻給了一首道: 背水未成韓信陣,明星已殒武侯軍。
平生一點不平氣,化作祝融峰上雲。
張栻讀了,不覺堕淚,這也可見感人之深了。
稼軒守京口時,天大雪,登多景樓賞雪。
龍洲敝衣曳履見稼軒,稼軒叫他賦雪。
他脫口道: 功名有分平吳易,貧賤無交訪戴難。
正是他自己落魄的寫照。
他目睹中原闆蕩,四海無家,真想航海了。
走到昆山,住在故人潘友文家裡。
後來友文為他娶婦董氏,他就一直不再度流浪的生活了。
死後他沒有兒子,家裡貧得不能營葬。
七年後,他的友人昆山主簿趙希楙,才買了地葬他于昆山馬鞍山。
關于他的事迹,《宋史》無傳,據後人的考證,他生于紹興二十四年,卒于開禧二年,年五十三歲。
關于他的學問經濟和慷慨态度,在陸遊、陳亮贈他的詩裡,寫的最明白了,茲擇錄警句如下: 胸中九淵蛟龍蟠。
筆底六月冰雹寒。
有時大叫脫烏帻,不怕酒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