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能為你做點什麼?”
“我很喜歡古典音樂。
” “噢,你想來此就學。
會演奏什麼樂器?” “什麼樂器都不會,我隻想學習古典音樂知識。
” “恐怕你找錯門了,這所學校不是為入門者開的。
” “兩星期時間,我付你5000美元。
” 邁耶斯教授眨巴着眼睛。
“對不起,小姐,請問芳名。
” “卡梅倫。
拉臘·卡梅倫。
” “你願付5000美元來聽我談兩周古典音樂?”他幾乎說不出話來。
“沒錯。
你要願意可将這錢作為一筆獎學金基金。
” 邁耶斯教授壓低嗓門。
“那倒不必。
這事隻有你知我知。
” “好的。
” “什麼時候……嗯……你想什麼時候開始。
” “現在。
” “這會我正有課,那請等5分鐘……” ※※※ 拉臘和邁耶斯教授單獨坐在一間教室裡。
“我們從頭開始吧。
你了解古典音樂嗎?” “幾乎不了解。
” “明白了。
這麼說吧,理解音樂有兩種途徑,”教授說了起來,“一是靠智性,一是憑情感。
有人說過,音樂向人類揭示其潛藏的靈魂。
每一位偉大的作曲家都做到了這一點。
” 拉臘入神地聽着。
“你熟悉哪位作曲家嗎,卡梅倫小姐?” 她笑笑。
“幾乎一無所知。
” 教授蹙起眉頭。
“我實在不理解你對古典音樂的興……” “我想掌握足夠的背景知識,好去和一位專業音樂家談論古典音樂。
我……我對鋼琴曲特别有興趣。
” “原來是這樣。
”邁耶斯想了想。
“我這就告訴你我們從何開始,我要給你一些磁碟聽。
” 拉臘看着他走到書櫥前,抽出幾張激光唱片。
“我們就從這些開始,你要仔細聽莫紮特K467C調第21鋼琴協奏曲中的快闆,勃拉姆斯①第1鋼琴協奏曲中的柔闆,拉赫瑪尼諾夫C調第2鋼琴協奏曲第18号中的中闆,還有,肖邦第1鋼琴協奏曲中的小調。
磁碟上都一一标明了。
” 『①勃拉姆斯(1833~1897),德國作曲家。
』 “好的。
” “要是你喜歡聽這些的話,過幾天再來……” “我明天就來。
” ※※※ 次日,拉臘進門時,手裡捧着五六張菲利普·阿德勒合奏和獨奏音樂會的激光唱片。
“啊,太棒了!”邁耶斯教授說。
“阿德勒大師的确是蓋世奇才!你對他的演奏特别有興趣?” “是的。
” “這位大師錄制了許多美妙的奏鳴曲。
” “奏鳴曲?” 他歎口氣。
“你不知道奏鳴曲是什麼?” “怕是不知道。
” “奏鳴曲是一支通常分成幾個樂章的曲子,這種曲子有個固定的基本形式,這一形式用在為某種獨奏樂器如鋼琴或小提琴所作的曲子裡時,這曲子就叫奏鳴曲。
交響樂就是管弦樂奏鳴曲。
” “我懂了。
”以此引出一段交談當不是難事。
“鋼琴最初叫piano-forte,在意大利語裡是輕柔而響亮的意思……” 接下來的幾天裡,他們談論了菲利普灌制的各種磁帶——貝多芬、李斯特、巴爾托克、莫紮特、肖邦。
拉臘傾聽着,吸收着,牢記心間。
“他喜歡李斯特,給我談談李斯特的情況吧。
” “弗蘭斯·李斯特是位早慧天才,人人都傾慕他。
他超群卓絕。
貴族把他當寵物對待,最後他抱怨說他已無異于雜耍藝人或會耍把戲的狗……” “給我講講貝多芬吧。
” “一言難盡。
很執拗。
他一生極其不幸,以緻在他的事業如日中天時,他突然不喜歡自己過去的作品,轉而創作情感激烈的長篇樂曲,如《悲怆》……” “肖邦呢?” “肖邦創作鋼琴曲受到不少責難,他同時代的評論家說他才能有限……” 過了一天。
“李斯特演奏肖邦比肖邦自己還出色……” 又一天。
“法國鋼琴家與美國鋼琴家不一樣,法國人喜歡明晰和優雅。
傳統上,他們的技巧訓練一向重視珍珠般演奏①,就是手腕平穩,達到聲音像珍珠般明晰和平衡的完美……” 『①原文為法語。
』 每天,他們都放一張菲利普的唱片,然後讨論。
兩星期的指導結束時,邁耶斯教授說,“我得承認我很感動,卡梅倫小姐,你是一位真正專心緻志①的學生。
也許你真該修一門樂器。
” 『①此語原文亦有“具有獻身精神的”之意,一語雙關。
』 拉臘笑道:“我們還是别那麼想入非非吧。
”她遞給他一張支票。
“給你。
