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十一

關燈
一網打盡。

     三案,卽梃擊、紅丸、移宮是也。

    禦史楊維垣希忠賢旨,首翻三案。

    忠賢私作三朝要典,矯宸翰弁之誣,陷楊漣、左光鬥、王之宷等十餘人,先後誅謫。

    淸流之禍,遂不可解。

     廢講壇,毀書院,黨禁東林。

     東林黨天下之才藪也,當時目為邪黨,李邦華、周順昌、林枝喬等,都削籍為民,鄒元標、孫愼行、馮從吾、餘懋衡亦俱削籍。

    一切書院俱拆毀,廢罷天下講壇。

     建生祠,秩上公,配享孔聖。

     李之才等,請建魏忠賢生祠,得旨允行,於是天下皆效之。

     七年間,魏璫罪,擢髮難淸。

     權閹肆,冦如林,刀兵四起。

     四川藺賊奢崇明倡亂,同時貴州土酋安邦彥,與山東妖賊徐鴻,亦舉兵反。

     那牛妖,和豕怪,災異並興。

     湖廣沅陵縣民家,?牛生犢,一目、二頭、三尾,剖殺之,一心、三腎。

    又民家豬生四子,最後一子,長嘴、豬身、人脮、隻眼。

    又陝西有巤,狀若捕雞之狸,長一尺八寸,闊一尺,兩旁肉翅,腹下無足,足在肉翅之四角,前爪趾四,後爪趾五,毛細長,色若鹿,尾甚豐大。

    人逐之,其去如飛,專食穀豆,剖腹約有升黍。

     若不是,先天機,早已排定。

     又何能,至莊烈,始喪大明。

     莊烈帝,弟承兄,盡反故轍。

     卽懷宗,名由檢,光宗次子,熹宗弟也,卽位後,改元崇禎。

     旣英明,復剛健,的是賢君。

     誅客氏,磔忠賢,並斬呈秀。

     初魏忠賢肆惡,皆客氏成之也。

    客氏在宮中,侍從之盛,不減聖駕。

    熹宗崩,上命歸私第,至是籍其家,命太監王文政嚴訊之,得宮人任身者八人,皆其家侍媵,冀如呂不韋李園事也。

    上大怒,立命赴浣花局掠死,其子侯國興等俱伏誅。

    ○吏部主事錢元慤疏劾魏忠賢種種罪惡,嘉興縣貢生錢嘉徵疏參魏忠賢十大罪,上命内侍讀疏使忠賢跪聽之,乃謫看守皇陵。

    忠賢旣行,擁徒繁衆,上聞之大怒,着擒赴治罪。

    忠賢行至阜城,聞旨自經死,詔磔分其屍。

    ○崔呈秀自結為忠賢義子,官至尚書加少傅。

    忠賢旣敗,并斬之。

     一兵權,罷各鎭,宦官監軍。

     諭曰:先朝於宣大薊遼東之地,俱分内臣協鎭,一柄兩操,甚無謂也。

    況宦官觀兵,古來有戒,其槪罷之。

    一切相度機宜,俱聽經督節制。

     杜亂本,戒廷臣,毋交近侍。

     上命内臣俱入直,非受命不許出宮門,且戒廷臣毋結交此輩。

     燬要典,拆生祠,焚去非刑。

     上因編修倪元璐疏請,遂毀忠賢所作三朝要典。

    詔各處媚璫生祠,盡行拆毀。

    諭曰:非法非刑,慘毒異常,允非盛世所宜有。

    着遵髙皇帝勅旨,槪從焚燬。

     承末葉,國祚危,求治太急。

     諸閣臣,虛有表,内乏經綸。

     溫體仁、楊嗣昌、周延儒等,先後入閣,茫無建白,眞所謂亡國之臣也。

     蹇碩士,如二周,均被擯斥。

     劉宗周初以論魏賢削籍,崇禎初起官,敷陳時政,帝心重之,欲大用,竟為溫體仁輩所阻,未幾罷去,講學田間。

    後明亡不食死,學者稱為念臺先生。

    ○黃道周性剛直,不諧流俗,為楊嗣昌等所忌,遂戍邉。

    明亡被執不屈死。

    道周嘗講學於銅山之石室,學者稱為石齋先生。

     流冦多,共計有,三十六營。

     曹文詔擊斬王嘉胤於陽城,其黨復推王自用為首,號曰紫金梁。

    其黨自相名目,有老回回、八金剛、闖王闖將、八大王、掃地王、闖塌天、破甲錐、刑紅狼、亂世王、混天王、顯道神、鄉裡人、活地草、掠地虎、小紅狼、一丈靑、黃虎龍、江水不沾泥、點燈子、獨頭虎豹、五一座城、通天柱、太平王、爬天王等,分為三十六營。

