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17歲那年,這個細挑枯瘦的小女孩出落成了大姑娘。

    她的臉龐上帶着蘇格蘭祖先的印記,膚色潤澤,蛾眉秀麗,目光深邃,黑發如瀑。

    特别是,在她的身上有一種拂之不去的憂郁神情,浸透着悲慘民族的氣質。

    拉臘·卡梅倫的臉上有了一種使人目光無法轉移的魅力。

     大多數房客都是光棍,他們隻能花幾個錢在柯爾斯蒂妓院和其他窯子裡玩一玩妓女,因此年輕美貌的姑娘自然成了他們追逐的目标。

    有的房客會把拉臘逼到廚房的角落,或是在她進他們卧室打掃時對她說:“你幹嗎不跟我好呢,拉臘?我可以為你做很多事情。

    ” 要不就是:“你還沒有男朋友吧?我來讓你見識見識什麼是男人吧。

    ” 再不就是:“你想不想去堪薩斯城玩玩?我下星期要去那裡,我很願意帶你一塊去。

    ” 在一個接一個房客引誘她跟他們睡覺之後,她沖進了父親孤苦伶仃躺着的小屋,說,“你錯了,爸爸,所有的男人都想得到我。

    ”他目瞪口呆地目送她沖出去。

     詹姆斯·卡梅倫在那年春天的一個清晨裡死了。

    拉臘将他葬在帕森德爾區的森林公墓裡,出席葬禮的隻有拉臘和伯莎,她倆都沒有流淚。

     一個新房客住了進來,是個美國人,叫比爾·羅傑斯。

    他70歲左右,秃頂,身材肥胖,是一個和藹可親、愛唠叨的老人。

    每次吃過晚飯後,他就坐下來和拉臘聊天。

    “你這麼漂亮,守在這麼個鄉巴佬呆的地方真是可惜了。

    ”他勸她說,“你應該去芝加哥或是紐約,那兒才前途無量。

    ” “有一天我會去的。

    ”拉臘說。

     “你的人生道路還很長,你清楚自己将來想幹什麼嗎?” “我想擁有自己的東西。

    ” “噢,漂亮的服裝和……” “不,是土地。

    我想擁有土地。

    我的父親一貧如洗,一輩子都靠别人的施舍度日。

    ” 比爾·羅傑斯頓時容光煥發,“我過去是做房地産生意的。

    ” “真的嗎?” “過去我在中西部到處都有房産,我甚至還一度擁有過連鎖旅館。

    ”他的語調裡充滿懷舊之情。

     “後來呢?” 他聳了聳肩膀,“我太貪心,結果全賠光了。

    但是,在沒賠光的時候,那是很有瘾的。

    ” 于是他們談了幾乎整整一夜有關房地産生意的事情。

     “做房地産開發的首條原則,”羅傑斯告訴她,“就是O.P.M.①。

    千萬不可忘記這點。

    ” 『①Otherpeople-smoney(别人的錢)的略寫。

    』 “O.P.M.是什麼意思?” “就是用别人的錢去做。

    房地産開發之所以能成為一宗大買賣,是因為政府給了你利用低利率和貨币貶值的便利,而你的房地資産卻能始終保持升值。

    在這個行業的經營中,最重要的有三件事情,第一是地點,第二是地點,第三還是地點。

    一座建造在荒山上的建築,再漂亮也是白搭,而一幢造在繁華鬧市的建築,再醜陋也能使你财源不絕。

    ” 羅傑斯教給拉臘如何運用抵押,如何籌集後續資金和如何利用銀行貸款的知識。

    拉臘邊聽邊想,牢牢地記在了心裡。

    她就像一塊海綿,迫不及待地吮吸着每一滴信息。

     羅傑斯的談話中有一點對她是最重要的,“你懂嗎,格萊斯灣極其缺乏住房,這對有些人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我若年輕20歲……” 從那一時刻起,拉臘開始以一種迥然不同的目光打量着格萊斯灣。

    她站在空曠的街區旁想象着拔地而起的寫字樓和住宅樓。

    她既感到興奮,又感到沮喪,因為她的夢想近在眼前,可她卻沒有财力實現它們。

     比爾·羅傑斯離開小鎮的那天,他對她說:“記住——用别人的錢。

    祝你好運,小妹妹。

    ” 一星期後,查爾斯·科恩住進了客棧。

    他60歲左右,個子矮小,穿着講究,整潔端莊。

    吃晚飯時,他和别的房客圍坐在桌前,可是很少講話,似乎習慣于與世隔絕。

     他注視着拉臘樂呵呵地在客棧忙進忙出,從不抱怨一聲。

     “您打算住多久?”拉臘問科恩。

     “還不清楚,也許一周,也許一兩個月。

    ” 查爾斯·科恩似乎是一個謎,他壓根不與其他房客往來。

    拉臘試圖猜想他是幹什麼的,顯然他不是礦工或漁民,也不像商人。

    他看上去比其他房客有身份有教養得多。

    他曾告訴拉臘,他本想下榻在鎮上的一家旅館裡,可是那家旅館客滿了。

    拉臘還發現,在飯桌上,他幾乎沒動過飯菜。

     “你們有沒有一點水果?”他帶着歉意說,“或是蔬菜什麼的……” “您是不是飲食有忌戒?”拉臘問。

     “有一點。

    我是猶太人。

    恐怕格萊斯灣這地方沒有一家猶太餐館。

    ” 次日晚上,當查爾斯·科恩在飯桌前坐下時,放在他面前的是一盤羔羊肋排。

    他吃驚地擡起頭看着拉臘,“對不起,我不吃這個,”他說,“我想我已經說過了……” 拉臘微笑着,“您是說過了,可這是猶太教食品。

    ” “什麼?” “我在悉尼鎮找到了一家猶太肉鋪,是那位掌櫃賣給了我這種羔羊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