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華道爾夫大飯店的舞廳裡擠滿了卡内基音樂廳的資助者們。
拉臘在人群裡鑽來擠去,尋找着菲利普。
她想起了幾天前他們的電話交談。
“卡梅倫小姐,我是菲利普·阿德勒。
” 她倏地嗓子眼兒直發幹。
“很抱歉,沒能早些感謝你對本基金會的捐贈。
我剛從歐洲回來,才聽說。
” “我很榮幸那麼做。
”拉臘說。
她得讓他不停地談下去。
“實……實際上,我很有興趣了解貴基金會更多的情況,也許我們可以見面談談。
” 對方頓了一會。
“星期六晚在華道爾夫有一次募捐宴會。
我們可以到那兒見面,你有空嗎?” 拉臘連忙掃了一眼日程表。
星期六,她要和得克薩斯一位銀行家共進晚餐。
她做出了果斷決定。
“有空,我很樂意去。
” “太好了。
到時請到門口取票。
” 拉臘放下電話時,激動不已。
※※※ 到處都見不着菲利普·阿德勒的影兒。
拉臘在偌大的舞廳裡緩緩移動着,時而聽着周圍人的談話。
“……于是這位一流的男高音說:‘克倫佩雷爾博士①,而今我隻能唱出兩個高音C了,您是現在就聽聽呢,還是今晚演出再聽?’……” 『①克倫佩雷爾(1885~1973),德國指揮家,以指揮貝多芬作品著稱于世。
』 “……噢,我承認他指揮出色,他對力度強弱、音色變化的把握無與倫比……可是速度,速度!恕不恭維!……” “……你瘋啦!斯特拉溫斯基①的結構太嚴謹。
他的曲子本可以由機器人作。
他壓抑情感。
巴爾托克②則相反,他任憑情感的閘門洞開,我們于是沐浴在情感的潮水之中……” 『①斯特拉溫斯基(1882~1971),俄國作曲家。
』 『②巴爾托克(1881~1945),匈牙利作曲家。
』 “我就是不能忍受她的演奏,她彈肖邦的曲子,簡直就是折磨人的自由演奏練習,支離破碎,嘩衆取寵……” 拉臘聽不懂這些神密的語言。
突然,她眼睛一亮:菲利普正被一群迷人的美人兒圍着。
拉臘從人群中擠了過去。
一個動人的姑娘滔滔不絕地說:“您彈B降小調奏鳴曲時,我感覺到拉赫瑪尼諾夫正朝我們微笑。
您的音調、您的音色,您那溫柔細膩的演奏法……太妙了!” 菲利普笑着說。
“謝謝。
” 一位中年貴婦人眉飛色舞。
“我反反複複聽您的唱片,天哪,那魅力真是無法抗拒!我覺得當今世界上您是唯一能理解貝多芬奏鳴曲的鋼琴家……” 菲利普看到了拉臘。
“噢,失陪了。
”說着他朝她站着的地方擠了過來,拉住她的手。
他的觸摸激發了她的渴望。
“你好,你能來我真高興,卡梅倫小姐。
” “謝謝。
”她環視四周。
“人可真多呀。
” 他點點頭。
“是的,想必你是古曲音樂愛好者吧?” 拉臘想起了伴随她成長的那種音樂。
《安妮·勞裡》、《穿過麥田》、《家鄉的山崗》…… “噢,是的。
”拉臘說,“父親從小就用古典音樂熏陶我。
” “我想再次感謝你的捐贈。
你真是太慷慨了。
” “你的基金會聽起來挺有趣的。
我還想聽聽有關情況。
要是……” “菲利普,親愛的!太棒啦!真了不起啊!”他又被人群圍上了。
拉臘極力提高嗓門,好讓他聽得見。
“要是下星期哪個晚上有空的話……” 菲利普搖搖頭。
“很遺憾,我明天就要去羅馬。
” 失落感驟然襲上拉臘心頭。
“噢。
” “不過我三周後就回來,也許到時我們可以……” “太好了!”拉臘說。
“……抽個晚上讨論音樂。
” 拉臘笑着答道:“好的。
我翹首以待。
” 正談着,他們的談話又被兩個中年男人打斷了。
一個梳着馬尾辮,另一個戴着一隻耳環。
“菲利普!你得替我們評斷評斷。
你在演奏李斯特的樂曲時,你說哪個更重要,是用一架連動裝置重的鋼琴,給人以豐富的聲音呢,還是用一架連動裝置輕的鋼琴,給人以豐富的沉思?” 拉臘壓根兒不知道他們在談什麼。
随後他們熱烈地讨論起中性響亮度、長音和透明度來。
拉臘發現菲利普交談時臉上生機煥發,心想:這是他的世界,我得設法打進去。
※※※ 第二天早上,拉臘來到曼哈頓音樂學院,她對接待處的女接待員說:“我想見一位音樂教授,請幫忙。
” “随便哪一位?” “是的。
” “請稍候。
”說着轉身進了另一間屋子。
幾分鐘後,一位頭發蒼白的小個兒男人出現在拉臘身邊。