     鳳陽陷,皇陵焚,賊梳軍櫛。

     賊陷鳳陽,焚皇陵,樓殿俱燼,守官死。

    ○給事常自裕上言鳳陽焚刼四日,而馬爌至歸德。

    圍解三日,而鄧玘來頴亳。

    安廬之賊返斾而北,尤世威等,信尚杳然。

    賀人龍等,各處淫剠,所謂賊梳而軍櫛也。

    惟皇上嚴懲之,以申軍法。

     亂紛紛,内不靖,兼外不寧。

     袁崇煥,議收遼,紙上談兵。

     先是熊廷弼經營遼陽,布置布方數年間,滿淸兵不敢南下,後毛文龍為島帥,邊備亦甚整飭。

    袁崇煥督邊,以為不受節制,設計斬之,其部下尚可喜等投降滿淸。

    崇煥五年,復遼之策,亦莫能展,卒為滿淸反間計所害。

     洪承疇,為督帥,改節降淸。

     滿淸兵圍錦州,經略大臣洪承疇督兵十三萬赴援之,兵敗被擄,訛傳承疇已死,帝慟之,築壇賜祭。

    初不料其降淸也。

     獻闖賊,擾中原,大肆殺戮。

     張獻忠陝西膚施人,初為流賊,號黃虎,據蜀稱西王,性嗜殺,一日不見流血,悒悒不樂。

    詭開科取士,集靑羊宮,以兵擊之,凡二萬二千餘人,皆挾策而死。

    淸兵至漢中,始伏誅。

    ○李自成陝西米脂人,初為流賊,繼其舅髙迎祥為闖王,性嗜殺,甚於獻忠。

    據西安,僭國號曰大順,尋攻陷都城。

    淸兵入關西走死。

     盈廷中,常聚訟,禦敵無人。

     李自成兵薄寧武關,總兵周遇吉死之。

    又進犯大同,諸大臣屢議南遷,帝曰:諸臣平日盈廷聚訟,今國家至此,無一忠臣義士,為朕分憂,而謀乃若此。

    夫國君死社稷,古今通理,朕志已定,無復多言。

    繼又問守戰之策,羣臣默然不能對,上嘆曰:朕非亡國之君,諸臣乃亡國之臣也。

     皇城破,莊烈徇,痛心千古。

     去冠冕,髮覆面,任賊分裂。

     李自成入彰門,上召閣臣謂曰:事急矣,出何策?俱曰:陛下洪福齊天,自當無虞。

    及内城陷,鋒火燭天,上禦前殿,鳴鐘集百官,無一至者。

    遂回南宮,登萬嵗山之壽皇亭自經,太監王承恩對縊。

    上衣前書曰: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

    然皆謀臣悞朕,朕死無顏見祖宗於地下。

    去朕冠冕,以髮覆面,任賊分裂朕身,但勿傷百姓一人。

     諸廷臣,不死節,迫令獻金。

     京城旣陷,大學士範景文等,死節者三十七人。

    其降者均被拘,廹令獻金,稍不滿意,極刑拷掠。

     吳三桂,未入關,京師已降。

     誓復仇,借淸兵,開門揖盜。

     吳三桂奉檄率五十萬兵入關,未至而京城已破,乃頓兵山海關走。

    向淸廷乞師,長驅以入,大敗闖賊於一片石。

    賊還悉眾西行,淸兵遂據北京,因而定鼎焉。

     殲流冦,據神州,滿淸定鼎。

     變衣冠,令薙髮,雷厲風行。

     大明國,十六君,至此結果。

     南北京,都變為,泡影浮雲。

     古往今來分世代,争雄鬬智弄刀兵。

     早知胡馬常南下,安用防邊萬裡城。

     西江月 不盡滄桑興廢,紛争富貴榮華。

    夕陽依舊泛紅霞,誰見漢宮銅馬。

    月夜風淒露冷,聽殘徧地胡笳。

    回思故國淚如麻,慷慨悲歌泣下。

     錦繡河山誰是主,一朝甫滅一朝興。

     二十五史彈詞輯注卷第十一終