” 她恨不得菲利普馬上回到紐約。
” “噢,你想來此就學。
會演奏什麼樂器?” “什麼樂器都不會,我隻想學習古典音樂知識。
” “恐怕你找錯門了,這所學校不是為入門者開的。
” “兩星期時間,我付你5000美元。
” 邁耶斯教授眨巴着眼睛。
“對不起,小姐,請問芳名。
” “卡梅倫。
拉臘·卡梅倫。
” “你願付5000美元來聽我談兩周古典音樂?”他幾乎說不出話來。
“沒錯。
你要願意可将這錢作為一筆獎學金基金。
” 邁耶斯教授壓低嗓門。
“那倒不必。
這事隻有你知我知。
” “好的。
” “什麼時候……嗯……你想什麼時候開始。
” “現在。
” “這會我正有課,那請等5分鐘……” ※※※ 拉臘和邁耶斯教授單獨坐在一間教室裡。
“我們從頭開始吧。
你了解古典音樂嗎?” “幾乎不了解。
” “明白了。
這麼說吧,理解音樂有兩種途徑,”教授說了起來,“一是靠智性,一是憑情感。
有人說過,音樂向人類揭示其潛藏的靈魂。
每一位偉大的作曲家都做到了這一點。
” 拉臘入神地聽着。
“你熟悉哪位作曲家嗎,卡梅倫小姐?” 她笑笑。
“幾乎一無所知。
” 教授蹙起眉頭。
“我實在不理解你對古典音樂的興……” “我想掌握足夠的背景知識,好去和一位專業音樂家談論古典音樂。
我……我對鋼琴曲特别有興趣。
” “原來是這樣。
”邁耶斯想了想。
“我這就告訴你我們從何開始,我要給你一些磁碟聽。
” 拉臘看着他走到書櫥前,抽出幾張激光唱片。
“我們就從這些開始,你要仔細聽莫紮特K467C調第21鋼琴協奏曲中的快闆,勃拉姆斯①第1鋼琴協奏曲中的柔闆,拉赫瑪尼諾夫C調第2鋼琴協奏曲第18号中的中闆,還有,肖邦第1鋼琴協奏曲中的小調。
磁碟上都一一标明了。
” 『①勃拉姆斯(1833~1897),德國作曲家。
』 “好的。
” “要是你喜歡聽這些的話,過幾天再來……” “我明天就來。
” ※※※ 次日,拉臘進門時,手裡捧着五六張菲利普·阿德勒合奏和獨奏音樂會的激光唱片。
“啊,太棒了!”邁耶斯教授說。
“阿德勒大師的确是蓋世奇才!你對他的演奏特别有興趣?” “是的。
” “這位大師錄制了許多美妙的奏鳴曲。
” “奏鳴曲?” 他歎口氣。
“你不知道奏鳴曲是什麼?” “怕是不知道。
” “奏鳴曲是一支通常分成幾個樂章的曲子,這種曲子有個固定的基本形式,這一形式用在為某種獨奏樂器如鋼琴或小提琴所作的曲子裡時,這曲子就叫奏鳴曲。
交響樂就是管弦樂奏鳴曲。
” “我懂了。
”以此引出一段交談當不是難事。
“鋼琴最初叫piano-forte,在意大利語裡是輕柔而響亮的意思……” 接下來的幾天裡,他們談論了菲利普灌制的各種磁帶——貝多芬、李斯特、巴爾托克、莫紮特、肖邦。
拉臘傾聽着,吸收着,牢記心間。
“他喜歡李斯特,給我談談李斯特的情況吧。
” “弗蘭斯·李斯特是位早慧天才,人人都傾慕他。
他超群卓絕。
貴族把他當寵物對待,最後他抱怨說他已無異于雜耍藝人或會耍把戲的狗……” “給我講講貝多芬吧。
” “一言難盡。
很執拗。
他一生極其不幸,以緻在他的事業如日中天時,他突然不喜歡自己過去的作品,轉而創作情感激烈的長篇樂曲,如《悲怆》……” “肖邦呢?” “肖邦創作鋼琴曲受到不少責難,他同時代的評論家說他才能有限……” 過了一天。
“李斯特演奏肖邦比肖邦自己還出色……” 又一天。
“法國鋼琴家與美國鋼琴家不一樣,法國人喜歡明晰和優雅。
傳統上,他們的技巧訓練一向重視珍珠般演奏①,就是手腕平穩,達到聲音像珍珠般明晰和平衡的完美……” 『①原文為法語。
』 每天,他們都放一張菲利普的唱片,然後讨論。
兩星期的指導結束時,邁耶斯教授說,“我得承認我很感動,卡梅倫小姐,你是一位真正專心緻志①的學生。
也許你真該修一門樂器。
” 『①此語原文亦有“具有獻身精神的”之意,一語雙關。
』 拉臘笑道:“我們還是别那麼想入非非吧。
”她遞給他一張支票。
“給你。
” 她恨不得菲利普馬上回到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