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中使用疊字舉例
關燈
小
中
大
我國最古之詩歌總集《詩經·國風》為北方民歌。
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就所見、所聞、所感,慣于使用疊字以表達外界自然環境及内心喜怒哀樂之情,如“關關雎鸠”則寫鳥聲之清脆,“灼灼其華”則寫桃花之美麗,“楊柳依依”則寫楊柳之茂盛可愛,“雨雪霏霏”則寫氣候嚴寒之可哀,“憂心悄悄”則寫内心之苦痛,描繪如畫,真情畢露,句式大多以四字句為主。
尤其突出的是四字句連用疊字,如“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罟,鳣鲔發發。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将農村流水遊魚及農家于蘆葦叢中扳罾打魚情況,詳盡叙述,極為生動活潑。
繼北方《詩經》以後,南方《楚辭》興起,我國最早之偉大詩人屈原,即受南方民歌影響寫出《離騷》、《九歌》、《九章》等名著。
由于楚物、楚語、楚聲與北方不同,一般不以四字句為主,或用五字,或用七字,或用對仗,且每句中具有“兮”字。
如《雲中君》雲“石濑兮淺淺,飛龍兮翩翩”,則為五字句。
如《山鬼》雲“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
風飒飒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則為七字句,每句兩用疊字,此亦為《詩經》所無。
至《悲回風》八句,連用六疊字;宋玉《九辨》十二句,連用十一疊字。
此在後來辭賦中亦系少見。
漢魏六朝以來,五言詩盛行,《古詩十九首》中有一首雲: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用六句五言詩,每句首二字皆疊字,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一,以為此詩“連用六疊字,亦極自然,下此即無人可繼”,可見贊揚之至。
其實敦煌所發現之唐人詞雲: 霏霏點點回塘雨。
雙雙隻隻鴛鴦語。
灼灼野花香。
依依金柳黃。
盈盈江上女。
兩兩溪邊舞。
皎皎绮羅光。
輕輕雲粉妝。
(《菩薩蠻》) 宋人葛立方詞雲: 袅袅水芝紅,脈脈蒹葭浦。
淅淅西風澹澹煙,幾點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對此盈盈女。
葉葉紅衣當酒船,細細流霞舉。
(《蔔算子》) 亦俱系句句使用疊字,足以與《古詩十九首》後先比美。
唐人律詩形成,無論五七言皆須對仗,名篇疊字,尤多佳勝,如王績之“樹樹皆秋色,山山惟落晖”,崔颢之“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王維之“漠漠水田飛白鹭,陰陰夏木啭黃鹂”,杜甫之“穿花蛱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皆為人所傳誦之對句。
《鶴林玉露》乙編卷之六更載有唐人詩用疊字之例雲:“詩有一句疊三字者,如吳融《秋樹》詩雲‘一聲南雁已先紅,摵摵凄凄葉葉同’是也。
……有兩句連三字者,如白樂天雲‘新詩三十軸,軸軸金玉聲’是也。
”至韓愈《南山》詩雲: 延延離又屬,夬夬叛還遘。
喁喁魚闖萍,落落月經宿。
訚訚樹牆垣,架庫廄。
參參削劍戟,煥煥銜瑩琇。
敷敷花披萼,屋摧霤。
悠悠舒而安,兀兀狂以狃。
超超出猶奔,蠢蠢駭不懋。
則是十四句使用疊字,刻意出奇制勝,後亦無人仿效。
詞應歌唱,字句長短不一,故又名長短句。
自二字至七字,皆有使用疊字之例,如: 二字:“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
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就所見、所聞、所感,慣于使用疊字以表達外界自然環境及内心喜怒哀樂之情,如“關關雎鸠”則寫鳥聲之清脆,“灼灼其華”則寫桃花之美麗,“楊柳依依”則寫楊柳之茂盛可愛,“雨雪霏霏”則寫氣候嚴寒之可哀,“憂心悄悄”則寫内心之苦痛,描繪如畫,真情畢露,句式大多以四字句為主。
尤其突出的是四字句連用疊字,如“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罟,鳣鲔發發。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将農村流水遊魚及農家于蘆葦叢中扳罾打魚情況,詳盡叙述,極為生動活潑。
繼北方《詩經》以後,南方《楚辭》興起,我國最早之偉大詩人屈原,即受南方民歌影響寫出《離騷》、《九歌》、《九章》等名著。
由于楚物、楚語、楚聲與北方不同,一般不以四字句為主,或用五字,或用七字,或用對仗,且每句中具有“兮”字。
如《雲中君》雲“石濑兮淺淺,飛龍兮翩翩”,則為五字句。
如《山鬼》雲“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
風飒飒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則為七字句,每句兩用疊字,此亦為《詩經》所無。
至《悲回風》八句,連用六疊字;宋玉《九辨》十二句,連用十一疊字。
此在後來辭賦中亦系少見。
漢魏六朝以來,五言詩盛行,《古詩十九首》中有一首雲: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用六句五言詩,每句首二字皆疊字,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一,以為此詩“連用六疊字,亦極自然,下此即無人可繼”,可見贊揚之至。
其實敦煌所發現之唐人詞雲: 霏霏點點回塘雨。
雙雙隻隻鴛鴦語。
灼灼野花香。
依依金柳黃。
盈盈江上女。
兩兩溪邊舞。
皎皎绮羅光。
輕輕雲粉妝。
(《菩薩蠻》) 宋人葛立方詞雲: 袅袅水芝紅,脈脈蒹葭浦。
淅淅西風澹澹煙,幾點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對此盈盈女。
葉葉紅衣當酒船,細細流霞舉。
(《蔔算子》) 亦俱系句句使用疊字,足以與《古詩十九首》後先比美。
唐人律詩形成,無論五七言皆須對仗,名篇疊字,尤多佳勝,如王績之“樹樹皆秋色,山山惟落晖”,崔颢之“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王維之“漠漠水田飛白鹭,陰陰夏木啭黃鹂”,杜甫之“穿花蛱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皆為人所傳誦之對句。
《鶴林玉露》乙編卷之六更載有唐人詩用疊字之例雲:“詩有一句疊三字者,如吳融《秋樹》詩雲‘一聲南雁已先紅,摵摵凄凄葉葉同’是也。
……有兩句連三字者,如白樂天雲‘新詩三十軸,軸軸金玉聲’是也。
”至韓愈《南山》詩雲: 延延離又屬,夬夬叛還遘。
喁喁魚闖萍,落落月經宿。
訚訚樹牆垣,架庫廄。
參參削劍戟,煥煥銜瑩琇。
敷敷花披萼,屋摧霤。
悠悠舒而安,兀兀狂以狃。
超超出猶奔,蠢蠢駭不懋。
則是十四句使用疊字,刻意出奇制勝,後亦無人仿效。
詞應歌唱,字句長短不一,故又名長短句。
自二字至七字,皆有使用疊字之例,如: 二字:“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