“早上好。
我是倫納德·邁耶斯。
拉臘在人群裡鑽來擠去,尋找着菲利普。
她想起了幾天前他們的電話交談。
“卡梅倫小姐,我是菲利普·阿德勒。
” 她倏地嗓子眼兒直發幹。
“很抱歉,沒能早些感謝你對本基金會的捐贈。
我剛從歐洲回來,才聽說。
” “我很榮幸那麼做。
”拉臘說。
她得讓他不停地談下去。
“實……實際上,我很有興趣了解貴基金會更多的情況,也許我們可以見面談談。
” 對方頓了一會。
“星期六晚在華道爾夫有一次募捐宴會。
我們可以到那兒見面,你有空嗎?” 拉臘連忙掃了一眼日程表。
星期六,她要和得克薩斯一位銀行家共進晚餐。
她做出了果斷決定。
“有空,我很樂意去。
” “太好了。
到時請到門口取票。
” 拉臘放下電話時,激動不已。
※※※ 到處都見不着菲利普·阿德勒的影兒。
拉臘在偌大的舞廳裡緩緩移動着,時而聽着周圍人的談話。
“……于是這位一流的男高音說:‘克倫佩雷爾博士①,而今我隻能唱出兩個高音C了,您是現在就聽聽呢,還是今晚演出再聽?’……” 『①克倫佩雷爾(1885~1973),德國指揮家,以指揮貝多芬作品著稱于世。
』 “……噢,我承認他指揮出色,他對力度強弱、音色變化的把握無與倫比……可是速度,速度!恕不恭維!……” “……你瘋啦!斯特拉溫斯基①的結構太嚴謹。
他的曲子本可以由機器人作。
他壓抑情感。
巴爾托克②則相反,他任憑情感的閘門洞開,我們于是沐浴在情感的潮水之中……” 『①斯特拉溫斯基(1882~1971),俄國作曲家。
』 『②巴爾托克(1881~1945),匈牙利作曲家。
』 “我就是不能忍受她的演奏,她彈肖邦的曲子,簡直就是折磨人的自由演奏練習,支離破碎,嘩衆取寵……” 拉臘聽不懂這些神密的語言。
突然,她眼睛一亮:菲利普正被一群迷人的美人兒圍着。
拉臘從人群中擠了過去。
一個動人的姑娘滔滔不絕地說:“您彈B降小調奏鳴曲時,我感覺到拉赫瑪尼諾夫正朝我們微笑。
您的音調、您的音色,您那溫柔細膩的演奏法……太妙了!” 菲利普笑着說。
“謝謝。
” 一位中年貴婦人眉飛色舞。
“我反反複複聽您的唱片,天哪,那魅力真是無法抗拒!我覺得當今世界上您是唯一能理解貝多芬奏鳴曲的鋼琴家……” 菲利普看到了拉臘。
“噢,失陪了。
”說着他朝她站着的地方擠了過來,拉住她的手。
他的觸摸激發了她的渴望。
“你好,你能來我真高興,卡梅倫小姐。
” “謝謝。
”她環視四周。
“人可真多呀。
” 他點點頭。
“是的,想必你是古曲音樂愛好者吧?” 拉臘想起了伴随她成長的那種音樂。
《安妮·勞裡》、《穿過麥田》、《家鄉的山崗》…… “噢,是的。
”拉臘說,“父親從小就用古典音樂熏陶我。
” “我想再次感謝你的捐贈。
你真是太慷慨了。
” “你的基金會聽起來挺有趣的。
我還想聽聽有關情況。
要是……” “菲利普,親愛的!太棒啦!真了不起啊!”他又被人群圍上了。
拉臘極力提高嗓門,好讓他聽得見。
“要是下星期哪個晚上有空的話……” 菲利普搖搖頭。
“很遺憾,我明天就要去羅馬。
” 失落感驟然襲上拉臘心頭。
“噢。
” “不過我三周後就回來,也許到時我們可以……” “太好了!”拉臘說。
“……抽個晚上讨論音樂。
” 拉臘笑着答道:“好的。
我翹首以待。
” 正談着,他們的談話又被兩個中年男人打斷了。
一個梳着馬尾辮,另一個戴着一隻耳環。
“菲利普!你得替我們評斷評斷。
你在演奏李斯特的樂曲時,你說哪個更重要,是用一架連動裝置重的鋼琴,給人以豐富的聲音呢,還是用一架連動裝置輕的鋼琴,給人以豐富的沉思?” 拉臘壓根兒不知道他們在談什麼。
随後他們熱烈地讨論起中性響亮度、長音和透明度來。
拉臘發現菲利普交談時臉上生機煥發,心想:這是他的世界,我得設法打進去。
※※※ 第二天早上,拉臘來到曼哈頓音樂學院,她對接待處的女接待員說:“我想見一位音樂教授,請幫忙。
” “随便哪一位?” “是的。
” “請稍候。
”說着轉身進了另一間屋子。
幾分鐘後,一位頭發蒼白的小個兒男人出現在拉臘身邊。
“早上好。
我是倫納德·邁耶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